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52438U - 双面冲孔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双面冲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52438U
CN218252438U CN202222693360.7U CN202222693360U CN218252438U CN 218252438 U CN218252438 U CN 218252438U CN 202222693360 U CN202222693360 U CN 202222693360U CN 218252438 U CN218252438 U CN 218252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unching
driving device
stamping
press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3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xin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3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52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52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52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冲孔设备,包括:工作台;连接座,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第一冲压部、第二冲压部分别与待冲孔工件的第一冲孔面、第二冲孔面相对;至少两个冲压驱动装置,沿靠近连接座的方向依次连接,第一方向上距离连接座最近的冲压驱动装置与连接座连接,第一方向上距离连接座最远的冲压驱动装置与工作台连接;每一冲压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连接座沿第一方向相对工作台移动,以带动第一冲压部对第一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或者带动第二冲压部对第二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面冲孔设备可解决目前的冲孔机加工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加工误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双面冲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冲孔设备。
背景技术
冲孔机是将原材料装夹固定完毕后,通过冲孔模具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向材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冲压作用力,以完成冲孔操作的一种机械设备。冲孔机可用于对薄片、钣金件进行加工、冲压、模压、压纹等强迫冲孔模具进入金属材料的作业。
然而,目前的冲孔机只能进行单面冲孔操作,对于需要双面冲孔的工件(即工件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面均需要冲孔),则需要在第一装夹状态下先对工件的其中一个面进行冲孔,然后调整至第二装夹状态(即将工件翻面后装夹)再对工件的另一个面进行冲孔,操作耗时且不便,加工效率较低,且容易因两次装夹操作的基准难以统一而造成加工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冲孔设备,旨在解决目前的冲孔机操作不便、加工效率较低且容易造成加工误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冲孔设备包括:
工作台;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第一冲压部和所述第二冲压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冲压部与所述第二冲压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冲压部用于与待冲孔工件的第一冲孔面相对,所述第二冲压部用于与所述待冲孔工件的第二冲孔面相对;
至少两个冲压驱动装置,至少两个所述冲压驱动装置沿靠近所述连接座的方向排列,每一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相邻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连接座最近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连接座最远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其中,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每一所述冲压驱动装置均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工作台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冲压部对所述第一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或者带动所述第二冲压部对所述第二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装夹驱动装置、固定支架和装夹压块;其中:
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冲孔工件的装夹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压块连接,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装夹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其中,所述装夹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装夹压块呈条状,所述装夹压块绕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装夹压块的一端绕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活塞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缸体部绕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装夹压块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所述装夹部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之间两两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装夹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装夹压块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放置所述装夹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压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装夹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压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测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一待测部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所述第一直线距离随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一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一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测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二待测部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所述第二直线距离随所述固定支架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二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第二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固定支架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装夹压块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测部;所述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三待测部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所述第三直线距离随所述装夹压块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装夹压块