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79862U -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79862U
CN218479862U CN202222414017.4U CN202222414017U CN218479862U CN 218479862 U CN218479862 U CN 218479862U CN 202222414017 U CN202222414017 U CN 202222414017U CN 218479862 U CN218479862 U CN 218479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fuel
mounting substrate
pump cor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140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兴安
吴蔚
尹小庆
胡中成
马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AIC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A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AIC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AIC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140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79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79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79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泵壳,每个泵壳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泵油的泵芯组件,每个泵芯组件对应一根出油管,每根出油管位于安装基板上方且与泵壳外壁固定连接,每根出油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两个泵芯组件的出油管并联接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两个泵芯组件互为“热备份”,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泵芯组件同时工作,两个单向阀均打开,当其中一个泵芯组件故障时,对应的单向阀关闭,另一台泵芯组件和单向阀正常工作,另一台泵芯组件仍可满足燃油系统供油,降低整个燃油系统故障率,避免出现供油中断现象,有效保障飞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背景技术
航空燃油泵主要向供油箱、发动机等燃油系统提供一定的流量和压力,在航空燃油系统中属于核心设备。航空燃油泵性能好坏、寿命长短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与安全,甚至引起较严重的飞行事故。
目前,燃油系统中通常采用一台航空燃油泵,如果当前的航空燃油泵发生故障时,航空燃油泵无法向供油箱和发动机供油,发动机通过自吸油的方式进行供油,在发动机自吸油状态下,燃油系统无法向发动机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同时受管路密封和流阻影响,可能导致发动机后端燃油压力低,出现供油中断现象,影响飞行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解决了现有的燃油系统中航空燃油泵发生故障时,因无法向发动机供给具有一定压力的燃油而导致可能出现供油中断现象和影响飞行安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包括安装基板,安装基板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泵壳,每个泵壳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泵油的泵芯组件,每个泵芯组件对应一根出油管,每个泵芯组件均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泵体内的电机;每根出油管位于安装基板上方且与泵壳外壁固定连接,每根出油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为:在安装基板设置有两个泵芯组件,两个泵芯组件的出油管并联接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两个泵芯组件互为“热备份”,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泵芯组件同时工作,两个单向阀均打开,当其中一个泵芯组件故障时,对应的单向阀关闭,另一台泵芯组件和单向阀正常工作,另一台泵芯组件仍可满足燃油系统供油,降低整个燃油系统故障率,避免出现供油中断现象,有效保障飞行安全;单向阀用于防止燃油回流。
进一步地,安装基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泵壳的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两个泵壳的位置分别与两个通孔匹配;在使用集装式燃油泵时,安装基板的端面是固定安装在油箱外壁上的,泵壳的底部镂空,作为燃油进口处,在泵芯组件的作用下,燃油由油箱依次经过燃油进口处、泵壳和出油管后,进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最终进入发动机。
进一步地,作为安装基板的具体结构,安装基板呈椭圆形且其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安装孔沿安装基板的周向环形均匀布置。通过在多根安装孔内设置有螺栓连接组件,实现安装基板与油箱外壁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的电缆接头。电缆接头用于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设备连接,以实现向泵芯组件提供电能和控制泵芯组件泵送压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每个泵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下壳体的底端部对齐单个通孔后,通过法兰盘与安装基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壳体呈底部具有开口且顶部封闭的中空圆柱结构,上壳体的底端部通过法兰盘与下壳体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将泵壳设置为通过法兰盘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使得整个泵壳方便拆卸,提升集装式燃油泵的维修性。
进一步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增加泵壳的密封性能,避免漏油。
进一步地,下壳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密封环,下壳体与密封环之间设置两个第二密封圈,每个密封环上均设置有3个均布的“L”型凹槽;泵芯组件的泵体上有3个均布且分别于三个“L”型凹槽相配合的“L”型凸台卡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提供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具有两个泵芯组件,两个泵芯组件的出油管并联接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两个泵芯组件互为“热备份”,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泵芯组件同时工作,两个单向阀均打开,当其中一个泵芯组件故障时,对应的单向阀关闭,另一台泵芯组件和单向阀正常工作,另一台泵芯组件仍可满足燃油系统供油,降低整个燃油系统故障率,避免出现供油中断现象,有效保障飞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构造原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安装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泵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泵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安装基板;2、泵壳;201、上壳体;202、下壳体;3、泵芯组件;301、电机;302、泵体;4、出油管;5、单向阀;6、通孔;7、安装孔;8、电缆接头;9、第一密封圈;10、密封环;11、第二密封圈;12、“L”型凹槽;13、“L”型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包括安装基板1,安装基板1呈椭圆形且其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安装孔7,多个安装孔7沿安装基板1的周向环形均匀布置。