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30277U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730277U CN208730277U CN201821395596.XU CN201821395596U CN208730277U CN 208730277 U CN208730277 U CN 208730277U CN 201821395596 U CN201821395596 U CN 201821395596U CN 208730277 U CN208730277 U CN 208730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phragm capsule
- plate
- automatic production
- rear cavity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所述第三模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且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该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可实现采用机械装置,使开模且铰牙动作完成后执行顶出动作,这样可确保注塑生产中产品全被脱落,模具不被损坏,实现全自动生产,更准确控制生产节拍,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人力成本,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安全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通常由注射系统、合模系统、液压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润滑系统、加热及冷却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等组成,螺杆式注塑机塑化装置主要由加料装置、料筒、螺杆、过胶组件、射嘴部分组成,动力传递装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动油缸以及螺杆驱动装置,合模系统的作用:合模系统的作用是保证模具闭合、开启及顶出制品,同时,在模具闭合后,供给模具足够的锁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进入模腔产生的模腔压力,防止模具开缝,造成制品的不良现状,注塑机在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在对铰牙的生产过程中也时常通过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
目前在进行铰牙全自动注塑成型完成后,大多是人工直接取件或采用机械手取件,但是上述方法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隐患和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人工把手伸进模具里面把产品拿出来或人工手持气枪吹落产品虽然可行,但由于在注塑生产中,“人”是最不可控因素,因此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地影响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且一台设备上还要配2至3人,致使注塑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并且无法确保安全生产。采用机械手取样虽然能取代人工,实现全自动生产,但由于铰牙产品易挂在牙芯零件上,导致机械手无法确保每次都成功吸取产品,会造成产品未脱离模具而合模就损坏模具的结果,不能确保注塑生产中产品全被脱落,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达不到更准确控制生产节拍的目的,不能保证了产品质量和节约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解决了不能确保注塑生产中产品全被脱落,无法实现全自动生产,达不到更准确控制生产节拍的目的,不能保证了产品质量和节约了人力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且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所述第三模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且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的中部固定有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上后模仁和下后模仁,所述上后模仁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上压杆,所述下模仁的顶部开设有模型腔,所述上压杆的底端贯穿模型腔并延伸至模型腔的内部,且下后模仁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下顶杆,所述下顶杆的顶端与上压杆的底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铰牙样品,所述模型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推板镶件,所述推板镶件的一侧与铰牙样品的底部接触,所述推板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贯穿下后模仁并延伸至下后模仁的底部,所述顶杆延伸至下后模仁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
优选的,所述下后模仁的四角处均贯穿有顶辊,所述顶辊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针板、第三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一模盒并延伸至第一模盒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顶辊延伸至第一模盒底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注塑机上顶板和注塑机下顶板,且注塑机上顶板的底部与注塑机下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的内部贯穿有导向支杆,且导向支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向支杆对称分布于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的四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顶料装置相适配的型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气槽,且连接板、上模板和压模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注塑口。
优选的,所述推板镶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推板镶件对称分布于推板的四角。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通过在第一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三模盒的中部固定有顶料装置,且顶料装置包括上后模仁和下后模仁,上后模仁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上压杆,下后模仁的顶部开设有模型腔,上压杆的底端贯穿模型腔并延伸至模型腔的内部,且下后模仁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下顶杆,再分别通过铰牙样品、推板、推板镶件、顶杆和顶针板的配合设置,可实现采用机械装置,使开模且铰牙动作完成后执行顶出动作,这样可确保注塑生产中产品全被脱落,模具不被损坏,实现全自动生产,更准确控制生产节拍,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人力成本,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安全生产。
