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10745U -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10745U
CN218310745U CN202222105519.9U CN202222105519U CN218310745U CN 218310745 U CN218310745 U CN 218310745U CN 202222105519 U CN202222105519 U CN 202222105519U CN 218310745 U CN218310745 U CN 218310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frame
chassis
base
support
floor t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55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超
章东海
徐荣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ye Special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ye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ye Special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ye Special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55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10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10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10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涉及模具装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承重架;所述底座和承重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承重架的立柱;所述底座、立柱和承重架之间形成有工作腔,所述立柱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供人员进出工作腔的开口;所述承重架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能够完全裸露出底盘中心孔的操作孔;所述承重架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用于对底盘进行限位的圆柱挡块。本实用新型该模底砖装配支架的承重架中间的操作孔比底盘中间圆形的中心孔的内径大得多,因此底盘放在承重架上方时,只要放正,底盘的中心孔不会被支架挡住,因此把底盘放在本实用新型支架上装配模底砖时能够保证模底砖的装配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背景技术
根据钢锭模模体和模底是否相连可以把模铸钢锭模分为连体式钢锭模和分体式锭模两种,连体式钢锭模的模体和模底是连在一起的,分体式钢锭模的模体与模底(即底盘)是分开的。在模铸下注法中,无论是连体式钢锭模还是分体式钢锭模,钢水都是从模底(或底盘)的模底孔中流进模子内腔中的。连体式钢锭模摆模前模底孔中需要先装配好模底砖,分体式钢锭模摆模前底盘也要先装配好模底砖。模铸下注法使用的分体式钢锭模底盘的中心存在着一个用于装配模底砖的中心孔(如图7所示)。连体式钢锭模摆盘前钢锭模需要侧放在地面上,以便钢锭模的模底孔能够方便的装配模底砖。分体式钢锭模摆盘时,先要把装配好模底砖的底盘摆在底板上,然后再把钢锭模模体竖直居中摆放在底盘上。
连体式钢锭模装配模底砖的方法是把钢锭模横放在地面上、使钢锭模模底的中心孔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再把模底砖装配进中心孔中。分体式下注钢锭模的底盘和钢锭模的模体是分开的,并且分体式下注钢锭模的底盘是圆盘状的,其装配模底砖时不能像连体式钢锭模那样侧放在地面上。分体式底盘装配模底砖时需要先使用链条把底盘悬吊在半空中(通常把链条的挂钩挂在底盘的侧边部分),然后操作人员站在底盘下面把模底砖装配进底盘的中心孔中,此种操作方式安全性不足,存在底盘脱落砸伤人的风险,同时分体式下注钢锭模的底盘悬挂在半空中装配模底砖时容易晃动,模底砖装配进底盘的中心孔中后模底砖容易歪斜装配质量难以保证。模底砖装配质量差的底盘摆盘后,由于模底砖歪斜底板中的流钢砖上升眼和底盘的模底砖砖眼不容易对正,浇铸过程中容易发生底盘跑钢事故,为此提出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包括:底座和承重架;所述底座和承重架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承重架的立柱;所述底座、立柱和承重架之间形成有工作腔,所述立柱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供人员进出工作腔的开口;所述承重架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能够完全裸露出底盘中心孔的操作孔;所述承重架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用于对底盘进行限位的圆柱挡块。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承重架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框架,且底座框架的边缘有突出于底座框架的凸块。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立柱为四棱柱或者圆柱。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重架包括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操作孔位于支架上。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操作孔为圆形或者方形。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立柱与底座和承重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加强的支撑板。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承重框架的侧壁设置有吊钩。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圆柱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承重架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挡块螺纹孔,所述螺纹柱和挡块螺纹孔相适配。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三角形块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模底砖装配支架,将分体式下注钢锭模底盘放在本实用新型支架上装配模底砖时,底盘呈水平放置,把底盘托住的是承重架中间的支架,此种托举底盘的方式安全性较高,不存在底盘脱落砸伤人的风险。
该模底砖装配支架的承重架中间的操作孔比底盘中间圆形的中心孔的内径(150mm)大得多,因此底盘放在承重架上方时,只要放正,底盘的中心孔不会被支架挡住,因此把底盘放在本实用新型支架上装配模底砖时能够保证模底砖的装配质量。
操作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支架进行模底砖的装配较为方便,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柱高度为1300mm,并且立柱的横截面边长长度或者直径仅为85mm,因此操作人员从支架侧面钻进支架内部比较方便;本实用新型支架所形成的内腔空间体积大约为1.30m3至1.47m3,空间足够大,操作人员在支架内部能够较好的完成底盘中心孔中模底装的装配操作。
本实用新型支架最上方承重架面积比较大,本实用新型支架适用范围广,0.9m、1.2m和1.6m等各种规格分体式钢锭模通用底盘都可以放在支架上装配模底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一实施例中承重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模铸下注法使用的某锭型钢锭模底盘;
