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33635U -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33635U
CN218533635U CN202223091319.9U CN202223091319U CN218533635U CN 218533635 U CN218533635 U CN 218533635U CN 202223091319 U CN202223091319 U CN 202223091319U CN 218533635 U CN218533635 U CN 2185336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clamping device
screw rod
automobile mode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13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辉
郑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Guangqi Honda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C Honda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13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336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336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336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定位机构和多个找正机构,找正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驱动块和第一传动杆,壳体设有滑块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装配于滑块导轨,驱动块设置于壳体,第一传动杆用于带动驱动块移动,驱动块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采用斜面配合,以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的两侧立面。其能够快速实现汽车模型的找正操作,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精度和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经常需要加工汽车模型,包括硬质代木模型及软质的油泥模型,多车型开发时,不同的模型加工业务繁重;即使同一个车型的模型,在评审确定之前,造型经常会发生变更,就会涉及到对现有已经加工好的模型进行重新加工。模型加工需要使用5轴加工中心,每次加工时,需要进行一次装夹及找正坐标。设计变更二次加工时,需要将现加工坐标系设定到与之前的加工坐标系重合,如果模型上留有基准,需要利用百分表找到需要更改的模型基准,然后设置到编程软件,如果模型没有留基准,则这个模型无法重新加工。
现有技术中,模型在装夹时,作业人员将待加工的模型抬起,放置在夹具上,然后操作加工中心,反复调整模型位置,找正、找基准建立坐标系,其中,在找正操作中,作业人员需要在模型的X\Y方向上分别找一条直边或者坐标值相同的两个点,移动百分表去碰直边或者两个点,根据百分表读数反复调整模型位置,使得模型的X\Y\Z方向与加工设备的X\Y\Z方向一致。这种找正操作方式需要通过百分表反复拉直调整角度、浪费时间,而且精度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能够快速实现汽车模型的找正操作,降低操作难度,提升精度和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用于将汽车模型装夹到加工设备的工作台,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汽车模型配合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将所述底座找正并连接于工作台T形槽的多个找正机构,所述找正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驱动块和第一传动杆,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并能够嵌入工作台T形槽,所述壳体设有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块导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装配于所述滑块导轨,所述驱动块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传动杆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采用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的两侧立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找正机构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压块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T形槽,并能够在伸入到工作台T形槽底部后绕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至第二姿态以锁紧于工作台T形槽。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杆包括调节丝杆,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螺孔,所述调节丝杆拧入所述竖向螺孔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块抵接。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于所述调节丝杆上方的支撑垫块,所述调节丝杆设有中空的内孔,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内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于所述壳体下方连接所述第一压块,所述螺杆的上端在所述支撑垫块的顶部设置螺帽,所述支撑垫块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所述调节丝杆的浮动空间,所述调节丝杆顶部设有侧向施力孔。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驱动块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块导轨伸出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块导轨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滑块设有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侧立面的第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滑块设有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第二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侧立面的第二侧端面,所述驱动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楔形面。