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6211U - 道岔 - Google Patents

道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6211U
CN218466211U CN202222368194.3U CN202222368194U CN218466211U CN 218466211 U CN218466211 U CN 218466211U CN 202222368194 U CN202222368194 U CN 202222368194U CN 218466211 U CN218466211 U CN 2184662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lation
switch
pivot shaft
pivo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81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李
唐景华
肖晓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81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62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62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62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岔,道岔包括: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第三固定梁、平移梁和旋转梁,旋转梁连接在第三固定梁和平移梁之间,第三固定梁、平移梁和旋转梁均设于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之间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走行装置,走行装置具有第一滚动轮,走行装置适于通过第一滚动轮沿道岔宽度方向移动,旋转梁适于绕竖直轴线相对平移梁转动,沿平移梁长度方向,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远离平移梁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的一侧。由此,通过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远离平移梁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的一侧,轨道车辆经过道岔过程中,平移梁受到轨道车辆压力时,可以防止平移梁向上倾斜抬起,从而提升了道岔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岔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道岔。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道岔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固定梁,在两个固定梁之间设置活动梁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但是在轨道车辆经过道岔时,平移梁会向上倾斜抬起,降低了道岔结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道岔,该道岔可以防止平移梁向上倾斜抬起,从而提升了道岔结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包括:
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相对且间隔开;
第三固定梁、平移梁和旋转梁,所述旋转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梁和所述平移梁之间,所述第三固定梁、所述平移梁和所述旋转梁均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
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具有第一滚动轮,所述走行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轮沿所述道岔宽度方向移动,所述走行装置适于与所述平移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梁适于绕竖直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远离所述平移梁的侧边缘的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通过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远离平移梁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的一侧,轨道车辆经过道岔过程中,平移梁受到轨道车辆压力时,可以防止平移梁向上倾斜抬起,从而提升了道岔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走行装置还具有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滚动轮与所述第一滚动轮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走行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轮沿所述道岔宽度方向移动,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滚动轮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转梁靠近所述平移梁的端部设有枢转轴,所述旋转梁通过所述枢转轴与所述平移梁枢转连接,所述旋转梁适于绕所述枢转轴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所述中心轴线构造为所述竖直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转梁的下端设有所述枢转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平移梁靠近所述旋转梁的端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安装于所述枢转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枢转孔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枢转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沿所述枢转轴轴向方向,所述枢转轴具有第一转轴段和第二转轴段,所述第一转轴段位于所述旋转梁和所述第二转轴段之间,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转轴段的直径尺寸,所述枢转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段适配的第一孔段和与所述第二转轴段适配的第二孔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枢转轴靠近所述旋转梁的端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设有枢转柱,所述旋转梁设有安装座,所述枢转柱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以适于使所述旋转梁绕水平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梁,