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三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三缓冲器与所述第三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装夹压块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辅助压块,所述辅助压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辅助压块用于与所述装夹部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集料箱和滑道件,所述集料箱具有容纳腔,所述集料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滑道件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孔面下方以及所述第二冲孔面下方,所述滑道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滑道件的输入端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滑道件的输出端的高度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面冲孔设备,通过多个沿第一方向依次连接的冲压驱动装置之间不同的伸缩状态组合,可令连接座相对工作台具有不同的移动行程,如此,在将待冲孔工件的第一冲孔面和第二冲孔面装夹固定于连接座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之间后,可通过冲压驱动装置驱动连接座沿第一方向相对工作台移动不同的距离,以带动第一冲压部、第二冲压部分别对第一冲孔面、第二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进一步地,通过连接座与工作台之间不同的行程配合,可适用于多种冲孔位置在第一方向上存在差异的待冲孔工件。基于上述设置,无需切换待冲孔工件的装夹状态即可实现对待冲孔工件的双面冲孔操作,简化了工序流程,提高了冲孔操作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由于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两次冲孔操作,因此不存在两次冲孔操作的装夹基准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可提高冲孔精度、减小加工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冲孔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冲孔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冲孔设备一实施例中装夹部分的机构运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冲孔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一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冲孔设备一实施例的第二视角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工作台 11 第二缓冲器
2 连接座 201 第一冲压部
3 冲压驱动装置 202 第二冲压部
4 装夹驱动装置 401 第一驱动装置
5 固定支架 402 第二驱动装置
6 装夹压块 501 第一支架
7 辅助压块 502 第二支架
8 集料箱 601 第一压块
9 滑道件 602 第二压块
10 第二距离传感装置 801 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双面冲孔设备包括:
工作台1;
连接座2,连接座2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连接座2上设有第一冲压部201和第二冲压部202,第一冲压部201和第二冲压部20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冲压部201与第二冲压部202相对设置;第一冲压部201用于与待冲孔工件(图中未示意出)的第一冲孔面相对,第二冲压部202用于与待冲孔工件的第二冲孔面相对;
至少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至少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沿靠近连接座2的方向排列,每一冲压驱动装置3与相邻的冲压驱动装置3连接,在第一方向上距离连接座2最近的冲压驱动装置3与连接座2连接,在第一方向上距离连接座2最远的冲压驱动装置3与工作台1连接;其中,冲压驱动装置3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液压缸,液压缸的工作压力更大,可避免在使用气缸时因内部气体可压缩而导致工作压力不足的问题);
每一冲压驱动装置3均用于驱动连接座2沿第一方向相对工作台1移动,以带动第一冲压部201对第一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或者带动第二冲压部202对第二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可通过导轨滑块组件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第一冲压部201、第二冲压部202可以是设置在连接座2上的冲头组件;待冲孔工件为预设种类的工件,其第一冲孔面与第二冲孔面并排间隔设置,待冲孔工件可通过装夹治具装夹固定于第一冲压部201与第二冲压部202之间;
每一冲压驱动装置3均具有一固定行程,各冲压驱动装置3的行程可按需设置为一致或不同。各冲压驱动装置3与工作台1、连接座2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或活塞连接于工作台1上;若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连接于工作台1上,则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或活塞连接于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上;若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连接于工作台1上,则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或活塞连接于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上;若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连接于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上,则第三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或活塞连接于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上;若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连接于第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上,则第三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或活塞连接于第二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上……以此类推,若最后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连接于前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上,则最后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连接于连接座2上;若最后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活塞连接于前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上,则最后一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缸体连接于连接座2上。如此可保证每一冲压驱动装置3均可单独通过其活塞与缸体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带动连接座2沿第一方向相对工作台1直线移动。
