CN218536866U -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6866U
CN218536866U CN202223294982.9U CN202223294982U CN218536866U CN 218536866 U CN218536866 U CN 218536866U CN 202223294982 U CN202223294982 U CN 202223294982U CN 218536866 U CN218536866 U CN 2185368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cross
plate
extension
cross beam
sid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49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豹
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49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68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68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包括后横梁板及加强板,加强板的前侧缘与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贴合并相连,加强板的后侧缘与后横梁板的后侧缘贴合并相连,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设有前上延伸部,加强板上设有前下延伸部,前上延伸部的前侧缘与前下延伸部的前侧缘相互贴合并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后横梁板和加强板围合成中空腔体,后横梁板和加强板的前后侧缘对应贴合相连,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形成盒子状加强结构,后横梁板的前上延伸部和加强板的前下延伸部对应向前延伸,提升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为车辆安静舒适性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Description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顶盖后横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制造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英文缩写NVH)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作为新能源车的主要代表,纯电动车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纯电动车由于不设置传统的发动机,因此不存在发动机以及进排气噪声振动激励,使得车内噪声量级整体降低,因此,路面激励引起的噪声成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噪声来源,而上述噪声的大小与车身板件及梁的结构有直接关系。
现有技术中,将顶盖后横梁设计为两个加强板件组合形成盒子状增强结构,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的强度高,但降噪效果有限,难以有效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通过设置前上延伸部和前下延伸部增强结构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使车辆具有良好的NVH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顶盖后横梁结构,包括沿车身左右方向连接于两个车身骨架之间的后横梁板以及位于后横梁板下方的加强板,加强板的前侧缘与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贴合并相连,加强板的后侧缘与后横梁板的后侧缘贴合并相连,加强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并与后横梁板围合成中空腔体;
其中,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前上延伸部,加强板上设有与前上延伸部上下对应的前下延伸部,前上延伸部的前侧缘与前下延伸部的前侧缘相互贴合并相连。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上凸台,上凸台与加强板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一加强结构,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其中一个上凸台位于前上延伸部的中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后横梁板上设有内凹成型、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分隔槽,分隔槽位于上凸台的后侧,分隔槽与后横梁板的前侧缘之间的间距一致;
分隔槽的后侧还设有辅助槽,辅助槽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至与分隔槽相连、并在分隔槽与辅助槽之间围合成布设空间,布设空间向下凹陷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后横梁板上设有内凹成型且分别靠近后横梁板两端设置的加强凹槽,加强凹槽在分隔槽同一端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位于分隔槽前侧的加强凹槽的外端向前弯折延伸,位于分隔槽后侧的加强凹槽的外端向后弯折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后横梁板上设有下凹设置、且分别位于布设空间内的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分别位于车身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第一凹坑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凹坑的投影面积;