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适于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枢转柱的装配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走行装置具有滑座,所述平移梁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且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座可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部的下方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座以使所述平移梁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滑座包括: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道岔还包括:走行导引件,所述走行导引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所述走行装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轮在所述走行导引件上沿所述走行导引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直线过车状态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曲线过车状态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第三固定梁、旋转梁、平移梁和走行装置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第三固定梁、旋转梁、平移梁和走行装置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走行装置和走行导引件装配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旋转梁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梁、枢转轴和安装座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枢转轴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的平移梁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移梁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
道岔100;
第一固定梁10;第二固定梁20;第三固定梁30;
平移梁40;连接部41;枢转孔42;第一孔段43;第二孔段44;导向部45;
旋转梁50;枢转轴51;第一转轴段52;第二转轴段53;安装部54;枢转柱55;安装座56;第一座体57;第一安装槽571;第二座体58;第二安装槽581;装配孔59;
走行装置60;滑座61;第一滑轨62;第二滑轨63;滑槽64;第一滚动轮65;驱动件66;第三滑轨67;第二滚动轮68;
走行导引件70;支撑梁80;衬套90;
走行轮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00,轨道车辆适于在道岔100上行走,进一步地,轨道车辆设置有走行轮200,轨道车辆的走行轮200在道岔100上行走。
如图1-图4所示,道岔100包括:第一固定梁10、第二固定梁20、第三固定梁30、走行装置60、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相对且间隔开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沿图1中的Y向相对且间隔开设置,第一固定梁10为直梁,第二固定梁20为曲形梁。旋转梁50枢转连接在第三固定梁30和平移梁4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梁50连接在第三固定梁30和平移梁40之间,旋转梁50靠近第三固定梁30的端部与第三固定梁30枢转连接,以使旋转梁50相对第三固定梁30可转动,旋转梁50靠近平移梁40的端部与平移梁40枢转连接,以使旋转梁50相对平移梁40可转动。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均设于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之间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进一步地,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组成活动梁,活动梁设于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之间以限定出两个可切换的行车通道,如图1所示,活动梁可以与第一固定梁10之间限定出第一行车通道,如图2所示,活动梁可以与第二固定梁20之间限定出第二行车通道。
如图3-图5所示,走行装置60适于沿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走行装置60具有第一滚动轮65,走行装置60适于通过第一滚动轮65沿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走行装置60适于与平移梁40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走行装置60具有滑座61,平移梁40与滑座61滑动连接,且平移梁40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相对滑座61可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道岔100宽度方向是指图1中的Y方向,走行装置60沿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时,走行装置60带动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在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平移梁40相对滑座61滑动、且旋转梁50相对平移梁40、第三固定梁30均转动,从而使道岔100切换至不同的行车通道。旋转梁50适于绕竖直轴线相对平移梁40转动,旋转梁50与平移梁40枢转连接后,旋转梁50绕竖直轴线相对平移梁40转动,竖直轴线与道岔100高度方向平行,道岔100高度方向是指图4中的Z向。
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平移梁40长度方向是指图1的X方向,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即如图4所示,沿图4中X方向,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在道岔100切换行车通道过程中,竖直轴线的位置实时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进一步地,如图1-图5所示,道岔100还可以包括支撑梁80,支撑梁80连接在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之间,走行装置60设置于支撑梁80,第一滚动轮65支撑于支撑梁80,且走行装置60沿支撑梁80的长度方向相对支撑梁80可移动。