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中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复位至所述内腔中的弹性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找正机构在所述底座上沿直线分布,多个所述找正机构能够连接于工作台的一个T形槽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的另一个T形槽,并能够在伸入到T形槽底部后绕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至第二姿态以将所述底座锁紧于工作台。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将汽车模型支撑于一定高度的支架,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顶端设为球面,所述球面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中设有滚球座,所述滚球座中设有滚球,所述滚球座上设有将所述滚球限定于滚球座中的卡簧套,所述滚球的最高点不超过所述球面完整轮廓的顶点。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沿第一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沿第二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三腰型孔和第四腰型孔,所述圆柱销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圆柱销和穿过所述第三腰型孔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圆柱销,所述第一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腰型孔中的第一紧固件锁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二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四腰型孔中的第二紧固件锁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结合第一方面和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架设有手轮,所述手轮连接同轴设置的正螺纹丝杆和反螺纹丝杆,所述正螺纹丝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传动配合,所述反螺纹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传动配合。
第二方面,一种汽车模型装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如以上任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将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放置于加工设备的工作台,将多个所述找正机构嵌入工作台的T形槽,调节所述第一传动杆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通过所述驱动块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的两侧立面,当多个所述找正机构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外侧端面与工作台T形槽的侧立面完全贴合时,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的坐标系方向与加工设备的坐标系方向一致;
调节所述第二传动杆,使所述第一压块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的T形槽,并在所述第一压块伸入到工作台T形槽底部后绕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至第二姿态,所述第一压块横置于工作台的T形槽中,并将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锁紧于工作台;
将汽车模型放置于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上,并通过与所述定位机构相配合将汽车模型定位于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汽车模型在加工设备工作台上的快速找正,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将多个找正机构嵌入工作台的T形槽,调节第一传动杆带动驱动块移动,通过驱动块带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的两侧立面,当多个找正机构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外侧端面与工作台T形槽的侧立面完全贴合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的坐标系方向与加工设备的坐标系方向一致,此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已找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摒弃现有技术中采用百分表读数反复调整的找正方式,其通过设置找正机构与工作台T形槽相配合,能够快速实现汽车模型的找正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并提升精度和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安装于加工设备的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找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找正机构与工作台的T形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机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结构爆炸图;
图9是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的定位汽车模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参考方向坐标系,以下结合图1所示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用于将汽车模型装夹到加工设备的工作台,并能够快速、精确的实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在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的找正,无需通过百分表反复调整,然后固定锁止。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包括底座100,底座100上设有用于与汽车模型200配合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将底座100找正并连接于工作台T形槽301的多个找正机构,找正机构包括壳体101、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驱动块104、第一压块105、第一传动杆106和第二传动杆107,壳体101设置于底座100底部并能够嵌入工作台T形槽301,壳体101设有沿工作台T形槽30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块导轨108,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沿工作台T形槽301的宽度方向装配于滑块导轨108,驱动块104能够升降的设置于壳体101,第一传动杆106用于带动驱动块104升降移动,驱动块104与第一滑块102和第二滑块103采用斜面配合,以使第一滑块102和第二滑块103沿工作台T形槽301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301的两侧立面302,第一压块105连接于第二传动杆107的下端,第一压块105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T形槽301,并能够在伸入到