(2)、该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通过在第三模盒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且压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在通过在上模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可实现对整个模具进行合模和开模,只需将连接板与外界的动力设备连接,即可实现对模具控制合模和开模,从而大大方便了生产人员的铰牙注塑生产。
(3)、该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上模板和压模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注塑口,可实现向整个模具的内部注入成形熔料,再通过在下后模仁的四角处均贯穿有顶辊,顶辊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针板、第三模盒、第二模盒和第一模盒并延伸至第一模盒的底部,可实现将顶针板顶出,从而大大方便了生产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料装置结构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第一模盒、5第二模盒、6第三模盒、7压模板、8上模板、9连接板、10顶料装置、101上后模仁、102 下后模仁、103上压杆、104模型腔、105下顶杆、106铰牙样品、107推板、108推板镶件、109顶杆、1010顶针板、11顶辊、12注塑机上顶板、13注塑机下顶板、14导向支杆、15型腔、16通气槽、17注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且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内部贯穿有导向支杆14,且导向支杆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导向支杆14对称分布于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四角,第三模盒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7,且压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8,上模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气槽16,且连接板9、上模板8和压模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注塑口17,且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中部固定有顶料装置10,顶料装置10包括上后模仁101和下后模仁102,上后模仁101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上压杆103,下后模仁102的顶部开设有模型腔104,上压杆103的底端贯穿模型腔104并延伸至模型腔104的内部,且下后模仁102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下顶杆105,下顶杆105的顶端与上压杆103 的底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铰牙样品106,模型腔10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板107,且推板107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推板镶件108,推板镶件108的一侧与铰牙样品106的底部接触,推板107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109,顶杆109的底端贯穿下后模仁102并延伸至下后模仁102的底部,顶杆109延伸至下后模仁102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1010,下后模仁102 的四角处均贯穿有顶辊11,顶辊11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针板1010、第三模盒6、第二模盒5和第一模盒4并延伸至第一模盒4的底部,顶辊11 延伸至第一模盒4底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注塑机上顶板12和注塑机下顶板13,且注塑机上顶板12的底部与注塑机下顶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顶料装置10相适配的型腔15,推板镶件10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推板镶件108对称分布于推板107 的四角。
使用时,先按正常工艺将顶杆装入顶针板1010并将其他零配件装好,将推板镶件108与推板107用螺丝锁紧,并将推板107装入下后模仁102的模型腔104内,用螺丝将其与顶杆109锁紧,使得推板镶件108、推板107、顶杆109和顶针板1010成为一个整体即完成装配,生产中,开模铰牙完成后,注塑机顶棍11顶动顶针板1010使得推板镶件108、推板107、顶杆109和顶针板1010形成的整体带动因铰牙行程不足而停留在模型腔104内的产品脱离上后模仁101和下后模仁102,从而最终实现全自动生产功能。
综上所述
通过在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中部固定有顶料装置10,且顶料装置10包括上后模仁101和下后模仁102,上后模仁101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上压杆103,下后模仁102的顶部开设有模型腔104,上压杆103的底端贯穿模型腔104并延伸至模型腔104的内部,且下后模仁102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下顶杆105,再分别通过铰牙样品106、推板107、推板镶件108、顶杆109和顶针板1010的配合设置,可实现采用机械装置,使开模且铰牙动作完成后执行顶出动作,这样可确保注塑生产中产品全被脱落,模具不被损坏,实现全自动生产,更准确控制生产节拍,保证了产品质量,节约了人力成本,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还确保了安全生产,通过在第三模盒6 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7,且压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8,在通过在上模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可实现对整个模具进行合模和开模,只需将连接板与外界的动力设备连接,即可实现对模具控制合模和开模,从而大大方便了生产人员的铰牙注塑生产,通过在连接板9、上模板8 和压模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注塑口17,可实现向整个模具的内部注入成形熔料,再通过在下后模仁102的四角处均贯穿有顶辊11,顶辊11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针板1010、第三模盒6、第二模盒5和第一模盒4 