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4551U -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4551U
CN218314551U CN202222667006.7U CN202222667006U CN218314551U CN 218314551 U CN218314551 U CN 218314551U CN 202222667006 U CN202222667006 U CN 202222667006U CN 218314551 U CN218314551 U CN 2183145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shell
pipeline
cas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670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烔杰
张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g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ing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ing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ingangfe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670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45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45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45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边,在壳体的一面设置有除尘装置;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气门,在堵头气门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堵头的一侧表面与堵头气门相对的一侧表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一侧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密封圈的V形凹槽与壳体的密封边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机排料时物料产生的粉尘颗粒会粘连在密封堵头的表面无法进行清除,造成密封堵头后续密封时无法达到密封效果,并且密封堵头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保持与出料口同心,造成密封位置偏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机可以用来混合PVC物料,先将粉粒状的PVC物料投入混合机的搅拌桶内,通过混合机主轴转动,带动固定在混合机主轴上的桨叶转动,由桨叶把PVC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在搅拌、混合后PVC物料通过混合机的出料口连接的放料结构进行放料,现有技术中,放料结构通常设置有密封堵头、气缸、活塞杆,通过气缸带动密封堵头向混合机的出料口方向移动,使得密封堵头堵住出料口,从而保证搅拌桶内PVC物料不会从出料口漏出。
但是,此放料结构存在问题,在PVC物料搅拌、混合时会产生粉尘颗粒,当密封堵头与出料口密封时粉尘颗粒不会从出料口流出,但是当进行PVC物料的排料时,粉尘颗粒会跟随PVC物料一起排出,从而粉尘颗粒会粘连在密封堵头的表面以及出料口的表面,在后续密封堵头与出料口贴合密封时,存在的粉尘颗粒会导致密封堵头与出料口之间密封不牢固,导致粉尘颗粒通过密封缝隙溢出,并且密封堵头在与出料口进行密封对接时,只能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保持同心,长时间使用后气缸的活塞杆对密封堵头与出料口之间的同心度保持力会降低,容易发生后续密封堵头与出料口对接时不处于同心,导致密封堵头与出料口发生错位,密封不牢固以及气缸损坏的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机排料时物料产生的粉尘颗粒会粘连在密封堵头的表面无法进行清除,造成密封堵头后续密封时无法达到密封效果,并且密封堵头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保持与出料口同心,造成密封位置偏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检修口,在壳体相邻检修口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铰链板,在检修口的外周套设有盖板,盖板通过旋转轴与铰链板转动连接,在盖板背离铰链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扣板,在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处于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边,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的卸料口,在壳体相邻管道的一面设置有除尘装置,能够通过除尘装置对壳体内的扬尘进行吹扫,在壳体相邻管道的另一面设置有搭扣组件,能够通过搭扣组件与扣板配合对盖板进行固定,在壳体内部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位于壳体的内部,且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气门,在堵头气门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堵头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凸环,在堵头与堵头气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密封圈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凸环贴合连接使得密封圈固定在堵头与堵头气门之间,且密封圈贴合堵头气门的一侧伸入堵头气门的表面内部,密封圈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密封圈的V形凹槽与壳体的密封边相适配,在堵头气门朝向推动气缸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表面,能够对堵头气门移动时进行位置导向,位于导向杆的下方在堵头气门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尘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焊接在壳体的表面,在支架的表面设置有气包,气包的表面设置有两个U形抱箍分别对应两个支架,U形抱箍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架的内部,在气包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除尘器脉冲阀,能够通过除尘器脉冲阀能进行壳体内的扬尘吸附,在气包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油水分离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抱箍插入支架内部的两端通过螺母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搭扣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表面,在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U形卡杆,U形卡杆的一端卡接在扣板的卡槽中通过下压压杆使得U形卡杆与扣板固定锁死。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边设置为V形,密封边的V形角度大于密封圈的V形凹槽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堵头插入管道的内部,使得密封圈与密封边相互贴合,从而实现管道的密封,在混合机搅拌物料时防止物料从管道漏出,通过导轨与滑块在堵头向管道移动时保持堵头与管道的同心度,防止密封圈在贴合管道的密封边时密封圈错位,造成密封圈损坏,密封不牢固的现象。在密封边表面粘连粉尘物料时,通过密封圈的V形凹槽和密封边相互配合,当密封圈的V形凹槽贴合密封边时密封圈V形凹槽的两端先接触密封边的两边表面,使得密封圈V形凹槽贴合密封边的两边表面移动,从而将粘连的粉尘物料往两边挤压,减少密封圈与密封边贴合时内部残留的粉尘物料(相较于现有的凹凸槽,在密封时无法推动表面粘连的粉尘物料,会导致粉尘物料卡死在凹凸槽的连接处内部,从而导致密封不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封堵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0、壳体 101、卸料口 102、盖板
