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588U -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588U
CN218431588U CN202222460488.9U CN202222460488U CN218431588U CN 218431588 U CN218431588 U CN 218431588U CN 202222460488 U CN202222460488 U CN 202222460488U CN 218431588 U CN218431588 U CN 218431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rod
rotating arm
assembly
suspens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604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泽鹏
朱杭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Lud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Lud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Lud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Lud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604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包括:横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横架通过连接杆与车底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头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架上,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架端部,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通过转向杆带动两侧转臂连杆继而带动转臂组件转动实现车轮转动,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通过球头球杆之间连接,更加耐磨,实用寿命更长;结构简单,保养检修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代步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腿脚不方便的人士,代步车是很好的代步工具,因为代步车时速并不快,无需使用较为复杂的悬架系统,经济实用、方便保养成为设计的主要方向,如申请号为CN201410816673.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代步车,通过转向器带动拨杆旋转、拨杆带动转动连杆活动并带动设置在安转座上的轮子转动,左右安装座之间又通过横连杆连接,该结构对转向连杆及横连杆的强度要求很高,且受力不均匀,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包括:横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横架通过连接杆与车底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头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架上,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架端部,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杆包括转向座及转向管体,所述转向管体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伸出所述车架头杆并与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与车把手组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臂连杆包括球头、球杆及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球杆,所述球杆端部与所述球头连接,球头分别与所述转向座及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架端部设置羊角连接件,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羊角连接件上,所述转臂组件上设置摆动凸部与所述球头通过限位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所述车把手组件旋转时,所述转向杆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连杆随之摆动,所述转臂连杆带动所述转臂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车轮组件随之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横架前侧固定设置有保险杆管,所述保险杆管外通过限位件固定缓冲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头管上设置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包括插销手柄、把手固定销及转向固定套,所述插销手柄与所述把手固定销通过限位件连接,所述插销手柄与所述转向固定套通过第二弹性部件连接,所述转向固定套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上,所述插销手柄对应所述转向管体的定位孔,所述把手固定销上设置定位凸部伸出所述转向固定套的定位滑槽与所述插销手柄的定位凹部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当所述车把手组件处于回正状态时,按压并转动所述插销手柄,使得把手固定销与所述定位孔卡接并完成固定,使得车把手组件完成锁定。
本申请专利的有益效果是:1. 通过转向杆带动两侧转臂连杆继而带动转臂组件转动实现车轮转动,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2.通过球头球杆之间连接,更加耐磨,实用寿命更长;3.结构简单,保养检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产品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后轮组件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图2的A-A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后轮组件分离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图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图5的B-B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的图5的C-C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8的本申请的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图8的D-D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的插销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的车底架与电池包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的图11的E-E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申请的图11的F-F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把手组件,2.