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65015U -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565015U
CN211565015U CN202020017697.4U CN202020017697U CN211565015U CN 211565015 U CN211565015 U CN 211565015U CN 202020017697 U CN202020017697 U CN 202020017697U CN 211565015 U CN211565015 U CN 21156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ttery cell
cell
channel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176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显仁
罗松柏
高飞
胡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Hua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ryou Multi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you Multi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ryou Multi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176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56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56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56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包括,承接机构,用于承接电芯;电芯通道,与承接机构衔接,自与承接机构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进入通道后在无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极性测试机构,与电芯通道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极性进行测试;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位于极性测试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位相对应,并将电芯打入支架中。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储料、极性测试、调向、入支架功能为一体,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和入支架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入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芯入支架机构形式主要为取排列好的电芯变距入支架,和电芯左右流水线配合入支架方式。现有入支架方式具有如下不足:一、需作业人员提前把电芯的极性排列好,费时耗力,作业效率低,且极性排列存在不稳定因素;二、多颗电芯变距同时入支架,对支架定位要求比较高,存在因支架定位不够而导致电芯破皮现象出现;三、需要的流水线本合精度要求高;四、中转机构多,效率低,机构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该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储料、极性测试、调向、入支架功能为一体,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和入支架效率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包括,
承接机构,用于承接电芯;
电芯通道,与承接机构衔接,自与承接机构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进入通道后在无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
极性测试机构,与电芯通道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极性进行测试;
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位于极性测试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位相对应,并将电芯打入支架中。
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主要由承接机构、电芯通道、极性测试机构和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精简、成本低;倾斜设置的电芯通道,使电芯自承接机构进入电芯通道后在无外作用力情况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对电芯完成极性测试后,由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先将电芯进行旋转调向与支架上的电芯孔相对应后,将电芯打入支架中,完成电芯入支架,电芯入支架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通道包括,
通道底板,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角度调节结构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两通道侧板,分别位于通道底板的上部两侧,与通道底板一起构成电芯通道。
电芯通道主要由底板和侧板构成,其原材料均为板材,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而且制作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间隔分布在电芯通道下方用于支撑和安装电芯通道。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设置,将电芯通道架设在中空位置,便于其它零部件的布局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
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调节支撑件与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
转动支撑件的设置,使电芯通道在调节支撑件的调节作用下可以转动支撑件为支点进行旋转,使电芯通道根据需要倾斜一定角度,实现电芯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机构包括,
承接件,用于承接电芯;
承接驱动件,安装在调节支撑件上,随通道底板一起由调节支撑件调节,承接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承接件连接,用于驱动承接件移动。
