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8031U -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8031U
CN218448031U CN202221760321.8U CN202221760321U CN218448031U CN 218448031 U CN218448031 U CN 218448031U CN 202221760321 U CN202221760321 U CN 202221760321U CN 218448031 U CN218448031 U CN 218448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ing wheel
assembly
transmission
moun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032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林
罗辉庆
刘学鹏
黎志
邹军祥
陈崇辉
谭康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GHTSTAR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032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8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8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8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翻转组件、第二翻转组件、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结构相同并相背设置于升降组件的工作端,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一翻转组件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架内,第二传动组件和第二翻转组件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二固定架内,驱动组件设置于升降组件上;采用上述方案,以一个驱动机构通过两个传动组件分别带动两套翻转机构同时工作,每套翻转机构对应一组双联电芯,整个机构精简化、统一化,保证所有电芯的高度一致,为翻转提供精度保证,翻转后,所有的电芯同时放至托盘上,保证焊后的极耳不会被撕裂。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铝壳电池内部由2组或4组电芯组装连接而成,其中的电芯一般都需要经过,热压、X-ray、极耳预焊、连接片焊接、盖板焊接、包mylar膜、入壳等组装工艺过程,在组装过程中,电芯需要进行正反面的翻转,方便进行反面焊接、贴保护胶等工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一个电芯需要进行多次翻面,每次翻面设置在不同的工序之间,根据电池的类型、企业要求、电池容量、工艺等进行设置,目前使用的电芯翻转组件基本上都是单电芯翻转,对于焊后连接的双电芯进行翻转机构还没有,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该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包括升降组件、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第一翻转组件、第二翻转组件、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结构相同并相背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工作端,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内,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内,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用于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翻转组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包括旋转装置、张开装置、第一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旋转装置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两端,所述张开装置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旋转装置上,所述第一夹紧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结构相同并平行设置,所述检测装置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和第二夹紧装置相对一侧。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座、活动架、伺服电缸、升降板,所述活动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外部,所述伺服电缸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架,所述升降板设置于所述活动架底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撑座、伺服电机、第一同步轮,所述电机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同步轮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的工作端。
优选的,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同步轮、第三同步轮、第四同步轮和第五同步轮,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内,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三同步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中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和所述第五同步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
优选的,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传动轴、第六同步轮、第七同步轮和第八同步轮,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内,所述第六同步轮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中部,并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所述第七同步轮和所述第八同步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
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旋转轴、定位盘和从动同步轮,所述旋转轴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侧壁,所述定位盘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内侧一端,所述定位盘沿其周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从动同步轮设置于所述旋转轴外侧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通过同步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张开装置包括底板、平行气爪、滑动支座和导轨安装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定位盘内侧面,所述平行气爪设置于所述底板内侧面,所述导轨安装板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平行气爪的两个工作端,所述滑动支座有两个,均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板一一对应,且通过滑动部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紧装置包括手指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手指气缸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张开装置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的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夹紧装置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上夹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夹板,两个所述上夹板和两个所述下夹板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上夹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上压板,两个所述下夹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下压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相对应并分别设置有压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台气缸、定位插块,所述滑台气缸对应所述定位盘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侧壁,所述定位插块设置于所述滑台气缸的工作端,并与所述定位槽相匹配。