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36623U - 管件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管件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36623U
CN218136623U CN202221426502.7U CN202221426502U CN218136623U CN 218136623 U CN218136623 U CN 218136623U CN 202221426502 U CN202221426502 U CN 202221426502U CN 218136623 U CN218136623 U CN 218136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pe material
station
seat
rotation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65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杰
朱张泉
蒋利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l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65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36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36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36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件生产设备,属于高端设备领域,提高了管件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本实用新型的管件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转动座包括与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固定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转动架与固定座转动连接,转动架与第二转动座固定连接,转动架上设有管料传送装置,第一转动座上设有多个加工工位,座体上设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以调整管料所对应的加工工位,加工工位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机械臂,机械臂用于安装加工工具,驱动电机和气缸用于驱动机械臂和加工工具动作以加工管料。

Description

管件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管件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管件是一种金属零件,可以作为两个管材之间的连接构件。通常管件由一整根管料切断后加工形成。管件的加工成型需要经历多个加工工序,单个加工工序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结构较为复杂的管件。每个加工工序需要用到不同加工设备。通常生产一种管件需要用到多种设备,每种设备对管件原料进行一道加工。通过将一根管料切成多段后可以成为管件原料,随后将管件原料依次运送到不同的设备将进行加工。在加工时,管件原料需要先通过上料装置将原料排列整齐,通过至少两道工序,将管件上需要加工的部位对准加工工位,以进行加工,每台设备加工一个原件,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设备之间的转运,所需的时间更长,导致管件的生产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管件生产设备,提高管件的生产效率,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管件生产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与第二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管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座上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座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以调整管料所对应的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安装加工工具,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机械臂和所述加工工具动作以加工管料。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加工工位沿所述转动架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在所述转动架的周向上依次为夹料工位、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切割工位和夹持工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所述管料传送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一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通孔还设有用于夹紧管料的夹持卡盘。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转动座内形成空腔,所述机械臂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口,所述空腔侧部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管件的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件生产设备,用于将管料加工成管件。管料传送装置在转动架的带动下能够改变位置,从一个加工工位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工位,从而被不同加工工位的加工工具加工,当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一周后,管料的端部便能够被加工为成品的管件,此时只要将管件从管料上切下即可,管件在锯切后表面形成的毛边,可以通过额外的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一来管件在加工过程中,最多只需再运输一次即可。
管件在管料上直接加工形成,可以省去将管件原料排列的步骤,每次更换加工工序时,只需要通过电机转动转动架一定角度即可。多种加工工序可以集成在一台设备上,从而能够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现有技术中,机床上加工设备所占的空间较小,机床较大是因为需要布置管件的进料、出料结构,而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多个加工工位可以共用一个进料系统。驱动电机可以为机械臂上的加工工具提供动力,以对管料进行加工,气缸能够调整机械臂在管料轴向方向的位置,调整加工工具的加工位置,当然不同的加工工序,加工的工具、位置、范围都不同,每个加工工位的机械臂结构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气缸的数量、驱动电机的数量也是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进行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工工位沿所述转动架的周向均匀分布。转动架带动管料传送装置转动,将加工工位这样设置,使得管料传送装置能够在转动架的带动下进行工位切换,以保证加工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在所述转动架的周向上依次为夹料工位、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切割工位和夹持工位。夹料工位用于夹持并拉动管料,使管料露出足够的长度以方便加工,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用于对管料的内表面、外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切割工位用于在管料加工完成后将前段锯切以取下管件,夹持工位用于在切割工位切断管料时夹持管料,避免管件切断后下坠。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所述管料传送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一致。