承接驱动件安装在调节支撑件上,使承接驱动件可随电芯通道一起进行角度调节,进而使与承接驱动件连接的承接件的倾斜角度与电芯通道的倾斜角度始终保持一致,便于电芯从承接件上滑落至电芯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包括,
调向固定架,固定在电芯通道的端部,用于安装旋转调向组件和入支架组件,
旋转调向组件,包括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的调向驱动件,与调向驱动件连接的调向执行件,以及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的到位感应器,
入支架组件,包括入支架驱动件,和与入支架驱动件连接的入支架执行件,入支架驱动件通过气缸安装板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
旋转调向组件的设置,到位感应器用于感应电芯是否到位,电芯到位后,调向执行件在调向驱动件的驱动件带动到位的电芯进行旋转至电芯与下支架上的电芯孔方位一致。
入支架组件的设置,在调向执行件将电芯旋转后,入支架驱动件启动驱动电芯向下支架上的电芯孔移动至完成入支架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调向执行件包括,
旋转型腔,用于放置电芯并带动电芯一起旋转,
两个相对分布在旋转型腔两侧部的汝磁铁,两个汝磁铁之间为电芯容置空间。
旋转型腔的设置,在电芯由极性测试机构测试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旋转型腔,旋转型腔带动电芯一起由调向执行件驱动旋转完成调向。分布在旋转型腔两侧部的两个汝磁铁,确保电芯不会在旋转的过程中脱出旋转型腔,同时确保电芯在旋转型腔内完成调向后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进一步地,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还包括入支架辅助机构,所述入支架辅助机构包括辅助驱动件,所述辅助驱动件安装在电芯通道输出端的底部,所述辅助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电芯入支架的方向一致。
入支架辅助机构的设置,在入支架组件启动前,先启动入支架辅助机构,其辅助驱动件沿电芯入支架方向伸出,加强电芯入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还包括治具机构,所述治具机构包括,
支架治具,支架治具内设有用于定位和安装下支架的型腔;
下支架,位于支架治具的型腔内,下支架上设有多个电芯孔位;
治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
X轴移动组件,所述治具安装组件通过底板和滑块安装在X轴移动组件上,由X轴移动组件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
Y轴移动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安装在Y轴移动组件上,所述治具安装组件带动支架治具和下支架随X轴移动组件一起由Y轴移动组件驱动沿Y轴方向移动。
治具机构的设置,支架治具由X轴移动组件和Y轴移动组件带动分别沿X轴、Y轴移动至电芯入支架位置,移动的位置使支架治具上的待入电芯的电芯孔与上方旋转型腔内的电芯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安装组件包括,
凸台,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
凸台的内外侧分别卡合连接有里侧板和外侧板,里侧板和外侧板一起用于支撑凸台;
里侧板外部与治具定位组件连接,所述治具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气缸和定位执行件,里侧板上设有供定位执行件滑动并穿过的滑槽孔,凸台与里侧板连接的一侧与定位执行件相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槽。
治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治具定位组件的设置,由定位气缸驱动定位执行件伸入定位槽内实现对凸台的三个方向的定位,进而实现对支架治具的定位-,使支架治具的定位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结构精简、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主要由承接机构、电芯通道、极性测试机构和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精简、成本低;
第二、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成了电芯储料、输送、极性测试、调向及入支架、以及支架治具定位为一体,而且倾斜设置的电芯通道,使电芯自承接机构进入电芯通道后在无外作用力情况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对电芯完成极性测试后,由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先将电芯进行旋转调向与支架上的电芯孔相对应后,将电芯打入支架中,完成电芯入支架,电芯入支架效率高;
第三、结构布局合理,电芯通道设置成倾斜并角度可调流道,电芯通道一端部设置与电芯通道倾斜角度一致且可调节的承接机构,另一端设置极性测试机构,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同时在电芯通道的输出端底部设置辅助机构,以及在调向及入支架机构的下方设置治具机构,使电芯从承接机构处进入电芯通道,在重力作用下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依次由极性测试机构、调向及入支架机构进行极性测试和调向以及入支架动作,在入支架的过程中,辅助机构伸出,用于加强电芯入支架的稳定性,该结构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支撑组件、承接机构和电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2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5为附图1中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6为附图1中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7为附图1中治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8为附图1中治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中定位执行件与里侧板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10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中支架治具安装在凸台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包括,
承接机构100,用于承接电芯000;
电芯通道200,与承接机构100衔接,自与承接机构100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000进入电芯通道200后在无外力作用下自由向前滚动;
极性测试机构300,与电芯通道200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000极性进行测试,具体地,包括极性测试气缸310和极性测试铜片320,所述极性测试气缸310驱动极性测试铜片320移动与电芯000端部接触测试电芯000的极性;
