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3968U -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3968U
CN217753968U CN202221756815.9U CN202221756815U CN217753968U CN 217753968 U CN217753968 U CN 217753968U CN 202221756815 U CN202221756815 U CN 202221756815U CN 217753968 U CN217753968 U CN 217753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ixed connection
support column
mou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681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Dongche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Dongch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Dongche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Dongch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5681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3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3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3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后轮,车后轮一侧固定设有副链条盘,副链条盘一侧固定安装固定板,固定板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板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副链条盘,固定板一端固定设有通孔,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贯穿通孔固定连接主链条盘,固定板与主链条盘连接处固定设有五通,五通固定连接固定轴,固定板一面固定设有两个安装块。通过设置外围固定架,使得外围固定架固定设于自行车的两侧,从而可以抵挡外力对车身的冲击,多个横向杆使得两个外围固定架与车身连接更加稳固,进而将车架中零散部件整体化,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强度,且外形美观。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普通自行车的车架大多是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外观上容易留下焊缝,影响车架强度,长期以来,自行车一直作为人们在短距离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自行车车架作为自行车的主体结构,连接自行车的各个部件,在整辆自行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传统自行车车架大多采用金属管材焊接成型,其焊接步骤,生产组装步骤繁多。
如专利公告号CN204197187U公布的一种自行车车架下管及自行车车架,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中管和五通,下管与五通连接的一端底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从下管的底部延伸至端部使下管的管径逐渐减小;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30°,该专利在下管的端部局部位置做斜面处理,不影响车架外观,加工成本低,但是该专利中车架是由多个部件单独焊接组合而成,又因焊接时产生偏差会影响后续的安装操作,从而降低整个车架的强度。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自行车车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后轮,所述车后轮一侧固定设有副链条盘,所述副链条盘一侧固定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副链条盘,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主链条盘,所述固定板与所述主链条盘连接处固定设有五通,所述五通固定连接固定轴,且所述固定板一面固定设有两个安装块,且两个所述安装块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主链条盘一面固定安装于固定块一面,所述固定块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顶面,且所述支撑柱设为内部镂空,所述支撑柱一侧固定设有调节杆,所述支撑柱套接伸缩柱,所述伸缩柱与所述一侧固定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柱固定设有卡块,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卡块。
优选的,所述伸缩柱顶端固定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安装弹簧柱,所述弹簧柱于所述底板顶端固定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弹簧柱底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坐垫底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杆,所述第一横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围固定架,所述外围固定架设为矩形架体,所述外围固定架一边固定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外围固定架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横向杆。
优选的,所述外围固定架于所述支撑柱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且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二横向杆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横向杆于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上固定设有若干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横向杆于所述支撑柱两侧均各固定设有一个,且尺寸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横向杆均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外围固定架。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一面固定设有第三横向杆,所述第三横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一侧,所述第三横向杆底面固定设有T型支撑架,所述T型支撑架底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所述斜向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车把手,且所述支撑杆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前轮固定架,所述前轮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前轮,所述前轮固定架于所述支撑杆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一面固定连接转杆,所述转杆一端固定连接踏板,所述转杆与所述踏板于所述固定块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通过设置外围固定架,使得外围固定架固定设于自行车的两侧,从而可以有效的抵挡外力对车身的冲击,且多个横向杆的设置,使得两个外围固定架与车身连接更加稳固,进而使得将自行车车架中零散部件整体化,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强度,且外形美观;通过设置弹簧柱,使得弹簧柱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多个弹簧柱的设置,使得减震效果更佳,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效果。
