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3410U - 驱动桥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驱动桥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3410U
CN218463410U CN202222421237.XU CN202222421237U CN218463410U CN 218463410 U CN218463410 U CN 218463410U CN 202222421237 U CN202222421237 U CN 202222421237U CN 218463410 U CN218463410 U CN 2184634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motor
axle housing
right axle
hollow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12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小磊
熊小芳
韦佳
刘辉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12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34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34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34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桥和车辆,驱动桥包括电机、车轴、差减总成、湿式制动器和轮边减速器,车轴贯穿电机;差减总成分别与电机和车轴传动连接;湿式制动器与电机传动连接,并且湿式制动器位于电机背向差减总成的一面;轮边减速器与车轴传动连接。上述驱动桥采用湿式制动器,并且驱动桥为同轴式布置,驱动桥体积小并且可靠性强,有利于底盘空间布置。

Description

驱动桥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桥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驱动桥,其驱动桥内采用干式制动器,不仅体积较大,不利于底盘空间的布置,而且由于零件较多,导致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驱动桥和车辆,上述驱动桥采用湿式制动器,并且驱动桥为同轴式布置,驱动桥体积小并且可靠性强,有利于底盘空间布置。
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桥,包括电机、空心轴、右车轴、左车轴、差减总成、湿式制动器、左轮边减速器和右轮边减速器;所述空心轴穿设于所述电机;所述右车轴,穿设于所述空心轴,并与所述空心轴传动连接;所述左车轴,与所述右车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空心轴和所述右车轴传动连接;所述差减总成分别与所述空心轴、所述右车轴和所述左车轴传动连接;所述湿式制动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并且所述湿式制动器位于所述电机背向所述差减总成的一侧;左轮边减速器,与所述左车轴传动连接;右轮边减速器,与所述右车轴传动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桥还包括左桥壳和右桥壳,所述左桥壳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差减总成和所述左车轴设置在所述左桥壳内;所述右桥壳连接所述电机背向所述左桥壳的一侧,所述湿式制动器和所述右车轴设置在所述右桥壳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式制动器包括活塞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活塞件与所述右桥壳连接,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活塞件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空心轴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右桥壳连接,所述活塞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移动并推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接触。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右桥壳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左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右侧与所述活塞件连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弹性变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右桥壳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塞件和所述右桥壳的内壁共同围合制动油腔,所述右桥壳上开设有制动油道,所述制动油道连通所述制动油腔和外部空间,所述制动油道用于向所述制动油腔输送制动油液。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差减总成包括:差速器,位于所述左车轴和所述右车轴之间;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空心轴连接;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行星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差速器连接;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还与所述左桥壳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轮边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左桥壳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右轮边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右桥壳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左轮边减速器和所述右轮边减速器均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左车轴或所述右车轴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第二内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轮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中各项实施方式的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