设置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使得管件加工设备同时可以加工多个管料,减少每个加工工位等待管料的时间,从而能够极大速度的提高管件的生产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通过这样设置,电机驱动转动架每次转动固定角度,便可以将管料传送装置切换到对应的工位上,并且每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管料传送装置在随着转动架转动固定角度后,可以与加工工位对齐,以保证加工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通孔还设有用于夹紧管料的夹持卡盘。夹持卡盘可以夹持管料,避免管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从而导致管料在下一加工工序时出现差错,产生残次品。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基座用于固定安装管料支撑件,使多个管料支撑件能够保持固定以稳定管料的传送,在完成安装后,多个管料支撑件之间能够保持对齐状态,避免管料传送过程中出现弯曲的情况。相邻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在管料传送过程中,若是发现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的管料具有一定的弯曲或是管料表面存在缺陷,能够通过通过工具在两个管料支撑件之间夹持管料,并施加管料轴向方向的作用将管料从管料传送装置上取下,避免生产出大量的残次品。每个管料支撑件包括多组下夹座和上夹座,用于传送管料的管料传送通道被下夹座和上夹座所夹持,以保持固定,在全部的管料支撑件对齐后,每个管料支撑件上的管料传送通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多组下夹座和上夹座来夹持管料传送通道,可以保持管料传送通道的稳定,不会出现某一端出现径向位移而影响管料的传送。管料支撑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使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设置开口可以减少管料传送通道的材料,并且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口观察管料传送通道内部的管料,判断当前的管料是否需要从管料传送装置下取下重新进行矫直等预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为了能使管料顺利地在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管料和管料传送通道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管料传送过程中的顺畅度,降低管料表面磨损。但这样一来管料在管料传送通道内具有径向位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管料会出现剧烈抖动,影响加工。通过在管料传送通道上设置压紧件,使压紧件伸入到开口内接触压紧管料,从而可以减少管料的径向抖动,并且一个管料传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压紧件,而基板上又设置了多个管料传送通道,从而能够保证管料在传送阶段中均能够保持稳定。另外,管料传送通道对管料也具有一定的矫直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座内形成空腔,所述机械臂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口,所述空腔侧部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管件的出料口。空腔的内壁可以对管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阻挡,将碎屑限制在空腔内,碎屑溅射到空腔侧壁后,可以沿着侧壁落入至收集口内进行集中收集,以重复利用。出料口用于在管件加工完成后将管料送出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件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件生产设备在隐藏第一转动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料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基座100;
管料支撑件200、下夹座210、第二凹陷部211、上夹座220、第一凹陷部 221、管料传送通道230、开口231、压紧件232、夹持口240、紧固件250;
机架300、座体310、固定座320、转动座330、第一转动座331、第二转动座332、通孔333、空腔335、收集口336、出料口337;
转动架400、第一固定部410、第二固定部420;
加工工位500、驱动电机510、气缸520、机械臂5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诸如“示例性”“一些实施例”等词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件生产设备,包括机架300,机架300 包括座体310、设置于座体310上的固定座320和转动座330,转动座330包括与座体310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331和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座331内的第二转动座332,固定座320和第二转动座332之间设有转动架,转动架与固定座 320转动连接,转动架与第二转动座332固定连接,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第一转动座331上设有数量与管料传送装置匹配的多个加工工位500,座体310上设有电机,电机用于驱动转动架转动以调整管料所对应的加工工位500,加工工位500包括驱动电机510、气缸520和机械臂530,机械臂530用于安装加工工具,驱动电机510和气缸520用于驱动机械臂530和加工工具动作以加工管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管件生产设备,用于将管料加工成管件。管料传送装置在转动架的带动下能够改变位置,从一个加工工位500移动至下一个加工工位 500,从而被不同加工工位500的加工工具加工,当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一周后,管料的端部便能够被加工为成品的管件,此时只要将管件从管料上切下即可,管件在锯切后表面形成的毛边,可以通过额外的工序进行加工,这样一来管件在加工过程中,最多只需再运输一次即可。设置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使得管件加工设备同时可以加工多个管料,减少每个加工工位500等待管料的时间,从而能够极大速度的提高管件的生产速度。
管件在管料上直接加工形成,可以省去将管件原料排列的步骤,每次更换加工工序时,只需要通过电机转动转动架一定角度即可。多种加工工序可以集成在一台设备上,从而能够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现有技术中,机床上加工设备所占的空间较小,机床较大是因为需要布置管件的进料、出料结构,而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多个加工工位500可以共用一个进料系统。
驱动电机510可以为机械臂530上的加工工具提供动力,以对管料进行加工,气缸520能够调整机械臂530在管料轴向方向的位置,调整加工工具的加工位置,当然不同的加工工序,加工的工具、位置、范围都不同,每个加工工位500的机械臂530结构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气缸520的数量、驱动电机510的数量也是根据实际的加工需要进行布置。
为了方便加工,减少加工误差。多个加工工位500沿转动架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转动架带动管料传送装置转动,将加工工位500这样设置,使得管料传送装置能够在转动架的带动下进行工位切换,以保证加工效率。电机驱动转动架每次转动固定角度,便可以将管料传送装置切换到对应的工位上,并且每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使得管料传送装置在随着转动架转动固定角度后,可以与加工工位500对齐,以保证加工精度。