后横梁板上还对称设有分别位于布设空间左右两侧的上减重孔,上减重孔靠近布设空间的一侧设有加强凹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强板包括主板体、连接于主板体左侧的左连接板以及连接于主板体右侧的右连接板,主板体的前侧缘还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凸台,下凸台与后横梁板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二加强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主板体上设有若干个内凹设置的内凹坑以及若干个向下凸起的下凸起,内凹坑和下凸起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成一行;
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侧减重孔,两个侧减重孔左右对称设置、且侧减重孔的长轴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板体的后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后凸起,后凸起在车身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后凸起与后横梁板形成开口向后的第三加强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左连接板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右连接板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三延伸部以及向后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分别与位于左侧的车身骨架相连,第三延伸部以及第四延伸部分别与位于右侧的车身骨架相连;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的长度,第三延伸部的长度大于第四延伸部的长度。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后横梁板和加强板围合成中空腔体,后横梁板和加强板的前后侧缘对应贴合相连,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形成盒子状加强结构,后横梁板的前上延伸部和加强板的前下延伸部对应向前延伸,有效地提升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为车辆安静舒适性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上述车辆包括顶盖后横梁结构。上述车辆后横梁板和加强板围合成中空腔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形成盒子状加强结构,后横梁板的前上延伸部和加强板的前下延伸部对应向前延伸,有效地提升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为车辆安静舒适性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后横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顶盖后横梁结构使用状态另一个角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加强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后横梁板;11、前上延伸部;12、上凸台;13、第一凹坑;14、第二凹坑;15、上减重孔;16、加强凹腔;2、加强板;21、前下延伸部;22、下凸台;23、内凹坑;24、下凸起;3、主板体;31、后凸起;32、第三凹坑;33、第四凹坑;4、左连接板;41、第一延伸部;42、第二延伸部;43、侧减重孔;5、右连接板;51、第三延伸部;52、第四延伸部;6、分隔槽;61、加强凹槽;62、辅助槽;63、布设空间;7、D柱;8、车身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顶盖后横梁结构沿左右方向设置于车身左右两侧的车身骨架8之间,车身骨架8的后侧连接有D柱7。顶盖后横梁结构自前向后具有向下逐渐倾斜的趋势,也就是其后侧缘相对前侧缘的高度略低一些,上述变化趋势也适用于后横梁板1和加强板2。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进行说明。顶盖后横梁结构,包括沿车身左右方向连接于两个车身骨架8之间的后横梁板1以及位于后横梁板1下方的加强板2,加强板2的前侧缘与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贴合并相连,加强板2的后侧缘与后横梁板1的后侧缘贴合并相连,加强板2的中部向下凹陷、并与后横梁板1围合成中空腔体;
其中,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前上延伸部11,加强板2上设有与前上延伸部11上下对应的前下延伸部21,前上延伸部11的前侧缘与前下延伸部21的前侧缘相互贴合并相连。
本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后横梁板1和加强板2围合成中空腔体,后横梁板1和加强板2的前后侧缘对应贴合相连,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形成盒子状加强结构,后横梁板1的前上延伸部11和加强板2的前下延伸部21对应向前延伸,有效地提升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为车辆安静舒适性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顶盖后横梁结构沿车身左右方向设置、且位于两侧的车身骨架8之间。顶盖后横梁结构采用后横梁板1和加强板2结合的形式,二者分别沿车身左右方向延伸,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和加强板2的前侧缘贴合并连接,后横梁板1的后侧缘和加强板2的后侧缘贴合并连接,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二者能够形成闭合的盒子状加强结构,使顶盖后横梁结构具有更大的结构强度。
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设置了前上延伸部11,加强板2的前侧缘设置了与前上延伸部11上下对应的前下延伸部21,前上延伸部11和前下延伸部21的前侧缘对应贴合并相连,二者位于车身左右方向的中部,便于对后横梁板1靠近中间部位的薄弱区域进行结构增强,进而降低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
