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28918U -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28918U
CN218228918U CN202221381012.XU CN202221381012U CN218228918U CN 218228918 U CN218228918 U CN 218228918U CN 202221381012 U CN202221381012 U CN 202221381012U CN 218228918 U CN218228918 U CN 218228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ther
seat
seat back
airbag
cush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10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皇甫上元
李忠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bi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722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6372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729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20164314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bi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bi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28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28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4Frontal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6Lateral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0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the bag being integrated in a multi-bag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6Ex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所述座椅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垫,所述安全气囊垫包括侧向垫和前垫以及承载系绳,所述侧向垫被配置为从座椅靠背的侧面向前展开,所述前垫从侧向垫的前端朝向座椅中央弯曲并延伸并且被定位在乘客的前侧处,所述承载系绳被配置为连接前垫的上部分和座椅靠背的上部分或者连接前垫的下部分和座椅靠背的下部分,使得当乘客被搭载到前垫上时,前垫承载乘客。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6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21-0072221和在2021年6月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No.10-2021-0072923的优先权。出于所有目的,这些申请中的每一个都通过该引用以其整体被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所述座椅安全气囊在围绕乘客的同时展开以通过在车辆的碰撞事故的情形下吸收被施加到乘员的冲击并约束乘员来最小化对乘员的伤害。
背景技术
除了行驶性能、便利性和功能之外,与车辆相关的技术已经被开发以确保乘员的安全。
特别地,在安装在车辆中的各种安全设备中,安全气囊被用作用于保护乘员免受冲击的最有效的装置。
安全气囊是用于在车辆碰撞的情形下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装置,并且包括被配置为检测车辆碰撞的碰撞传感器、被配置为基于碰撞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操作安全气囊的控制器以及被配置为基于来自控制器的信号而操作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模块。根据组装位置或要被保护的对象,安全气囊被分类为驾驶员安全气囊、前排乘客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车顶安全气囊等。
特别地,在发生侧面碰撞的情形下,就座在驾驶员座椅和乘客座椅中的乘员的上身移动并彼此碰撞或与扶手、座椅等碰撞,这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此外,如果乘员没有系安全带,则乘员的身体过度向前移动,并且即使前安全气囊被展开,也会对乘员施加很大的冲击。此外,即使乘员系好安全带,乘员的身体也会被惯性旋转和弯曲,这会对乘员造成附带伤害。
为了防止附带伤害,设置了被配置为围绕乘客的座椅安全气囊。然而,当在座椅安全气囊围绕乘客的状态下搭载乘客时,存在乘客在座椅和安全气囊之间滑出的问题。前述作为背景所解释的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不旨在意味着本发明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领域的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安全气囊,其中,被配置为承载被安装在座椅中的安全气囊垫的承载系绳将安全气囊垫的前垫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并且将前垫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从而防止乘客从安全气囊垫分离。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该座椅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垫,该安全气囊垫包括被配置为从座椅靠背的侧面向前展开的侧向垫,以及从侧向垫的前端朝向座椅中央弯曲和延伸并被定位在乘客的前侧处的前垫;以及承载系绳,该承载系绳被配置为连接前垫的上部分和座椅靠背的上部分或连接前垫的下部分和座椅靠背的下部分,使得当乘客被搭载到前垫上时,前垫承载乘客。
前垫可以包括:从侧向垫的前端被弯曲的弯曲部分;从弯曲部分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并且承载系绳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的上系绳;和被配置为将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的下系绳。
上系绳可以具有被固定到座椅靠背的一端,以及被分开并被连接到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上部分的另一端。
侧向垫、前垫和承载系绳可以被分别设置为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两个相对侧处的一对侧向垫、一对前垫和一对承载系绳,并且上系绳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在座椅靠背上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位置。
侧向垫、前垫和承载系绳可以被分别设置为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两个相对侧处的一对侧向垫、一对前垫和一对承载系绳,并且上系绳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
上系绳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包括:具有被固定到座椅靠背的一端以及被连接到弯曲部分的上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一系绳;具有被固定到座椅靠背的一端以及被连接到延伸部分的上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二系绳。
