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8401U -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8401U
CN218418401U CN202221696228.5U CN202221696228U CN218418401U CN 218418401 U CN218418401 U CN 218418401U CN 202221696228 U CN202221696228 U CN 202221696228U CN 218418401 U CN218418401 U CN 21841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er
identification layer
base
power suppl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62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家鸣
胡龙
谌清
周永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e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62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8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该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和标识层;其中,雾化主体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标识层形成于雾化主体,用于通过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雾化器的类型;其中,标识层还用以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电源组件通过标识层识别出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供电。该雾化器能够通过标识层识别出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供电,从而使雾化器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同时,能够防止标识层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裂等损坏问题,大大提高了雾化器的产品良率;此外,该雾化器的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系统通常包括多个雾化器和主机;其中,雾化器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主机与雾化器连接,用于向雾化器提供电能。为了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同的雾化器可以注不同口味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或配置不同阻值的发热元件。因而,主机必须根据不同的雾化器输出不同的电压,才能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
而在电子雾化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不同口味的雾化器和/或不同阻值的发热元件所对应的雾化器,在收纳存放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极容易混淆,这就造成用户极易将不匹配的雾化器和主机组装;这样不仅给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而且缩短了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用户体验差。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在雾化器内部增加芯片来记录雾化器的信息,然后通过主机对雾化器的信息进行读取从而识别雾化器。但这种识别技术使得电子雾化系统的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较高,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和标识层;其中,雾化主体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标识层形成于所述雾化主体,用于通过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其中,所述标识层还用以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其中,雾化器为上述所涉及的雾化器;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的标识层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系统。该电子雾化系统包括:至少两种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每种所述雾化器为上述所涉及的雾化器;其中,每种所述雾化器的标识层的电学参数不同;电源组件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与所述至少每种雾化器中的其中之一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该雾化器通过在雾化主体上形成标识层,以利用该标识层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雾化器的类型;并使标识层用以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电源组件能够通过标识层识别出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供电,从而使雾化器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其中,由于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直接形成于雾化主体上,相比于在雾化主体上单独设置一个圆柱形的标识电阻的方案,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标识层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破裂等损坏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雾化器的产品良率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采用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对雾化器的类型进行识别的方式,雾化器无需另外设置芯片,也无需在该主机上设置识别芯片信息的结构,有效降低了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雾化器未拆解前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5为底座与基板的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基板固定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觉下的示意图;
图8为底座与基板的另一拆解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基板固定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阻隔件的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阻隔件的另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14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三个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电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简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医疗、美容、电子烟、家电等技术领域,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1和电源组件2。电源组件2与雾化器1电连接,用于向雾化器1供电。电源组件2具体可包括锂离子电池。
雾化器1可以包括或不包括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器1用于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收容于雾化器1内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供用户抽吸。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为某种药品分散于液态溶剂中形成的药液、添加香气成分的油类或者其它任何适合于电子雾化的液体。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以下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1的具体结构与功能。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雾化器未拆解前的A-A向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雾化器1,该雾化器1包括雾化主体11和标识层12。