图8为常见下注底盘配套使用的模底砖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101、底座框架;102、凸块;2、立柱;3、承重架;301、承重框架;302、支架;303、操作孔;304、圆柱挡块;305、吊钩;306、挡块螺纹孔;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常见的分体式下注钢锭模底盘包括0.9m通用底盘、1.2m通用底盘、1.6m通用底盘,常见的分体式下注钢锭模底盘的尺寸如表1所示,配套使用的模底砖的纵剖面示意图如图8所示,配套使用模底砖的尺寸如表2所示。
表1常见的分体式下注钢锭模底盘的尺寸
Figure BDA0003791493820000041
Figure BDA0003791493820000051
表2常见下注底盘配套使用的模底砖的尺寸
砖号 H(mm) D(mm) D1(mm) d(mm) d1(mm) 体积cm<sup>3</sup>≈
mD-4 240 145 160 50 65 3759
如图1-4所示,为解决上述通用底盘和通用底盘配套的各种模底砖装配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的模底砖装配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立柱2,且立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架3,立柱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供人员进出的开口,承重架3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能够完全裸露出底盘中心孔的操作孔30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具体的承重架3,承重架3包括承重框架301,承重框架3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02,操作孔303位于支架302上,其中承重架3、立柱2和底座1均采用长方体钢制作而成,该长方体钢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85mm。底座框架101和承重框架301均为正方形框架结构,其边长为1000mm,而承重框架301中间还形成有一个呈井字形的支架302,承重框架301中间的井字形支架其中间形成的操作孔303也是正方形,该操作孔的边长为450-600mm。该立柱2高度为1300mm。
为了解决上述通用底盘和通用底盘配套的各种模底砖装配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其基本结构如第一实施例,但是其底座1和承重架3均为圆形盘状结构,需要知道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承重架3和底座1均采用长方体钢制作而成,该长方体钢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其边长为85mm,底座框架101和承重框架301均为圆形框架结构,其圆形直径为1200mm,而承重框架301中间还形成有一个呈舵盘形的支架302,承重框架301中间的舵盘形支架其中间形成的操作孔303是圆形,该操作孔的直径为300-600mm,而区别于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立柱2呈圆柱状结构,立柱2高度为1300mm,其直径为85mm。
需要知道的是,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由于承重框架301的尺寸与底盘的尺寸相比来说,承重框架301的尺寸较大,因此在承重框架301的内部增加了支架302,而支架302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承重架3与底盘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承重架3的承重性,当然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将承重架3制作成整体的块状结构,在该块状结构上制作出操作孔303即可,但是此种制作方法会导致承重架3较重,从而导致实用新型支架的重心上升,进而造成其不稳定,同时可以知道的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形状构造并不仅限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形状构造,其中底座框架101、承重框架301和操作孔303其可以是任意中形状,例如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其只要能够稳定的放置,并且通过操作孔303将底盘的中心孔能够完全裸露出,并且利于装配工作即可。
同时结合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我们可以知道,在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制造过程中,我们也无需对立柱2的形状构造进行限制,立柱2的作用主要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制造出能够供人员进出和容纳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对于第一实施例来说采用与底座1和承重架3制作材料一致的长方体钢来制作立柱2,取材更加方便,节省制造时间,对于第二实施例来说,采用圆柱形结构的立柱2,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无棱角,因此在人员通过立柱2间的开口或者在实用新型支架内部进行操作时,不易产生磕碰伤,因此在制作立柱2时,可以选用任意种有利于制作或者使用的形状构造。
底座1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承重架3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结合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来看,即底座框架101所占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承重框架301所占面积,其主要作用是保证该实用新型支架的稳定性,当底座框架101所占面积等于承重框架301所占面积时,该实用新型支架呈正棱柱状或者圆柱状结构,当底座框架101所占面积大于承重框架301所占面积时,该实用新型支架呈正棱台状或者圆台状结构,而在日常的布局和放置过程中正棱台状或者圆台状结构其稳定性(重心较低)是优于正棱柱状或者圆柱状结构的,从而能够在日常操作过程中,使得该实用新型支架更加稳定,而从图1和图5中均可以看出,底座1均包括底座框架101,且底座框架101的边缘有突出于底座框架101的凸块102,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凸块102均为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块状结构,凸块102的突出长度均为100mm,由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底座框架101所占面积等于承重框架301所占面积,因此采用增加凸块102的方式来增加该实用新型支架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柱2与底座1和承重架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加强的支撑板4,支撑板4的作用主要是增大立柱2与底座1和承重架3连接处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其连接强度,使得该实用新型支架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增强,其与加强筋的效果类似,而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撑板4均为三角形块状结构,需要知道的是,在日常制作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其他结构形状的支撑板4,只要能够起到加强作用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该实用新型支架的搬运和移动,在承重框架301的侧壁设置