侧向垫、前垫和承载系绳可以被分别设置为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两个相对侧处的一对侧向垫、一对前垫和一对承载系绳,一对第一系绳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使得该对第一系绳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且一对第二系绳可以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
下系绳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侧向下部分,并且下系绳的另一端可以被分开并且被连接到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下部分。
承载系绳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围绕前垫的外侧的罩部分;从罩部分的上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的上承载部分;从罩部分的下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的下承载部分,并且罩部分可以通过缝合被连接到前垫。
罩部分可以包括形成在其中前垫被弯曲的部分中的狭缝,并且狭缝可以沿向上/向下方向延伸。
前垫可以包括:从侧向垫的前端被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从弯曲部分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上承载部分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多个上承载部分可以分别从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上部分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下承载部分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下承载部分可以分别从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下部分延伸,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
前垫可以包括:从侧向垫的前端被弯曲的弯曲部分;以及从弯曲部分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罩部分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覆盖弯曲部分的侧向部分;以及被配置为覆盖延伸部分的前部分,并且上承载部分和下承载部分可以分别从侧向部分和前部分向上和向下延伸。
承载系绳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具有线形,并且多个承载系绳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朝向安全气囊垫延伸。
承载系绳可以包括:主系绳,每个主系绳具有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的一端以及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的另一端,主系绳在连接座椅靠背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的连接点的假想线的延长线上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辅助系绳,该辅助系绳被设置在主系绳内部或外部,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
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可以从主系绳分支出来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的前垫或侧向垫,并且辅助系绳的端可以再次被连接到主系绳。
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可以在邻近乘客的头部的一侧处分支出来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
辅助系绳可以包括:被设置在主系绳内部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的前垫的第一系绳;以及被设置在主系绳外部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的侧向垫的第二系绳,并且辅助系绳可以承载乘客的沿向前、横向或对角方向的负载。
增强材料可以被插入到第一系绳的基于宽度方向的邻近乘客的端中。
安全气囊垫和承载系绳可以分别被设置为一对安全气囊垫和一对承载系绳,该一对安全气囊垫和一对承载系绳被配置为对称地在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处展开。
承载系绳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垫包括侧向垫和前垫,以便于保护乘客的侧面和前侧。具有面形的承载系绳将前垫的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从弯曲部分朝向乘客的前侧延伸的延伸部分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此外,承载系绳将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因此,承载系绳可以承载前部分和侧向部分,以当乘客被搭载时防止乘客在前部分之间滑出,从而减少对乘客的伤害。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垫可以被设置为围绕乘客。多个线形承载系绳可以沿不同的方向被设置并承载安全气囊垫,这使得即使乘客沿各个方向被搭载也可以安全地保护乘客。
此外,具有线形的承载系绳与面形承载系绳一起可以承载安全气囊垫,这使得可以增加用于承载安全气囊垫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是图示当从下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视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垫的视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中承载系绳被联接到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垫的状态的视图。
图8至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承载系绳被包括在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中的各种示例的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俯视图。
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主系绳的固定点的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图1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其中乘客被搭载到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上的情境的俯视图。
图16至图17是图示第二系绳的示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或申请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或功能描述仅出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被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各种形式被实施,并且不应该被阐释为本发明被限制于在本说明书或申请中所描述的实施例。