车底架,21.连接器组件,22.插接凹部,221.导向筋,23.安装凸部,24.第一魔术贴,25.排水凹槽,26.第一排水孔,27.第二排水孔,3.车座椅组件,4.后轮组件,41.后轮驱动装置,5.车前轮,6.快拆结构, 61.搭接勾,62.活动挂钩组件, 621.搭接座, 6211.第一旋转轴, 6212.第二旋转轴, 622.活动把手, 623.活动限位块, 6231.腰槽, 624.第一弹性部件, 625.第一销轴, 626.装饰盖,63.第一搭接柱, 64.第二搭接柱, 65.限位挡片, 651.顶压部,7.电池包,71.底壳,711.插接凸部,712.安装凹部,713.导向凹槽,72.第二魔术贴,73.电池把手,74.充电接口,8.插接组件,81.公插头,82.母插头,9.前悬架系统,91.横架,911.连接杆,912.羊角连接件,92.转向杆,921.转向座,922.转向管体,9221.定位孔,93.车架头杆,94.转臂连杆,941.球头,942.球杆,943.转向连杆,95.转臂组件,96.保险杆管,961.缓冲块,97.插销组件,971.插销手柄,9711.定位凹部,972.把手固定销,9721.定位凸部,973.转向固定套,9731.定位滑槽,974.第二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13所示,一种使用该前悬架系统的代步车,包括车把手组件1、车底架2、车座椅组件3、后轮组件4、车前轮5和后轮驱动装置41,所述车把手组件1可折叠的安装在车底架2的前侧,且所述车把手组件1与车前轮5连接,所述车把手组件1可驱动车前轮5做转向运动,所述后轮组件4设置在车底架2后侧,所述后轮驱动装置41可驱动后轮组件4的后轮做旋转运动,所述后轮组件4通过快拆结构6与车底架2可拆卸连接,所述车座椅组件3可升降安装在车底架2上,所述电池包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车底架2上。
为了使得搬运更加方便,将车底架2与所述后轮组件4通过快拆结构6连接,所述快拆结构6包括搭接勾61、活动挂钩组件62、第一搭接柱63、第二搭接柱64及限位挡片65,所述搭接勾61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的两侧,所述搭接勾61设置在所述车底架2后端,所述第一搭接柱63对应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所述第二搭接柱64对应所述搭接勾61,所述第一搭接柱63和所述第二搭接柱64固定设置在所述后轮组件4的的前侧,所述限位挡片65设置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下方并抵扣在所述第一搭接柱63上,所述第一搭接柱63可卡接在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及所述限位挡片65之间,所述第二搭接柱64可插入到所述搭接勾61内。
为了使得拆卸更加方便,设置活动挂钩组件62通过拉动活动把手622即可完成初步解锁,所述活动挂钩组件62包括搭接座621、活动把手622、活动限位块623及第一弹性部件624,所述搭接座621通过限位件固定在所述车底架2上,所述活动把手622转动设置在所述搭接座621上,所述活动限位块623通过所述第一弹性部件624转动设置在所述搭接座621上,所述活动把手622与所述活动限位块623通过第一销轴625连接,当所述活动把手622向上拉起,所述活动限位块623同步向上活动。
所述搭接座621上设置第一旋转轴6211及第二旋转轴6212,所述活动把手622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6211上,所述活动限位块62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6212上,所述活动限位块623上设置腰槽6231,所述第一销轴625穿过所述腰槽6231与所述活动把手622固定连接,所述活动限位块623与所述搭接座621配合将所述第一搭接柱63卡接在内。
为了使得代步车更加安全,当所述活动挂钩实效后,能够保持锁定,所述车底架2后端设置连接器组件21,所述限位挡片65通过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组件21上,所述限位挡片65设置顶压部651与所述搭接座621配合将所述第一搭接座621卡接在内,将限位挡片65拆下后,再拉动活动把手622即可完成解锁。
为了使得活动把手622更加美观,所述活动把手622通过限位件与装饰盖626固定连接,装饰盖626在起到美观的同时可以阻挡大量的灰尘,防止活动把手622过快被腐蚀,增加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电池包7能够在车底架2之间固定,所述电池包7和所述车底架2之间设有插接组件8,所述插接组件8包括公插头81及母插头82,所述公插头81与所述母插头82插接配合,所述电池包7的底壳71设置若干插接凸部711与车架底的若干插接凹部22插接配合,所述插接凸部711之间设置安装凹部712与所述插接凹部22之间的安装凸部23插接配合,所述安装凹部712设置所述公插头81,所述安装凸部23设置所述母插头82,所述电池包7上设置充电接口74。
为了使得电池放入插接凹部22时具有导向,所述插接凹部22设置若干导向筋221与所述底壳71的导向凹槽713配合。
所述电池包7通过自身重力设置在所述插接凹部22内,为了电池包7因震动使得公插头81与母插头82脱离导致断电,所述插接凹部22的底部设置第一魔术贴24与所述插接凸部711的第二魔术贴72粘贴配合。
为了使得电池包7更加方便拿起,所述电池包7上端通过限位件固定电池把手73。
为了防止雨水在所述插接凹部22底部堆积,所述第一魔术贴24设置在排水凹槽25内,所述排水凹槽25周边设置若干第一排水孔26,所述插接凹部22底部设置若干第二排水孔27。
插接组件8设置插接凹部22之间的安装凸部23上,下雨时,雨水流入插接凹部22底部并从排水孔流出,雨水不会进入插接组件8造成电池包7短路。
车前轮5通过前悬架系统9与所述车把手组件1连接,所述前悬架系统9包括:横架91、转向杆92、车架头杆93、转臂连杆94及转臂组件95,所述横架91通过连接杆911与所述车底架2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头杆93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架91上,所述转向杆92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93内,所述转臂连杆94一端与所述转向杆9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95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95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架91端部,所述转臂组件95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
为了使得车把手组件1能够控制车轮转向,所述转向杆92包括转向座921及转向管体922,所述转向管体922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93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922伸出所述车架头杆93并与所述转向座921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管体922与所述车把手组件1固定连接。
