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6270U -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6270U
CN218396270U CN202221435700.XU CN202221435700U CN218396270U CN 218396270 U CN218396270 U CN 218396270U CN 202221435700 U CN202221435700 U CN 202221435700U CN 218396270 U CN218396270 U CN 218396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 material
base
rotating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57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杰
朱张泉
蒋利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57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6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6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6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属于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可以同时传送多根管料,提高管件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

Description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管件是一种金属零件,可以作为两个管材之间的连接构件。通常管件由一整根管料切断后加工形成。管件的加工成型需要经历多个加工工序,单个加工工序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结构较为复杂的管件,加工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可以同时传送多根管料,提高管件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动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所述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每个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两组下夹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相邻两个所述管料传送通道的间距不小于8cm。
管件生产设备,包括管件加工设备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所述管件加工设备设置于所述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的后侧用于加工管料,所述管件加工设备上设有多个管件加工工位,转动所述转动架切换每个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对应的加工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包括多个管料传送装置,可以同时传送多根管料,多根管料可以同时进行加工,以提高管件的加工、生产效率。管料传送装置在转动架的带动下能够改变位置,从而进行不同的加工步骤。固定座和转动座可以维持转动架的平稳转动,保持转动架的位置不出现变化。电机能够驱动转动座转动,以带动转动架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第二固定部在转动座的带动下与转动座同步转动,并同时带动管料传送装置绕着转动座的转动中心转动,第一固定部与管料传送装置相连而被带动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通过这样设置,电机驱动转动架每次转动固定角度,便可以将管料传送装置切换到对应的工位上,并且每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管料传送装置在随着转动架转动固定角度后,可以与加工工位对齐,以保证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所述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第一转动座用于支撑第二转动座,避免第二转动座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由于管料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在第二转动座上设置通孔可以方便管料穿过第二转动座进行加工,而不会影响到管料传送装置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基座用于固定安装管料支撑件,使多个管料支撑件能够保持固定以稳定管料的传送,在完成安装后,多个管料支撑件之间能够保持对齐状态,避免管料传送过程中出现弯曲的情况。相邻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在管料传送过程中,若是发现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的管料具有一定的弯曲或是管料表面存在缺陷,能够通过通过工具在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夹持管料,并施加管料轴向方向的作用将管料从管料传送装置上取下,避免生产出大量的残次品。每个管料支撑件包括多组下夹座和上夹座,用于传送管料的管料传送通道被下夹座和上夹座所夹持,以保持固定,在全部的管料支撑件对齐后,每个管料支撑件上的管料传送通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多组下夹座和上夹座来夹持管料传送通道,可以保持管料传送通道的稳定,不会出现某一端出现径向位移而影响管料的传送。管料支撑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设置开口可以减少管料传送通道的材料,并且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口观察管料传送通道内部的管料,判断当前的管料是否需要从管料传送装置下取下重新进行矫直等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为了能使管料顺利地在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管料和管料传送通道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管料传送过程中的顺畅度,降低管料表面磨损。但这样一来管料在管料传送通道内具有径向位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管料会出现剧烈抖动,影响加工。通过在管料传送通道上设置压紧件,使压紧件伸入到开口内接触压紧管料,从而可以减少管料的径向抖动,并且一个管料传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压紧件,而基板上又设置了多个管料传送通道,从而能够保证管料在传送阶段中均能够保持稳定。另外,管料传送通道对管料也具有一定的矫直作用。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两组下夹座。下夹座和上夹座的数量相匹配,下夹座的数量越多,则管料传送通道的长度也会更长,不利于对管料的状态进行观察。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管料传送通道的间距不小于8cm。若间距小于8cm,虽然这个间距能够满足观察的要求,但不足以满足操作人员的推动管料所需的空间,将间距设置在8cm以上,便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管件生产设备,管件生产设备中使用管件加工设备对管料进行加工处理,管料需要进行多道加工才能成为合格的管件,管件加工设备前侧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进行上料,能够同时对多根管料进行加工,从而提高管件的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隐藏第一转动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料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件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座100;