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位于极性测试机构300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000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000位相对应,并将电芯000打入支架中,根据极性测试机构300测试出的电极极性方位和实际入电芯000极性需求,对电芯000进行正转或反转90度后,与支架上的电池包排列的极性要求一致后,驱动电芯000入支架。电芯000的正反转根据支架内电池包的正负极排列的极性进行,如入支架的第一颗电芯000,也即是电池包排列的第一颗电芯000是正极朝上,那么电芯000正转为电芯000的正极朝上,则进行正转;下一颗要求入支架的电芯000要求是负极朝上,那么电芯000反转为电芯000的负极朝上,则进行反转。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主要由承接机构100、电芯通道200、极性测试机构300和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精简、成本低;倾斜设置的电芯通道200,使电芯000自承接机构100进入电芯通道200后在无外作用力情况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300对电芯000完成极性测试后,由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先将电芯000进行旋转调向与支架上的电芯000孔相对应后,将电芯000打入支架中,完成电芯000入支架,电芯000入支架效率高。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电芯通道200包括,
通道底板210,所述通道底板210通过角度调节结构800呈倾斜状态安装在支撑组件700上;
两通道侧板220,分别位于通道底板210的上部两侧,与通道底板210一起构成无动力流动的电芯通道200。使电芯000自承接机构100进入电芯通道200后,可无动力的沿电芯通道200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300处,由极性测试机构300对电芯000极性进行测试。
电芯通道200主要由通道底板210和通道侧板220构成,其原材料均为板材,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而且制作方便。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700包括,
第一支撑架710和第二支撑架720,第一支撑架710和第二支撑架720间隔分布在电芯通道200下方用于支撑和安装电芯通道200。
第一支撑架710和第二支撑架720的设置,将电芯通道200架设在中空位置,便于其它零部件的布局和安装,尤其是便于在电芯通道200的下方安装和布局治具组件,确保电芯000顺利入支架。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角度调节结构800包括,
转动支撑件810和调节支撑件820,所述转动支撑件810和调节支撑件820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710和第二支撑架720上,所述通道底板210通过转动支撑件810与第一支撑架710转动连接,所述通道底板210通过调节支撑件820与第二支撑架720活动连接。
转动支撑件810包括支撑侧板811和支撑连接板812,所述支撑连接板812的顶部与通道底板210连接,底部通过销轴813与安装在第一支撑架710上的支撑侧板811转动连接,销轴813作为电芯通道200的角度调节支点。
调节支撑件820为调节支撑板821,所述调节支撑板821的顶部与通道底板210连接,所述调节支撑板821上设有长圆形调节孔822,所述调节支撑板821通过紧固调节件(图中未示出)穿过长圆形调节孔822固定在第二支撑架720上。
转动支撑件810的设置,使电芯通道200在调节支撑件820的调节作用下可以转动支撑件810为支点进行旋转,使电芯通道200根据需要倾斜一定角度,实现电芯000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
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承接机构100包括,
承接件120,用于承接电芯000;
承接驱动件110,本实施例优选接料气缸作为电芯000承接驱动件110,安装在调节支撑件820上,随通道底板210一起由调节支撑件820调节,承接驱动件110的驱动端与承接件120连接,用于驱动承接件120移动。
承接驱动件110安装在调节支撑件820上,使承接驱动件110可随电芯通道200一起进行角度调节,进而使与承接驱动件110连接的承接件120的倾斜角度与电芯通道200的倾斜角度始终保持一致,便于电芯000从承接件120上滑落至电芯通道200内。
参照图1、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包括,
调向固定架410,固定在电芯通道200的端部,用于安装旋转调向组件430和入支架组件420,
旋转调向组件430,包括安装在调向固定架410上的调向驱动件431,本实施例中优选旋转电机作为调向驱动件431,与调向驱动件431连接的调向执行件432,以及安装在调向固定架410上的复位光纤433和到位感应器434,
入支架组件420,包括入支架驱动件421,和与入支架驱动件421连接的入支架执行件422,入支架驱动件421通过气缸安装板423安装在调向固定架410上,本实施例中优选入支架气缸为入支架驱动件421。
旋转调向组件430的设置,到位感应器434用于感应电芯000是否到位,电芯000到位后,调向执行件432在调向驱动件431的驱动件带动到位的电芯000进行旋转至电芯000与下支架620上的电芯000孔方位一致。
入支架组件420的设置,在调向执行件432将电芯000旋转后,入支架驱动件421启动驱动电芯000向下支架620上的电芯000孔移动至完成入支架动作,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电芯000入支架。
参照图1、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所述调向执行件432包括,
旋转型腔4321,用于放置电芯000并带动电芯000一起旋转,
两个相对分布在旋转型腔4321两侧部的第一汝磁铁4322和第二汝磁铁4323,第一汝磁铁4322和第二汝磁铁4323之间为电芯000容置空间。
旋转型腔4321的设置,在电芯000由极性测试机构300测试后,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旋转型腔4321,旋转型腔4321带动电芯000一起由调向执行件432驱动旋转完成调向。
分布在旋转型腔4321两侧部的第一汝磁铁4322和第二汝磁铁4323,确保电芯000不会在旋转的过程中脱出旋转型腔4321,同时确保电芯000在旋转型腔4321内完成调向后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还包括入支架辅助机构500,所述入支架辅助机构500包括辅助驱动件,本实施例中优选辅助气缸为辅助驱动件,所述辅助驱动件安装在电芯通道200输出端的底部,所述辅助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电芯000入支架的方向一致。
入支架辅助机构500的设置,在入支架组件420启动前,先启动入支架辅助机构500,其辅助驱动件沿电芯000入支架方向伸出,加强电芯000入支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还包括治具机构600,所述治具机构600包括,