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更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形式,所以具体实施例将在图中进行图示并且在本说明书或申请中进行详细描述。然而,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并不旨在将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实施例限制为具体实施例,而是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覆盖了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方案。
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在本文中可能仅被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出于将一个构成元件与其他构成元件进行区分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根据本发明的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构成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构成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构成元件。
当一个构成元件被描述为被“联接”或“连接”到另一构成元件时,应当理解一个构成元件可以直接被联接或连接到另一构成元件,并且在构成元件之间也可以存在中间构成元件。当一个构成元件被描述为被“直接联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构成元件时,应当理解在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中间构成元件。用于解释在构成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他表达,即“之间”和“恰好之间”或“邻近”和“直接邻近”,应以类似方式被阐释。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被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在上下文中被明确描述为不同的含义,否则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应理解,术语“包含”、“包括”、“构成”、“组成”、“含有”、“具有”、“带有”或其其他变体是包含性的,并因此指定所述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诸如那些在通常所使用的词典中所限定的术语应该被阐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阐释为理想或过度形式化的含义,除非在本说明书中被明确限定。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来详细描述本发明。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构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图 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5是图示当从下侧观察时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视图,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垫的视图,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其中承载系绳30被联接到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安全气囊垫的状态的视图。
将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示例性实施例。
已经开发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以在最近正在被开发的座椅的各种形状中的乘客200的任何就座姿势或任何座椅位置下保护驾驶员或乘客200(在下文中是“乘客200”)。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垫10,该安全气囊垫10包括被配置为从座椅靠背100的侧面向前展开的侧向垫11,以及从侧向垫11的前端朝向座椅中央弯曲和延伸并且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的前垫12;以及承载系绳20和30,该承载系绳20和30被配置为连接前垫12的上部分和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或连接前垫12的下部分和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使得当乘客200被搭载到前垫12上时,前垫12 承载乘客200。
侧向垫11可以被展开以从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向前突出并保护乘客200 的侧面。前垫12可以被展开以从侧向垫11的前端朝向座椅的中央部分弯曲并延伸并且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
侧向垫11和前垫12可以被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100的两个相对侧处,并且在乘客200就座在座椅中的状态中被展开以围绕乘客200的两个相对侧和前侧。
承载系绳30可以将前垫12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将前垫12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因此,当乘客200 由车辆的外部碰撞而沿向前、横向或对角方向被搭载时,承载系绳30承载前垫12以防止乘客200从在前垫12之间的部分分离。
特别地,连接前垫12的下部分和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的承载系绳 30可以被连接到座椅的侧向部分33a。因此,侧向垫11和前垫12在切割形成在座椅靠背100的侧向表面上的撕裂线的同时可以一起被展开。
此外,撕裂线延伸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因此,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承载系绳30可以在切割撕裂线的同时与侧向垫11和前垫12一起被展开。
因此,当侧向垫11和前垫12被展开时,承载系绳30承载前垫12,从而承载乘客200的负载并保护乘客200的前侧和侧面免受外部碰撞。
前垫12包括从侧向垫11的前端弯曲的弯曲部分12a和从弯曲部分12a 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12b。承载系绳3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将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上系绳31,以及被配置为将弯曲部分12a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的下系绳32。
前垫12的弯曲部分12a可以从侧向垫11的前端朝向座椅的中央被弯曲并且限定前垫12的展开方向。延伸部分12b可以沿曲线方向延伸到乘客200的前侧。
气体从被安装在座椅靠背100上的充气机被注射到侧向垫11中。弯曲部分12a允许侧向垫11和延伸部分12b彼此连通,使得在侧向垫11中的气体可以被注射到延伸部分12b中。
承载系绳30的上系绳31将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且承载系绳30的下系绳32将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使得上系绳31和下系绳32可以承载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的延伸部分 12b、承载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对角侧处的弯曲部分12a,并承载侧向垫11。
因此,承载系绳30的承载角度被改进,使得承载系绳30可以承载侧向垫11和前垫12两者,从而为沿各个方向的碰撞进行准备。
上系绳31的一端被固定到座椅靠背100,并且上系绳31的另一端被分开并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
如在图2至图4中所图示的,被连接到前垫12的上部分的上系绳31 的一端在一个点处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且上系绳31的另一端被分开并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