工作台T形槽301底部后绕第二传动杆107转动至第二姿态以锁紧于工作台T形槽301,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压块105呈长方体状,第一压块105以纵向嵌入T形槽,当第一压块105伸到T型槽的底部时,将第二传动杆107旋转90°,此时第一压块105的长边横在T型槽中,实现锁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汽车模型200在加工设备工作台300上的快速找正,具体在操作过程中,将多个找正机构嵌入工作台300的T形槽,调节第一传动杆106驱动驱动块104移动,通过驱动块104带动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沿工作台T形槽301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301的两侧立面302,当多个找正机构的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的外侧端面与工作台T形槽301的侧立面302完全贴合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的坐标系方向与加工设备的坐标系方向一致,进一步通过第二传动杆107将第一压块105锁紧于工作台T形槽301,此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已找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摒弃现有技术中采用百分表读数反复调整的找正方式,其通过设置找正机构与工作台T形槽301相配合,能够快速实现汽车模型200的找正操作,降低操作难度,并提升精度和作业效率。
第一传动杆106用于带动驱动块104在壳体101中升降,以在升降中通过斜面配合带动两侧的第一滑块102和第二滑块103沿滑块导轨108移动,以实现与工作台T形槽301的两侧立面302的配合。第一传动杆106可采用杠杆、凸轮、气缸等驱动方式驱动升降。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图5,第一传动杆106包括调节丝杆,底座100上设有竖向螺孔,调节丝杆拧入竖向螺孔中,第一传动杆106的下端与驱动块104抵接。当向下旋转调节丝杆时,调节丝杆推动驱动块104向下运动,驱动块104向下运动会带动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向两侧沿滑块导轨108运动,把调节丝杆拧至最紧状态,此时,滑块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外侧的端面与T型槽的侧立面302完全贴合,当多个找正机构全部拧紧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整体拉直,坐标系方向与机床坐标系的一致。
进一步的,参见图3、图4、图5,底座100上设有支撑于调节丝杆上方的支撑垫块109,调节丝杆设有中空的内孔,第二传动杆107包括螺杆,螺杆贯穿内孔,螺杆的下端于壳体101下方连接第一压块105,螺杆的上端在支撑垫块109的顶部设置螺帽110,支撑垫块109与底座100之间形成调节丝杆的浮动空间,调节丝杆顶部设有侧向施力孔111,通过侧向施力孔111能够转动调节丝杆来调节驱动块104。调节丝杆与螺杆同轴设置,当汽车模型装夹装置整体拉直后,拧松螺帽110,将螺杆向下伸,当第一压块105伸到T型槽的底部时,将螺杆旋转90°,此时第一压块105的长边横在T型槽中,锁紧螺帽110,依次步骤,将多个找正机构全部锁紧,此时底座100与工作台300固定,坐标不会因为碰撞发生改变。本实施例中,找正机构将找正、锁止功能相结构,找正、锁止操作能够相衔接,但由彼此独立,互不干涉,结构设计巧妙,方便实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壳体101设有中空的内腔,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和驱动块104设置于内腔,壳体101顶部设有盖板112,第一传动杆106穿过盖板112抵接于驱动块104,壳体101设有供第一滑块102沿滑块导轨108伸出的第一开口113和供第二滑块103沿滑块导轨108伸出的第二开口,第一滑块102设有与驱动块104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301侧立面302的第一侧端面,第二滑块103设有与驱动块104配合的第二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301侧立面302的第二侧端面,驱动块104具有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的楔形面。
进一步的,参见图4,壳体101中设有驱动第一滑块102和第二滑块103复位至内腔中的弹性部件114。当旋松第一传动杆106时,第一滑块102和第二滑块103能够在弹性部件11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整个找正机构能够顺利的从工作台T形槽301中取出。
多个找正机构可与一个T形槽配合连接,也可以用于多个不同的T形槽配合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图5,多个找正机构在底座100上沿直线分布,多个找正机构能够连接于工作台300的一个T形槽中。同时,为了保证锁止的稳定性,底座100设有第三传动杆115,第三传动杆115的下端设有第二压块116,第二压块116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300的另一个T形槽,并能够在伸入到T形槽底部后绕第三传动杆115转动至第二姿态以将底座100锁紧于工作台3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底座100上设有用于将汽车模型200支撑于一定高度的支架117,定位机构设置于支架117顶部,汽车模型200能够通过支架117支撑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于一定高度,以便加工设备对于汽车模型200的多方位加工。
其中,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组件,多个定位组件用于与汽车模型200底部的多个位置相配合,保证汽车模型200以特定的姿态定位于支架117顶部。
汽车模型200比较重,汽车模型200在装夹装置上移动以及将模型移动到特定位置比较困难。鉴于此,参见图6、图7、图8,多个定位组件规格相同,定位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圆柱销118,圆柱销118用于与汽车模型200底部的销孔相配合,圆柱销118的顶端设为球面,球面上设有沉孔,沉孔中设有滚球座119,滚球座119中设有滚球120,滚球座119上设有将滚球120限定于滚球座119中的卡簧套121,滚球120的最高点不超过球面完整轮廓的顶点。从而使得汽车模型200在支架117上移动时,汽车模型200底部平面与滚球点接触,而滚球可以在圆柱套中滚动,从而方便模型移动调整,移动车模,直至圆柱销118卡入车模底板(软质模型)或者车底(硬质车模)预设的圆孔中,为了方便将车模卡入圆柱销118,可在车模底部设置延伸至圆孔的导向槽。同时,车模与装夹装置固定,此时车模的X\Y轴与装夹装置的坐标系方向一致,二次装夹车模时,车模与装夹装置的相对位置跟上一次加工时一致,解决重复定位重新找到原加工基准,浪费时间、精度差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支架117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固定板122和第二固定板123,第一固定板122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124,第一支撑板124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导轨安装于第一固定板122,第二固定板123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板125,第二支撑板125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导轨安装于第二固定板123,第一支撑板124,第一支撑板124上设有沿第一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一腰型孔126和第二腰型孔127,第二支撑板125上设有沿第二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三腰型孔128和第四腰型孔129,圆柱销118包括穿过第一腰型孔126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圆柱销118和穿过第三腰型孔128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圆柱销118,第一支撑板124能够沿第一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第二腰型孔127中的第一紧固件锁定于第一固定板122,第二支撑板125能够沿第二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第四腰型孔129中的第二紧固件锁定于第二固定板123。