支架治具610,支架治具610内设有用于定位和安装下支架的型腔611;
下支架620,位于支架治具610的型腔611内,下支架620上设有多个电芯孔位621;
治具安装组件630,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610;
X轴移动组件640,所述治具安装组件630通过底板670和滑块(图中未示出)安装在X轴移动组件640上,由X轴移动组件640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
Y轴移动组件650,所述X轴移动组件640安装在Y轴移动组件650上,所述治具安装组件630带动支架治具610及下支架620随X轴移动组件640一起由Y轴移动组件650驱动沿Y轴方向移动。
X轴移动组件640和Y轴移动组件650均为伺服丝杆模组,治具机构600的设置,支架治具610由X轴移动组件640和Y轴移动组件650带动分别沿X轴、Y轴移动至电芯000入支架位置,移动的位置使支架治具610上的待入电芯000的电芯000孔与上方旋转型腔4321内的电芯000位置相对应。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一非限制实施例,治具安装组件630包括用于安装支架治具610的凸台631,凸台631的内外两侧分别与里侧板633和外侧板632卡合连接,里侧板633和外侧板632结合一起用于支撑凸台631,所述里侧板633与治具定位组件660连接,所述治具定位组件660位于支架治具610的里侧,包括定位气缸661和定位执行件662,所述里侧板633上设有供定位执行件662滑动并穿过的滑槽孔6331,本实施例中定位执行件662为L型件,L型件的一侧与定位气缸661连接,另一侧与滑槽孔6331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执行件662由定位气缸661驱动穿过滑槽孔6331后与凸台631接触连接,所述凸台631与定位执行件662接触处设有与定位执行件662相配合的定位槽6311,定位执行件662由定位气缸661伸入定位槽6311内对凸台631进行定位,进而实现对安装在凸台631上的支架治具610进行定位,使支架治具610的定位更为稳定。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结构精简、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主要由承接机构100、电芯通道200、极性测试机构300和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构成,其整体零部件构成少,结构精简、成本低;
第二、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集成了电芯000储料、输送、极性测试、调向及入支架、以及支架治具610定位为一体,而且倾斜设置的电芯通道200,使电芯000自承接机构100进入电芯通道200后在无外作用力情况下自动向输出端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300对电芯000完成极性测试后,由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400先将电芯000进行旋转调向与支架上的电芯000孔相对应后,将电芯000打入支架中,完成电芯000入支架,电芯000入支架效率高;
第三、结构布局合理,电芯通道200设置成倾斜并角度可调流道,电芯通道200一端部设置与电芯通道200倾斜角度一致且可调节的承接机构100,另一端设置极性测试机构300,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同时在电芯通道200的输出端底部设置辅助机构,以及在调向及入支架机构的下方设置治具机构600,使电芯000从承接机构100处进入电芯通道200,在重力作用下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300、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依次由极性测试机构300、调向及入支架机构进行极性测试和调向以及入支架动作,在入支架的过程中,辅助机构伸出,用于加强电芯000入支架的稳定性,该结构整体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且便于操作。
参照图1和图7,本实用新型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的工作原理:
取电芯000模组将电芯000移送至承接机构100的上方时,接料气缸作为承接驱动件110启动,驱动承接件120向上伸出进行接电芯000,接完电芯000后接料气缸再退回,此时承接件120上的电芯000进入电芯通道200,随着电芯通道200向输出端滚动。
电芯000自电芯通道200滚动至极性测试机构300工位处时,极性测试气缸310启动,驱动极性测试铜片320与电芯000端部接触进行极性测试,经极性测试后的电芯000,在重力作用下继续向前滚动滚入旋转型腔4321,旋转型腔4321带动电芯000一起由调向执行件432驱动旋转完成正转或反转90度的调向;分布在旋转型腔4321两侧部的两个汝磁铁,确保电芯000不会在旋转的过程中脱出旋转型腔4321,同时确保电芯000在旋转型腔4321内完成调向后不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电芯000完成调向后,由入支架气缸启动驱动电芯000向下支架620上的电芯孔位621移动,将电芯000打入支架,保证电芯000入支架的电芯000匹配电池包需求的极性方向,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完成所有电芯000入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诸如 “上”、“下”、“前”、“后”、 “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接机构,用于承接电芯;
电芯通道,与承接机构衔接,自与承接机构衔接的一侧起至另一侧呈倾斜设置,使电芯进入通道后在无外力作用下向前滚动;
极性测试机构,与电芯通道的输出端衔接,用于对电芯极性进行测试;
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位于极性测试机构的外侧,用于驱动经测试后的电芯旋转与支架上的电芯位相对应,并将电芯打入支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通道包括,
通道底板,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角度调节结构安装在支撑组件上;
两通道侧板,分别位于通道底板的上部两侧,与通道底板一起构成电芯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间隔分布在电芯通道下方用于支撑和安装电芯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
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所述转动支撑件和调节支撑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转动支撑件与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通道底板通过调节支撑件与第二支撑架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机构包括,
承接件,用于承接电芯;