其中,轨道车辆通过道岔100时具有两种状态,直线过车如图1所示,曲线过车如图2所示。轨道车辆的重力通过走行轮200作用在旋转梁50上,旋转梁50受力后对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施加压力,平移梁40受力后施加压力至滑座61,滑座61将压力传递至第一滚动轮65,如果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远离平移梁40的一侧,平移梁40靠近旋转梁50的端部受力较大,受力集中在平移梁40靠近旋转梁50的端部,平移梁40具有倾斜抬起趋势,容易导致平移梁40倾斜抬起,降低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而在本申请中,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通过使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轨道车辆通过道岔100时,轨道车辆的重力通过走行轮200作用在旋转梁50上,旋转梁50受力后对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施加压力,旋转梁50对平移梁40的施力点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能够有效避免平移梁40倾斜抬起,降低平移梁40倾斜抬起风险,从而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由此,通过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轨道车辆经过道岔100过程中,平移梁40受到轨道车辆压力时,可以防止平移梁40向上倾斜抬起,从而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在道岔100切换行车通道过程中,竖直轴线的位置实时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轨道车辆经过道岔100过程中,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防止平移梁40向上倾斜抬起,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走行装置60还具有第二滚动轮68,第二滚动轮68与第一滚动轮65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平移梁40长度方向是指图4中的X方向,第二滚动轮68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第二滚动轮68支撑于支撑梁80上,走行装置60适于通过第二滚动轮68沿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和第二滚动轮68之间。通过使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和第二滚动轮68之间,轨道车辆通过道岔100时,轨道车辆的重力通过走行轮200作用在旋转梁50上,旋转梁50受力后对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施加压力,保证旋转梁50对平移梁40的施力点位于第一滚动轮65远离平移梁40的侧边缘的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能够更加有效避免平移梁40倾斜抬起,进一步降低平移梁40倾斜抬起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梁50靠近平移梁40的端部可以设置有枢转轴51,旋转梁50通过枢转轴51与平移梁40枢转连接,旋转梁50适于绕枢转轴51的中心轴线相对平移梁40转动,枢转轴51的中心轴线沿道岔100高度方向延伸,枢转轴51的中心轴线构造为竖直轴线。其中,枢转轴51沿道岔100高度方向延伸,枢转轴51与平移梁40枢转连接,从而实现旋转梁50与平移梁40可相对转动效果,进而保证切换行车通道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10和图11所示,平移梁40靠近旋转梁50的端部具有连接部41,连接部41具有枢转孔42,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其中,枢转孔42的中心轴线沿道岔100高度方向延伸,连接部41的上表面高度低于平移梁40的上表面高度,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后,枢转轴51可以沿枢转孔42的周向在枢转孔42内转动,从而实现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枢转连接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7所示,旋转梁50的下端可以设有枢转轴51,这样设置便于将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从而提升旋转梁50和平移梁40装配效率。进一步地,旋转梁50和平移梁40装配完成后,或者道岔100装配完成后,旋转梁50的上表面高度与平移梁40的上表面高度相同,也可以理解为,旋转梁50的上表面与平移梁4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轨道车辆从平移梁40驶向旋转梁50时,可以避免轨道车辆发生跳动,从而使轨道车辆在道岔100上平稳行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沿平移梁40的长度方向,枢转孔42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后,可以保证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滚动轮65的中点靠近平移梁40的一侧,轨道车辆通过道岔100时,能够有效避免平移梁40倾斜抬起,进一步降低平移梁40倾斜抬起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枢转孔42的中心轴线与枢转轴51的中心轴线重合,也可以理解为,枢转孔42的中心轴线与枢转轴51的中心轴线共线。进一步地,枢转孔4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枢转轴51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后,在保证枢转轴51在枢转孔42内转动基础上,可以避免枢转轴51在枢转孔42的径向方向发生移动,从而提升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装配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和图11所示,沿枢转轴51轴向方向,即图9中的Z向方向,枢转轴51具有第一转轴段52和第二转轴段53,第一转轴段52位于旋转梁50和第二转轴段53之间,第一转轴段52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转轴段53的直径尺寸,枢转孔42具有与第一转轴段52适配的第一孔段43和与第二转轴段53适配的第二孔段44,第一孔段43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孔段44的直径尺寸,第一孔段43的直径尺寸与第一转轴段52的直径尺寸适配,第二孔段44的直径尺寸与第二转轴段53的直径尺寸适配。其中,向枢转孔42内安装枢转轴51时,通过将尺寸小的第二转轴段53先安装于枢转孔42内,便于将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并且,第二转轴段53安装于第二孔段44后,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将枢转轴51安装于枢转孔42内,进一步提升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装配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9所示,枢转轴51靠近旋转梁50的端部设有安装部54,安装部54与枢转轴51构造为一体成型件,进一步地,安装部54构造为圆盘形结构,安装部54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一转轴段52的直径尺寸。安装部54的外侧壁设有枢转柱55,旋转梁50设有安装座56,旋转梁50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56,枢转柱55可枢转地安装于安装座56以适于使旋转梁50绕水平轴线相对平移梁40转动,水平轴线与竖直轴线垂直。