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70342U -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70342U
CN218370342U CN202221622840.8U CN202221622840U CN218370342U CN 218370342 U CN218370342 U CN 218370342U CN 202221622840 U CN202221622840 U CN 202221622840U CN 218370342 U CN218370342 U CN 218370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feeding device
automatic fee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2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庆林
顾建平
王霄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622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70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70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70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 Tool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框,承载框底部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滑轨、滑块、推板和校正部件,电机通过支撑板与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从动轮设置在承载框的底部一端,传动带活动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环侧,滑块与传动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滑轨与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活动设置在滑轨内,推板与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承载框的底部开设有与推板相适配的移动槽,且承载框的端部开设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通过设置上料组件,能够提高板材的上料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它是生产过程的主要部分,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等工艺过程,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的总和,其他过程则称为辅助过程,例如运输、保管、动力供应、设备维修等。
目前市场上,在对机械生产过程中的板状材料进行加工时,通常是通过人工将板材放置到操作台上,或者是通过机械爪等机械装置进行移动,但是人工搬运效率较低,费时费力,机械爪虽然搬运方便,但是成本较高,不能够适用小型产业,为此,现提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板材上料时通过人工将板状材料放置到操作台上,或者是通过机械爪等机械装置进行移动,但是人工搬运效率较低,费时费力,机械爪虽然搬运方便,但是成本较高,不能够适用小型产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框,所述承载框底部设置有上料组件;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电机、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滑轨、滑块、推板和校正部件,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板与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承载框的底部一端,所述传动带活动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环侧,所述滑块与传动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与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滑轨内,所述推板与滑块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的底部开设有与推板相适配的移动槽,且所述承载框的端部开设有出料口,便于对板材进行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
所述校正部件包括校正板、电动推杆和限位块,所述校正板与承载框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与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校正板的侧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限位槽,便于对不同宽度板材进行校正。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从动轮通过连接轴与支架的侧面活动连接,便于对从动轮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轨沿出料口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安装板与导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便于对板材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滑块的侧面连接有滚轮,所述滑轨的内壁开设有与滚轮相适配的滑槽,能够提高滑块移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滚轮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滚轮沿滑块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承载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导向杆在承载框顶部呈矩形分布,便于对多个板材进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上料组件,将多个板材放置在承载框内,通过电机工作,使得电机带动主动轮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在从动轮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带进行转动,当传动带上的滑块移动至滑轨端部,从而能够带动滑块转动至滑轨内,此时滑块上的推板能够从出料口的端部滑进,进而能够与承载框最底部的板材端部相接触,并推动最底部板材沿着承载框底部移动,直至从出料口滑出,并通过导向板进行导向,能够提高板材的上料效率,其中,通过设置校正部件,根据板材的宽度,通过电动推杆工作,能够带动限位块在校正板的限位槽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校正板进行转动,直至转动至所需角度,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板材进行校正,提高上料组件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的第一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第二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图3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承载框;2、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传动带;6、滑轨;7、滑块;8、推板;9、校正板;10、电动推杆;11、限位块;12、支架;13、出料口;14、移动槽;15、导向板;16、滚轮;1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承载框1,承载框1底部设置有上料组件;