1021、扣板 103、铰链板 104、导轨
105、检修口 106、滑块
20、除尘装置 201、支架 202、气包
203、抱箍 204、除尘器脉冲阀 205、油水分离器
206、除尘管
30、管道 301、密封边
40、搭扣组件 401、安装座 402、压杆
403、U形卡杆 50、封堵装置 501、推动气缸
502、堵头气门 503、堵头 5031、凸环
504、导向杆 505、密封圈 505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侧”、“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出于简明和说明的目的,实施例的原理主要通过参考例子来描述。在以下描述中,很多具体细节被提出用以提供对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这些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不限于这些具体细节。在一些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方法和结构,以避免无必要地使这些实施例变得难以理解。另外,所有实施例可以互相结合使用。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的上方设置有检修口105,在壳体10相邻检修口105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铰链板103,在检修口105的外周套设有盖板102,盖板102通过旋转轴与铰链板103转动连接,在盖板102背离铰链板103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扣板1021,在壳体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管道30,管道30连接到混合机(图中未示出)的出料口,管道30处于壳体10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边301,在壳体10的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的出料口,在壳体10相邻管道30的一面设置有除尘装置20,除尘装置20包括:支架201,支架201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焊接在壳体10的表面,在支架201的表面设置有气包202,气包202的表面设置有两个U形抱箍203分别对应两个支架201,U形抱箍203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架201的内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抱箍203插入支架201内部的两端通过螺母与支架201固定连接,在气包202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除尘器脉冲阀204,能够通过除尘器脉冲阀204清理壳体10内吸附的扬尘,在气包20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油水分离器205,能够通过除尘装置20对壳体10内的扬尘进行吹扫,在壳体10相邻管道30的另一面设置有搭扣组件40,搭扣组件40包括:安装座401,安装座401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表面,在安装座40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杆402,压杆402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U形卡杆403,U形卡杆403的一端卡接在扣板1021的卡槽中,通过下压压杆402使得U形卡杆403与扣板1021固定锁死,能够通过搭扣组件40与扣板1021配合对盖板102进行固定,在壳体10内部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104。
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50,封堵装置50包括:推动气缸501,推动气缸501固定设置在壳体10的右侧,推动气缸501的输出端位于壳体10的内部,且推动气缸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气门502,在堵头气门502朝向管道30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503,堵头503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凸环5031,在堵头503与堵头气门50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05,在密封圈505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槽5051,限位槽5051与凸环5031贴合连接使得密封圈505固定在堵头503与堵头气门502之间,且密封圈505贴合堵头气门502的一侧伸入堵头气门502的表面内部,密封圈505朝向管道3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与壳体10的密封边301相适配,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边301设置为V形,密封边301的V形角度大于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的角度,在密封圈505向密封边301移动时,密封圈505V形凹槽的两端先接触密封边301的两边表面,从而将密封边301表面粘连的粉尘物料进行推动。在密封边301表面粘连粉尘物料时,通过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和密封边301相互配合,当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贴合密封边301时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的两端先接触密封边301的两边表面,使得密封圈505的V形凹槽贴合密封边301的两边表面移动,从而将粘连的粉尘物料往两边挤压,减少密封圈505与密封边301贴合时内部残留的粉尘物料(相较于现有的凹凸槽,在密封时无法推动表面粘连的粉尘物料,会导致粉尘物料卡死在凹凸槽的连接处内部,从而导致密封不牢固)。
在堵头气门502朝向推动气缸501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504,导向杆504的一端贯穿壳体10的表面,能够对堵头气门502移动时进行位置导向,位于导向杆504的下方在堵头气门502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滑块106,滑块106的一端与导轨104滑动连接。通过导轨104与滑块106在堵头503向管道30移动时保持堵头503与管道30的同心度,防止密封圈505在贴合管道30的密封边301时密封圈505错位,造成密封圈505损坏,密封不牢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管道30连接到混合机的出料口,在混合机搅拌物料前,推动气缸501启动,带动堵头气门502向管道30的方向移动,使得堵头503插入管道30内,且堵头气门502表面设置的密封圈505与管道30的密封边301贴合,实现管道30的密封,接着混合机对物料进行搅拌,通过将堵头503插入管道30的内部,使得密封圈505与密封边301相互贴合,从而实现管道30的密封,在混合机搅拌物料时防止物料从管道30漏出;