为了使得转臂连杆94具有一定减震作用,所述转臂连杆94包括球头941、球杆942及转向连杆943,所述转向连杆943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球杆942,所述球杆942端部与所述球头941连接,球头941分别与所述转向座921及所述转臂组件95固定连接,所述横架91端部设置羊角连接件912,所述转臂组件95转动设置在所述羊角连接件912上,所述转臂组件95上设置摆动凸部与所述球头941通过限位件固定连接。
当所述车把手组件1旋转时,所述转向杆92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连杆94随之摆动,所述转臂连杆94带动所述转臂组件95转动使得所述车轮组件随之转动。
为了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所述横架前侧固定设置有保险杆管96,所述保险杆管96外通过限位件固定缓冲块961。
为了使得能够将车轮能够固定,使得能够更加方便拆装通过螺纹连接的车把手组件1,设置插销组件97,所述车架头管上设置插销组件97,所述插销组件97包括插销手柄971、把手固定销972及转向固定套973,所述插销手柄971与所述把手固定销972通过限位件连接,所述插销手柄971与所述转向固定套973通过第二弹性部件974连接,所述转向固定套973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93上,所述插销手柄971对应所述转向管体922的定位孔9221,所述把手固定销972上设置定位凸部9721伸出所述转向固定套973的定位滑槽9731与所述插销手柄971的定位凹部9711配合。
当所述车把手组件1处于回正状态时,按压并转动所述插销手柄971,使得把手固定销972与所述定位孔9221卡接并完成固定,使得车把手组件1完成锁定。
根据以上的设计,通过转向杆带动两侧转臂连杆继而带动转臂组件转动实现车轮转动,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通过球头球杆之间连接,更加耐磨,实用寿命更长;结构简单,保养检修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只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作出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基础上,所作出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架、转向杆、车架头杆、转臂连杆及转臂组件,所述横架通过连接杆与车底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头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架上,所述转向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内,所述转臂连杆一端与所述转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架端部,所述转臂组件与车轮组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包括转向座及转向管体,所述转向管体通过轴套与所述车架头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伸出所述车架头杆并与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管体与车把手组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臂连杆包括球头、球杆及转向连杆,所述转向连杆两端通过螺纹固定两个球杆,所述球杆端部与所述球头连接,球头分别与所述转向座及所述转臂组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端部设置羊角连接件,所述转臂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羊角连接件上,所述转臂组件上设置摆动凸部与所述球头通过限位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把手组件旋转时,所述转向杆转动并带动所述转臂连杆随之摆动,所述转臂连杆带动所述转臂组件转动使得所述车轮组件随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架前侧固定设置有保险杆管,所述保险杆管外通过限位件固定缓冲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头管上设置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包括插销手柄、把手固定销及转向固定套,所述插销手柄与所述把手固定销通过限位件连接,所述插销手柄与所述转向固定套通过第二弹性部件连接,所述转向固定套固定设置在所述车架头杆上,所述插销手柄对应所述转向管体的定位孔,所述把手固定销上设置定位凸部伸出所述转向固定套的定位滑槽与所述插销手柄的定位凹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把手组件处于回正状态时,按压并转动所述插销手柄,使得把手固定销与所述定位孔卡接并完成固定,使得车把手组件完成锁定。
CN202222460488.9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Active CN218431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0488.9U CN218431588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60488.9U CN218431588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588U true CN218431588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104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60488.9U Active CN218431588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431588U (zh) 一种代步车前悬架系统
CN106080909B (zh) 步进快接装置及采用所述步进快接装置的电动残疾车
CN218070360U (zh) 一种代步车电池包插接结构
CN102442393B (zh) 踩踏滑板车
CN218703618U (zh) 既可站立使用又乘坐使用的两用滑板车
CN217945416U (zh) 一种代步车后轮组件拆装结构
CN201186686Y (zh) 可自动回弹的自行车停车柱
CN205931096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107031768B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06087076U (zh) 多功能健身娱乐自行车
CN215663816U (zh) 一种可拆卸车架及自行车
CN214325010U (zh) 安装于汽车尾部的可调式自行车托架
CN206288156U (zh) 滑板车锁定装置及滑板车
CN204979057U (zh) 双梁纵向折叠自行车车架
CN107140091B (zh) 一种车轮折叠机构及滑板车
CN201592754U (zh) 并联单车
CN201102605Y (zh) 越野摩托车车架
CN205686548U (zh) 一种折叠车
CN209274297U (zh) 一种专用车底盘俯仰调节装置
CN201882200U (zh) 便携式折叠车
CN209126864U (zh) 一种座椅折叠结构以及具有该座椅折叠结构的电动车
CN2626836Y (zh) 自行车并联式联接器
CN216994699U (zh) 一种自行车折叠杆结构
CN217753968U (zh) 一种具有防冲击变形结构的自行车车架
CN2644278Y (zh) 双人脚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