有吊钩305,该吊钩305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与承重框架301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在承重框架301的侧壁开设出螺纹孔,采用螺纹固定的方式将吊钩305螺纹连接在承重框架301的侧壁上,同时为了便于该实用新型支架的使用,在承重架3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底盘进行限位的圆柱挡块304,由于部分底盘尺寸较小,其质量较轻,因此在安装模底砖时,容易造成底盘晃动移位,当底盘晃动移位时,容易造成模底砖安装歪斜,模底砖歪斜的底盘摆盘后,底板上升眼和底盘中模底砖上升孔不容易对正,浇铸过程中容易发生底盘跑钢事故,因此设置出的圆柱挡块304其外壁能够与底盘的外壁相抵触,进一步的在安装模底砖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底盘晃动移位,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为了便于使用,圆柱挡块304一定是可拆卸的,而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承重架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均匀分布的挡块螺纹孔306,在圆柱挡块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该螺纹柱与挡块螺纹孔相适配,因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为了将本实用新型支架适用于其他形状的底盘,我们仅需要在承重架3的顶部开设出相应的挡块螺纹孔即可。
在实际的使用中,还需要在本实用新型支架的外表面涂覆上专门用于警示的黄黑警示色。
当需要使用此实用新型支架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a)首先利用天车并通过吊钩305将本实用新型支架移动到需要使用的地点,进一步的把待装配模底砖的分体式钢锭模底盘放在本实用新型支架的承重架3上方,保证底盘的中心孔内腔完全位于承重架的操作孔303范围内,必要时采用圆柱挡块304对分体式钢锭模底盘进行限位。
b)将模底砖用草纸均匀包扎,模底砖小头朝上,用手把模底砖托进底盘的中心孔中,最后用木锤把模底砖打紧,使模底砖大头砖面与底盘底部齐平。
c)当底盘中心孔装配好模底砖后,用天车把底盘从本实用新型支架的承重架3上方吊到待浇钢的底板上,使模底砖的砖眼与底板上升眼对齐。
d)使用天车吊运分体式钢锭模模体,吊运时钢锭模模体头部朝上,把钢锭模模体摆放在底盘上,并保证钢锭模模体的中心纵轴线与底盘中心孔纵轴线重合,完成装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承重架(3);
所述底座(1)和承重架(3)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承重架(3)的立柱(2);
所述底座(1)、立柱(2)和承重架(3)之间形成有工作腔,所述立柱(2)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供人员进出工作腔的开口;
所述承重架(3)顶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能够完全裸露出底盘中心孔的操作孔(303);
所述承重架(3)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用于对底盘进行限位的圆柱挡块(3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承重架(3)边缘线所形成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座框架(101),且底座框架(101)的边缘有突出于底座框架(101)的凸块(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为四棱柱或者圆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架(3)包括承重框架(301),所述承重框架(30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302),所述操作孔(303)位于支架(3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303)为圆形或者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与底座(1)和承重架(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用于加强的支撑板(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框架(301)的侧壁设置有吊钩(30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挡块(3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承重架(3)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挡块螺纹孔(306),所述螺纹柱和挡块螺纹孔(306)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为三角形块状结构。
CN202222105519.9U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Active CN218310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519.9U CN218310745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5519.9U CN218310745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10745U true CN218310745U (zh) 2023-01-17

Family

ID=8488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5519.9U Active CN218310745U (zh) 2022-08-10 2022-08-10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10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310745U (zh) 一种模底砖装配支架
CN210128186U (zh) 一种可调节的起重机基座
CN21461541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早拆支撑装置
CN213671726U (zh) 专用于风电底座类铸件铸造成型的砂箱
CN210736105U (zh) 一种环保型畜禽粪便物料提升架台装置
CN209363596U (zh) 一种砂模铸造生产用铸件倾倒装置
CN217600757U (zh) 一种新型炼钢渣盘
CN207105197U (zh) 混凝土浇筑组合模具
CN215144611U (zh) 一种用于板栅生产的浇铸模具
CN208680850U (zh) 一种h型钢结构生产线
CN219926385U (zh) 一种六棱块浇筑模具
CN220743074U (zh) 一种具有分类结构的台车
CN212191217U (zh) 一种中间包上水口定位拆卸装置
CN215626748U (zh) 一种倒油装置
CN214828304U (zh) 一种吊装叠合板用平衡支架
CN218758686U (zh) 定型化模板上口防溢装置
CN219315525U (zh) 一种尺寸可调式盖梁模板
CN211254964U (zh) 吊装架
CN210102364U (zh) 一种筒形物料放置架及筒形物料放置架组件
CN210651197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板多层平台模具
CN213445827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起重机梁
CN21834731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厂房施工的安全挂梯
CN215626130U (zh) 栈桥板材固定吊具
CN210000771U (zh) 发动机前托架物流配送装置
CN219343705U (zh) 填充内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