第一圆柱销118和第二圆柱销118在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调整位置时,始终保持不变。加工软质模型时,由于材料质软,承受的加工加工刀具力矩较小,故直接将模型或者毛坯放置到支架117上,即可加工;加工硬质模型时,模型受力较大,加工时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动,需要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露出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四个角上的4个圆孔,然后通过螺栓穿过4个圆孔从下往上将模型与夹具锁紧,再进行加工。本实施例解决了硬质、软质模型加工夹具不共用以及不能对应多车型的问题。
对于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的位置调节,可采用气缸或手动调节,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支架117设有手轮130,手轮130连接同轴设置的正螺纹丝杆131和反螺纹丝杆132,正螺纹丝杆131与第一支撑板124传动配合,反螺纹丝杆132与第二支撑板125传动配合。正螺纹丝杆131和反螺纹丝杆132等长度,装配在一起可以一起转动。需要调节尺寸时,拧松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第二腰型孔127、第四腰型孔129里的螺栓,转动手轮130,正螺纹丝杆131和反螺纹丝杆132跟手轮130保持同向转动,由于正螺纹丝杆131和反螺纹丝杆132两根丝杆螺纹相反,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相对往外运动,达到调节尺寸的目的。在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的底部与对应地第一固定板122和第二固定板123上设置第一支撑导轨和第二支撑导轨,保证第一支撑板124和第二支撑板125运动时的直线精度。当调节到目标位置时,拧紧腰孔里螺栓锁止,装上模型或者毛坯。
参见图1、图2、图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模型装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如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将汽车模型装夹装置放置于加工设备的工作台300,将多个找正机构嵌入工作台300的T形槽,调节第一传动杆106驱动驱动块104移动,通过驱动块104带动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沿工作台T形槽301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301的两侧立面302,当多个找正机构的第一滑块102、第二滑块103的外侧端面与工作台T形槽301的侧立面302完全贴合时,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的坐标系方向与加工设备的坐标系方向一致;
调节第二传动杆107,使第一压块105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300的T形槽,并在第一压块105伸入到工作台T形槽301底部后绕第二传动杆107转动至第二姿态,第一压块105横置于工作台300的T形槽中,并将汽车模型装夹装置锁紧于工作台300;
将汽车模型200放置于汽车模型装夹装置上,并通过与定位机构相配合将汽车模型200定位于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重复定位方法:
1.识别加工设备工作台300上一确定孔位坐标系并激活,记为原点N0(X0,Y0,Z0);
2.将整套装夹装置放置到加工中心的工作台300面上,装夹装置定位孔与步骤1中识别的孔位对齐,将定位销插入两个对齐的孔中,此时装夹装置可以沿定位销的轴线转动;
3.取下找正机构的螺帽110、支撑垫块109,向下旋转调节丝杆,直至完全紧固为止,此时第一滑块102与第二滑块103与T型槽上侧面完全贴合;
各找正机构依此同样操作;
装上支撑垫块109,将螺杆向下放置T型槽底部,然后旋转90°,观察螺杆顶面的箭头标识与T型槽方向垂直,安装螺帽110,锁紧;
各找正机构依此同样操作;
4.将装夹装置上的两个第二压块116锁紧,此时装夹装置已找正;
5.编程设计时,在模型或者模型底板上与定位组件配合的位置预留好相同规格的孔,以及弧形槽;
6.根据模型的大小,用手轮130调节装夹装置的大小到目标尺寸;
7.将模型吊装到装夹装置上,目测大致按照编程设计的方向摆放好,此时模型底面或者底板底面与定位机构的滚球点接触,车头、车尾分别沿着车身宽度方向推动模型,当底面的弧形槽移动到定位机构上时停止;此时模型的X/Y/Z方向与加工中心的X/Y/Z方向平行;
8.沿着车模长度方向推动车模,弧面槽与定位机构的设计,使得模型沿着弧面槽在重复定位机构上做直线移动,当步骤5中的预留孔与定位机构重合时,模型由于重力及定位机构的导向作用,套入重复定位机构上,定位完成;
9.软质模型直接转换坐标系加工;硬质模型则通过4个圆孔安装螺栓,将模型与夹具锁紧,再转换坐标系加工;
10.坐标系的转换方法:
编程设计时模型、装夹装置、工作台300的相对关系与实际装夹一致;
选定加工坐标系原点N1,在步骤一的坐标系下,N1的坐标为N1(X1,Y1,Z1),实际加工时X/Y/Z轴需要变换的距离为:
X=X1-X0
Y=Y1-Y0
Z=Z1-Z0
将点(X1-X0,Y1-Y0,Z1-Z0)设为新的坐标原点N1,存储于加工设备并激活;
定位完成,编程软件导出代码,可以直接加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示例”、“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用于将汽车模型装夹到加工设备的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汽车模型配合的定位机构和用于将所述底座找正并连接于工作台T形槽的多个找正机构,所述找正机构包括壳体、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驱动块和第一传动杆,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底部并能够嵌入工作台T形槽,所述壳体设有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滑块导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装配于所述滑块导轨,所述驱动块能够升降的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传动杆用于带动所述驱动块移动,所述驱动块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采用斜面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沿工作台T形槽的宽度方向撑开并抵住工作台T形槽的两侧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找正机构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压块