本申请通过在驱动桥内使用湿式制动器进行制动,使得该驱动桥可以适用于中型以上的客车中;并且仅在电机的一侧设置湿式制动器对两边车轮进行制动,可以在减少驱动桥体积的情况下达到制动效果,从而有利于底盘空间布置;同时,同轴式的驱动桥结构也能够减少多余连接配件的组装,从而提高驱动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驱动桥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电机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湿式制动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右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实施例的第二摩擦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差减总成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一种实施例的轮边减速器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驱动桥,110-电机,120-左桥壳,130-右桥壳,131-制动油道,111-空心轴,140-车轴,141-左车轴,142-右车轴,150-差减总成,151-差速器,152-第一太阳轮,153-第一行星轮,154-第一内齿圈,155-行星架,160-湿式制动器,161-活塞件,162-第一摩擦片,163-第二摩擦片,163A-第一配合部,163B-第二配合部,164-固定件,165-弹性件,170-轮边减速器,170A-左轮边减速器,170B-右轮边减速器,171-第二太阳轮,172-第二行星轮,173-第二内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可以为一种客车,并且该客车的类型可以为中型以上的客车,乘坐人员可以在九人及以上。上述车辆包括底盘、驱动桥和车轮。其中,驱动桥安装在底盘上,车轮包括左车轮和右车轮,分别安装在驱动桥的两端。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和图2,驱动桥100包括电机110、车轴140、差减总成150、湿式制动器160和轮边减速器170。车轴140贯穿电机110;差减总成150分别与电机110和车轴140传动连接;湿式制动器160与电机110传动连接,并且湿式制动器160位于电机110背向差减总成150的一侧;轮边减速器170与车轴140传动连接。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3,电机110包括空心轴111,空心轴111穿设于电机110,电机110驱动空心轴111旋转,并且空心轴111为中空结构。车轴140穿过空心轴111,并与空心轴111共轴线。进一步地,车轴140包括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右车轴142穿设于空心轴111,并与空心轴111传动连接;左车轴141与右车轴142同轴设置,并与空心轴111和右车轴142传动连接。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在同一轴线上转动。其中差减总成150连接在电机110的左侧,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分别与差减总成150传动连接。差减总成150可以与左侧的空心轴111传动连接,并以此带动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转动。湿式制动器160连接在电机110的右侧,湿式制动器160与右侧的空心轴111传动连接,并且湿式制动器160用于在驾驶员刹车时对空心轴111产生制动效果,以此使得空心轴111减速或停止转动。轮边减速器170可以分为左轮边减速器170A和右轮边减速器170B,其中,左轮边减速器170A与左车轴141传动连接,左轮边减速器170A位于左车轴141远离差减总成150的一端;右轮边减速器170B与右车轴142传动连接,右轮边减速器170B位于右车轮远离差减总成150的一端。并且左轮边减速器170A可以与左车轮连接,用于驱动左车轮转动;右轮边减速器170B可以与右车轮连接,用于驱动右车轮转动。
本申请通过在驱动桥100内使用湿式制动器160进行制动,使得该驱动桥100可以适用于中型以上的客车中;并且仅在电机110的一侧设置湿式制动器160对两边车轮进行制动,可以在减少驱动桥100体积的情况下达到制动效果,从而有利于底盘空间布置;同时,同轴式的驱动桥100结构也能够减少多余连接配件的组装,从而提高驱动桥100的可靠性。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和图2,驱动桥100还包括左桥壳120和右桥壳130,左桥壳120连接电机110,差减总成和左车轴141设置在左桥壳120内;右桥壳130连接电机110背向左桥壳120的一侧,湿式制动器160和右车轴142设置在右桥壳130内。
具体地,电机110可以包括相背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左桥壳120与电机110的左端面连接,右桥壳130与电机110的右端面连接。这样可以便于实现桥壳与电机110的安装,便于将电机110设置在桥壳外,避免桥壳限制电机110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桥壳与电机110的整体性。空心轴111的左端可以自左端面伸出容置于左桥壳120内,并与差减总成150传动连接;空心轴111的右端可以自右端面伸出容置于右桥壳130内,并与湿式制动器160传动连接。
并且,左轮边减速器170A可以设置在左桥壳120外,右轮边减速器170B可以设置在右桥壳130外,左轮边减速器170A、差减总成150、电机110、湿式制动器160和右轮边减速器170B同轴设置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这样可以使驱动桥100的结构更加合理,提高驱动桥100内结构的紧凑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简化桥壳的制造难度,降低驱动桥100的成本。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湿式制动器160包括活塞件161、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活塞件161与右桥壳130连接,并沿右车轴142的轴向可移动;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位于活塞件161和电机110之间,第一摩擦片162与空心轴111传动连接,第二摩擦片163与右桥壳130连接,活塞件161沿右车轴142移动并推动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接触。
具体地,活塞件161呈环形,容置于右桥壳130内,并且活塞件161套设在右车轴142的外周,活塞件161的外周壁与右桥壳130的内壁连接。活塞件161的外周还套设有密封圈和支撑环,可以理解地,活塞件161的外周还可以开设形成多个环形槽,密封圈和支撑环可以容置于环形槽内,并且密封圈和支撑环还可以与右桥壳130连接,以此增加活塞件161和右桥壳130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