管料支撑件200、下夹座210、第二凹陷部211、上夹座220、第一凹陷部 221、管料传送通道230、开口231、压紧件232、夹持口240、紧固件250;
机架300、座体310、固定座320、转动座330、第一转动座331、第二转动座332、通孔333;
转动架400、第一固定部410、第二固定部420;
加工工位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包括机架300,机架300包括座体310、设置于座体310上的固定座320和转动座330,固定座 320和转动座330之间设有转动架400,转动架400与固定座320转动连接,转动架400与转动座330固定连接,座体310上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架400转动的电机,转动架400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包括多个管料传送装置,可以同时传送多根管料,多根管料可以同时进行加工,以提高管件的加工、生产效率。管料传送装置在转动架400的带动下能够改变位置,从而进行不同的加工步骤。固定座320和转动座330可以维持转动架400的平稳转动,保持转动架400的位置不出现变化。电机能够驱动转动座330转动,以带动转动架400同步运动。
其中转动架400包括与固定座320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410和与转动座 330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420,管料传送装置设置于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之间。第二固定部420在转动座330的带动下与转动座330同步转动,并同时带动管料传送装置绕着转动座330的转动中心转动,第一固定部410与管料传送装置相连而被带动转动。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为板状结构,管料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从而保持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的同步转动,为了提高配合强度,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轴进行连接。
转动座330包括与座体310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331和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座331内的第二转动座332,转动架400和第二转动座332连接,第二转动座332上对应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333。第一转动座331用于支撑第二转动座332,避免第二转动座332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由于管料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在第二转动座332上设置通孔333可以方便管料穿过第二转动座332进行加工,而不会影响到管料传送装置的转动。
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400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转动架400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通过这样设置,电机驱动转动架400每次转动固定角度,便可以将管料传送装置切换到对应的工位上,并且每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400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管料传送装置在随着转动架400转动固定角度后,可以与加工工位对齐,以保证加工精度。
第二转动座332呈转盘状,内部设置有与通孔333数量匹配的夹持卡盘,用于夹紧管料,避免管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而导致成品管件存在瑕疵。夹持卡盘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现有的机床三爪卡盘。
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100、设置于基座100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200,基座100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部410,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部420,管料支撑件200包括与基座100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210和安装在下夹座210 上的上夹座220,相邻两个下夹座210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230,上夹座220 和下夹座2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管料传送通道230的夹持口240,管料位于管料传送通道230内传送,第二转动座332上的通孔333内固定安装有管料传送通道230,当管料伸出管料传送装置后进入到第二转动座332上管料传送通道230 内,并在管料传送通道230的引导下穿过第二转动座332被夹持卡盘所夹持。
管料传送装置的基座100用于固定安装管料支撑件200,使多个管料支撑件 200能够保持固定以稳定管料的传送,在完成安装后,多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能够保持对齐状态,避免管料传送过程中出现弯曲的情况。相邻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在管料传送过程中,若是发现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的管料具有一定的弯曲或是管料表面存在缺陷,能够通过通过工具在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夹持管料,并施加管料轴向方向的作用将管料从管料传送装置上取下,避免生产出大量的残次品。每个管料支撑件200包括多组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用于传送管料的管料传送通道230被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所夹持,以保持固定,在全部的管料支撑件200对齐后,每个管料支撑件200上的管料传送通道230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多组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来夹持管料传送通道230,可以保持管料传送通道230的稳定,不会出现某一端出现径向位移而影响管料的传送。管料支撑件2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使用更加灵活。
通常向管料传送装置上通过自动上料设备进行上料,可以减少人工,但这样一来也无法在上料过程中对管料的外形进行观察。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观察管料的状态,管料传送通道230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231,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口231观察管料传送通道230内部的管料,判断当前的管料是否需要从管料传送装置下取下重新进行矫直等预处理。此外,设置开口231 可以减少管料传送通道230的材料。