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以一个驱动机构通过两个传动组件分别带动两套翻转机构同时工作,每套翻转机构对应一组双联电芯,使整个机构精简化、统一化,保证所有电芯的高度一致,为翻转提供精度保证,翻转后,所有的电芯同时放至托盘上,从而保证焊后的极耳不会被撕裂,在保证同步翻转、同步升降的同时,本机构布局最简单,底部翻转组件对称设置,并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连接于升降机构上,这样既可以保证重量平衡,重心在中间对称面上,减轻机构偏心力矩,又可以省去多套动力源布置,机构轻化,明显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总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总装配体及双联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第一翻转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旋转装置、张开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实施例的第一夹紧装置、定位装置、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所示:1、升降组件;2、第一固定架;3、第二固定架;4、第一翻转组件;5、第二翻转组件;6、驱动组件;7、第一传动组件;8、第二传动组件;41、旋转装置;42、张开装置;43、第一夹紧装置;44、第二夹紧装置;45、检测装置;11、固定座;12、活动架;13、伺服电缸;14、升降板;61、电机支撑座;62、伺服电机;63、第一同步轮;71、第一传动轴;72、第二同步轮;73、第三同步轮;74、第四同步轮;75、第五同步轮;81、第二传动轴;82、第六同步轮;83、第七同步轮;84、第八同步轮;411、旋转轴;412、定位盘;413、从动同步轮;414、定位槽;421、底板;422、平行气爪;423、滑动支座;424、导轨安装板;431、手指气缸;432、第一连接板;433、第二连接板;434、上夹板;435、下夹板;436、上压板;437、下压板;471、滑台气缸;472、定位插块;451、传感器支架;452、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该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包括升降组件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翻转组件4、第二翻转组件5、驱动组件6、第一传动组件7、第二传动组件8,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结构相同并相背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的工作端,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内,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内,所述驱动组件6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用于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沿其长度方向相背设置,第一传动组件7水平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架2内部上方,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架2两侧壁,第二传动组件8水平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架2内部下方,其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固定架2两侧壁,第二传动组件8和第一传动组件7结构相同,第二翻转组件5和第一翻转组件4结构相同;工作时,升降组件1同时带动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垂直运动,用于将第一固定架2和第二固定架3提升至设定高度,方能旋转,以免影响其他工件及其他机构工作;这样既可以保证重量平衡,重心在中间对称面上,减轻机构偏心力矩;驱动组件6带动第一传动组件7转动,第一传动组件7同时带动第二传动组件8和第一翻转组件4转动,第二传动组件8带动第二翻转组件5转动,该设计以一个驱动机构通过两个传动组件分别带动两套翻转机构同时工作,每套翻转机构对应一组双联电芯100,使整个机构精简化、统一化,保证所有电芯的高度一致,为翻转提供精度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双电芯可以是单独的两个电芯,也可以是经过连接片超声焊后,连在一起的双联电芯。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包括旋转装置41、张开装置42、第一夹紧装置43、第二夹紧装置44和检测装置45,所述旋转装置41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两端,所述张开装置42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旋转装置41上,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结构相同并平行设置,所述检测装置45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和第二夹紧装置44相对一侧。
具体的,两个旋转装置41分别水平贯穿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架2左右两个侧壁,两个张开装置42分别水平设置于两个旋转装置41内侧一端,张开装置42有两个工作端,一个位于前侧,另一个位于后侧,第一夹紧装置4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张开装置42前侧的工作端,第二夹紧装置4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张开装置42后侧的工作端,两个检测装置45相对应,一个设置于左侧的张开装置42上,一个设置于右侧的张开装置42上;工作时,以第一翻转组件4为例,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组件7带动旋转装置41转动,旋转装置41带动张开装置42转动,张开装置42用于控制第一夹紧装置43和第二夹紧装置44之间的距离,第一夹紧装置43和第二夹紧装置44分别从前后两侧夹紧电芯。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组件1包括固定座11、活动架12、伺服电缸13、升降板14,所述活动架12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外部,所述伺服电缸13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内,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架12,所述升降板14设置于所述活动架12底端。
具体的,固定座11垂直设置,活动架12通过滑动部件和固定座11左右两侧垂直滑动连接,伺服电缸13垂直设置于固定座11内,其工作端连接活动架12,升降板14则水平设置于活动架12底端,伺服电缸13伸缩带动活动架12垂直运动,活动座则带动升降板14垂直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滑动部件可以是滑轨滑块的配合,也可以是光轴和直线轴承的配合,也可以是滑槽和滑块的配合,滑动部件做为活动架12的导向元件,用于在活动架12垂直运动时,使其保持稳定及位置精准,本实施例中滑动部件采用滑轨和滑块的配合。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支撑座61、伺服电机62、第一同步轮63,所述电机支撑座61设置于所述升降板14上,所述伺服电机62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撑座61上,所述第一同步轮63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62的工作端。
具体的,电机支撑座61垂直设置于升降板14上,伺服电机62水平设置于电机支撑座61上,第一同步轮63设置于伺服电机62的主轴上。