因此,上系绳31的一个表面被切除,使得上系绳31可以连接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当弯曲部分12a被充气时,被弯曲的上系带31的一部分可以被移除,从而增加上系带31可以承载前垫12的角度。
此外,上系绳31被制造为单个表面系绳,这使得可以减少制造成本。
侧向垫11、前垫12和承载系绳30分别被设置为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100的两个相对侧处的一对侧向垫11、一对前垫12和一对承载系绳30。上系绳31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在座椅靠背100上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的位置。
如在图3中所图示的,上系绳31的一端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的部分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 100的上侧。
因此,因为撕裂线可以仅在座椅靠背100的上侧形成在座椅靠背100 上,所以座椅靠背100的切口部分可以被减少,使得上系绳31可以被快速展开。
一对侧向垫11、一对前垫12和一对承载系绳30被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100的两个相对侧处,并且上系绳31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
如在图2中所图示的,上系绳31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
因此,上系绳31的长度可以增加,并且在座椅靠背100和承载系绳 30之间的角度可以降低,从而承载前垫12和侧向垫11的承载力。
上系绳31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包括:具有被固定到座椅靠背100 的一端和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一系绳31a;以及具有被固定到座椅靠背100的一端和被连接到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的另一端的第二系绳31b。
如在图7中所图示的,第一系绳31a可以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并且第二系绳31b可以被连接到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从而承载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
因此,由于第一系绳31a和第二系绳31b分别独立地承载延伸部分12b 和弯曲部分12a,则第一系绳31a和第二系绳31b也可以承载前垫12和侧向垫。
一对侧向垫11、一对前垫12和一对承载系绳30被对称地设置在座椅靠背100的两个相对侧处。一对第一系绳31a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使得该对第一系绳31a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一对第二系绳31b可以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
如在图4中所图示的,一对第一系绳31a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一对第二系绳31b可以沿车辆的左/ 右方向彼此被间隔开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
因此,第一系绳31a承载前垫12,使得前垫12不会彼此间隔开,从而防止乘客200在前垫12之间滑出。第二系绳31b可以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从而沿向前方向和对角方向承载乘客200的负载。
下系绳32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侧向下部分,并且下系绳32的另一端可以被分开并且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
由于下系绳32的一端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并且下系绳32的另一端被分开并且被连接到弯曲部分12a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因此下系绳32可以被设置成使得不妨碍在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 之间的充气。
图8至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承载系绳30被包括在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中的各种示例的视图。
图8是图示其中上承载部分34和下承载部分35形成在罩部分(或罩) 33上并且相互分离的示例的视图,图9是图示其中罩部分33被彼此分离,并且上承载部分34和下承载部分35分别形成在罩部分33上的示例的视图,并且图10是图示其中上系绳31和下系绳32被分别连接到前垫12的示例的视图。
承载系绳3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围绕前垫12的外侧的罩部分33、从罩部分33的上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上承载部分34,以及从罩部分33的下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的下承载部分35。罩部分33可以通过缝合被连接到前垫12。
如在图1、图8至图9中所图示的,承载系绳30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承载系绳30的另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 的下部分,被设置在中间侧处的罩部分33可以围绕前垫12,并且罩部分 33可以向上和向下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
此外,罩部分33的多个部分通过缝合被联接到前垫12,这使得可以防止前垫12与罩部分33分离。
因此,罩部分33可以在承载整个前垫12的同时牢固地承载座椅靠背 100、前垫12和侧向垫11。
罩部分33可以包括狭缝33c,所述狭缝33c形成在其中前垫12被弯曲的部分中,并且狭缝33c沿向上/向下方向延伸。
由于向上延伸的狭缝33c形成在其中前垫12被弯曲的罩部分33的部分中,因此前垫12可以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同时通过狭缝33c 的未用空间被可靠地朝向乘客200弯曲,使得承载系绳30可以可靠地承载前垫12。
垫包括从侧向垫11的前端弯曲的弯曲部分12a和从弯曲部分12a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12b。上承载部分34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上承载部分34可以分别从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 的上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下承载部分35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下承载部分35可以分别从弯曲部分12a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
罩部分33可以围绕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从罩部分33的上部分延伸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上承载部分34可以在弯曲部分12a的上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上部分处彼此分离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
此外,下承载部分35在弯曲部分12a的下部分和延伸部分12b的下部分处彼此分离并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