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端,所述第一压块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T形槽,并能够在伸入到工作台T形槽底部后绕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至第二姿态以锁紧于工作台T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杆包括调节丝杆,所述底座上设有竖向螺孔,所述调节丝杆拧入所述竖向螺孔中,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下端与所述驱动块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于所述调节丝杆上方的支撑垫块,所述调节丝杆设有中空的内孔,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内孔,所述螺杆的下端于所述壳体下方连接所述第一压块,所述螺杆的上端在所述支撑垫块的顶部设置螺帽,所述支撑垫块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所述调节丝杆的浮动空间,所述调节丝杆顶部设有侧向施力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驱动块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壳体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块导轨伸出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块导轨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滑块设有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第一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侧立面的第一侧端面,所述第二滑块设有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第二斜面和用于抵住工作台T形槽侧立面的第二侧端面,所述驱动块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配合的楔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复位至所述内腔中的弹性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找正机构在所述底座上沿直线分布,多个所述找正机构能够连接于工作台的一个T形槽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的下端设有第二压块,所述第二压块能够以第一姿态嵌入工作台的另一个T形槽,并能够在伸入到T形槽底部后绕所述第三传动杆转动至第二姿态以将所述底座锁紧于工作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将汽车模型支撑于一定高度的支架,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高度方向延伸的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顶端设为球面,所述球面上设有沉孔,所述沉孔中设有滚球座,所述滚球座中设有滚球,所述滚球座上设有将所述滚球限定于滚球座中的卡簧套,所述滚球的最高点不超过所述球面完整轮廓的顶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支撑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导轨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沿第一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沿第二支撑导轨方向延伸第三腰型孔和第四腰型孔,所述圆柱销包括穿过所述第一腰型孔向上方延伸的第一圆柱销和穿过所述第三腰型孔向上方延伸的第二圆柱销,所述第一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一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腰型孔中的第一紧固件锁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能够沿所述第二支撑导轨调整位置,并通过设置于所述第四腰型孔中的第二紧固件锁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有手轮,所述手轮连接同轴设置的正螺纹丝杆和反螺纹丝杆,所述正螺纹丝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传动配合,所述反螺纹丝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传动配合。
CN202223091319.9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Active CN2185336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319.9U CN21853363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1319.9U CN21853363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33635U true CN218533635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1319.9U Active CN21853363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336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178549U (zh) 滑油泵体定位夹具
CN110181282B (zh) 一种集钻铣送钉于一体的复合铆接辅助设备
CN215919787U (zh) 一种壳体夹具结构及立式加工中心
CN218533635U (zh)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
US5219376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n EDM electrode
CN112775686A (zh) 一种适用于车床自动车削加工斜面工件的定位设备
CN114770177B (zh) 一种高精度高效的浮动锥套定心夹具
CN113732337A (zh) 一种多工序加工成型孔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1124254Y (zh) 电液伺服阀盖板孔组加工用钻模
CN110421383B (zh) 一种任意姿态锁紧的自适应浮动装夹方法及装置
CN116214219A (zh) 一种汽车模型装夹装置和装夹方法
CN112692609B (zh) 一种对心夹紧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工件装夹方法
CN209935926U (zh) 一种镗孔用夹具
CN113798885A (zh) 一种壳体夹具结构及立式加工中心
CN2803612Y (zh) 一种定位夹紧钳口座组件
CN214264705U (zh) 适用于车床自动车削加工斜面工件的定位设备
CN111113047A (zh) 机床
CN111872657A (zh) 一种适用于逆变器壳体装配的加工装置与加工方法
CN220347830U (zh) 一种顶杆套固定工装
CN217413253U (zh) 一种减速机用棘爪啮合面加工工装
CN214109518U (zh) 一种用于车床杠杆零件钻孔的专用夹具
CN213592274U (zh) 一种具有升降台的快艇齿轮箱夹具
CN218696196U (zh) 一种固定装置
CN217513367U (zh) 一种支顶式平面定位夹装设备
CN218873955U (zh) 一种组合式压板和拉床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