优选的,第一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传动轴71、第二同步轮72、第三同步轮73、第四同步轮74和第五同步轮75,所述第一传动轴7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内,所述第二同步轮72和所述第三同步轮7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71中部,所述第一同步轮63和所述第二同步轮72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74和所述第五同步轮7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71两端。
具体的,第二同步轮72和第一同步轮63对应,固定套设于第一传动轴71上,用于带动第一传动轴71转动,第三同步轮73固定套设于第一传动轴71上,第四同步轮74固定套设在第一传动轴71左端,第五同步轮75固定套设在第一传动轴71右端,第一传动轴71转动时带动第三同步轮73、第四同步轮74、第五同步轮75同时转动,第四同步轮74带动左侧的旋转装置41转动,第五同步轮75带动右侧的旋转装置41转动。
优选的,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第二传动轴81、第六同步轮82、第七同步轮83和第八同步轮84,所述第二传动轴8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内,所述第六同步轮8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81中部,并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73,所述第七同步轮83和所述第八同步轮8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81两端。
具体的,第二传动轴81水平贯穿设置于第二固定架3内,其两端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架3左右侧壁,第六同步轮82和第三同步轮73对应设置于第二传动轴81上,第七同步轮83设置于第二传动轴81左端,第八同步轮84设置于第二传动轴81右端,工作时,第三同步轮73通过第六同步轮82带动第二传动轴81转动,第二传动轴81带动第七同步轮83和第八同步轮84同时转动,第七同步轮83带动第二翻转组件5左侧的旋转装置41转动,第八同步轮84带动第二翻转组件5右侧的旋转装置41转动。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旋转装置41包括旋转轴411、定位盘412和从动同步轮413,所述旋转轴41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侧壁,所述定位盘412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1内侧一端,所述定位盘412沿其周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414,所述从动同步轮413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1外侧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通过同步带连接。
具体的,以右侧旋转装置41为例,旋转轴411水平转动设置于第一固定架2右侧壁,定位盘412设置于旋转轴411左侧一端,从动同步轮413设置于旋转轴411右侧一端,从动同步轮413通过同步带和第五同步轮75连接,定位槽414用于旋转装置41旋转到位以后对旋转轴411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张开装置42包括底板421、平行气爪422、滑动支座423和导轨安装板424,所述底板421设置于所述定位盘412内侧面,所述平行气爪422设置于所述底板421内侧面,所述导轨安装板424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平行气爪422的两个工作端,所述滑动支座423有两个,均设置于所述底板421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板424一一对应,且通过滑动部件滑动连接。
具体的,以右侧张开装置42为例,底板421垂直设置于定位盘412左侧面,平行气爪422水平设置于底板421左侧面,平行气爪422具有两个工作端,分别水平设置有导轨安装板424,两个导轨安装板424的左侧面均水平设置有滑轨,两个滑动支座423分别跨设在两个导轨安装板424左侧,并通过连接柱连接底板421,两个滑动支座423右侧壁均设置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
优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包括手指气缸431、第一连接板432、第二连接板433,所述手指气缸431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3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二连接板4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32靠近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上夹板434,所述第二连接板43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夹板435,两个所述上夹板434和两个所述下夹板435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上夹板434之间的第一连接板432上设置有上压板436,两个所述下夹板435之间的第二连接板433上设置有下压板437,所述上压板436和所述下压板437相对应并分别设置有压柱。
具体的,第一夹紧装置4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张开装置42位于前侧的导轨安装板424上,两个手指气缸431侧立并相对设置,每个手指气缸431均有两个工作端,两个工作端一个位于上方,一个位于下方,第一连接板432连接两个手指气缸431位于上方的工作端,第二连接板433连接两个手指气缸431位于下方的工作端,第一连接板432后侧面分别水平设置有两个上夹板434,第二连接板433后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夹板435,一上一下两个夹板为一组,左侧的夹板用于夹紧左侧电芯,右侧夹板用于夹紧右侧电芯,上压板436和下压板437分别用于夹紧左侧电芯和右侧电芯的连接部,第一夹紧装置43和第二夹紧装置44对应,分别对两个电芯前后方向同时夹紧,防止翻转时中间的连接部撕裂,破坏两联电芯。
优选的,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台气缸471、定位插块472,所述滑台气缸471对应所述定位盘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侧壁,所述定位插块472设置于所述滑台气缸471的工作端,并与所述定位槽414相匹配。
具体的,滑台气缸471对应定位盘412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内侧壁,工作时,滑台气缸471推动定位插块472向下运动,插入定位盘412的定位槽414内,对旋转装置41锁定。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45包括传感器支架451,所述传感器支架451,所述传感器支架451上设置有光电传感器452。
具体的,传感器支架451跨设在平行气爪422上下两侧的底板421上,光电传感器452设置于传感器支架451内侧壁,用于检测电芯来料是否到位及位置是否准确。
本实施例的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并不仅限制180度翻转,也可根据需要做任意角度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组件(1)、第一固定架(2)、第二固定架(3)、第一翻转组件(4)、第二翻转组件(5)、驱动组件(6)、第一传动组件(7)、第二传动组件(8),所述第一固定架(2)和所述第二固定架(3)结构相同并相背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的工作端,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内,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内,所述驱动组件(6)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1)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转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用于同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转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8)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和所述第二翻转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包括旋转装置(41)、张开装置(42)、第一夹紧装置(43)、第二夹紧装置(44)和检测装置(45),所述旋转装置(41)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两端,所述张开装置(42)