当各冲压驱动装置3均可单独驱动连接座2沿第一方向相对工作台1直线移动时,各冲压驱动装置3之间通过不同的伸缩状态组合可令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具有多段不同的移动行程。以设备中设置有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为例,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可通过不同的伸缩状态组合令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具有四段不同的移动行程(分别为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均处于收缩状态;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均处于伸长状态;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其中之一处于收缩状态、另一处于伸长状态);当两个冲压驱动装置3的行程不同时,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的距离则具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基于冲压驱动装置3为两个时的情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首先令第一冲压驱动装置3处于伸长状态且第二冲压驱动装置3处于收缩状态,并通过对待冲孔工件的夹持操作而令第一冲孔面、第二冲孔面位于第一冲压部201与第二冲压部202之间(第一冲压部20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冲压驱动装置3的距离小于第二冲压部20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冲压驱动装置3的距离)。此时,若驱动第二冲压驱动装置3伸长,即可带动第一冲压部201与第一冲孔面撞击而完成对第一冲孔面的冲孔操作;若驱动第一冲压驱动装置3收缩,即可带动第二冲压部202与第二冲孔面撞击而完成对第二冲孔面的冲孔操作。如此,无需切换待冲孔工件的装夹状态,即可通过冲压驱动装置3之间的配合实现对待冲孔工件的双面冲孔操作,从而简化了工序流程,提高了冲孔操作的便捷性,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由于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两次冲孔操作,因此不存在两次冲孔操作的装夹基准不统一的问题,从而可提高冲孔精度、减小加工误差。
可以理解的是,当冲压驱动装置3设置为两个以上时,具体冲压流程可根据上述实施例进行类推。此时各冲压驱动装置3之间可形成更多的伸缩状态组合方式,连接座2可相对工作台1具有更多不同的移动行程,如此可适应更多不同类型待冲孔工件(不同类型的待冲孔工件之间,具体可以是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冲孔面、第二冲孔面之间的距离存在差异,和/或第一冲孔面、第二冲孔面与冲压驱动装置3之间的距离存在差异)的双面冲孔操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至图5,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装夹驱动装置4、固定支架5和装夹压块6;其中:
固定支架5连接于工作台1上,固定支架5用于放置待冲孔工件的装夹部;装夹驱动装置4与装夹压块6连接,装夹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装夹压块6与装夹部抵接,以将装夹部压合于固定支架5上;其中,装夹驱动装置4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待冲孔工件可呈图示的长条状,第一冲孔面和第二冲孔面设在其一端上,装夹部设在其另一端上。装夹驱动装置4可设置于固定支架5或工作台1上,装夹驱动装置4可直接驱动装夹压块6或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装夹压块6直线移动或转动,以通过装夹压块6将装夹部压合于固定支架5上,实现待冲孔工件的便捷装夹固定,保证后续冲孔操作的顺利进行。
优选地,固定支架5用于放置装夹部的位置可设置与装夹部相适配的定位部(可以为定位凸起或定位凹腔),以在装夹阶段快速对待冲孔工件进行定位,提高加工效率。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固定支架5可通过导轨滑块组件与工作台1滑动配合,从而可通过固定支架5的移动对装夹于固定支架5上的待冲孔工件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冲孔位置,从而提高了设备的适用性并提高了冲孔操作的灵活性。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装夹压块6呈条状,装夹压块6绕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5上,装夹压块6的一端绕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装夹驱动装置4的活塞部,装夹驱动装置4的缸体部绕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5上,装夹压块6的另一端用于在装夹驱动装置4的驱动下与装夹部抵接;其中,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之间两两平行。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一种具体的装夹方法。基于上述设置,当装夹驱动装置4的活塞部相对缸体部伸长时,将带动装夹压块6相对固定支架5转动,同时缸体部亦配合装夹压块6的转动而相对固定支架5转动,以保证装夹压块6可绕固定支架5连续转动,直至装夹压块6的另一端转动至与装夹部抵接并将装夹部压合于固定支架5上;同理,当需要拆卸冲孔完毕的待冲孔工件时,只需驱动固定支架5往远离冲孔区域的方向移动,以预留待冲孔工件的拆卸空间,再令装夹驱动装置4的活塞部相对缸体部收缩,使装夹压块6打开,即可将待冲孔工件从固定支架5上取出,具体可参照图3所示的机构运动示意图(左侧示意图为装夹压块6完全夹持状态,右侧示意图为装夹压块6完全打开状态)。
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将装夹驱动装置4的直线运动转换为装夹压块6的摆动,从而拓展了夹持方式,可适应因空间限制而不便于通过直线驱动装夹压块6对待冲孔工件进行压合固定的情况。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辅助压块7,辅助压块7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支架5上,辅助压块7用于与装夹部抵接。
通过设置辅助压块7,可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冲孔工件进行进一步限位,避免待冲孔工件在冲孔过程中沿第一方向相对装夹压块6发生滑移而降低冲孔精度。具体地,辅助压块7可如图4和图5所示分别设置在装夹压块6的两侧,以同时对装夹部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面施加相向的压合作用力,以保证限位作用的稳定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辅助压块7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于固定支架5上,通过旋合螺纹紧固件即可带动辅助压块7相对固定支架5直线移动,当辅助压块7与装夹部抵接后,亦可通过螺纹紧固件的自锁作用避免辅助压块7回移而影响限位作用。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包括第一支架501和第二支架502,装夹驱动装置4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01和第二驱动装置402,装夹压块6包括第一压块601和第二压块602;其中:
第一支架501、第二支架502连接于工作台1上,连接座2位于第一支架501与第二支架502之间;
第一支架501用于放置装夹部;第一驱动装置401与第一压块60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401用于驱动第一压块601与装夹部抵接,以将装夹部压合于第一支架501上;其中,第一驱动装置401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第二支架502用于放置装夹部;第二驱动装置402与第二压块602连接,第二驱动装置402用于驱动第二压块602与装夹部抵接,以将装夹部压合于第二支架502上;其中,第二驱动装置402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支架501、第二支架502可分布于连接座2的左右两侧并呈镜像设置,如此可满足镜像设置的两种待冲孔工件的装夹及冲孔需要。基于该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的辅助压块7亦可对应第一支架501、第二支架502分别设置,第一支架501、第二支架502亦可沿第二方向分别滑动连接于工作台1上。而关于第一支架501、第二支架502与第一压块601、第二压块602、第一驱动装置401、第二驱动装置402及辅助压块7之间的配合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固定支架5与装夹压块6、装夹驱动装置4、辅助压块7之间配合方式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连接座2、工作台1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图中未示意出),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测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第一待测部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第一直线距离随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可便于操作人员即时获知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滑动的具体位置情况,从而可更便捷地将连接座2调整至预设位置,以保证装夹精度及冲孔精度。其中,以第一距离传感装置为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例,第一待测部可以是连接座2或工作台1上用于供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发出的激光束投射的区域。