因此,可以承载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两者,并且增加用于约束乘客200的力,使得乘客200不会在延伸部分12b之间向前滑出。
垫包括从侧向垫11的前端弯曲的弯曲部分12a和从弯曲部分12a朝向座椅的中央延伸的延伸部分12b。罩部分33包括被配置为覆盖弯曲部分 12a的侧向部分33a和被配置为覆盖延伸部分12b的前部分33b。上承载部分34和下承载部分35可以分别从侧向部分33a和前部分33b向上和向下延伸。
如在图9中所图示的,罩部分33彼此分离并分别覆盖弯曲部分12a 和延伸部分12b。上承载部分34和下承载部分35可以分别从罩部分33 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延伸并且分别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并由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承载。多个罩部分33可以通过缝合被分别联接到对应的弯曲部分12a和对应的延伸部分12b,从而防止弯曲部分12a和延伸部分12b的分离。
因此,系绳被直接连接到延伸部分12b和弯曲部分12a,这使得可以增加用于约束乘客200的力。
与在上系绳31和座椅之间的连接相关的各种示例可以被应用于其中上承载部分34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实施例。
承载系绳30可以形成为面形并且通过缝合被联接到前垫12。
如在图10中所图示的,承载系绳30形成为具有面形的表面系绳并以点联接的方式被联接到座椅靠背100。前垫12通过利用线接触进行缝合而被联接,使得承载部分沿其中前垫12延伸的方向增加。因此,可以改进承载垫的承载力。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1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主系绳21的固定点的视图,并且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透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的另一实施例将参照图11至图14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已经被开发,以在最近正在被开发的座椅的各种形状中的乘客200的任何就座姿势或任何座椅位置下保护驾驶员或乘客200。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包括:安全气囊垫10,该安全气囊垫10包括被配置为从座椅靠背100的侧面向前被展开的侧向垫11,以及前垫12,该前垫12从侧向垫11的前端朝向座椅中央弯曲和延伸并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以及多个线形承载系绳20,该多个线形承载系绳 20被配置为连接安全气囊垫10的上部分和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或者连接安全气囊垫10的下部分和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使得当乘客200被搭载到安全气囊垫10上时,安全气囊垫10承载乘客200。多个承载系绳 20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朝向安全气囊垫10延伸。
侧向垫11可以被展开为从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向前突出并保护乘客200 的侧面。前垫12可以被展开为从侧向垫11的前端朝向座椅的中央部分弯曲并延伸,并且前垫12可以被定位在乘客200的前侧处。
侧向垫11和前垫12可以对称地设置在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处并且在乘客200在座椅中就座的状态下被展开以围绕乘客200的两个相对侧和前侧。
线形承载系绳20的一端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且线形承载系绳20的另一端可以在座椅靠背100的中间侧处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
此外,具有线形的承载系绳20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并且当乘客200 被搭载到安全气囊垫10上时承载安全气囊垫10的运动。当安全气囊垫10 被展开时,具有线形的承载系绳20可以被容易地嵌入或安装在座椅靠背 100中并与安全气囊垫10一起被快速展开。
此外,与面系绳相比,制造线系绳所需要的成本可以降低。
承载系绳20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承载系绳20在不同的位置处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因此,多个承载系绳20可以以不同的角度被连接到座椅靠背。
由于多个承载系绳20以不同的角度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因此当乘客200被搭载到安全气囊垫10上时,即使乘客200沿向前、横向或对角方向被搭载,也可以承载乘客200。
承载系绳20可以包括:主系绳21,每个主系绳21具有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的一端,以及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的另一端,主系绳21在连接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上的连接点的假想线的延伸线上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并且辅助系绳22被设置在主系绳21 的内部或外部并且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
承载系绳20被设置为多个并且被设置在安全气囊垫10上。主系绳21 可以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并且被定位在从连接线朝向座椅靠背100的前侧延伸的假想线上,所述连接线连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端的连接点和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端的连接点。辅助系绳22可以被定位在主系绳21的外部或内部,以不同的角度相对于主系绳21进行定位,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侧向垫11或前垫12。
因此,主系绳21可以承载整个安全气囊垫10。当乘客200沿其中主系绳21不能承载安全气囊垫10的方向被搭载时,辅助系绳22可以防止乘客200从安全气囊垫10分离。
辅助系绳22可以被设置为多个,并且多个辅助系绳可以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或侧向垫11。
被定位在主系绳21外部的辅助系绳22可以被连接到在该处前垫12 和侧向垫11进行连接的点。被定位在主系绳21内部的辅助系绳22可以被连接到前垫12的中间侧。
被连接到前垫12的辅助系绳22可以承载向前被搭载的乘客200,并且被连接到侧向垫11的辅助系绳22可以承载被对角地搭载或侧向地搭载的乘客200。
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22可以从主系绳21分支出来并且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或侧向垫11,并且辅助系绳22的端可以被再次连接到主系绳21。
辅助系绳22可以从主系绳21分支出来并且从主系绳21沿不同的方向延伸,并且沿不同的方向延伸的辅助系绳22可以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 10的前垫12或侧向垫11。
因此,仅主系绳21可以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并且主系绳21和辅助系绳22可以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这使得可以简化承载系绳20与安全气囊垫10之间的连接。
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22可以在邻近乘客200头部的一侧处分支出来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