其中,雾化主体11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并在通电时加热并雾化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气溶胶。标识层12形成于雾化主体11,用于通过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雾化器1的类型。具体的,标识层12还用以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以使电源组件2通过标识层12识别出雾化器1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1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1供电,从而使雾化器1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其中,由于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12直接形成于雾化主体11上,相比于在雾化主体11上单独设置一个圆柱形的标识电阻的方案,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标识层12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裂等损坏问题,有效增加了雾化器1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雾化器1的产品良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另外,采用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12对雾化器1的类型进行识别的方式,雾化器1无需另外设置芯片,也无需在该电源组件2上设置识别芯片信息的结构,有效降低了雾化器1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
具体的,标识层12可采用印制或涂敷等方式形成于雾化主体11的表面。标识层12自身的电学参数可为阻抗、容抗和感抗中的一种。
在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包括检测元件(图未示)和控制器(图未示)。标识层12具体用以与电源组件2的检测元件电连接。在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之后,检测元件检测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以识别出雾化器1的类型,控制器基于检测元件识别出的雾化器1的类型控制电源组件2按与雾化器1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1供电。其中,检测元件为检测阻抗、容抗和感抗的电子器件,比如:电阻检测件、电容检测件等。工作参数可以包括供电电压、供电时间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组件2可以在用户抽吸时检测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以识别出雾化器1的类型,然后再根据雾化器的类型进行供电。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雾化主体11包括壳体111、底座112、支架113以及雾化芯114。
其中,如图3所示,壳体111形成有储液腔1111,储液腔1111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底座112的部分插设于壳体111内。支架113设于壳体111内,并与底座112连接,且与底座112配合形成雾化腔。雾化芯114位于雾化腔内,且雾化芯114的至少部分夹持于支架113内,用于在通电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标识层12具体形成于底座112朝向支架113的一侧;这样能够通过雾化主体11保护标识层12,以避免电源组件2或其它外界物体剐蹭或划伤标识层12的问题发生。
具体的,如图2所示,雾化主体11还包括基板115,基板115设置于底座112朝向支架113的一侧表面,标识层12具体形成于基板115朝向背离底座112的一侧表面,即形成于基板115朝向支架113的表面,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标识层12也可形成于基板115朝向底座112的一侧表面;即形成于基板115背离支架113的表面。
其中,通过将标识层12形成于基板115的表面,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先在基板115上形成标识层12,然后再将带有标识层12的基板115安装在底座112上,相比于在底座112内形成标识层12的方案,不仅便于标识层12的制造,工艺较为简单,且能够提高标识层12的合格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4至图7,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图5为底座与基板的拆解示意图;图6为基板固定于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觉下的示意图;雾化主体11还包括两个第一电极116a和一个第二电极116b。雾化芯114通过两个第一电极116a与电源组件2的电池电连接,以使电池向雾化芯114供电。
第二电极116b与其中一个第一电极116a(为便于区分,以下称之为接电电极)间隔设置。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标识层12的第一端与接电电极直接接触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标识层1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极116b直接接触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从而通过接电电极和第二电极116b与电源组件2的检测元件电连接。
其中,标识层12通过与电极的直接接触以实现与电极的电连接,相比于采用焊锡等方式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避免焊锡等对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造成影响,有效保证了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的稳定,降低了雾化器1的类型被识别错误问题的发生概率;同时简化了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接电电极分别连接电池和检测元件。
请继续参阅图6,两个第一电极116a和第二电极116b分别固定于底座112上。基板115具体通过接电电极和第二电极116b可拆卸式连接于底座112上。具体的,如图5所示,基板1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孔1151。第二电极116b可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二柱体的径向尺寸。如图6所示,第一柱体用于插入第一固定孔1151以与标识层12接触,并实现与标识层12的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仅用三个电极实现雾化主体11和标识层12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制造。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8和图9,图8为底座与基板的另一拆解示意图;图9为基板固定于底座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4至图7对应的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电极116b的数量为两个,标识层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电极116b电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二电极116b与电源组件2的检测元件电连接。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116a和第二电极116b中的至少第二电极116b可包括抵接部116c和柱体部116d。抵接部116c的径向尺寸大于柱体部116d的径向尺寸。如图9所示,抵接部116c的至少部分盖设于标识层12的表面,以与标识层12接触并实现电连接。柱体部116d与抵接部116c连接,并朝向背离抵接部116c的方向延伸,用以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基板115具体通过两个第二电极116b可拆卸式连接于底座112上。具体的,基板1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孔1151,底座112对应第一固定孔115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23,第二电极116b的抵接部116c盖设于基板115背离底座112的一侧表面,且第二电极116b的抵接部116c朝向基板115的至少部分表面与标识层12的第二端接触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第二电极116b的柱体部116d依次穿过第一固定孔1151和对应位置处的第二固定孔1123,并伸出雾化主体11外,以将基板115固定于底座112上,并用以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