并延伸至第一模盒4的底部,可实现将顶针板1010顶出,从而大大方便了生产人员的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且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顶部从下至上依次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所述第三模盒(6)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压模板(7),且压模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板(8),所述上模板(8)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且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中部固定有顶料装置(10),所述顶料装置(10)包括上后模仁(101)和下后模仁(102),所述上后模仁(101)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上压杆(103),所述下后模仁(102)的顶部开设有模型腔(104),所述上压杆(103)的底端贯穿模型腔(104)并延伸至模型腔(104)的内部,且下后模仁(102)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下顶杆(105),所述下顶杆(105)的顶端与上压杆(103)的底端之间活动连接有铰牙样品(106),所述模型腔(10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板(107),且推板(107)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推板镶件(108),所述推板镶件(108)的一侧与铰牙样品(106)的底部接触,所述推板(107)的底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顶杆(109),所述顶杆(109)的底端贯穿下后模仁(102)并延伸至下后模仁(102)的底部,所述顶杆(109)延伸至下后模仁(102)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针板(1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后模仁(102)的四角处均贯穿有顶辊(11),所述顶辊(11)的底端从上至下依次贯穿顶针板(1010)、第三模盒(6)、第二模盒(5)和第一模盒(4)并延伸至第一模盒(4)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辊(11)延伸至第一模盒(4)底部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注塑机上顶板(12)和注塑机下顶板(13),且注塑机上顶板(12) 的底部与注塑机下顶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内部贯穿有导向支杆(14),且导向支杆(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导向支杆(14)对称分布于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四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盒(4)、第二模盒(5)和第三模盒(6)的顶部均开设有与顶料装置(10)相适配的型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的一侧均开设有通气槽(16),且连接板(9)、上模板(8)和压模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相互适配的注塑口(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镶件(10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推板镶件(108)对称分布于推板(107)的四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5596.XU CN208730277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5596.XU CN208730277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730277U true CN208730277U (zh) | 2019-04-12 |
Family
ID=66031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95596.XU Active CN208730277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7302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90076A (zh) * | 2018-08-28 | 2018-11-13 | 厦门新倍鑫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21395596.XU patent/CN20873027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90076A (zh) * | 2018-08-28 | 2018-11-13 | 厦门新倍鑫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25855U (zh) | 一种均匀压紧的塑料模具锁紧装置 | |
CN104139490B (zh) | 一种注塑拉头快速成型装置及方法 | |
CN214773598U (zh) | 一种复合软管注塑成型模 | |
CN205238466U (zh) | 一种注塑成型模内自动切料机构 | |
CN208730277U (zh) | 一种确保注塑全自动生产的铰牙模具二次顶出结构 | |
CN206765247U (zh) | 一种模内自动切断水口的模具结构 | |
CN206030391U (zh) | 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 | |
CN203712914U (zh) | 一种橡胶衬套的内外同步顶出硫化模具 | |
CN206937862U (zh) | 自锁机构、抽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 |
CN218196664U (zh) | 一种储氢瓶内胆模具 | |
CN201745136U (zh) | 一种压路机减震块的注射成型模具 | |
CN110900993A (zh) | 一种防粘连的自动成型塑机 | |
CN213227366U (zh) | 一种一次性餐盒生产用注塑模具 | |
CN206598469U (zh) | 一种注塑模 | |
CN213260926U (zh) | 一种胶塑成型加工用模具锁定机构 | |
CN210651717U (zh) | 一种分段式螺纹斜顶侧向分型抽芯机构 | |
CN220095498U (zh) | 一种高效吹瓶机 | |
CN213055735U (zh) | 一种塑料直条用塑料注塑机 | |
CN206484844U (zh) | 一种塑料模的脱模机构 | |
CN209903853U (zh) | 一种便于提取成型物品的模具装置 | |
CN216230584U (zh) | 一种便于脱料的注塑模具 | |
CN220499830U (zh) | 全地形车脚踏板动定模双向顶出机构 | |
CN206426392U (zh) | 一种奥迪乘用车蓄电池极板盖429a注塑模具 | |
CN221605066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模具 | |
CN213830116U (zh) |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性能的药瓶盖注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01 Address after: 5 / F, building 4, No. 601, Tonghong Road,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Patentee after: BESTTER(XIAMEN) TECHNOLOGY Inc.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361000 No. 601, Tonghong Road, Tong'an Park, Tong'an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XINBEIXIN MOULD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