优选地,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可通过一控制系统(具体可以是一种MCU微控制器)以有线或无线(通过设置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实现)的方式与各冲压驱动装置3通信连接,控制系统可在第一距离传感装置测得的第一直线距离达到某一预设距离阈值时发送相应的触发信号至对应的冲压驱动装置3,以触发对应的冲压驱动装置3启动或停止相应的驱动操作,如此可使得连接座2的位置调节更为及时准确,并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连接座2、工作台1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缓冲器(图中未示意出),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缓冲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一缓冲器用于与第一待缓冲部抵接;第一缓冲器与第一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连接座2相对工作台1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器,可避免连接座2在滑动过程中与工作台1上的限位部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一缓冲器可以是一种气压缓冲器或液压缓冲器,第一待缓冲部可以是连接座2或工作台1上用于与第一缓冲器相抵接的区域。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工作台1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测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用于获取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的探测部与第二待测部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第二直线距离随固定支架5相对工作台1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可便于操作人员即时获知固定支架5相对工作台1滑动的具体位置情况,从而可更便捷地将固定支架5调整至预设位置,以保证装夹精度及冲孔精度。其中,以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为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例,第二待测部可以是固定支架5或工作台1上用于供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发出的激光束投射的区域。
优选地,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可与一提示装置(可包括蜂鸣器、报警灯等)通信连接,从而可在第二距离传感装置10测得的第二直线距离达到某一预设距离阈值时触发提示装置发出告警信息,以及时提醒操作人员停止滑动固定支架5。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工作台1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缓冲器11,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缓冲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二缓冲器11用于与第二待缓冲部抵接;第二缓冲器11与第二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固定支架5相对工作台1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二缓冲器11,可避免固定支架5在滑动过程中与工作台1上的限位部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二缓冲器11可以是一种气压缓冲器或液压缓冲器,第二待缓冲部可以是固定支架5或工作台1上用于与第二缓冲器11相抵接的区域。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装夹压块6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图中未示意出),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测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第三待测部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第三直线距离随装夹压块6相对固定支架5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可便于操作人员即时获知装夹压块6相对固定支架5转动的具体位置情况,从而可更便捷地将装夹压块6调整至预设角度,以保证装夹精度。其中,以第三距离传感装置为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为例,第三待测部可以是装夹压块6或固定支架5上用于供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发出的激光束投射的区域。
优选地,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可通过一控制系统(具体可以是一种MCU微控制器)以有线或无线(通过设置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实现)的方式与装夹驱动装置4通信连接,控制系统可在第三距离传感装置测得的第三直线距离达到某一预设距离阈值时发送相应的触发信号至装夹驱动装置4,以触发装夹驱动装置4停止相应的驱动操作,如此可使得装夹压块6的位置调节更为及时准确,并提高了设备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固定支架5、装夹压块6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缓冲器(图中未示意出),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缓冲部(图中未示意出);第三缓冲器用于与第三待缓冲部抵接;第三缓冲器与第三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装夹压块6相对固定支架5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通过设置第三缓冲器,可避免装夹压块6在转动过程中与固定支架5上的限位部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第三缓冲器可以是一种气压缓冲器或液压缓冲器,第三待缓冲部可以是装夹压块6或固定支架5上用于与第三缓冲器相抵接的区域。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5,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集料箱8和滑道件9,集料箱8具有容纳腔801,集料箱8设置于工作台1上,滑道件9的输入端设置于第一冲孔面下方以及第二冲孔面下方,滑道件9的输出端与容纳腔801连通,滑道件9的输入端的高度位置高于滑道件9的输出端的高度位置。
通过设置集料箱8和滑道件9,冲孔操作产生的冲孔废料可在重力作用下沿滑道件9直接落入集料箱8中,后续可统一回收处理,从而可免去清理冲孔废料的不便。其中,滑道件9具体可以是一种通过折弯而形成滑槽的钣金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面冲孔设备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冲孔设备包括:
工作台;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座上设有第一冲压部和第二冲压部,所述第一冲压部和所述第二冲压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冲压部与所述第二冲压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冲压部用于与待冲孔工件的第一冲孔面相对,所述第二冲压部用于与所述待冲孔工件的第二冲孔面相对;
至少两个冲压驱动装置,至少两个所述冲压驱动装置沿靠近所述连接座的方向排列,每一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相邻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连接座最近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连接座最远的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连接;其中,所述冲压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每一所述冲压驱动装置均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工作台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冲压部对所述第一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或者带动所述第二冲压部对所述第二冲孔面进行冲孔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装夹驱动装置、固定支架和装夹压块;其中:
所述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待冲孔工件的装夹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压块连接,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装夹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其中,所述装夹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压块呈条状,所述装夹压块绕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装夹压块的一端绕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活塞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缸体部绕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装夹压块的另一端用于在所述装夹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所述装夹部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之间两两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装夹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装夹压块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连接座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放置所述装夹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压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第一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放置所述装夹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压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装夹部抵接,以将所述装夹部压合于所述第二支架上;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测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一待测部之间的第一直线距离,所述第一直线距离随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且/或,所述连接座、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一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一待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一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一缓冲器与所述第一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连接座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测部;所述第二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二待测部之间的第二直线距离,所述第二直线距离随所述固定支架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且/或,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工作台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二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二待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二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二缓冲器与所述第二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固定支架相对所述工作台的滑动而增大或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装夹压块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距离传感装置,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测部;所述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第三距离传感装置的探测部与所述第三待测部之间的第三直线距离,所述第三直线距离随所述装夹压块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且/或,所述固定支架、所述装夹压块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第三缓冲器,另外一个具有第三待缓冲部;所述第三缓冲器用于与所述第三待缓冲部抵接;所述第三缓冲器与所述第三待缓冲部之间的直线距离随所述装夹压块相对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而增大或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辅助压块,所述辅助压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辅助压块用于与所述装夹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冲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冲孔设备还包括集料箱和滑道件,所述集料箱具有容纳腔,所述集料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滑道件的输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冲孔面下方以及所述第二冲孔面下方,所述滑道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滑道件的输入端的高度位置高于所述滑道件的输出端的高度位置。
CN202222693360.7U 2022-10-12 2022-10-12 双面冲孔设备 Active CN218252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360.7U CN2182524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双面冲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3360.7U CN2182524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双面冲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52438U true CN218252438U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5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3360.7U Active CN218252438U (zh) 2022-10-12 2022-10-12 双面冲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52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52438U (zh) 双面冲孔设备
CN108393675B (zh) 一种显示器背板的边框固定件压合设备
CN212703929U (zh) 一种圆锯片基体加工数控冲床用工装
CN214382880U (zh) 一种折弯冲孔机
CN109747213B (zh) 一种液压机机身固定模块用滑块
CN209936433U (zh) 一种工装夹具
CN211360229U (zh) 一种板材冲压装置
CN114393097A (zh) 一种双面冲孔机
CN209363531U (zh) 一种锻压机两工位压头更换装置
CN220837485U (zh) 多点冲孔设备及冲孔治具总成
CN221209539U (zh) 一种长薄工件多方向冲压装置
CN220127451U (zh) 一种具有推料机构的冲压模具
CN217412132U (zh) 一种汽车精密冲压无预冲翻孔结构模具
CN211589242U (zh) 一种用于cnc设备的气动工装
CN220698049U (zh) 斜面精准侧翻机构
CN213002277U (zh) 一种具有二次定位功能的高精度冲床送料设备
CN217775300U (zh) 一种高精度精密冲床
CN219443117U (zh) 一种钣金件数控折弯打孔一体机
CN210676605U (zh) 一种用于高精度厚板冲裁的复合模具
CN218252216U (zh) 多工位打刻装置
CN215279573U (zh) 一种金属构件主体精准定位冲压模具
CN220574551U (zh) 一种汽车门框外板翻边模气动夹紧导向机构
CN221695016U (zh) 一种组装卡扣用工装
CN216027259U (zh) 一种金属薄板钣金冷加工用定位折弯机构
CN217071429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工件压销的压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