具体的,前上延伸部11和前下延伸部21的中间位置还设有向前弧形凸起的结构,延长了前上延伸部11和前下延伸部21向前伸出的长度,形成了向前弯曲的拱形支撑效果,进一步增强了顶盖后横梁结构中间薄弱位置的强度。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后横梁板1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上凸台12,上凸台12与加强板2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一加强结构,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其中一个上凸台12位于前上延伸部11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增加强度,在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设置三个长方形的上凸台12,其中两个上凸台12位于靠近后横梁板1左右两端设置,另一个上凸台12位于前上延伸部11的中部,上述三个上凸台12能够对后横梁板1左右方向的不同位置进行结构增强,提高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强度。
具体的,其中两侧的两个上凸台12设置在距离后横梁板1左右侧缘100mm的位置,可对后横梁板1与车身骨架8相邻的位置进行结构增强,中部的上凸台12则能配合前上延伸部11增强中间薄弱位置的结构强度。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后横梁板1采用如图1和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2,后横梁板1上设有内凹成型、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分隔槽6,分隔槽6位于上凸台12的后侧,分隔槽6与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之间的间距一致;
分隔槽6的后侧还设有辅助槽62,辅助槽62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至与分隔槽6相连、并在分隔槽6与辅助槽62之间围合成布设空间63,布设空间63向下凹陷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后横梁板1上设置了左右延伸的分隔槽6,分隔槽6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分隔槽6槽底部的宽度小于槽开口处的宽度。在后横梁板1设置前上延伸部11的位置,分隔槽6保持与前上延伸部11的前侧缘相同的走向,使分隔槽6距离后横梁板1的前侧缘(包含前上延伸部11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一致,可在左右方向上增强整体结构的强度。
在此基础上,布设空间63设置为下凹结构,下凹结构能够配合分隔槽6以及辅助槽62进一步提高后横梁板1中间区域的结构强度。具体的,布设空间63下凹深度为11mm,该区域内可进行其他类型的凹凸增强结构的设置。
进一步的,分隔槽6的后侧还设置了辅助槽62,辅助槽62的截面形状与分隔槽6的截面形状一致,且辅助槽62的两端分别向前侧弧形延伸以配合分隔槽6围合成布设空间63,布设空间63向下凹陷设置,便于配合分隔槽6增强后横梁板1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封闭的空间,以增强整个后横梁板1板面上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参见图1和图2,后横梁板1上设有两个内凹设置且分别靠近后横梁板1两端设置的加强凹槽61,加强凹槽61在分隔槽6同一端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位于分隔槽6前侧的加强凹槽61的外端向前弯折延伸,位于分隔槽6后侧的加强凹槽61靠近车体外侧的一端向后弯折延伸。
本实施例中,加强凹槽61靠近分隔槽6的左右两端设置,且在分隔槽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加强凹槽61的外端采用弧形向前或向后弯折的方式,形成近似拱形的结构,位于分隔槽6的前后两侧的两个加强凹槽61的外端向相背离的方向弧形弯折,形成对后横梁板1两端位置的结构增强,便于降低振动响应的灵敏度。具体的,分隔槽6的深度为8mm,可有效增强后横梁板1对应位置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布设空间63内的结构设计请参见图1和图2,后横梁板1上设有下凹设置、且分别位于布设空间63内的第一凹坑13和第二凹坑14,第一凹坑13和第二凹坑14分别位于车身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车身上下方向上,第一凹坑13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凹坑14的投影面积;
后横梁板1上还对称设有分别位于布设空间63左右两侧的上减重孔15,上减重孔15靠近布设空间63的一侧设有加强凹腔16。
本实施例中,定义车身中轴线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位于车身左右方向的中部。为增加布设空间63位置钣金件的结构强度,在布设空间63内设置了第一凹坑13和第二凹坑14,二者为非对称结构。
具体的,第一凹坑13位于布设空间63的内部左侧,深度为30mm,为长方形凹坑结构,第二凹坑14位于布设空间63的内部右侧,深度小于30mm,为圆形凹坑结构,上述二者的结构差异可实现强度差异,进而实现局部避频设计,降低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布设空间63的左侧设置一个加强凹腔16和一个上减重孔15,同时在布设空间63的右侧也设置一个加强凹腔16和一个上减重孔15,上减重孔15位于加强凹腔16的外侧,也就是上减重孔15靠近后横梁板1的端部设置。加强凹腔16为梯形凹腔结构,深度设置为11mm,加强凹腔16的外侧(也就是靠近车身骨架8的一侧)设有上减重孔15,上减重孔15为长方形,能够有效降低构件的重量,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实现轻量化设计。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加强板2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加强板2包括主板体3、连接于所主板体3左侧的左连接板4以及连接于主板体3右侧的右连接板5,主板体3的前侧缘还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凸台22,下凸台22与后横梁板1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二加强结构。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采用主板体3、左连接板4以及右连接板5结合的形式,主板体3的左侧缘与左连接板4焊接连接,主板体3的右侧缘与右连接板5焊接连接。左连接板4以及右连接板5的外侧边缘分别连接在车身骨架8上。
