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178708U -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178708U
CN218178708U CN202222610105.1U CN202222610105U CN218178708U CN 218178708 U CN218178708 U CN 218178708U CN 202222610105 U CN202222610105 U CN 202222610105U CN 218178708 U CN218178708 U CN 218178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gear
assembly
shutter
positioning member
link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01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伟楷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oy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oy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oy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oy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01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17870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4059 priority patent/WO2024065870A1/zh
Priority to US17/977,552 priority patent/US11846406B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178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178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4/00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adjustment of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10Outdoor lighting
    • F21W2131/105Outdoor lighting of arena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W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W2131/00Use or application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not provided for in codes F21W2102/00-F21W2121/00
    • F21W2131/40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 F21W2131/406Lighting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recreational or military use for theatres, stages or film studio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包括基板、固定于基板上的光闸、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一端与电机连接的连杆机构以及位于连杆机构与光闸之间的过渡齿轮,光闸的外围设有与过渡齿轮直接或间接啮合的锯齿段,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过渡齿轮上;连杆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过渡齿轮运动,从而使光闸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通过在连杆机构与光闸之间设置过渡齿轮,连杆机构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过渡齿轮,使其旋转从而带动光闸的驱动圈旋转,来切换光闸的状态,这样的传动结构,只需要设置一段较短的连杆机构即可对过渡齿轮进行驱动,大大地减小了光圈组件的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舞台灯的功能愈加丰富,如利用图案组件拦截光束来实现多种图案效果,通过色片对舞台灯的光束进行渲染使其所投射的光斑具有不同的颜色,通过设置频闪结构实现调光或快速频闪的舞台效果,以及通过调整光圈大小使灯具可以投射出不同尺寸的光斑。
现在大多数舞台灯的光圈组件都是固定连接于切割装置上,光圈组件与切割器配合使用,实现不同形状的光斑。而现有的光圈传动结构,一般是利用连杆机构来进行传动,通过将连杆机构直接与光闸相连接,将驱动机构的驱动力通过连杆机构驱使光闸旋转,进而改变光闸的开合范围。但是连杆结构所占空间大,导致整个光圈组件的尺寸无法减小,且连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也容易与邻近的效果组件发生干涉。与此同时,连杆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还需要避开光圈的位置,避免其进入光路而成像,通常在连杆机构对应光闸的一段设置弧度较大的弧形段来解决,但是连杆机构的摆动幅度大,需要给光圈组件预留较多的工作空间,进一步增加了所述光圈组件的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通过增加所述过渡齿轮,再配合所述连杆机构对所述光闸进行驱动,解决了所述光圈组件尺寸过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包括基板、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的光闸、提供驱动力的电机、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连杆机构以及位于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光闸之间的过渡齿轮,所述光闸的外围设有与所述过渡齿轮直接或间接啮合的锯齿段,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齿轮上;所述连杆机构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过渡齿轮运动,从而使所述光闸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光闸之间设置所述过渡齿轮,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过渡齿轮,使其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光闸的所述驱动圈旋转,来切换所述光闸的状态,这样的传动结构,只需要设置一段较短的连杆机构即可对所述过渡齿轮进行驱动,大大地减小了所述光圈组件的尺寸。且因为所述连杆机构并不是直接与所述光闸连接,所以在设计时,不需要设计弧度较大的弧形段,来避免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光闸重叠而影响光效的情况,有效减小所述连杆机构所占空间,进一步地缩减所述光圈组件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与摆杆;所述柄臂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上,所述柄臂的旋转中心为第一中心点,所述过渡齿轮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所述柄臂与所述摆杆的枢接位为第一枢接点,所述摆杆与所述过渡齿轮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一枢接点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枢接点与所述第二枢接点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枢接点与所述第二中心点的距离为 l3,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二中心点的距离为l4,其中,l1、l2、l3及l4同时符合以下关系式:l1+l2≤l3+l4,且l2+l3≥l1+l4,l1、l2、l3及l4均大于0。这样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在所述电机的带动下,所述柄臂可围绕所述第一中心点作出整周旋转而不被限制;而当满足l1+l2≤l3+l4时,保证所述摆杆在柄臂的带动下可以进行往返运动。对比仅采用驱动齿轮与所述光闸的所述驱动圈啮合的传动方式,利用所述驱动齿轮的来回转动来切换所述光闸的开、合状态,即,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的电机需要反复进行“正向启动——正向转动——刹车——反向启动——反向转动——刹车”的操作,然而电机反复启动、刹车严重影响了所述光闸切换状态的效率,使得所述光闸难以达到快速反复地切换开、合状态。而利用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过渡齿轮相配合,在有效减少所述光圈组件尺寸的同时,所述电机可以连续同向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杆机构带动所述过渡齿轮进行往返运动,即所述电机可避免重复进行刹车与启动的操作,使所述光闸可实现快速切换开、合状态,进而实现快速频闪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与摆杆;所述柄臂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上,所述摆杆对应所述过渡齿轮的枢接位设置有弧形避让段。通过设置所述弧形避让段,避免了在所述摆杆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摆杆与用于固定所述过渡齿轮的枢接件产生干涉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过渡齿轮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所述第二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枢接点的距离为l3,其中,l3大于0。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枢接点之间形成力臂,有利于所述连杆机构对所述过渡齿轮的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的半径为R,所述第二中心点与所述第二枢接点的距离l3大于或等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909314970000031