第一摩擦片162套设在空心轴111的外周并与空心轴111连接,空心轴111在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摩擦片162同时转动。第二摩擦片163套设在空心轴111的外周并与右桥壳130的内壁连接。并且第二摩擦片163可以沿右车轴142的轴向移动。并且,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位于电机110的右端面和活塞件161之间,当活塞件161沿右车轴142向电机110的右端面移动时,可以挤压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当驾驶员刹车时,活塞件161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向电机110的右端面移动,并推动第二摩擦片163移动至于第一摩擦片162紧贴,而第一摩擦片162在摩擦阻力的影响下带动空心轴111进行减速或停止。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均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一摩擦片162可以具有间隔距离,第二摩擦片163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摩擦片162之间,以此,在活塞件161挤压后,多个第一摩擦片162可以同时产生摩擦阻力,增大制动的效果。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湿式制动器160还包括固定件164和弹性件165,活塞件161通过固定件164连接在右桥壳130内,弹性件165套设在固定件164上,弹性件165的左侧与固定件164连接,弹性件165的右侧与活塞件161连接,弹性件165沿右车轴142的轴向弹性变形。
具体地,右桥壳130的内腔为阶梯式结构,右桥壳130远离电机110右端面的阶梯上开设有固定孔位,固定孔位朝向电机110的右端面。固定件164穿过活塞件161后伸入固定孔位中。固定件164可以为一种螺栓,并且螺栓的头部和活塞件161之间的螺栓柱体上套设有弹性件165,弹性件165可以为一种弹簧。弹性件165的两端分别与螺栓的头部和活塞件161相接触,并且弹性件165在安装时可以有一定的预压缩量,以此在未刹车的状态下,弹性件165可以沿右车轴142的轴向挤压活塞件161,从而防止活塞件161窜动。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至图6,第一摩擦片162与电机110花键连接,第二摩擦片163包括第一配合部163A,右桥壳130包括第二配合部163B,第一配合部163A和第一配合部163A相连接。具体地,空心轴111的外周形成有外花键,第一摩擦片162形成有内花键,第一摩擦片162通过内花键和外花键的组合固定在空心轴111上。第二摩擦片163的外周形成有突出的第一配合部163A,右桥壳130的内壁上形成有凹陷的第二配合部163B。第二摩擦片163通过第一配合部163A和第二配合部163B相互配合与右桥壳130连接,并且在未刹车时,第二摩擦片163可以和右桥壳130保持相对静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163A还可以为自第二摩擦片163表面凹陷,第二配合部163B可以自右桥壳130的内壁突出;可以理解地,第一配合部163A和第二配合部163B的作用为将第二摩擦片163与右桥壳130固定,所以二者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制。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和图5,活塞件161和右桥壳130的内壁共同围合制动油腔(图中未展示),右桥壳130上开设有制动油道131,制动油道131连通制动油腔和外部空间,制动油道131用于向制动油腔输送制动油液。具体地,右桥壳130的外壁上开设有贯穿至内腔的制动油道131。活塞件161的外壁和右桥壳130的内壁共同围合制动油腔,制动油道131连通制动油腔。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进行制动时,制动油液被输送至制动油腔内,活塞在制动油液的挤压下克服弹性件165的压力向第二摩擦片163的方向移动,并因此挤压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以此产生摩擦阻力。当驾驶员未刹车时,制动油液流出制动油腔,活塞件161在弹性件165的作用下回复到原位,第一摩擦片162和第二摩擦片163在旋转力的作用下分离。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差减总成包括:差速器151位于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之间;第一太阳轮152与电机110的空心轴111连接;第一行星轮153与第一太阳轮152连接;行星架155分别与第一行星轮153和差速器151连接;第一内齿圈154与第一行星轮153连接,第一内齿圈154还与左桥壳120连接。
具体地,差减总成包括差速器151和第一行星减速组件,第一行星减速组件连接在电机110左端面的空心轴111上,差速器151与第一行星减速组件传动连接。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与差速器151传动连接。第一行星减速组件包括第一太阳轮152、第一行星轮153、行星架155和第一内齿圈154。第一太阳轮152与空心轴111相连,第一行星轮153与第一太阳轮152啮合。当第一行星减速组件工作时,空心轴111可驱动第一太阳轮152进行转动,而第一行星轮153与第一太阳轮152啮合配合以由第一太阳轮152驱动转动。可选地,空心轴111可以通过花键连接或平键连接的方式与第一太阳轮152相连。第一太阳轮152可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行星架155上。可选地,行星架155可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电机110上。其中,第一行星轮153为多个,多个第一行星轮153分布在第一太阳轮152的外周,第一内齿圈154位于多个第一行星轮153的外周,并且第一内齿圈154可与第一行星轮153啮合。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左轮边减速器170A安装在左桥壳120远离电机110的一端,右轮边减速器170B安装在右桥壳130远离电机110的一端。具体地,左轮边减速器170A分别与左车轮和左车轴141传动连接。右轮边减速器170B分别与右车轮和右车轴142传动连接。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减速比,从而提高驱动桥100的运载能力,提高驱动桥100驱动能力的灵活性,而且因轮边减速器170分担一部分速比,所以电机110的空心轴111直径可以大大减小,左车轴141和右车轴142的直径也可减小,将作用力分摊到轮边,可提高行差减总成150的寿命,降低维修的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8,轮边减速器170包括第二太阳轮171、第二行星轮172和第二内齿圈173,第二太阳轮171与左车轴141或右车轴142花键连接,第二行星轮172与第二太阳轮171连接,第二内齿圈173与第二行星轮172连接。具体地,以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左轮边减速器170A为例,左轮边减速器170A包括第二行星减速组件,第二行星减速组件包括第二太阳轮171、第二行星轮172和第二内齿圈173。第二太阳轮171与左车轴141相连,第二行星轮172与第二太阳轮171啮合。当第二行星减速组件工作时,左车轴141可驱动第二太阳轮171进行转动,而第二行星轮172与第二太阳轮171啮合配合以由第二太阳轮171驱动转动。可选地,左车轴141可以通过花键连接或平键连接的方式与第二太阳轮171相连。其中,第二行星轮172为多个,多个第二行星轮172分布在第二太阳轮171的外周,第二内齿圈173位于多个第二行星轮172的外周,并且第二内齿圈173可与第二行星轮172啮合。当然,上述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右轮边减速器170B。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要求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