其中,上述中的多个加工工位500有八个,转动架上的管料传送装置的数量也是八个。八个加工工位500,按照加工顺序分别是夹料工位、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切割工位和夹持工位。夹料工位用于夹持并拉动管料,使管料露出足够的长度以方便加工,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用于对管料的内表面、外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切割工位用于在管料加工完成后将前段锯切以取下管件,夹持工位用于在切割工位切断管料时夹持管料,避免管件切断后下坠。在图纸中,各个工位的具体结构并未画出,只是做了简单的示意,加工工具为不同的刀具等,在目前已有的设备上可以找到相同功能的结构。
夹料工位的加工工具为用于夹持管料的夹持装置,气缸520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夹紧管料后拖动管料,以使管料伸出管料传送装置,这样一来,设备无需在管料传送装置的后侧设置用于推动管料的装置。
切割工位的气缸520能够控制切割工位的加工工具前后移动,以防止在管料随转动架转动时阻碍管料移动至夹持工位。
转动架400包括与固定座320转动连接的第一固定部410和与转动座330 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部420,管料传送装置设置于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 420之间。第二固定部420在转动座330的带动下与转动座330同步转动,并同时带动管料传送装置绕着转动座330的转动中心转动,第一固定部410与管料传送装置相连而被带动转动。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为板状结构,管料传送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从而保持第一固定部410和第二固定部420的同步转动,为了提高配合强度,第一固定部410 和第二固定部420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轴进行连接。
第二转动座332转动安装在第一转动座331内,第一转动座331用于支撑第二转动座332,避免第二转动座332在转动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第二转动座 332上对应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333,由于管料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在第二转动座332上设置通孔333可以方便管料穿过第二转动座332进行加工,而不会影响到管料传送装置的转动。
第二转动座332呈转盘状,内部设置有与通孔333数量匹配的夹持卡盘,用于夹紧管料,避免管料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位置变化而导致成品管件存在瑕疵。夹持卡盘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可以参考现有的机床三爪卡盘。
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100、设置于基座100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200,基座100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部410,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部420,管料支撑件200包括与基座100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210和安装在下夹座210 上的上夹座220,相邻两个下夹座210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230,上夹座220 和下夹座21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管料传送通道230的夹持口240,管料位于管料传送通道230内传送,第二转动座332上的通孔333内固定安装有管料传送通道230,当管料伸出管料传送装置后进入到第二转动座332上管料传送通道230 内,并在管料传送通道230的引导下穿过第二转动座332被夹持卡盘所夹持。
管料传送装置的基座100用于固定安装管料支撑件200,使多个管料支撑件 200能够保持固定以稳定管料的传送,在完成安装后,多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能够保持对齐状态,避免管料传送过程中出现弯曲的情况。相邻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操作空间,在管料传送过程中,若是发现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的管料具有一定的弯曲或是管料表面存在缺陷,能够通过通过工具在两个管料支撑件200之间夹持管料,并施加管料轴向方向的作用将管料从管料传送装置上取下,避免生产出大量的残次品。每个管料支撑件200包括多组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用于传送管料的管料传送通道230被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所夹持,以保持固定,在全部的管料支撑件200对齐后,每个管料支撑件200上的管料传送通道230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多组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来夹持管料传送通道230,可以保持管料传送通道230的稳定,不会出现某一端出现径向位移而影响管料的传送。管料支撑件200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使用更加灵活。
通常向管料传送装置上通过自动上料设备进行上料,可以减少人工,但这样一来也无法在上料过程中对管料的外形进行观察。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地观察管料的状态,管料传送通道230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231,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开口231观察管料传送通道230内部的管料,判断当前的管料是否需要从管料传送装置下取下重新进行矫直等预处理。此外,设置开口231 可以减少管料传送通道230的材料。
为了能使管料顺利地在管料传送通道230内传送,管料和管料传送通道230 内壁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减少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管料传送过程中的顺畅度,降低管料表面磨损。但这样一来管料在管料传送通道230内具有径向位移,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管料会出现剧烈抖动,影响加工。在管料传送通道230表面固定安装有压紧件232,压紧件232的一端与管料传送通道230固定连接,压紧件232的另一端伸入开口231内并与管料相抵,从而可以减少管料的径向抖动,并且一个管料传送通道230上设置有多个压紧件232,而基板上又设置了多个管料传送通道230,从而能够保证管料在传送阶段中均能够保持稳定。另外,管料传送通道230对管料也具有一定的矫直作用。
压紧件232为钣金弯折形成,压紧件232的一端通过螺钉或焊接与管料传送通道230固定,压紧件232伸入开口231内的一端向开口231外弯折。压紧件232为片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弹力,当管料传送装置在传送不同规格的管料时,压紧件232可以向开口231外的方向形变以适应管料的尺寸。压紧件232 与管料传送通道230之间的固定点较小,不会限制压紧件232的形变,而压紧件232在开口231的一端向外口外的方向弯折,使得压紧件232边缘的棱边不会接触到管料,避免管料相对压紧件232移动时产生剐蹭,同时也不会阻挡管料在操作人员的操作下反向传送。
上述中,上夹座220上设有第一装配孔,下夹座210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紧固件250贯穿第一装配孔锁紧到第二装配孔内。图2中可以看到上夹座220 上的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受到上夹座220的阻挡而无法看到。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对齐后紧固件250才能将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之间完成固定,这样的装配方式,使得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在完成装配后可以保持对齐,以避免管料传送通道230的位置出现偏移。
