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8643U - 一种减震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8643U
CN218198643U CN202222610063.1U CN202222610063U CN218198643U CN 218198643 U CN218198643 U CN 218198643U CN 202222610063 U CN202222610063 U CN 202222610063U CN 218198643 U CN218198643 U CN 218198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shock
damping
extension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00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学凯
张彬
王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00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8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8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8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减震独轮车,包括具有车轮的主车架和具有脚踏的活动车架,活动车架和主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以及减震器;第一减震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第二减震件上分别设有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以及第五铰接部;主车架包括有顶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于顶部固定部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顶部固定部朝向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有延伸部,延伸部包括有避让段和连接于避让段后端的铰接段,避让段的前端连接于顶部固定部的后端,第三铰接部铰接于铰接段上。其在不增加车体高度的前提下,便于减震装置以及尾灯等其它配件的布置,也有利于增大了减震装置的压缩行程,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轮平衡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减震独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独轮平衡车广受年轻人的青睐,其车辆本身具备自动平衡能力,通常是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但是,独轮平衡车行驶于道路上时,路面坑洼不平的情况,影响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甚至可能会影响安全性。
因此,业内有人研究了减震独轮体,以实现了上述道路的路面坑洼不平的情况下的减震缓冲目的,从而提高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减震独轮车,例如CN217022783U,其包括主车架及具有脚踏部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活动连接所述主车架,该减震独轮体感车还包括减震器、第一减震件及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减震件的一端设有第三铰接部,另一端设有第四铰接部及第五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及所述减震器的一端均铰接所述主车架,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四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所述第五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在所述活动车架上,因此,由于在减震器以及第一减震件与第二减震件之间的铰接配合的作用下,活动车架向上的移动位移量相较于主车架的向上的移动位移量小,当主车架产生的震动力较大时,传递到活动车架上并使得活动车架震动的幅度将大大降低,同时,主车架上产生的震动力需经过减震器的伸缩缓冲后再转换成为第一减震件与第二减震件之间的摆动,最后形成主车架与活动车架之间相对滑动,则主车架与活动车架之间存在相对移动时产生时间差,因而,当主车架产生的震动力频率较高时,在时间差的作用下,也使得传递到活动车架上并使得活动车架震动幅度大大降低。
上述CN217022783U减震独轮车,其确实能实现在行驶过程中减震目的,但是,在实际骑行使用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由于其减震器及减震器、第一减震件及第二减震件构成的减震装置整体是朝向车体上方延伸设置的,占用空间较大,对于独轮车而言,其车轮上方设计的空间有一定尺寸规格要求,不能无限制往上延伸,否则时妨碍人体骑行,因此,在减震独轮车本身有限的设计空间下,必然导致减震装置的压缩行程不能设计得足够大,难以进一步提升减震效果,而且,如上所述原因,若追求增大压缩行程,将车轮上方的部件往上延伸,容易碰到大腿内侧,会影响人体骑行体验。若需要在该种减震独轮车上安装尾灯等配件,又会导致整个车体的高度进一步增加。还有,其减震器完全藏于支撑平台下方,不方便调整。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独轮车,其在不增加车体高度的前提下,便于减震装置以及尾灯等其它配件的布置,也有利于增大了减震装置的压缩行程,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减震独轮车,包括有具有车轮的主车架和具有脚踏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所述活动车架和所述主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所述活动车架包括有滑动件和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端的支撑件,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以及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减震件上分别设有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以及第五铰接部;
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上方且均靠近滑动件设置,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于所述主车架上;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五铰接部均远离所述滑动件设置,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部且位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减震器的下端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
所述主车架包括有顶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部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所述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有避让段和连接于所述避让段后端的铰接段,所述避让段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后端;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于所述铰接段上,所述第三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铰接段的铰接轴件均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近端形成前后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后间距为10-40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直线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三铰接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五铰接部与所述第三铰接部之间的水平距离;