主板体3上设置有下凸台22,在车身左右方向上,上凸台12和下凸台22交错设置,可对顶盖后横梁结构前侧缘的不同位置进行结构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主板体3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主板体3上设有若干个内凹设置的内凹坑23以及若干个向下凸起的下凸起24,内凹坑23和下凸起24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成一行。
本实施例中,内凹坑23以及下凸起24分别设有三个,三个下凸起24中的一个位于主板体3左右方向中间的薄弱位置,另外两个位于上述下凸起24的左右两侧、且相互对称设置。三个内凹坑23中的两个对称设置于中部的下凸起24的左右两侧,且分别靠近两侧的两个下凸起24设置,中部的内凹坑23位于中间的下凸起24偏右90mm的位置,该布置在增加强度的同时实现主板体3左右两侧强度的差异化设计,便于降低共振风险。
左连接板4和右连接板5上分别设有侧减重孔43,两个侧减重孔43左右对称设置、且侧减重孔43的长轴沿前后方向延伸。为降低左连接板4和右连接板5的结构重量,在二者板面上分别设有侧减重孔43。
在前后方向上,主板体3上还设有位于下凸台22和内凹坑23之间的第四凹坑33,第四凹坑33设有若干个,位于车身中轴线左侧的第四凹坑33的数量多于位于车身中轴线右侧的第四凹坑33的数量,上述数量上的差异可实现主板体3左右两侧的局部避频设计,其中一个第四凹坑33设置在主板体3左右方向的中间薄弱位置,其中另外一个第四凹坑33设置在主板体3的右侧,其余三个均设计在设置在主板体3的左侧。
主板体3上还设有若干个内凹设置的第三凹坑32,第三凹坑32位于下凸起24和内凹坑23的后侧,第三凹坑32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且为圆形凹坑结构。第三凹坑32共设置有四个,四个第三凹坑32在车身中轴线两侧对称布设,可对主板体3进行结构增强。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主板体3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主板体3的后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后凸起31,后凸起31在车身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后凸起31与后横梁板1形成开口向后的第三加强结构。主板体3的后侧缘部位设置有五个后凸起31,可有效增加主板体3后侧缘位置的结构强度。于此同时,为了增加左连接板4和右连接板5的结构强度,在左连接板4和右连接板5的前侧缘分别设置了下凸台22,同时在二者的后侧缘分别设置了后凸起31,以实现对加强板2端部位置的结构增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左连接板4和右连接板5可以采用如图3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3和图4,左连接板4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部41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二延伸部42,右连接板5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三延伸部51以及向后延伸的第四延伸部52;第一延伸部41、第二延伸部42分别与位于左侧的车身骨架8相连,第三延伸部51以及第四延伸部52分别与位于右侧的车身骨架8相连;第一延伸部41的长度大于第二延伸部42的长度,第三延伸部51的长度大于第四延伸部52的长度。
具体的,第一延伸部41和第三延伸部51向车身前侧延伸的长度为40mm,第二延伸部42和第四延伸部52向车身后侧延伸的长度为20mm,两侧延伸长度差异在增加与车身骨架8焊接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两侧局部避频设计,进而降低振动的传递能量。
进一步的,左连接板4厚度设置为1.0mm,右连接板5的厚度设置为1.6mm,利用厚度差异实现结构相同、强度差异化的设计,避免两侧共振,降低振动响应灵敏度。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一种车辆,上述车辆包括顶盖后横梁结构。上述车辆后横梁板1和加强板2围合成中空腔体,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形成盒子状加强结构,后横梁板1的前上延伸部11和加强板2的前下延伸部21对应向前延伸,有效地提升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了顶盖后横梁结构的振动响应灵敏度,从而降低了传递至该位置的振动响应,为车辆安静舒适性提供了良好的结构基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车身左右方向连接于两个车身骨架之间的后横梁板以及位于所述后横梁板下方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前侧缘与所述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贴合并相连,所述加强板的后侧缘与所述后横梁板的后侧缘贴合并相连,所述加强板的中部向下凹陷、并与所述后横梁板围合成中空腔体;
其中,所述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设有向前延伸的前上延伸部,所述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前上延伸部上下对应的前下延伸部,所述前上延伸部的前侧缘与所述前下延伸部的前侧缘相互贴合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板的前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上凸起的上凸台,所述上凸台与所述加强板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一加强结构,在车身左右方向上,其中一个所述上凸台位于所述前上延伸部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板上设有内凹成型、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分隔槽,所述分隔槽位于所述上凸台的后侧,所述分隔槽与所述后横梁板的前侧缘之间的间距一致;