其中,如图4所示,沿道岔100高度方向上,旋转梁50与第三固定梁30连接位置高度低于旋转梁50与平移梁40连接位置高度,装配第三固定梁30、旋转梁50和平移梁40过程中,通过旋转梁50绕水平轴线相对平移梁40转动,便于旋转梁50与第三固定梁30、旋转梁50与平移梁40装配,并且,由于旋转梁50具有绕水平轴线转动趋势,轨道车辆通过旋转梁50过程中,可以避免旋转梁50与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发生硬干涉,防止旋转梁50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降低旋转梁50变形风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安装座56可以包括:第一座体57和第二座体58,第一座体57固定安装于旋转梁50,第一座体57可以与旋转梁50一体成型,第一座体57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旋转梁50。第二座体58与第一座体57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二座体58与第一座体57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螺纹紧固件可以为螺栓或螺钉等,第二座体58与第一座体57也可以卡接连接。第一座体57和第二座体58适于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枢转柱55的装配孔59。具体地,第一座体57形成有第一安装槽571,第二座体58形成有第二安装槽581,第一座体57和第二座体58装配一起后,第一安装槽571和第二安装槽581对应形成装配孔59,枢转柱55安装于装配孔59内,枢转柱55在装配孔59内可以转动,从而实现旋转梁50绕水平轴线转动效果。
进一步地,枢转柱55的外侧套设有衬套90,衬套90设置在枢转柱55和装配孔59的内侧壁之间,可以使枢转柱55顺畅在装配孔59内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10所示,连接部41的下方可以设置有导向部45,导向部45固定安装于连接部41的下表面,导向部45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座61以使平移梁40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相对滑座61移动。其中,导向部45可滑动地安装于滑座61,具体地,导向部45构造为滑块,滑座61上设置有滑槽64,滑槽64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延伸,导向部45可滑动地安装于滑槽64内,滑座61对导向部45具有导向作用,通过滑座61对导向部45导向,可以使导向部45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相对滑座61移动,从而保证平移梁40具有预设的移动轨迹,保证道岔100顺利切换行车通道,进而保证道岔100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滑座61可以包括: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平行布置,且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间隔开设置,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均设置有滑槽64,滑槽64为直线形槽,导向部45为多个,第一滑轨62的滑槽64内和第二滑轨63的滑槽64内均安装有导向部45,通过两个滑轨同时对平移梁40进行导向,可以更好地保证平移梁40具有预设的移动轨迹,保证道岔100顺利切换行车通道,进而进一步保证道岔100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竖直轴线位于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之间,轨道车辆通过道岔100时,轨道车辆的重力通过走行轮200作用在旋转梁50上,旋转梁50受力后对第三固定梁30、平移梁40施加压力,平移梁40可以施加均匀力至第一滑轨62和第二滑轨63,能够有效避免平移梁40倾斜抬起,进一步降低平移梁40倾斜抬起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道岔100还可以包括:走行导引件7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梁80),走行导引件70连接在第一固定梁10和第二固定梁20之间,走行装置60的第一滚动轮65在走行导引件70上沿走行导引件70移动,具体地,走行装置60的第一滚动轮65支撑于走行导引件70上表面,走行装置60的第一滚动轮65适于沿着走行导引件70延伸方向滚动,走行导引件70延伸方向为图1中的Y方向,走行装置60的第二滚动轮68支撑于另一个走行导引件70上表面,第二滚动轮68适于沿着走行导引件70延伸方向滚动。走行装置60沿走行导引件70移动时,走行装置60带动平移梁40和旋转梁50在道岔100宽度方向移动、平移梁40相对滑座61滑动、且旋转梁50相对平移梁40、第三固定梁30均转动,从而使道岔100切换至不同的行车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道岔100还可以包括:驱动件66,驱动件66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走行导引件70设置有齿条,齿条沿走行导引件70长度方向延伸,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驱动电机工作驱动走行装置60沿走行导引件70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走行装置60具有第三滑轨67,沿图4中的X方向,第三滑轨67与滑座61间隔开,第三滑轨67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延伸,第三滑轨67设置有滑槽64,平移梁40的下方也可以设置有导向部45,设置于平移梁40下方的导向部45安装于第三滑轨67的滑槽64内。沿平移梁40长度方向,竖直轴线位于滑座61的中点和第三滑轨67之间,能够有效避免平移梁40倾斜抬起,进一步降低平移梁40倾斜抬起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道岔100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旋转梁50与第三固定梁30的枢转连接方式和旋转梁50与平移梁40的枢转连接方式相同,均通过枢转轴51装配实现枢转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道岔,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固定梁和第二固定梁,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相对且间隔开;
第三固定梁、平移梁和旋转梁,所述旋转梁枢转连接在所述第三固定梁和所述平移梁之间,所述第三固定梁、所述平移梁和所述旋转梁均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以切换不同的行车通道;