其中,在标识层12设置于底座112朝向支架113的一侧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10和图11,图10为阻隔件的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阻隔件的另一视觉下的结构示意图;雾化主体11还包括阻隔件117。阻隔件117设置于底座112朝向支架113的一侧表面,用于密封底座112,以防止雾化腔内的气溶胶、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及气溶胶冷凝液从底座112泄漏的问题发生。具体的,阻隔件117进一步覆盖标识层12,以防止标识层12与气溶胶、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及气溶胶冷凝液接触而被腐蚀的问题发生。具体的,阻隔件117可为橡胶或塑胶等。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雾化主体11还包括底盖118,底盖118盖设在底座112背离支架113的一侧,并与壳体111相连,以将底座112、支架113等与壳体111固定。其中,通过金属材料制成的底盖118紧箍壳体111和底座112,雾化器1整体结构更可靠,壳体111不易被底座112撑裂。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2至图13;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拆解示意图;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与上述图4至图11对应的实施例不同是:标识层12形成于底座112背离支架113的一侧表面;相比于图4至图11对应的实施例,制造标识层12的过程不受雾化主体11其它结构的干扰,便于标识层12的制造,降低了加工难度系数,且便于标识层12的维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层12印制在底座112背离支架113的一侧表面。其中,标识层12可以通过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或网版印刷等方式制备形成,其制备工艺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标识层12可通过电极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由于标识层12通过电极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因而标识层12的阻值更稳定;且相比于标识层12,由金属制成的电极的耐磨性更好,能够有效提高雾化器1的使用寿命。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当雾化主体11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结构由两个第一电极116a和一个第二电极116b组成时,参见图14,图14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三个电极的结构示意图;标识层12的第一端延伸至接电电极,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电极116b,以分别与接电电极和第二电极116b电连接。
当雾化主体11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第一电极116a和两个第二电极116b时,参见图15和图16,图15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标识层形成于底座的表面且底座上设置有四个电极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形成于底座112上的标识层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电极116b,以分别与两个第二电极116b电连接。
其中,图14至图16对应的实施例,雾化主体11可没有底盖118,因而更便于将标识层12印刷至所述底座112处。当然,雾化主体11也可设置有底盖118,以降低外力划伤或剐蹭标识层12的概率。结合图12和图16,底座112背离支架113的一侧表面具有第一凸台1121和第二凸台1122。底盖118对应第一凸台1121的位置具有第一穿孔1181,对应第二凸台1122的位置具有第二穿孔1182。标识层12具体形成于第一凸台1121背离支架113的表面。第一凸台1121位于所述第一穿孔1181内,两个第一电极116a分别穿过第二凸台1122,第二凸台1122位于第二穿孔1182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凸台1121可以穿过第一穿孔1181并延伸至底盖118背离底座112的一侧,第二凸台1122穿过第二穿孔1182,以使第一电极116a伸出雾化主体11外。
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与上述图14至图16所对应的实施例不同的是:为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雾化主体11可不设置第二电极116b,标识层12可直接用以与电源组件2接触,以实现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该实施例对应的底座112结构可参见图17,图1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底座112的结构示意图;底座112上只设置两个第一电极116a,雾化主体11没有第二电极116b。
具体的,参见图18,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的整体结构视图;标识层12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12a、导电部12b和第二接触部12c。第一接触部12a和第二接触部12c用于与电源组件2直接抵接,以实现标识层12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且第一接触部12a和/或第二接触部12c的径向尺寸大于导电部12b的径向尺寸。这样,可以增大标识层12用以与电源组件2接触的接触面积,使标识层12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更为可靠,提高了标识层12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性能,避免出现因标识层12与电源组件2接触不良导致电源组件2检测的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不准确的问题发生。
当然,第一接触部12a和/或第二接触部12c的径向尺寸也可小于导电部12b的径向尺寸,以在保证有效电连接的同时,降低成本,并防止标识层12因径向尺寸较大而与其它线路连接,发生短路的问题。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雾化主体11还包括密封盖119a、密封座119b、冷凝液吸附件119c等部件,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与功能可参见现有雾化器1中相关部件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1,通过在雾化主体11上形成标识层12,以利用该标识层12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雾化器1的类型;并使标识层12用以与电源组件2电连接,以使电源组件2能够通过标识层12识别出雾化器1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1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1供电,从而使雾化器1达到较佳的雾化效果。其中,由于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12直接形成于雾化主体11上,相比于在雾化主体11上单独设置一个圆柱形的标识电阻,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标识层12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出现破裂等损坏问题,大大提高了雾化器1的产品良率。另外,采用具有电学参数的标识层12对雾化器1的类型进行识别的方式,雾化器1无需另外设置芯片,也无需在该主机上设置识别芯片信息的结构,有效降低了雾化器1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系统,该电子雾化系统包括至少两种雾化器1,每种雾化器1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每种雾化器1具体为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器1;且每种雾化器1的标识层12的电学参数不同。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电子雾化系统包括两种雾化器1,分别为第一雾化器和第二雾化器。其中,第一雾化器中雾化芯的电热元件的阻值为0.8Ω-1.3Ω;第二雾化器中雾化芯的电热元件的阻值为0.8Ω-1.0Ω,且第一雾化器的电热元件的阻值大于第二雾化器的电热元件的阻值。第一雾化器的雾化芯114包括导液陶瓷件及第一电热元件;导液陶瓷件可为多孔陶瓷,第一电热元件附着在导液陶瓷件处,用于与第一接电电极和第二接电电极电连接,以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第一电热元件可为发热膜或发热网。
第二雾化器的雾化芯114包括导液纤维件及第二电热元件;其中,导液纤维件可为吸液棉;第二电热元件附着在导液纤维件处,用于在通电时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第二电热元件可为发热网。通过第一雾化器与第二雾化器的配合,因而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口味及不同口感的要求。
电源组件2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与至少每种雾化器1中的其中之一电连接,并通过标识层12识别出雾化器1的类型,并按与雾化器1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雾化器1供电。
该电子雾化系统能够适用于与加热不同口味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器1或配置不同阻值的电热元件的雾化器1进行适配,适用范围较大,能够满足用户抽吸不同雾化芯114的需求;其中,不同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口味不同,材质不同或者种类不同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主体,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标识层,形成于所述雾化主体,用于通过自身的电学参数标识所述雾化器的类型;
其中,所述标识层还用以与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通过印制或涂敷方式形成于所述雾化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的电学参数为阻抗、容抗和感抗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