为了能使管料顺利地在管料传送通道230内传送,管料和管料传送通道230 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管料传送过程中的顺畅度,降低管料表面磨损。但这样一来管料在管料传送通道230内具有径向位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管料会出现剧烈抖动,影响加工。在管料传送通道230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紧件232,压紧件232的一端与管料传送通道230固定连接,压紧件232的另一端伸入开口231内并与管料相抵,从而可以减少管料的径向抖动,并且一个管料传送通道230上设置有多个压紧件232,而基板上又设置了多个管料传送通道230,从而能够保证管料在传送阶段中均能够保持稳定。另外,管料传送通道230对管料也具有一定的矫直作用。
压紧件232为钣金弯折形成,压紧件232的一端通过螺钉或焊接与管料传送通道230固定,压紧件232伸入开口231内的一端向开口231外弯折。压紧件232为片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力,当管料传送装置在传送不同规格的管料时,压紧件232可以向开口231外的方向形变以适应管料的尺寸。压紧件232 与管料传送通道230之间的固定点较小,不会限制压紧件232的形变,而压紧件232在开口231的一端向外口外的方向弯折,使得压紧件232边缘的棱边不会接触到管料,避免管料相对压紧件232移动时产生剐蹭,同时也不会阻挡管料在操作人员的操作下反向传送。
上述中,上夹座220上设有第一装配孔,下夹座21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紧固件250贯穿第一装配孔锁紧到第二装配孔内。图2中可以看到上夹座220 上的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受到上夹座220的阻挡而无法看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对齐后紧固件250才能将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之间完成固定,这样的装配方式,使得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在完成装配后可以保持对齐,以避免管料传送通道230的位置出现偏移。
上夹座22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221,下夹座210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211,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11限定形成夹持口 240。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完成装配后,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11 对齐,二者之间保持间距以容纳管料传送通道230。
每个管料支撑件200包括两组下夹座210。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的数量相匹配,下夹座210的数量越多,则管料传送通道230的长度也会更长,不利于对管料的状态进行观察。
相邻两个管料传送通道230的间距不小于8cm。若间距小于8cm,虽然这个间距能够满足观察的要求,但不足以满足操作人员的推动管料所需的空间,将间距设置在8cm以上,便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管件生产设备,包括管件加工设备和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管件加工设备设置于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的后侧用于加工管料,管件加工设备上设有多个管件加工工位500,转动转动架400切换每个管料传送装置对应的加工工位。管料需要进行多道加工才能成为合格的管件,管件加工设备前侧使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进行上料,能够同时对多根管料进行加工,从而提高管件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的电机,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所述转动架和所述第二转动座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两组下夹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管料传送通道的间距不小于8cm。
10.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加工设备和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所述管件加工设备设置于所述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的后侧用于加工管料,所述管件加工设备上设有多个管件加工工位,转动所述转动架切换每个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对应的加工工位。
CN202221435700.XU 2022-06-08 2022-06-08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Active CN218396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5700.XU CN218396270U (zh) 2022-06-08 2022-06-08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5700.XU CN218396270U (zh) 2022-06-08 2022-06-08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6270U true CN21839627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10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5700.XU Active CN218396270U (zh) 2022-06-08 2022-06-08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62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18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18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N115070418B (zh) * 2022-06-08 2024-03-15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96270U (zh)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CN105149957A (zh) 一种下料、管端和弯管一体化设备
CN110788178A (zh) 椅背折弯用夹持装置及椅背折弯工艺
CN218136623U (zh) 管件生产设备
CN115026569B (zh) 电子膨胀阀组装设备
CN218138388U (zh) 管料传送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CN113664529B (zh) 线夹组装设备
CN210388253U (zh) 一种自动化装配设备
CN214024452U (zh) 一种转子与介子装配机
CN216966687U (zh) 焊接治具及激光焊接装置
CN116140970A (zh) 插管装置
CN216398874U (zh) 一种螺纹车床夹紧装置
CN115070418A (zh)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N213201193U (zh) 一种多层料片夹具及多层料片输送机构
CN115488628A (zh) 一种底盘自动化生产线
KR102085313B1 (ko) 차량용 자동 클립 장착기의 정렬 압입기구
CN114227197A (zh) 一种异形密封圈自动装配机构
CN213968448U (zh) 一种管件加工折弯装置
CN215823992U (zh) 一种运动器材弧形支架生产用弯管装置
CN214933870U (zh) 一种全自动转子绕线机的转子自动上料装置
CN217095719U (zh) 一种长轴加工车床
CN216607945U (zh) 一种导向轮组装设备
CN210819223U (zh) 弯管进出料自动循环装置
CN214322116U (zh) 一种自动组装设备
CN210755674U (zh) 一种卧式攻丝夹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