辅助系绳22可以在邻近乘客200头部的一侧处从主系绳21分支出来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或侧向垫11。
因此,辅助系绳22可以在辅助系绳22可以承载安全气囊垫10处的最佳位置处分支出来,从而承载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和侧向垫11。
辅助系绳22可以包括被设置在主系绳21内部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 10的前垫12的第一系绳22a,以及被设置在主系绳21外部并且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侧向垫11的第二系绳22b。因此,辅助系绳22可以承载乘客200沿向前、横向或对角方向的负载。
第一系绳22a可以被连接到前垫12并承载乘客200朝向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的负载。第二系绳22b可以承载侧向垫11的弯曲部分或前垫 12,从而防止安全气囊垫10的在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处的部分彼此分离。
图16至图17是图示第二系绳22b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进一步参照图16,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系绳22a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系绳22a的沿宽度方向邻近乘客200的端可以被折叠。
第一系绳22a可以被定位在主系绳21内部并且被连接到前垫。在这种情况下,当乘客200沿横向或对角方向被搭载时,乘客可能会接触到第一系绳22a,并且乘客200的面部或颈部可能会因外部冲击而与第一线形系绳22a接触而受伤。
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在图16中所图示的,第一系绳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外线中的设置在乘客200的方向上的外线可以以叠加状态被缝合。
因此,第一系绳22a的邻近乘客200的外线可以平滑地形成。因此,即使乘客200因外部冲击而与第一系绳22a接触,乘客200也不会被第一系绳22a伤害。
进一步参照图17,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系绳22a的第二实施例中,增强材料40可以被插入到并被定位在第一系绳22a的基于宽度方向的邻近乘客200的端处。
同样地,如在图17中所图示的,为了防止由在乘客200与第一系绳22a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伤害,可以将增强剂插入到第一系绳22a中,或者可以缝合第一系绳22a同时围绕沿第一系绳22a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增强剂。
因此,第一系绳22a的邻近乘客200的外线可以平滑地形成。因此,即使乘客200因外部冲击而与第一系绳22a接触,乘客200也不会被第一系绳22a伤害。
承载系绳20可以具有线形并且被插入到或被连接到设置在安全气囊垫10上的环,或者通过缝合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
承载系绳20可以被配置为线形系绳。线形承载系绳20可以通过被连接到设置在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或侧向垫11上的环而承载安全气囊垫10。或者,承载系绳20可以通过缝合被直接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
当环被用于连接承载系绳20时,安全气囊垫10的包装可以更加简化。当缝合被用于连接承载系绳20时,可以改进安全气囊垫10的承载力。
安全气囊还可以包括承载系绳30,所述承载系绳30具有面形并且被配置为将前垫12的上部分和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同时围绕前垫 120。承载系绳20可以被定位在面形承载系绳30外部并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或面形承载系绳30。
面形承载系绳30可以被附加地设置为将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12的上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并将前垫12的下部分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下部分。因此,承载系绳30和承载系绳20可以同时承载安全气囊垫10,从而增加承载力。
安全气囊垫10和承载系绳20被分别设置为一对安全气囊垫10和一对承载系绳20,该一对安全气囊垫10和一对承载系绳20被配置为在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处被对称地展开。
安全气囊垫10和承载系绳20被安装在座椅的两个相对侧处并被对称设置。在车辆的碰撞事故的情形中,安全气囊垫10和承载系绳20被快速展开同时围绕乘客200的两个相对侧和前侧,从而即使车辆的碰撞沿任何方向发生也能保护乘客200。
此外,承载系绳20可以承载安全气囊垫10,使得安全气囊垫10不会彼此分离。因此,乘客200可以被定位在安全气囊垫10与座椅之间的空间中。
承载系绳20可以在其一端处彼此相交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的上部分。
承载系绳20可以在彼此相交的同时彼此间隔开并且被连接到座椅靠背100以减小承载系绳20被连接到安全气囊垫10的角度。
因此,承载系绳20的承载力可以被增加,使得安全气囊垫10的前垫 12不会彼此分离。
尽管以上已经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全气囊垫,所述安全气囊垫包括:
多个侧向垫,每个所述侧向垫被配置为从车辆的座椅靠背的侧面中的一个沿所述车辆的向前方向展开;和
多个前垫,每个所述前垫从所述侧向垫中的一个的前端部分朝向所述车辆的座椅的中央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在展开时被定位在所述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客的前侧处;和
多个承载系绳,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在所述前垫的多个上部分和所述座椅靠背的上部分之间延伸,或者在所述前垫的多个下部分和所述座椅靠背的下部分之间延伸,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驾驶员或乘客被搭载到所述前垫上时承载所述前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垫包括:
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被联接到所述侧向垫的所述前端;和
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弯曲部分朝向所述座椅的中央延伸,
所述承载系绳包括:
上系绳,所述上系绳从所述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上部分延伸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分;和
下系绳,所述下系绳从所述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下部分延伸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下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系绳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端部分和被联接到所述弯曲部分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上部分的第二端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侧向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两侧面处的一对侧向垫,
所述多个前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前垫,
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两侧面处的一对承载系绳,并且