壳体,形成有储液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基质;
底座,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壳体内;
支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雾化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支架内,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
其中,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或,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并裸漏于所述雾化主体外,以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
两个第一电极,所述雾化主体通过所述两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雾化主体供电;
第二电极;所述标识层的第一端与所述两个第一电极中的其中一个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标识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
两个第一电极,所述雾化主体通过所述两个第一电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以使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雾化主体供电;
两个第二电极,所述标识层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电极电连接,以通过所述两个第二电极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电极包括:
抵接部,用以与所述标识层接触并实现电连接;
柱体部,与所述抵接部连接,并朝向背离所述抵接部的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通过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基板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且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固定孔,所述底座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标识层接触以实现电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极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和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以将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底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阻隔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表面,用于密封所述底座,并覆盖所述标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表面,且用于与所述电源组件直接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层包括依次电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导电部和第二接触部;
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用于与所述电源组件直接抵接,以实现所述标识层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导电部的径向尺寸。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架的一侧,并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底盖具有第一穿孔;
所述底座背离所述支架的表面具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并延伸至所述底盖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标识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凸台背离所述支架的表面。
14.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组件,与所述雾化器的标识层电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15.一种电子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种雾化器,每种所述雾化器为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中,每种所述雾化器的标识层的电学参数不同;
电源组件,被配置为可选择性地与所述至少两种雾化器中的其中之一电连接,并通过所述标识层识别出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并按与所述雾化器的类型对应的工作参数对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221696228.5U 2022-06-30 2022-06-30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Active CN21841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228.5U CN2184184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228.5U CN2184184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8401U true CN218418401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6228.5U Active CN218418401U (zh) 2022-06-30 2022-06-30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8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99432A1 (en)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pairs of electrodes
US20180296779A1 (en) Power supply assembly,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er, and non-combustion-type flavor inhalation system
US20220007726A1 (en) Power supply unit for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CN109619698B (zh) 电池装置及电子烟
EP3767733B1 (en) Aerosol suction device
KR102299649B1 (ko) 정품 인증 구조를 구비하는 액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미세입자 발생장치
CN218418401U (zh) 雾化器、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6701626U (zh) 气溶胶生成器
CN111685387A (zh) 电子雾化装置的供电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401316A (zh) 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52395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17664227U (zh) 超声雾化组件以及超声雾化装置
CN109730361B (zh)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及其漏液监测方法
CN217364688U (zh) 雾化芯模块、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898915U (zh) 一种主机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124307U (zh) 用于电子雾化的电池杆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126947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114287674A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电池组件、电子雾化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8164274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7937221U (zh)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雾化器、主机
CN219613055U (zh) 电子烟
CN217658199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913306U (zh) 电源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N218457272U (zh) 电子雾化系统
CN217564969U (zh) 主机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