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96664U -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96664U
CN218196664U CN202222452865.4U CN202222452865U CN218196664U CN 218196664 U CN218196664 U CN 218196664U CN 202222452865 U CN202222452865 U CN 202222452865U CN 218196664 U CN218196664 U CN 218196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neck ring
die
hydrogen storage
storag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528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群
戴强
杨如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Tong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Tong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Tong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Tongjia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528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96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96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966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属于吹塑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其特征在于垫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驱动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沿竖直方向升降开合模的第一升降液压缸和第二升降液压缸,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均为分体结构,垂直段的内侧端面有可沿水平方向平移的螺纹套,两个半圆形T型结构的半圆环形螺纹套拼合成螺纹模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螺纹套能够在开模之前将螺纹套与储氢瓶内胆的接头螺纹完全脱离,水平移动的螺纹套配合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提升,能够很好地将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垂直段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与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处的内陷凹台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吹塑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背景技术:
吹塑机模具是指利用吹塑机生产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容器,其中吹塑模具的两个横向半模可拆卸地被固定到相应的垫板上,一般的吹塑产品要求不高,一般的吹塑模具均能够很好地适用,只是模腔不同而已;
如专利号为201420652115.4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吹塑防尘罩模具,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吹塑机的模具,
而对于储氢瓶内胆来说,储氢瓶内胆上下两端需要安装充放氢气的金属接头和安装安全阀的金属接头。因此上下两端设计有螺纹,为了让金属接头能够和内胆紧密贴合并方便外部缠绕碳纤维,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处设计有负5°的内陷凹台;在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从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及开模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储氢瓶内胆上下两端设计有螺纹,为了让金属接头能够和内胆紧密贴合并方便外部缠绕碳纤维,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处设计有负5°的内陷凹台,这样在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储氢瓶内胆模具,包括左模板和右模板,左模板和右模板相合形成制备储氢瓶内胆的吹塑模腔,左模板和右模板的外侧固定在垫板上,垫板的侧端面设置有驱动左模板和右模板开合模的有预设数量的第一开合模液压缸;所述左模板和右模板上下端面内嵌设有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所述垫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驱动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沿竖直方向升降开合模的第一升降液压缸和第二升降液压缸,
所述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均为分体结构,分别由两个分开的半圆形T型结构组成,T型结构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垂直段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垂直段的内侧端面有可沿水平方向平移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设置成半圆环形,两个半圆形T型结构的半圆环形螺纹套拼合成螺纹模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结构为向下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水平段分别通过预设数量的第一升降液压缸和预设数量的第二升降液压缸与垫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垂直段内的螺纹套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螺纹套沿水平方向平移的第二开合模液压缸,第二开合模液压缸的伸缩杆外侧固定套设有导向滑块,第二开合模液压缸的缸体分别固定在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模板和右模板的侧壁开设置有排气孔、排气针和冷却流道。
进一步地,第二模颈圈设置有用于吹塑模腔的吹气的通孔端,所述第一模颈圈设置成盲孔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在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内设置能够水平移动的螺纹套,能够在开模之前将螺纹套与储氢瓶内胆的接头螺纹完全脱离,避免了上下提升模具导致对螺纹的损坏,保证螺纹的完整性;
水平移动的螺纹套配合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提升,能够很好地将第一模颈圈和第二模颈圈的垂直段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与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处的内陷凹台脱离;进而解决了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模颈圈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模颈圈示意图;附图中:
1.第一模颈圈、2.第一升降液压缸、3.垫板、4.第一开合模液压缸、5.左模板、6.第二模颈圈、7.第二升降液压缸、8.右模板、9.导向滑块、10.水平段、11.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2.凸台结构、13.螺纹套、14.垂直段、15.盲孔端、16.通孔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具体细节仅仅是为了能够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并不限于这些细节。另外,公知的结构和功能没有被详细的描述或者展示,以避免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要点。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储氢瓶内胆模具,包括左模板5和右模板8,左模板5和右模板8相合形成制备储氢瓶内胆的吹塑模腔,左模板5和右模板8的外侧固定在垫板3上,垫板3的侧端面设置有驱动左模板5和右模板8开合模的有预设数量的第一开合模液压缸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5和右模板8上下端面内嵌设有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所述垫板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沿竖直方向升降开合模的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第二升降液压缸7,
所述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均为分体结构,分别由两个分开的半圆形T型结构组成,T型结构包括水平段10和垂直段14,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12,所述垂直段14的内侧端面有可沿水平方向平移的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设置成半圆环形,两个半圆形T型结构的半圆环形螺纹套13拼合成螺纹模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凸台结构12为向下的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水平段10分别通过预设数量的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预设数量的第二升降液压缸7与垫板3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内的螺纹套13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螺纹套13沿水平方向平移的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的伸缩杆外侧固定套设有导向滑块9,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的缸体分别固定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左模板5和右模板8的侧壁开设置有排气孔、排气针和冷却流道。
进一步地,第二模颈圈6设置有用于吹塑模腔的吹气的通孔端16,所述第一模颈圈1设置成盲孔端15。
一种储氢瓶内胆的开模方法,利用所述的储氢瓶内胆模具,所述的开模方法包括:
一首先开启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分别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内的螺纹套13向两侧平移,将螺纹套13与储氢瓶内胆螺纹口脱离;
二然后开启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第二升降液压缸7,分别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提升,将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12与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17处的内陷凹台18脱离;
三最后开启第一开合模液压缸4,驱动左模板5和右模板8开模。
所述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17处的设置有负5°的内陷凹台18;
使用时,具体操作如下:
1.利用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第二升降液压缸7升降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使得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与左模板5和右模板8配合,进注料坯,并利用驱动左模板5和右模板8开合模的有预设数量的第一开合模液压缸4进行合膜操作,吹汽和排气;
以上操作为常规的吹塑操作,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不在此进行累述;
2.由于储氢瓶内胆储存氢气的要求,不论在储存还是运输过程中,都对内压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储氢瓶内胆上下两端需要安装充放氢气的金属接头和安装安全阀的金属接头。因此上下两端设计有螺纹,为了让金属接头能够和内胆紧密贴合并方便外部缠绕碳纤维,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处设计有负5°的内陷凹台;在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从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储氢瓶内胆模具的开模时,首先开启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分别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内的螺纹套13向两侧平移,将螺纹套13与储氢瓶内胆螺纹口脱离;此时,螺纹套13与储氢瓶内胆的接头螺纹完全脱离,避免了上下提升模具导致对螺纹的损坏,保证螺纹的完整性;
然后开启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第二升降液压缸7,分别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提升,这样能够很好地将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12与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17处的内陷凹台18脱离;
最后开启第一开合模液压缸4,驱动左模板5和右模板8开模,很好地解决了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内设置能够水平移动的螺纹套13,能够与储氢瓶内胆的接头螺纹完全脱离,避免了上下提升模具导致对螺纹的损坏,保证螺纹的完整性;
水平移动的螺纹套13配合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提升,能够很好地将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12与储氢瓶内胆的上下两端接头螺纹17处的内陷凹台18脱离;进而解决了水平开模的过程中内胆上下两端内凹的部分在模具开的过程中会挤压内胆变形从而强制脱模,造成内胆无法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Claims (5)