走行装置,所述走行装置具有第一滚动轮,所述走行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轮沿所述道岔宽度方向移动,所述走行装置适于与所述平移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梁适于绕竖直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远离所述平移梁的侧边缘的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还具有第二滚动轮,所述第二滚动轮与所述第一滚动轮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走行装置适于通过所述第二滚动轮沿所述道岔宽度方向移动,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和所述第二滚动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靠近所述平移梁的端部设有枢转轴,所述旋转梁通过所述枢转轴与所述平移梁枢转连接,所述旋转梁适于绕所述枢转轴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所述中心轴线构造为所述竖直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梁的下端设有所述枢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梁靠近所述旋转梁的端部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枢转孔,所述枢转轴安装于所述枢转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所述枢转孔位于所述第一滚动轮的中点靠近所述平移梁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枢转轴的中心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枢转轴轴向方向,所述枢转轴具有第一转轴段和第二转轴段,所述第一转轴段位于所述旋转梁和所述第二转轴段之间,所述第一转轴段的直径尺寸大于第二转轴段的直径尺寸,所述枢转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转轴段适配的第一孔段和与所述第二转轴段适配的第二孔段。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轴靠近所述旋转梁的端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外侧壁设有枢转柱,所述旋转梁设有安装座,所述枢转柱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以适于使所述旋转梁绕水平轴线相对所述平移梁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座体和第二座体,所述第一座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旋转梁,所述第二座体与所述第一座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二座体适于共同限定出用于安装所述枢转柱的装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走行装置具有滑座,所述平移梁与所述滑座滑动连接且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座可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下方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滑座以使所述平移梁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相对所述滑座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包括:沿所述平移梁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平行且间隔开,所述竖直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道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行导引件,所述走行导引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梁和所述第二固定梁之间,所述走行装置的所述第一滚动轮在所述走行导引件上沿所述走行导引件移动。
CN202222368194.3U 2022-09-06 2022-09-06 道岔 Active CN2184662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8194.3U CN21846621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道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8194.3U CN21846621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道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6211U true CN218466211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9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8194.3U Active CN218466211U (zh) 2022-09-06 2022-09-06 道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62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0512A (zh) * 2023-05-04 2023-05-30 成都云的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0512A (zh) * 2023-05-04 2023-05-30 成都云的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单轨道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66211U (zh) 道岔
US5158413A (en) Car parking frame
KR100716808B1 (ko) 이송대차 시스템
CN102858209A (zh) 用于滑动式窗帘的驱动滑架
JPH1067319A (ja) 走行装置
CN210062968U (zh) 一种道岔换向装置、轨道车辆、轨道及其道岔换向系统
CN217601099U (zh)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7781593U (zh) 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2770598A (zh) 具有附加提升装置的夯实机
CN116119298A (zh) 一种滑板导向旋转机构
CN109132959A (zh) 一种具有升降装置的托盘搬运车
CN112301809B (zh) 单轨道岔和具有其的单轨轨道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0363799U (zh) 一种机车及个人快速运输系统
CN211340252U (zh) 钢轨打磨单元
CN111572593A (zh) 高速磁浮道岔浮动式支承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218466210U (zh) 道岔的走行机构、道岔的走行装置及道岔
CN113401160A (zh) 用于超高速列车的可变式防脱机构
WO2023231575A1 (zh) 道岔、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8113961U (zh) 一种带自动升降支撑的板式输送机
CN219859082U (zh) 一种轻载型单轨rgv小车
CN217946604U (zh) 一种接力升降台
CN114772119B (zh) 环形穿梭车轨道用变轨装置、穿梭车轨道和物流输送系统
CN217781592U (zh) 渡线道岔和轨道交通系统
CN219566848U (zh) 一种交通锥推送装置及交通锥收放车
CN220031964U (zh) 一种拨轮转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