空心轴,穿设于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空心轴旋转;
右车轴,穿设于所述空心轴,并与所述空心轴传动连接;
左车轴,与所述右车轴同轴设置,并与所述空心轴和所述右车轴传动连接;
差减总成,分别与所述空心轴、所述右车轴和所述左车轴连接;
湿式制动器,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并且所述湿式制动器位于所述电机背向所述差减总成的一侧;
左轮边减速器,与所述左车轴传动连接;
右轮边减速器,与所述右车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还包括左桥壳和右桥壳,所述左桥壳连接所述电机,所述差减总成和所述左车轴设置在所述左桥壳内;所述右桥壳连接所述电机背向所述左桥壳的一侧,所述湿式制动器和所述右车轴设置在所述右桥壳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制动器包括活塞件、第一摩擦片和第二摩擦片,所述活塞件与所述右桥壳连接,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位于所述活塞件和所述电机之间,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空心轴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所述右桥壳连接,所述活塞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移动并推动所述第一摩擦片和所述第二摩擦片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制动器还包括固定件和弹性件,所述活塞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在所述右桥壳内,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的左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右侧与所述活塞件连接,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右车轴的轴向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片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右桥壳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件和所述右桥壳的内壁共同围合制动油腔,所述右桥壳上开设有制动油道,所述制动油道连通所述制动油腔和外部空间,所述制动油道用于向所述制动油腔输送制动油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减总成包括:
差速器,位于所述左车轴和所述右车轴之间;
第一太阳轮,与所述空心轴连接;
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太阳轮连接;
行星架,分别与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差速器连接;
第一内齿圈,与所述第一行星轮连接,所述第一内齿圈还与所述左桥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边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左桥壳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所述右轮边减速器安装在所述右桥壳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轮边减速器和所述右轮边减速器均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和第二内齿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左车轴或所述右车轴连接,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二太阳轮连接,第二内齿圈与所述第二行星轮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桥。
CN202222421237.XU 2022-09-13 2022-09-13 驱动桥和车辆 Active CN2184634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1237.XU CN218463410U (zh) 2022-09-13 2022-09-13 驱动桥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1237.XU CN218463410U (zh) 2022-09-13 2022-09-13 驱动桥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3410U true CN218463410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1237.XU Active CN218463410U (zh) 2022-09-13 2022-09-13 驱动桥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34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7551B (zh) 车辆中的卡钳连接型电子停车制动器
CN101348075B (zh) 电机驱动的驱动桥
US6135259A (en) Hub drive
CN110154722B (zh) 一种能够进行中央双作用湿式制动的电动驱动桥
CN114455513A (zh) 一种电动叉车双驱系统
CN101348109B (zh) 驱动桥的制动装置
CN218463410U (zh) 驱动桥和车辆
CN201257895Y (zh) 电机驱动的驱动桥
CA2659930A1 (en) Drive for a work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press drive, and a working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forming press
CN112297711A (zh) 一种小轮距叉车湿式制动驱动桥
CN108045223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装置
CN212202911U (zh) 电子驻车制动器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00516590C (zh) 内置制动系统的变速箱
CN20813408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装置
CN201257956Y (zh) 驱动桥的制动装置
CN218804999U (zh) 驱动桥以及车辆
CN218463411U (zh) 轮边驱动桥以及车辆
CN211175258U (zh) 一种能实现行车辅助减速和驻车制动的减速器总成
CN220764062U (zh) 一种叉车电驱动桥总成
CN213676253U (zh) 一种小轮距叉车湿式制动驱动桥
CN220706345U (zh) 一种差速器及具有该差速器的动力系统
CN218718343U (zh) 一种改善制动性能的制动控制机构
CN217422094U (zh) 差速器总成及驱动桥
CN211474850U (zh) 具有制动功能的减速机
CN220151763U (zh) 湿式制动系统及驱动桥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