所述分隔槽的后侧还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至与所述分隔槽相连、并在所述分隔槽与所述辅助槽之间围合成布设空间,所述布设空间向下凹陷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板上设有内凹成型且分别靠近所述后横梁板两端设置的加强凹槽,所述加强凹槽在所述分隔槽同一端部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位于所述分隔槽前侧的所述加强凹槽的外端向前弯折延伸,位于所述分隔槽后侧的所述加强凹槽的外端向后弯折延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板上设有下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布设空间内的第一凹坑和第二凹坑,所述第一凹坑和所述第二凹坑分别位于车身中轴线的左右两侧,在车身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凹坑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凹坑的投影面积;
所述后横梁板上还对称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布设空间左右两侧的上减重孔,所述上减重孔靠近所述布设空间的一侧设有加强凹腔。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括主板体、连接于所述主板体左侧的左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主板体右侧的右连接板,所述主板体的前侧缘还设有向下凸起的下凸台,所述下凸台与所述后横梁板之间形成开口向前的第二加强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上设有若干个内凹设置的内凹坑以及若干个向下凸起的下凸起,所述内凹坑和所述下凸起沿车身左右方向排布成一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体的后侧缘设有若干个向下凸起的后凸起,所述后凸起在车身左右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后凸起与所述后横梁板形成开口向后的第三加强结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板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向后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右连接板的外端具有向前延伸的第三延伸部以及向后延伸的第四延伸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分别与位于左侧的所述车身骨架相连,所述第三延伸部以及所述第四延伸部分别与位于右侧的所述车身骨架相连;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延伸部的长度。
10.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顶盖后横梁结构。
CN202223294982.9U 2022-12-08 2022-12-08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368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982.9U CN218536866U (zh) 2022-12-08 2022-12-08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4982.9U CN218536866U (zh) 2022-12-08 2022-12-08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6866U true CN218536866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5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4982.9U Active CN218536866U (zh) 2022-12-08 2022-12-08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68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83810U (zh) 汽车后地板结构及汽车
JP2017144946A (ja) 車体構造
CN218536866U (zh) 顶盖后横梁结构及车辆
CN117622334A (zh) 一种后围连接结构及白车身
WO2023088494A1 (zh)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CN108312922B (zh)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
CN218536867U (zh) 顶盖前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6231805U (zh) 用于车辆的二排座椅的横梁总成和具有其车辆
CN21341397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后地板前横梁结构
CN219406613U (zh) 车身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CN217456112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CN108372810B (zh) 一种客车座椅骨架
CN218198513U (zh) B柱结构总成及车辆
CN218662036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CN217893018U (zh) 车身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CN216734482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8786028U (zh) 汽车顶盖前横梁及汽车
CN217435834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CN217575396U (zh)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21214250U (zh) 车身后部结构及车辆
CN217435835U (zh) 副车架加强板、副车架和车辆
JP4247378B2 (ja) 片側センターピラーレス車両のボディーシェル結合部構造
CN21699453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218536873U (zh) 机舱边梁与纵梁连接总成及车辆
CN217835754U (zh) 副车架以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