2、该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通过设置T型支撑架,使得固定块、支撑柱与支撑杆的连接更加稳固,T型的设置使得整体更加美观且稳固性更强,进而使得斜向支撑杆与第三横向杆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身整体的稳固性且结构更加坚固;通过设置固定板,使得固定板连接主链条盘与副链条盘,五通与安装孔和固定轴与固定杆的设置,使得固定板更加稳定的连接于设备上,且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进而减少了焊接,从而使得设备强度更高;且固定板一体成型减少焊接,进而增加了车架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结构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后轮;2、副链条盘;3、固定板;4、转杆;5、踏板;6、五通;7、主链条盘;8、外围固定架;9、第二横向杆;10、第一横向杆;11、固定块;12、支撑柱;13、调节杆;14、伸缩柱;15、底板;16、弹簧柱;17、坐垫;18、第三横向杆;19、车把手;20、支撑杆;21、前轮固定架;22、车前轮;23、斜向支撑杆;24、T型支撑架;301、固定螺栓;302、固定轴;303、安装块;304、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后轮1,所述车后轮1一侧固定设有副链条盘2,所述副链条盘2一侧固定安装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304,且所述固定板3通过所述固定杆304固定连接所述副链条盘2,所述固定板3一端固定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板3通过固定螺栓301贯穿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主链条盘7,通过设置主链条盘7,使得当使用者踩踏踏板5并蹬车时,转杆4进行转动,从而随着转杆4的转动带动主链条盘7的转动,主链条盘7转动带动链条随着转动,进而带动副链条盘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链条可以有序的转动,进而带动自行车的运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与方便性;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主链条盘7连接处固定设有五通6,所述五通6固定连接固定轴302,所述板3一面固定设有两个安装块303,且两个所述安装块303尺寸相同。通过设置固定板3,使得固定板3连接主链条盘7与副链条盘2,五通6与安装孔303和固定轴302与固定杆304的设置,使得固定板3更加稳定的连接于设备上,且固定板3通过固定螺栓301进行固定,进而减少了焊接,从而使得设备强度更高;且固定板3一体成型减少焊接,进而增加了车架的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结构的稳固性;所述主链条盘7一面固定安装于固定块11一面,所述固定块11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顶面,且所述支撑柱12设为内部镂空,所述支撑柱12一侧固定设有调节杆13,所述支撑柱12套接伸缩柱14,所述伸缩柱14与所述一侧固定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柱12固定设有卡块,所述调节杆13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通过设置调节杆13,使得通过调节杆13,可以调节伸缩柱14与支撑柱12的连接位置,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自由调节坐垫17的高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使用时的方便性;所述伸缩柱14顶端固定设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顶部固定安装弹簧柱16,所述弹簧柱16于所述底板15顶端固定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弹簧柱16底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5,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坐垫17底端。通过设置弹簧柱16,使得弹簧柱16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且多个弹簧柱16的设置,使得减震效果更佳,从而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减震效果;所述支撑柱1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杆10,所述第一横向杆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围固定架8,所述外围固定架8设为矩形架体,所述外围固定架8一边固定贯穿所述固定板3,所述外围固定架8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横向杆9。所述外围固定架8于所述支撑柱12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且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通过所述第二横向杆9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横向杆9于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上固定设有若干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横向杆10于所述支撑柱12两侧均各固定设有一个,且尺寸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横向杆10均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外围固定架8。通过设置外围固定架8,使得外围固定架8固定设于自行车的两侧,从而可以有效的抵挡外力对车身的冲击,且多个横向杆的设置,使得两个外围固定架8与车身连接更加稳固,进而使得将自行车车架中零散部件整体化,方便安装的同时提高了车架的整体强度,且外形美观;所述支撑柱12一面固定设有第三横向杆18,所述第三横向杆1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0一侧,所述第三横向杆18底面固定设有T型支撑架24,所述T型支撑架24底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23,所述斜向支撑杆2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通过设置T型支撑架24,使得固定块11、支撑柱12与支撑杆20的连接更加稳固,T型的设置使得整体更加美观且稳固性更强,进而使得斜向支撑杆23与第三横向杆18的连接更加稳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身整体的稳固性且结构更加坚固;所述支撑杆20顶端固定连接车把手19,且所述支撑杆20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前轮固定架21,所述前轮固定架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车前轮22,所述前轮固定架21于所述支撑杆20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所述固定块11一面固定连接转杆4,所述转杆4一端固定连接踏板5,所述转杆4与所述踏板5于所述固定块11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相同。