上料组件包括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传动带5、滑轨6、滑块7、推板8和校正部件,电机2通过支撑板与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与主动轮3固定连接,从动轮4设置在承载框1的底部一端,传动带5活动套设在从动轮4和主动轮3的外环侧,滑块7与传动带5的外侧固定连接,滑轨6与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滑块7活动设置在滑轨6内,推板8与滑块7侧面固定连接,承载框1的底部开设有与推板8相适配的移动槽14,且承载框1的端部开设有出料口13,便于对板材进行自动上料,提高上料效率;
校正部件包括校正板9、电动推杆10和限位块11,校正板9与承载框1的侧面活动连接,限位块11与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校正板9的侧面开设有与限位块11相适配的限位槽,便于对不同宽度板材进行校正。
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2,从动轮4通过连接轴与支架12的侧面活动连接,便于对从动轮4进行支撑。
滑轨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滑轨6沿出料口13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承载框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电动推杆10通过安装板与导向板15的侧面固定连接,便于对板材进行导向。
滑块7的侧面连接有滚轮16,滑轨6的内壁开设有与滚轮16相适配的滑槽,能够提高滑块7移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滚轮1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滚轮16沿滑块7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承载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7,导向杆17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导向杆17在承载框1顶部呈矩形分布,便于对多个板材进行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板材的宽度,通过电动推杆10工作,能够带动限位块11在校正板9的限位槽内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校正板9进行转动,直至转动至所需角度,随后,将多个板材放置在承载框1内,通过电机2工作,使得电机2带动主动轮3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在从动轮4的作用下带动传动带5进行转动,传动带5上的滑块7移动至滑轨6端部,从而能够带动滑块7转动至滑轨6内,此时滑块7上的推板8能够从出料口13的端部滑进,进而能够与承载框1最底部的板材端部相接触,并推动最底部板材沿着承载框1底部移动,直至从出料口13滑出,并通过导向板15进行导向,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框(1),所述承载框(1)底部设置有上料组件;
所述上料组件包括电机(2)、主动轮(3)、从动轮(4)、传动带(5)、滑轨(6)、滑块(7)、推板(8)和校正部件,所述电机(2)通过支撑板与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与主动轮(3)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4)设置在承载框(1)的底部一端,所述传动带(5)活动套设在从动轮(4)和主动轮(3)的外环侧,所述滑块(7)与传动带(5)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轨(6)与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活动设置在滑轨(6)内,所述推板(8)与滑块(7)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框(1)的底部开设有与推板(8)相适配的移动槽(14),且所述承载框(1)的端部开设有出料口(13);
所述校正部件包括校正板(9)、电动推杆(10)和限位块(11),所述校正板(9)与承载框(1)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11)与电动推杆(10)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所述校正板(9)的侧面开设有与限位块(11)相适配的限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12),所述从动轮(4)通过连接轴与支架(12)的侧面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轨(6)沿出料口(13)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5),所述电动推杆(10)通过安装板与导向板(15)的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7)的侧面连接有滚轮(16),所述滑轨(6)的内壁开设有与滚轮(16)相适配的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16)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滚轮(16)沿滑块(7)的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所述导向杆(17)在承载框(1)顶部呈矩形分布。
CN202221622840.8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8370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2840.8U CN218370342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2840.8U CN218370342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70342U true CN218370342U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61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2840.8U Active CN218370342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70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50267U (zh) 一种上料装置
CN212424339U (zh) 书本自动叠放装置
CN211168595U (zh) 一种步进送料机
CN209684921U (zh) 一种供料设备
CN109626022B (zh) 用于码垛组和的组和卸料机构
CN111276327A (zh) 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
CN110497265B (zh) 一种钕铁硼磨床
CN109226637B (zh) 一种脚轮自动装配铆合装置
CN21837034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2625158U (zh) 一种硅钢片铁芯自动叠装机
CN115770939A (zh) 电池模组翻转机构及自动点焊装置
CN115816526A (zh) 一种用于碳纤维过滤板制备的剪裁装置
CN211804784U (zh) 一种板材卸料码垛机构
CN211386650U (zh) 一种冰箱钣金盖堆叠机构
CN220844280U (zh) 一种定位送料装置
CN212502681U (zh) 太阳式翻板机及印制电路板生产线
CN216784935U (zh) 用于变换生产位置的物料搬运机构
CN220260322U (zh) 一种用于加工转轴的自动上料机构
CN209680852U (zh) 折弯机
CN212397769U (zh) 一种全自动旋压机
CN213671610U (zh) 一种风扇罩自动焊接设备
CN219900876U (zh) 一种电池极片焊接设备
CN217749042U (zh) 一种管料自动送料机
CN212639192U (zh) 一种剪板机下料码垛装置
CN218289488U (zh) 一种上下料工位的零件托盘自动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