和/或:所述第四铰接部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铰接部所在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三铰接部的连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为0-5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向固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线缆固定部或者埋线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部固定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顶部固定部、第二顶部固定部,所述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分别相应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固定部的左侧、所述第二顶部固定部的右侧;所述延伸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第一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自第二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均具有所述避让段和所述铰接段,所述第三铰接部通过所述铰接轴件同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铰接段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延伸到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上方,所述减震装置的上方预留有剩余空间,所述支撑件上安装有尾灯,所述尾灯向下伸入剩余空间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震器上设置有阻尼旋钮和/或预警旋钮,其露于所述剩余空间或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后侧;
所述减震器包括活塞杆及减震缸,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缸上;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减震缸铰接在所述第四铰接部上;或者,所述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上,所述减震缸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件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电池箱;
或者,所述主车架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电池箱;
或者,所述减震独轮车上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于壳体两侧装有电池,于中间区域设置有电池控制器,在设置电池控制器的位置,将电池壳的局部针对主车架进行避空设计,所述电池控制器分别连接于各电池并在电池壳内走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铰接段的铰接轴件的轴心所在高度齐平或低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通过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以及减震器的结构设计,使得减震装置整体向下朝向车轮后侧延伸设置,减震装置不需朝向车体上方占用空间过多空间,同时,通过延伸部的设置,使得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近端形成前后间距,往后远离车轮上端的高点,还可利用车轮顶部靠后方的空间,在不增加车体高度的前提下,便于减震装置以及尾灯等其它配件的布置,也有利于增大了减震装置的压缩行程,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含电池)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含电池)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含电池)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不含电池)的立体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不含电池)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不含电池)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的分解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车轮10、主车架20、顶部固定部21、延伸部211、避让段2111、铰接段2112、侧向固定部22、埋线槽221、脚踏30、活动车架40、滑动件41、连接座411、支撑板412、支撑件42、减震装置50、第一减震件51、第一铰接部511、第二铰接部512、第二减震件52、第三铰接部521、铰接轴件5211、第四铰接部522、第五铰接部523、减震器53、阻尼旋钮5301、预警旋钮5302、尾灯60、剩余空间70、电池盒80、控制器9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减震独轮车,包括有具有车轮10的主车架20和具有脚踏30的活动车架40,所述活动车架40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20,所述活动车架40和所述主车架20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50。
所述主车架20包括有顶部固定部21和分别连接于顶部固定部21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22,该种固定座为常规结构,侧向固定部22向下延伸以连接于车轮10。所述侧向固定部22的外表面设置有线缆固定部或者埋线槽221,便于将电机的线缆接出并沿侧向固定部22布置,接线方便,线缆在侧向固定部22的表面布置更加规整。
所述活动车架40包括有滑动件41和连接于所述滑动件41上端的支撑件42,所述滑动件41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20;所述滑动件41设计有两个,其为两根竖向延伸的导杆,在两根导杆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座411,所述支撑件42安装于连接座411上,在实际生产制作时,所述支撑件42与连接座41两者为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将两者各自单独制作再进行连接/组装。所述连接座411上还可以安装支撑板412以用于放置定位控制器90。通过连接座411的设置,其可以起到同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将连接座411、支撑板412设计为金属材质,便于控制器90的散热以及提高整体的刚性,也方便下述电池盒80的固定安装。