所述上系绳的一端被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彼此侧向地间隔开的多个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侧向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侧向垫,
所述多个前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前垫,
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承载系绳,并且
所述上系绳被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并且具有彼此相互作用的端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系绳包括多个上系绳,所述多个上系绳包括:
第一系绳,所述第一系绳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端部分和被联接到所述弯曲部分的所述上部分的第二端部分;和
第二系绳,所述第二系绳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第一端部分和被联接到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上部分的第二端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侧向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两侧面处的一对侧向垫,
所述多个前垫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前垫,
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包括分别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侧面处的一对承载系绳,
所述第一系绳包括一对第一系绳,所述一对第一系绳分别具有彼此相交的所述第一端部分,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系绳包括一对彼此侧向地间隔开的第二系绳。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系绳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下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和被分开并被联接到所述弯曲部分的所述下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所述下部分的第二端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绳包括:
罩,所述罩被配置为围绕所述前垫的外表面;
上承载部分,所述上承载部分在所述罩的上部分和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分之间延伸;和
下承载部分,所述下承载部分在所述罩的下部分和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下部分之间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垫包括弯曲部分,并且
所述罩包括被定位在所述前垫的所述弯曲部分处并且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狭缝。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垫包括:
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被联接到所述侧向垫的前端部分;和
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弯曲部分朝向所述座椅的中央延伸,
上承载部分包括多个上承载部分,所述多个上承载部分分别从所述弯曲部分的上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上部分延伸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分,并且
所述下承载部分包括多个下承载部分,所述多个下承载部分分别从所述弯曲部分的下部分和所述延伸部分的下部分延伸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下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垫包括:
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被联接到所述侧向垫的前端部分;和
延伸部分,所述延伸部分从所述弯曲部分朝向所述座椅的中央延伸,
所述罩包括:
侧向部分,所述侧向部分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弯曲部分;和
前部分,所述前部分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延伸部分,并且
所述上承载部分和所述下承载部分分别沿竖直方向从所述侧向部分和所述前部分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系绳包括多个承载系绳,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具有线形形状并且分别以多个不同的角度朝向所述安全气囊垫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载系绳包括:
多个主系绳,每个所述主系绳具有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分的第一端部分和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下部分的第二端部分;和
多个辅助系绳,所述多个辅助系绳邻近所述主系绳设置并被联接到所述安全气囊垫。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系绳中的一个或多个从所述主系绳分支出来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安全气囊垫的所述前垫或所述侧向垫,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的端被连接到所述主系绳。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辅助系绳在所述驾驶员的头部或乘客的头部的一侧处从所述主系绳分支出来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安全气囊垫。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辅助系绳包括:
第一系绳,所述第一系绳被设置在所述主系绳内部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安全气囊垫的所述前垫;和
第二系绳,所述第二系绳被设置在所述主系绳外部并且被联接到所述安全气囊垫的所述侧向垫,并且
所述辅助系绳被配置为沿所述车辆的向前方向或所述车辆的横向或对角方向承载所述乘客的负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定位在所述第一系绳的邻近所述驾驶员或乘客的端处的增强材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垫包括一对安全气囊垫,所述一对安全气囊垫被配置成分别在所述座椅的两侧面处对称地展开,和
所述承载系绳包括一对承载系绳,所述一对承载系绳被配置为分别在所述座椅的所述侧面处对称地展开。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承载系绳被联接到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上部分并且具有彼此相交的端部分。
CN202221381012.XU 2021-06-03 2022-06-01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Active CN21822891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72221A KR20220163723A (ko) 2021-06-03 2021-06-03 차량용 시트 에어백
KR10-2021-0072221 2021-06-03
KR10-2021-0072923 2021-06-04