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旋转装置(41)上,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和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结构相同并平行设置,所述检测装置(45)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和第二夹紧装置(44)相对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包括固定座(11)、活动架(12)、伺服电缸(13)、升降板(14),所述活动架(12)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外部,所述伺服电缸(13)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1)内,其工作端连接所述活动架(12),所述升降板(14)设置于所述活动架(12)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电机支撑座(61)、伺服电机(62)、第一同步轮(63),所述电机支撑座(61)设置于所述升降板(14)上,所述伺服电机(62)设置于所述电机支撑座(61)上,所述第一同步轮(63)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62)的工作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传动轴(71)、第二同步轮(72)、第三同步轮(73)、第四同步轮(74)和第五同步轮(75),所述第一传动轴(7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内,所述第二同步轮(72)和所述第三同步轮(7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71)中部,所述第一同步轮(63)和所述第二同步轮(72)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四同步轮(74)和所述第五同步轮(7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轴(71)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组件(8)包括第二传动轴(81)、第六同步轮(82)、第七同步轮(83)和第八同步轮(84),所述第二传动轴(8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架(3)内,所述第六同步轮(82)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81)中部,并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三同步轮(73),所述第七同步轮(83)和所述第八同步轮(8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81)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41)包括旋转轴(411)、定位盘(412)和从动同步轮(413),所述旋转轴(411)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侧壁,所述定位盘(412)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1)内侧一端,所述定位盘(412)沿其周侧开设有多个定位槽(414),所述从动同步轮(413)设置于所述旋转轴(411)外侧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7)通过同步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开装置(42)包括底板(421)、平行气爪(422)、滑动支座(423)和导轨安装板(424),所述底板(421)设置于所述定位盘(412)内侧面,所述平行气爪(422)设置于所述底板(421)内侧面,所述导轨安装板(424)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平行气爪(422)的两个工作端,所述滑动支座(423)有两个,均设置于所述底板(421)上,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导轨安装板(424)一一对应,且通过滑动部件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装置(43)包括手指气缸(431)、第一连接板(432)、第二连接板(433),所述手指气缸(431)有两个,分别相对设置于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3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一工作端,所述第二连接板(43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张开装置(42)的第二工作端,所述第一连接板(432)靠近所述第二夹紧装置(44)一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上夹板(434),所述第二连接板(43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夹板(435),两个所述上夹板(434)和两个所述下夹板(435)一一对应,两个所述上夹板(434)之间的第一连接板(432)上设置有上压板(436),两个所述下夹板(435)之间的第二连接板(433)上设置有下压板(437),所述上压板(436)和所述下压板(437)相对应并分别设置有压柱。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组件(4)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滑台气缸(471)、定位插块(472),所述滑台气缸(471)对应所述定位盘(41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2)侧壁,所述定位插块(472)设置于所述滑台气缸(471)的工作端,并与所述定位槽(414)相匹配。
CN202221760321.8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Active CN218448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321.8U CN21844803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0321.8U CN21844803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8031U true CN218448031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8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0321.8U Active CN218448031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8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887B (zh) 一种双工位电池上料设备
CN218448031U (zh)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CN109980296B (zh) 一种电芯堆叠装置
CN220484631U (zh) 一种电芯堆叠机构
CN213444977U (zh) 一种电芯移送平台
CN210590928U (zh) 一种光学胶入料结构
CN217468522U (zh) 一种包膜夹具
CN217497848U (zh) 电芯上下料机构
CN216071927U (zh) 定位装置及系统
CN216084975U (zh) 换料装置及电池制造设备
CN211565015U (zh)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CN215552933U (zh) 一种线圈自动对位及自动夹持的手机支架
CN114573221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加工装置
CN214398722U (zh) 一种收料装置及镜头组装设备
CN212931848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数码电池跌落测试装置
CN213304192U (zh) 一种锂电池组件自动化装配装置
CN213895037U (zh) 电池周转装置以及换电站
CN210773905U (zh) 一种用于生产锂硫电池的外壳检测装置
CN113533917A (zh) 一种背胶与摄像头模组产品绝缘性测试治具
CN219788278U (zh) 一种蓄电池加工用限位装置
CN220924602U (zh) 一种应用于生鲜包膜机的托盘顶升装置
CN219767202U (zh) 一种锂电池焊接载具及生产系统
CN219211980U (zh) 一种锂电池组快速焊接装置
CN221758843U (zh) 电池角度纠偏上料装置
CN115128460B (zh)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自动线设备线路智能检测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