承接驱动件,安装在调节支撑件上,随通道底板一起由调节支撑件调节,承接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承接件连接,用于驱动承接件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向及入支架机构包括,
调向固定架,固定在电芯通道的端部,
旋转调向组件,包括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的调向驱动件,与调向驱动件连接的调向执行件,以及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的到位感应器,
入支架组件,包括入支架驱动件,和与入支架驱动件连接的入支架执行件,入支架驱动件通过气缸安装板安装在调向固定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向执行件包括,
旋转型腔,用于放置电芯并带动电芯一起旋转,
两个相对分布在旋转型腔两侧部的汝磁铁,两个汝磁铁之间为电芯容置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支架辅助机构,所述入支架辅助机构包括辅助驱动件,所述辅助驱动件安装在电芯通道输出端的底部,所述辅助驱动件的驱动方向与电芯入支架的方向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机构,所述治具机构包括,
支架治具,支架治具内设有用于定位和安装下支架的型腔;
下支架,位于支架治具的型腔内,下支架上设有多个电芯孔位;
治具安装组件,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
X轴移动组件,所述治具安装组件通过底板和滑块安装在X轴移动组件上,由X轴移动组件驱动沿X轴方向移动;
Y轴移动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安装在Y轴移动组件上,所述治具安装组件带动支架治具及下支架随X轴移动组件一起由Y轴移动组件驱动沿Y轴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安装组件包括,
凸台,用于安装和支撑支架治具;
凸台的内外侧分别卡合连接有里侧板和外侧板,里侧板和外侧板一起用于支撑凸台;
里侧板外部与治具定位组件连接,所述治具定位组件包括,
定位气缸和定位执行件,里侧板上设有供定位执行件滑动并穿过的滑槽孔,凸台与里侧板连接的一侧与定位执行件相应的位置设有定位槽。
CN202020017697.4U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Active CN21156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697.4U CN21156501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17697.4U CN21156501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565015U true CN211565015U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52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17697.4U Active CN211565015U (zh) 2020-01-06 2020-01-06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565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2979A (zh) * 2020-01-06 2020-05-08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12979A (zh) * 2020-01-06 2020-05-08 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60582B (zh) 一种多轴模组全自动电芯入壳机
CN110233280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平压定型设备
CN211565015U (zh)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CN111988602B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自动测试烧录机构
CN113059341B (zh) 巷道巡检机器人自动换电池装置
CN111112979A (zh) 一种电芯旋转入支架结构
CN11235673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快速换电池装置
CN214134708U (zh) 一种锂电池自动翻转焊装置
CN111495688B (zh) 一种用于光伏板装边框的涂胶装置
CN117013202A (zh) 一种ccs母排用组装设备
CN217424347U (zh) 电芯外观的检测装置
CN112114256B (zh) 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测试装置
CN11534270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检测装置
CN215200532U (zh) 一种燃料电池旋转式压装设备
CN113921886A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线电芯侧面贴胶设备
CN211350874U (zh) 一种电芯顶压机构及贴胶设备
CN11377258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维修抬升装置
CN219498138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真空注液装置
CN220895602U (zh) 一种化成换型自动定位装置
CN218448031U (zh) 一种双电芯180°翻转机构
CN216751614U (zh) 一种高发电效率光伏支架
CN219274797U (zh) 极耳与盖板焊接装置
CN219703939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夹具机构
CN109193037B (zh) 动力电池极组方向转换装置
CN218099513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电池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8

Address after: 516000 floor 1, No. 4 plant, zone B, Huayang Industrial Park, No. 1, SHANGXIA North Road, Dongji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izhou Huay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000 # 4 Workshop, Zone B, Huayang Industrial Park, No. 1, Shangxia North Road, Dongjiang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 tech Zone,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RYOU MULTIMEDIA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