所述减震装置50包括有第一减震件51、第二减震件52以及减震器53;所述第一减震件51为往后下方斜向延伸的直杆,所述第二减震件52为内部具有三角形镂空区的三角环。所述第一减震件5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铰接部511及第二铰接部512;所述第二减震52呈三角形,其三个角分别设有第三铰接部521、第四铰接部522以及第五铰接部523;所述第一铰接部511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521的上方且均靠近滑动件41设置,所述第一铰接部511和所述第三铰接部521的连线,与所述滑动件41的滑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为0-5度,优选为0度,即两者平行设置,两者平行或者接近平行设置,可以减小甚至无侧向力,有利于减震缓冲效果。所述第一铰接部511铰接于所述支撑件42的底部,也可以将第一铰接部511铰接于连接座411上,所述第三铰接部521铰接于所述主车架20的顶部固定部21上,通常,所述顶部固定部21朝向第三铰接部521往后延伸有延伸部211,所述延伸部211包括有避让段2111和连接于所述避让段2111后端的铰接段2112,所述避让段2111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部21的后端;所述第三铰接部521铰接于所述铰接段2112上,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以及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与所述铰接段2112的铰接轴件5211均与所述顶部固定部21的近端形成前后间距,所述前后间距L5为10-40mm,20-25mm为佳。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与所述铰接段2112的铰接轴件5211的轴心所在高度齐平或低于所述顶部固定部21的顶端。所述延伸部21优选为平行于顶端固定部21,制作工艺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固定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顶部固定部、第二顶部固定部,所述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分别相应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固定部的左侧、所述第二顶部固定部的右侧;所述延伸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第一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自第二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均具有所述避让段和所述铰接段,所述第三铰接部通过所述铰接轴件同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铰接段上。将顶部固定部断开设计为第一顶部固定部、第二顶部固定部,有利于活动车架40的滑动件41与侧向固定部的配合顺畅性。
所述第二铰接部512、所述第四铰接部522以及所述第五铰接部523均远离所述滑动件41设置,所述第二铰接部512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部523且位于所述第四铰接部522的上方;所述减震器53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511或所述支撑件42的底部,通常,所述减震器53的上端也采用铰接,因此,减震器53的上端与第一铰接部511是同轴铰接或者异轴铰接,所述减震器53的下端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522,且所述第四铰接部522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铰接部521所在高度;实际生产制作时,所述减震器53可以包括活塞杆531及减震缸532,所述活塞杆531活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缸532上;其中,所述活塞杆531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511或所述支撑件42的底部,所述减震缸532铰接在所述第四铰接部522上;或者,所述活塞杆531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522上,所述减震缸532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511或所述支撑件42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与所述第五铰接部523的直线距离L1,大于所述第一铰接部511和所述第二铰接部512的直线距离L2,例如:L1:L2=1.1至1.2。若将L1设计得小于或等于L2,在实际使用时,减震过程时容易触碰到车轮10。所述第四铰接部522与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之间的水平距离L3,大于所述第五铰接部523与所述第三铰接部521之间的水平距离L4。
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50的压缩行程为S1(例如100mm),所述减震器53的自由长度为L(例如200mm),所述减震器53的压缩行程为L1(50mm),由于前述第一减震件51、第二减震件52构成的连杆结构进行了结构及位置关系设计,实现相应减震比设计,在减震装置50的压缩行程为S1时,可以完全压缩减震器53的压缩行程L,最大化的利用减震器53,也就是说采用与常规技术同样的减震器,在这种连杆结构下其压缩行程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本实施例的减震独轮车,其非常适合安装尾灯60,所述支撑件42延伸到所述第二铰接部512的上方,所述支撑件42上安装有尾灯60,整个活动车架40呈T形。由于所述减震装置50的上方预留有剩余空间70,所述尾灯60向下伸入剩余空间70内。所述减震器53上设置有阻尼旋钮5301和/或预警旋钮5302,其露于所述剩余空间70或所述第二减震件52的后侧,便于操作阻尼旋钮5301和预警旋钮5302。在剩余空间70内,还可以安装音响或显示屏或提手等,在不增加车体高度的前提下,增加独轮车配置,完全利用空间,使得独轮车的整体结构更显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减震独轮车包括至少一电池箱80,该电池箱80连接于支撑件42或主车架20上。例如:在滑动件41的下端设置有电池安装件,电池箱一端固定于电池安装件,电池箱另一端固定于支撑件42,或者在滑动件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电池安装件,电池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电池安装件。
还可以在减震独轮车上设置电池组件来替代前述电池箱80,该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于壳体两侧装有电池,于中间区域设置有电池控制器,在设置电池控制器的位置,可以将电池壳的局部针对主车架进行避空设计,所述电池控制器分别连接于各电池,其在电池壳内走线,如此,只需一个电池控制器,节省成本。
接下来,大致介绍一下减震独轮车的减震过程:
如上台阶,车轮10向上运动,使得主车架20相对活动车架40向上滑动,瞬间使得第二减震件52向上移动并带动第一减震件51向上转动,所述减震器53向上压缩;
如下台阶,活动车架40相对主车架20向下滑动,瞬间使得第一减震件51向下移动并带动减震器53向下压缩,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减震件52受第一减震件51和减震器53的联动作用而向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通过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以及减震器的结构设计,使得减震装置整体向下朝向车轮后侧延伸设置,减震装置不需朝向车体上方占用空间过多空间,同时,通过延伸部的设置,使得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近端形成前后间距,往后远离车轮上端的高点,还可利用车轮顶部靠后方的空间,在不增加车体高度的前提下,便于减震装置以及尾灯等其它配件的布置,也有利于增大了减震装置的压缩行程,有利于提高减震效果。而且,延伸部的设置,使得减震装置方便安装与拆卸,例如铰接轴件5211的螺丝拆装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减震独轮车,包括有具有车轮的主车架和具有脚踏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所述活动车架和所述主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车架包括有滑动件和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上端的支撑件,所述滑动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
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有第一减震件、第二减震件以及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件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一铰接部及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减震件上分别设有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以及第五铰接部;