上夹座22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221,下夹座210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211,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11限定形成夹持口 240。上夹座220和下夹座210完成装配后,第一凹陷部221和第二凹陷部211 对齐,二者之间保持间距以容纳管料传送通道230。
每个管料支撑件200包括两组下夹座210。下夹座210和上夹座220的数量相匹配,下夹座210的数量越多,则管料传送通道230的长度也会更长,不利于对管料的状态进行观察。
相邻两个管料传送通道230的间距不小于8cm。若间距小于8cm,虽然这个间距能够满足观察的要求,但不足以满足操作人员的推动管料所需的空间,将间距设置在8cm以上,便可以满足使用需求。
第一转动座331内形成空腔335,机械臂530位于空腔335内,空腔335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口336,空腔335侧部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管件的出料口337。空腔335的内壁可以对管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进行阻挡,将碎屑限制在空腔335内,碎屑溅射到空腔335的侧壁后,可以沿着侧壁落入至收集口 336内进行集中收集,以重复利用。出料口337用于在管件加工完成后将管料送出空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座体、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固定座和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包括与所述座体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座和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座内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固定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与第二转动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上设有管料传送装置,所述第一转动座上设有多个加工工位,所述座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以调整管料所对应的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包括驱动电机、气缸和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安装加工工具,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机械臂和所述加工工具动作以加工管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工工位沿所述转动架的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加工工位在所述转动架的周向上依次为夹料工位、粗搪工位、展外槽工位、粗展内槽工位、精展内槽工位、精搪内孔工位、切割工位和夹持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上设有多个管料传送装置,所述管料传送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料传送装置与转动架转动的圆心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且在所述转动架的转动方向上,相邻两个管料传送装置的间距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管料传送装置设有供管料贯穿的通孔,所述第二转动座上对应所述通孔还设有用于夹紧管料的夹持卡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管料支撑件,所述管料支撑件包括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的多个下夹座和安装在下夹座上的上夹座,相邻两个下夹座之间设有管料传送通道,管料位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内传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上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表面固定安装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管料传送通道固定连接,所述压紧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开口内并与管料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座内形成空腔,所述机械臂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碎屑的收集口,所述空腔侧部设有用于传送成品管件的出料口。
CN202221426502.7U 2022-06-08 2022-06-08 管件生产设备 Active CN218136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502.7U CN2181366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管件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502.7U CN2181366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管件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36623U true CN218136623U (zh) 2022-12-27

Family

ID=84575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6502.7U Active CN218136623U (zh) 2022-06-08 2022-06-08 管件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366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18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70418A (zh) * 2022-06-08 2022-09-20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N115070418B (zh) * 2022-06-08 2024-03-15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49957A (zh) 一种下料、管端和弯管一体化设备
CN204748026U (zh) 下料、管端和弯管一体化设备
CN218136623U (zh) 管件生产设备
CN110788178B (zh) 椅背折弯用夹持装置及椅背折弯工艺
CN109623387B (zh) 一种用于加工插芯的自动钻孔铣槽机
CN205380432U (zh) 筒壁钻孔复合机床
CN217045625U (zh) 一种用于管料加工的自动上料车床
CN212734162U (zh) 一种高速段大余量段差设备
CN112846900A (zh) 一种立式加工中心侧面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CN218396270U (zh) 高效率管料上料装置及管件生产设备
CN115070418A (zh) 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
CN108637276B (zh) 一种圆锥轴承滚子的双向倒角装置
CN109262271B (zh) 一种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流程
CN214392359U (zh) 桌面车床
CN114192725B (zh) 一种自动化防错漏铆压方法及铆压设备
CN211361052U (zh) 全自动管件切割机
CN214979165U (zh) 一种倾斜式双主轴车铣设备
KR20150111827A (ko) 오토로딩수단을 가지는 브로칭 머신
CN110773881B (zh) 全自动管件切割机
CN211332144U (zh) 一种卧式钻孔倒角机
CN209936459U (zh) 一种机床进料定心装置
CN114310545A (zh) 一种自动倒角设备
CN116372278B (zh) 管件倒角装置
CN210305767U (zh) 电枢加工车床
CN110153503B (zh) 一种圆形金属管开槽机和圆形金属管的开槽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