1.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包括左模板(5)和右模板(8),左模板(5)和右模板(8)相合形成制备储氢瓶内胆的吹塑模腔,左模板(5)和右模板(8)的外侧固定在垫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3)的侧端面设置有驱动左模板(5)和右模板(8)开合模的有预设数量的第一开合模液压缸(4);所述左模板(5)和右模板(8)上下端面内嵌设有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所述垫板(3)的上下两端面分别设置有驱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沿竖直方向升降开合模的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第二升降液压缸(7),
所述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均为分体结构,分别由两个分开的半圆形T型结构组成,T型结构包括水平段(10)和垂直段(14),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的下端面设置有凸台结构(12),所述垂直段(14)的内侧端面有可沿水平方向平移的螺纹套(13),所述螺纹套(13)设置成半圆环形,两个半圆形T型结构的半圆环形螺纹套(13)拼合成螺纹模腔,
所述的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水平段(10)分别通过预设数量的第一升降液压缸(2)和预设数量的第二升降液压缸(7)与垫板(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内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台结构(12)为向下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内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垂直段(14)内的螺纹套(13)的外侧设置有驱动螺纹套(13)沿水平方向平移的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的伸缩杆外侧固定套设有导向滑块(9),第二开合模液压缸(11)的缸体分别固定在第一模颈圈(1)和第二模颈圈(6)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内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模板(5)和右模板(8)的侧壁开设置有排气孔、排气针和冷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瓶内胆模具,其特征在第二模颈圈(6)设置有用于吹塑模腔的吹气的通孔端(16),所述第一模颈圈(1)设置成盲孔端(15)。
CN202222452865.4U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Active CN218196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2865.4U CN218196664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52865.4U CN218196664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96664U true CN218196664U (zh) 2023-01-03

Family

ID=84632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52865.4U Active CN218196664U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966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353825A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thermoplastic materials
CN102794403B (zh) 电机壳的消失模模具
CN214773598U (zh) 一种复合软管注塑成型模
CN210100659U (zh) 一种新型增压注塑机构及其高效吹瓶机
US3479421A (en) Method of molding hollow bodies
CN218196664U (zh)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KR20180128999A (ko) 블로우 성형방법
US74763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blow molded article with integral insert
CN205951197U (zh) Bmc注塑产品的模腔抽真空机构
CN115416264A (zh)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及开模方法
CN207954447U (zh) 车辆用塑料燃料箱的成形设备
CN206937862U (zh) 自锁机构、抽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08730277U (zh)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CN212498763U (zh) 一种新型注塑模具
CN211165413U (zh) 一种适用smc材料的汽车动力电池盒成型模具
CN208593026U (zh) 一种吊装可靠性高的汽车仪表盘注塑模具
CN206884150U (zh) 一种海上平台采油设备的合模装置
CN206765279U (zh) 一种顶盖与本体颜色相异的瓶盖的注塑模具
CN207841961U (zh) 一种带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20095498U (zh) 一种高效吹瓶机
CN214188213U (zh) 一种上盖塑胶模具
CN207172794U (zh) 一种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
CN213767141U (zh) 注吹机自动锁模装置
CN219543892U (zh) 一种餐盒用注塑成型模具
CN205735784U (zh) 一种快速换镶块的模具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