通过在多根安装孔7内设置有螺栓连接组件,实现安装基板1与油箱外壁的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安装基板1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泵壳2,而作为两个泵壳2的具体连接方式,安装基板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6,两个泵壳2的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两个泵壳2的位置分别与两个通孔6匹配;在使用集装式燃油泵时,安装基板1的端面是固定安装在油箱外壁上的,泵壳2的底部镂空,作为燃油进口处,在泵芯组件3的作用下,燃油由油箱依次经过燃油进口处、泵壳2和出油管4后,进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最终进入发动机。
如图3所示,同时,每个泵壳2包括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下壳体202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下壳体202的底端部对齐单个通孔6后,通过法兰盘与安装基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壳体201呈底部具有开口且顶部封闭的中空圆柱结构,上壳体201的底端部通过法兰盘与下壳体202的顶端部固定连接。将泵壳2设置为通过法兰盘连接的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使得整个泵壳2方便拆卸,提升集装式燃油泵的维修性。
上壳体201和下壳体202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9,防止燃油泄漏。下壳体202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密封环10,下壳体202与密封环1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密封圈11,密封环10上有3个均布的“L”型凹槽12。
如图4所示,每个泵壳2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泵油的泵芯组件3,泵芯组件3包括电机301和泵体302。泵体302上有3个均布的“L”型卡扣13,“L”型卡扣13与“L”型凹槽12配合。在泵芯组件3安装过程中,可通过上述配合,泵芯组件3将密封环推到上止点,打开进油口;在泵芯组件3拆卸过程中,可通过上述配合,泵芯组件3将密封环拉到下止点,关闭进油口,可实现在油箱不放油状态下对泵芯组件3进行换装和维修。
泵芯组件3的泵体302底部设置还有与电机301电性连接的电缆接头8。电缆接头8用于与外部电源和控制设备连接,以实现向泵芯组件3提供电能和控制泵芯组件3泵送压力的目的。
每根出油管4位于安装基板1上方且与泵壳2外壁固定连接,每根出油管4上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5。通过在安装基板1设置有两个泵芯组件3,两个泵芯组件3的出油管4并联接入航空燃油系统中的进油管道,两个泵芯组件3互为“热备份”,正常工作状态两个泵芯组件3同时工作,两个单向阀5均打开,当其中一个泵芯组件3故障时,对应的单向阀5关闭,另一台泵芯组件3和单向阀5正常工作,另一台泵芯组件3仍可满足燃油系统供油,降低整个燃油系统故障率,避免出现供油中断现象,有效保障飞行安全;单向阀5用于防止燃油回流。

Claims (7)

1.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泵壳,每个所述泵壳内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泵油的泵芯组件,每个所述泵芯组件对应一根出油管,每个泵芯组件均包括泵体和设置在所述泵体内的电机;每根所述出油管位于安装基板上方且与泵壳外壁固定连接,每根出油管上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泵壳的底部均为开口结构,两个泵壳的位置分别与两个通孔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板呈椭圆形且其边缘处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沿安装基板的周向环形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的电缆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泵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圆柱结构,下壳体的底端部对齐单个通孔后,通过法兰盘与所述安装基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体呈底部具有开口且顶部封闭的中空圆柱结构,上壳体的底端部通过法兰盘与下壳体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密封环,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密封环之间设置两个第二密封圈,每个所述密封环上均设置有3个均布的“L”型凹槽;所述泵芯组件的泵体上有3个均布且分别于三个所述“L”型凹槽相配合的“L”型凸台卡扣。
CN202222414017.4U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Active CN218479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4017.4U CN218479862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14017.4U CN218479862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79862U true CN218479862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6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14017.4U Active CN218479862U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79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79862U (zh) 一种双泵芯并联供油的集装式燃油泵
CN108648839A (zh) 一体式核反应堆横置式主泵的流道系统
CN112503183A (zh) 一种弹性密封结构
CN215566233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液管路切换机构
CN214577479U (zh) 油阀柱塞组件及高压油泵
CN112594152B (zh) 一种往复式对置阀液力端料浆泵
CN210087714U (zh) 一种多级控制阀
CN213953790U (zh) 一种船舶电控柴油机燃油共轨系统
CN107939572A (zh) 高效排气的燃油滤清器
CN211351970U (zh) 一体化动力总成控制器与电机水路直联密封结构
CN212028064U (zh) 一种高度集成的压缩机机头端盖
CN214403875U (zh) 一种往复式对置阀液力端料浆泵
CN212690128U (zh) 一种模块化发动机机油冷却壳体
CN215170325U (zh) 一种航空用调温器总成
CN217381063U (zh) 一种液压油箱组件
CN214741631U (zh) 节温器壳体
CN215109076U (zh) 一种新型机油滤清器
CN218993707U (zh) 一种进水阀组
CN217784460U (zh) 一种实用高效的模块化油泵流道通路结构
CN209228517U (zh) 垫块、高压螺母、高压接头组件以及内燃机
CN216768475U (zh) 一种储气罐用的安全阀
CN215979548U (zh) 一种防倒流机油滤清器
CN216044622U (zh) 结构加强型水泵外壳
CN221012910U (zh) 一种茶吧机台面龙头安装止水结构
CN212318115U (zh) 一种双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