在混合机搅拌完成后,推动气缸501启动复位,带动堵头503远离管道30且堵头气门502与密封边301分离,接着搅拌后的物料通过混合机的出料口流入管道30,从管道30流出通过卸料口101进行卸料;
在卸料完成后,密封边301、堵头气门502、密封圈505上会粘连有粉尘物料,打开除尘器脉冲阀204将气包202内的气体通过除尘管206向壳体10内冲入,从而对密封边301、堵头气门502、密封圈505表面粘连的粉尘物料进行吹扫,防止堵头气门502与管道30配合时存在粘连物料影响密封性;
在需要对封堵装置50进行维修时,拉动压杆402使得U形卡杆403脱离扣板1021,翻转打开盖板102,然后人工对封堵装置50进行维修。
尽管上面对本申请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申请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申请构思的申请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5)

1.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在壳体的上方设置有检修口,在壳体相邻检修口的一面固定设置有铰链板,在检修口的外周套设有盖板,盖板通过旋转轴与铰链板转动连接,在盖板背离铰链板的一面固定设置有扣板,在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管道,管道处于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边,在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漏斗形的卸料口,在壳体相邻管道的一面设置有除尘装置,能够通过除尘装置对壳体内的扬尘进行吹扫,在壳体相邻管道的另一面设置有搭扣组件,能够通过搭扣组件与扣板配合对盖板进行固定,在壳体内部的相对表面分别设置有导轨;
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推动气缸,推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推动气缸的输出端位于壳体的内部,且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堵头气门,在堵头气门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头,堵头的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凸环,在堵头与堵头气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密封圈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与凸环贴合连接使得密封圈固定在堵头与堵头气门之间,且密封圈贴合堵头气门的一侧伸入堵头气门的表面内部,密封圈朝向管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V形凹槽,密封圈的V形凹槽与壳体的密封边相适配,在堵头气门朝向推动气缸的一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贯穿壳体的表面,能够对堵头气门移动时进行位置导向,位于导向杆的下方在堵头气门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除尘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两个且固定焊接在壳体的表面,在支架的表面设置有气包,气包的表面设置有两个U形抱箍分别对应两个支架,U形抱箍的两端分别插入支架的内部,在气包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除尘器脉冲阀,在除尘器脉冲阀上固定连接有除尘管,能够通过除尘器脉冲阀对密封边表面粘连的粉尘进行吹扫,在气包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油水分离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抱箍插入支架内部的两端通过螺母与支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搭扣组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设置在壳体的表面,在安装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压杆,压杆的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U形卡杆,U形卡杆的一端卡接在扣板的卡槽中通过下压压杆使得U形卡杆与扣板固定锁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边设置为V形,密封边的V形角度大于密封圈的V形凹槽的角度。
CN202222667006.7U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Active CN2183145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7006.7U CN218314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67006.7U CN218314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4551U true CN218314551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23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67006.7U Active CN218314551U (zh) 2022-10-11 2022-10-11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45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14551U (zh) 一种带有清理功能的混合机用放料装置
CN208412384U (zh) 一种带有可拆装锥形刺破装置的混合漏斗
CN211659763U (zh) 一种便于出料的卧式混料装置
CN211682800U (zh) 一种建筑沙石混凝土快速混合机
CN217300591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注浆机
CN212075647U (zh) 一种负压间歇循环输送装置
CN214287851U (zh) 一种用于混合酪蛋白颗粒的锥形混料机
CN212898964U (zh) 一种防堵塞的渣浆泵
CN212957670U (zh) 一种混凝土施工的下料装置
CN213534957U (zh) 一种电动休闲车渗水用水槽
CN113594758A (zh) 一种用于汽车充电座的口盒密封结构
CN112190473A (zh) 一种手性药物制备的湿法造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433140U (zh) 一种多功能塑料颗粒抛光装置
CN217318700U (zh) 一种apet胶片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2855765U (zh) 一种泵送剂的复配设备
CN219879596U (zh) 一种高效混料机
CN212557719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下料设备
CN214819904U (zh) 防尘型pvc生产混合机
CN113685564A (zh) 一种保护阀板的蝶阀
CN220411603U (zh) 一种下料槽阻止阀
CN214438697U (zh) 一种混料装置
CN215917191U (zh) 一种水性涂料用浆料分散罐
CN212017685U (zh) 一种湿浆混料机的出料机构
CN219942426U (zh) 一种搅拌釜辅助抽料装置
CN217341329U (zh) 一种高性能环保增粘剂生产用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Jiongjie

Inventor after: Zhang Qun

Inventor before: Zhu Dongjie

Inventor before: Zhang Q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