所述第一铰接部位于所述第三铰接部的上方且均靠近滑动件设置,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于所述主车架上;所述第二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五铰接部均远离所述滑动件设置,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于所述第五铰接部且位于所述第四铰接部的上方;所述减震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减震器的下端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
所述主车架包括有顶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部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所述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有避让段和连接于所述避让段后端的铰接段,所述避让段的前端连接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后端;所述第三铰接部铰接于所述铰接段上,所述第三铰接部以及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铰接段的铰接轴件均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近端形成前后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间距为10-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第五铰接部的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直线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接部与所述第三铰接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第五铰接部与所述第三铰接部之间的水平距离;
和/或:所述第四铰接部所在高度低于所述第三铰接部所在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三铰接部的连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所在直线形成的夹角为0-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固定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定位电机线缆的线缆固定部或者埋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固定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顶部固定部、第二顶部固定部,所述左、右侧的侧向固定部分别相应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部固定部的左侧、所述第二顶部固定部的右侧;所述延伸部包括有左右间距设置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自第一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延伸部自第二顶部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三铰接部往后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均具有所述避让段和所述铰接段,所述第三铰接部通过所述铰接轴件同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铰接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延伸到所述第二铰接部的上方,所述减震装置的上方预留有剩余空间,所述支撑件上安装有尾灯,所述尾灯向下伸入剩余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上设置有阻尼旋钮和/或预警旋钮,其露于所述剩余空间或所述第二减震件的后侧;
所述减震器包括活塞杆及减震缸,所述活塞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减震缸上;其中,所述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所述减震缸铰接在所述第四铰接部上;或者,所述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四铰接部上,所述减震缸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部或所述支撑件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电池箱;
或者,所述主车架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电池箱;
或者,所述减震独轮车上设置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壳体,于壳体两侧装有电池,于中间区域设置有电池控制器,在设置电池控制器的位置,将电池壳的局部针对主车架进行避空设计,所述电池控制器分别连接于各电池并在电池壳内走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接部与所述铰接段的铰接轴件的轴心所在高度齐平或低于所述顶部固定部的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平行于顶端固定部。
CN202222610063.1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独轮车 Active CN218198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0063.1U CN21819864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0063.1U CN21819864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独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8643U true CN218198643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9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0063.1U Active CN218198643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减震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8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1867B2 (en) Multi-linking,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s
CN206587404U (zh) 遥控车及其车尾高度调节装置
CN109017985B (zh) 一种用于越野车的车轮转向联动机构
CN218198643U (zh) 一种减震独轮车
CN218662211U (zh) 一种减震独轮车
CN113581348B (zh) 多连杆悬架机构及摩托车
CN21287556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减震装置
CN113697017B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滑板车
CN211215419U (zh) 一种四轮越野玩具遥控车
CN214689955U (zh) 独轮平衡车
CN212373088U (zh) 一种减震式汽车悬挂系统用三角控制臂
CN212195795U (zh) 一种带后减震的滑板车
CN220616063U (zh) 两轮越野电动助力车
CN218684982U (zh) 电动轮椅车
CN218453421U (zh) 一款新型的大功率越野电动车
CN110053528A (zh) 乘用车减震座椅
CN209852128U (zh) 电动调节式座椅悬浮减震机构
CN217022782U (zh) 一种设有简易减震装置的独轮平衡车
CN218198631U (zh) 一种减震型长续航电动车车架
CN219088577U (zh) 一种可骑行行李箱前叉组件
CN211731692U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防翻倒装置
CN220948364U (zh) 一种减震车架及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12373585U (zh) 一种减震独轮平衡车
CN217753968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N114684302B (zh) 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