KR1020210072923A KR20220164314A (ko) 2021-06-04 2021-06-04 차량용 시트 에어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28918U true CN218228918U (zh) 2023-01-06

Family

ID=82402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1012.XU Active CN218228918U (zh) 2021-06-03 2022-06-01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8472A1 (zh)
CN (1) CN218228918U (zh)
DE (1) DE202022103129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851A (zh) * 2024-01-02 2024-02-13 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188684A (ja) 2021-06-09 2022-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搭載型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2188683A (ja) 2021-06-09 2022-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搭載型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3009411A (ja) 2021-07-07 2023-0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KR20230031555A (ko) * 2021-08-27 2023-03-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시트 에어백 장치
JP2023032981A (ja) * 2021-08-27 2023-03-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230031556A (ko) * 2021-08-27 2023-03-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시트 에어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010249A1 (de) * 2016-08-26 2018-03-01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sowie Airbagkissen für eine Airbagvorrichtung
WO2019107073A1 (ja) * 2017-11-30 2019-06-0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KR102518179B1 (ko) * 2017-12-08 2023-04-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레스트 에어백
KR102476217B1 (ko) * 2018-04-09 2022-12-09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에어백 장치
JP7217811B2 (ja) * 2019-08-07 2023-02-03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KR20210072221A (ko) 2019-12-06 2021-06-17 정영선 개인 맞춤형 웰빙 가이드 프로그램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매체에 저장된 개인 맞춤형 웰빙 가이드 애플리케이션
KR20210072923A (ko) 2019-12-10 2021-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폴드 앤 다이브 시트의 시트쿠션 틸팅 장치
KR20210139091A (ko) * 2020-05-13 2021-11-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에어백장치
KR20210139092A (ko) * 2020-05-13 2021-11-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에어백장치
DE102020118337A1 (de) * 2020-07-10 2022-01-13 Zf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Fahrzeuginsassenrückhaltesystem
US11590920B2 (en) * 2020-09-23 2023-02-28 Autoliv Asp, Inc. Seat-centric airbag system with pelvis restraint chamber
US11904792B2 (en) * 2020-10-13 2024-02-20 Autoliv Asp, Inc. Seat-centric airbag system with active pelvis restrai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49851A (zh) * 2024-01-02 2024-02-13 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17549851B (zh) * 2024-01-02 2024-03-12 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安全气囊对人体冲击的防护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2103129U1 (de) 2022-06-28
US20220388472A1 (en)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228918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CN110281871B (zh) 用于车辆的安全气囊
CN112810563B (zh) 气囊装置
CN109249889B (zh) 正面安全气囊组件
US20190054890A1 (en) Airbag for Vehicle
US20060170199A1 (en) Belt guide apparatus for a seatbelt restraint system of a vehicle
CN111094077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的安全气囊组件
CN107284394B (zh) 用于后部座椅中心乘员保护的安全气囊系统
CN214240720U (zh) 用于车辆的侧气囊
CN111819113A (zh) 安装在车顶上的乘员约束系统
US11407375B2 (en)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11390235B2 (en) Seat-mounted air bag device
US20060028009A1 (en) Airbag device
US20050230945A1 (en) Vehicle passenger restraint system
CN113734091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US8585084B1 (en) Belt integrated airbag
CN101574950B (zh) 车辆乘员保护系统
KR20190019195A (ko) 자동차용 에어백 장치 및 에어백 장치용 에어백 쿠션
US7219957B1 (en) Vehicle seat with articulating cushion component
EP3778310B1 (en) Side airbag device
CN115884902A (zh) 具有骨盆约束腔室的座椅中心安全气囊系统
CN218021532U (zh) 用于移动装置的车顶气囊
KR20200003413A (ko) 사이드 에어백 장치
WO2022053331A1 (en) Airbag arrangement
KR20220164314A (ko) 차량용 시트 에어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