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将自行车进行安装,将外围固定架8、第一横向杆10、第二横向杆9、第三横向杆18与斜向支撑杆23均固定安装至固定块11后,将固定板3安装至主链条盘7与副链条盘2上,当使用者踩踏踏板5并蹬车时,转杆4进行转动,从而随着转杆4的转动带动主链条盘7的转动,主链条盘7转动带动链条随着转动,进而带动副链条盘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链条可以有序的转动,进而带动车后轮1与车前轮2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自行车的运动,通过口感好hi车把手19的转动从而控制自行车移动方向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后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后轮(1)一侧固定设有副链条盘(2),所述副链条盘(2)一侧固定安装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一端固定设有固定杆(304),且所述固定板(3)通过所述固定杆(304)固定连接所述副链条盘(2),所述固定板(3)一端固定设有通孔,且所述固定板(3)通过固定螺栓(301)贯穿所述通孔固定连接主链条盘(7),所述固定板(3)与所述主链条盘(7)连接处固定设有五通(6),所述五通(6)固定连接固定轴(302),所述固定板(3)一面固定设有两个安装块(303),且两个所述安装块(303)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链条盘(7)一面固定安装于固定块(11)一面,所述固定块(11)顶部固定安装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顶面,且所述支撑柱(12)设为内部镂空,所述支撑柱(12)一侧固定设有调节杆(13),所述支撑柱(12)套接伸缩柱(14),所述伸缩柱(14)与所述一侧固定设有卡槽,且所述支撑柱(12)固定设有卡块,所述调节杆(13)固定连接所述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14)顶端固定设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顶部固定安装弹簧柱(16),所述弹簧柱(16)于所述底板(15)顶端固定设有若干个,且每个所述弹簧柱(16)底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5),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坐垫(17)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横向杆(10),所述第一横向杆(1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围固定架(8),所述外围固定架(8)设为矩形架体,所述外围固定架(8)一边固定贯穿所述固定板(3),所述外围固定架(8)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横向杆(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固定架(8)于所述支撑柱(12)两侧各固定设有一个,且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通过所述第二横向杆(9)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横向杆(9)于两个所述外围固定架(8)上固定设有若干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且所述第一横向杆(10)于所述支撑柱(12)两侧均各固定设有一个,且尺寸相同,且两个所述第一横向杆(10)均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且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所述外围固定架(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一面固定设有第三横向杆(18),所述第三横向杆(18)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20)一侧,所述第三横向杆(18)底面固定设有T型支撑架(24),所述T型支撑架(24)底端固定连接斜向支撑杆(23),所述斜向支撑杆(2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1),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0)顶端固定连接车把手(19),且所述支撑杆(20)底端一侧固定设有前轮固定架(21),所述前轮固定架(2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0),且所述前轮固定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车前轮(22),所述前轮固定架(21)于所述支撑杆(20)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与尺寸均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一面固定连接转杆(4),所述转杆(4)一端固定连接踏板(5),所述转杆(4)与所述踏板(5)于所述固定块(11)两侧均固定设有一个,且结构相同。
CN202221756815.9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Active CN217753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6815.9U CN21775396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6815.9U CN21775396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3968U true CN21775396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1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6815.9U Active CN217753968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3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1867B2 (en) Multi-linking,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s
US6761241B2 (en) Front suspension fork assembly
KR100931524B1 (ko) 삼륜 자전거
CN217753968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N203427963U (zh) 电动车
JP3563353B2 (ja) ブラケットアッセンブリ
CN210027728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支撑转向机构
KR102359914B1 (ko) 댐핑구조를 갖는 휠 장착부, 및 이를 구비한 프레임
CN214165199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平衡车
CN206141712U (zh) 电动自行车的易拆装式后轮组件
CN210027727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机构
CN103847882A (zh) 电动车
CN202345854U (zh) 一种摇篮式摩托车车架后体总成
CN111921179A (zh) 一种武术辅助训练用智能化训练桩
CN218258539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登高车车架
CN110077503A (zh) 一种减震滑板车
CN215818466U (zh) 一种舞台专用音响设备
CN213566311U (zh) 一种前部双减震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CN217496366U (zh) 一种电动车单车的车架总成
CN215034810U (zh) 一种摩托车平叉焊接夹具
CN211001664U (zh) 一种提升安全性的观光自行车
CN212828896U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滑板车
CN218431588U (zh)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CN216762044U (zh) 一种独立悬挂车架结构及电动三轮车
CN21626971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