这样的设置,不需要过大的驱动力即可驱动所述过渡齿轮旋转,与此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所述光圈组件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具有第一极限旋转位置及第二极限旋转位置,当所述过渡齿轮运动至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运动至其完全的打开状态,当所述过渡齿轮处于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运动至其完全的闭合状态。所述光闸包括若干遮光片,通过旋转所述驱动圈使若干所述遮光片相互叠合或展开,进而实现光闸的打开或闭合状态。然而,通过使所述过渡齿轮在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间往返运动,避免了当所述光闸已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时,所述过渡齿轮仍继续驱动所述驱动圈转动,使所述光闸的遮光片仍继续运动而相互挤压,最终造成所述光闸损坏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驱动圈的传动比小于或等于2∶1。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因所述过渡齿轮的尺寸过小而需要更大的驱动力的情况,提高了所述过渡齿轮的驱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驱动圈的传动比大于4∶3。这样的设置,既实现了仅采用较小的驱动力即可驱动所述驱动圈转动,又可以使所述光圈组件的尺寸保持在尽量小的范围内,避免了因所述过渡齿轮过大而增加所述光圈组件的整体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锯齿段间接啮合,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锯齿段之间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与所述过渡齿轮及所述锯齿段啮合。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连杆机构驱动所述过渡齿轮旋转,所述过渡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光闸。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与所述锯齿段间接啮合,还包括同时套设于所述锯齿段及所述过渡齿轮上的同步带,所述过渡齿轮通过所述同步带驱动所述驱动圈旋转。因为所述同步带的材质一般均具有弹性,对比齿轮间的刚性啮合,同步带与锯齿相互配合的方式不易磨损,而且所述同步带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驱动圈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圈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所述光闸定位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方便所述光闸的装配,使其装配完成后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进一步方便对所述光闸状态的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过渡齿轮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齿轮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位于初始安装角度的所述过渡齿轮与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的所述光闸的所述锯齿段啮合。使得所述过渡齿轮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为限位柱,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弧形槽;或者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弧形槽,所述第二定位件为限位柱。利用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弧形槽相互配合,在不改变所述光圈组件所占用的整体空间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精准定位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齿轮的锯齿边为橡胶材质。对比所述过渡齿轮的锯齿边与所述锯齿段之间为刚性啮合的方案,所述锯齿边采用橡胶材质,可以避免锯齿因长期刚性啮合而造成磨损,保证了两者间的传动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舞台灯,具有前述任一种所述光圈组件,还包括产生光束的光源组件及镜头组件,所述光束具有主光轴,所述光圈组件、所述镜头组件沿光束的出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圈组件靠近所述光束的焦点设置,所述光圈组件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光轴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组装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与切割器组装一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所述光圈组件的舞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光圈组件;110、基板;120、光闸;121、驱动圈;122、锯齿段;123、遮光片;124、固定环;130、电机;131、转轴;140、过渡齿轮;141、锯齿边;142、枢接件;150、连杆机构;151、柄臂;152、摆杆;1521、弧形避让段;161、第一中心点;162、第二中心点; 163、第一枢接点;164、第二枢接点;171、限位柱;172、弧形槽;180、盖板;181、贯穿孔;190、切割片;200、光源组件;300、镜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其中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包括基板110、固定于所述基板110上的光闸120、提供驱动力的电机130、一端与所述电机130连接的连杆机构150以及位于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光闸120之间的过渡齿轮 140,所述光闸120的外围设有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直接或间接啮合的锯齿段122,所述连杆机构150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连杆机构150在所述电机130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过渡齿轮140运动,从而使所述光闸120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在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光闸120之间设置所述过渡齿轮140,所述连杆机构150 将所述电机130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过渡齿轮140,使其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光闸120的所述驱动圈121旋转,来切换所述光闸120的状态,这样的传动结构,只需要设置一段较短的连杆机构150即可对所述过渡齿轮140进行驱动,大大地减小了所述光圈组件100的尺寸。且因为所述连杆机构150并不是直接与所述光闸120连接,所以在设计时,不需要设计弧度较大的弧形段,来避免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光闸120重叠而影响光效的情况,有效减小所述连杆机构150所占空间,进一步地缩减所述光圈组件100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基板110具有用于光束穿过的通光孔,所述光闸120对应所述通光孔设置,所述光闸120包括与所述基板110固定连接的固定环124,所述固定环124与所述驱动圈121 之间套设有轴承。所述光闸120、所述过渡齿轮140安装于所述基板110上,所述连杆机构 150独立于所述基板110安装。
优选地,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旋转中心、所述光闸120的旋转中心以及所述电机130的旋转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使得排布更加合理。所述过渡齿轮140、所述连杆机构150均喷涂或贴有抗反射膜,防止反光。
优选地,所述光闸120外围的所述锯齿段122直接与所述过渡齿轮140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基板110上方的盖板180,所述盖板180对应所述光闸120 设置有贯穿孔181,且所述盖板180对应所述连杆机构150的运动范围设置有避让空间。通过设置所述盖板180,使所述光圈组件100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更加美观,与此同时,所述盖板180与所述基板110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光闸120、所述过渡齿轮140等其他传动部件的空间,对这些零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150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151与摆杆152;所述柄臂151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3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15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 140上,所述柄臂151的旋转中心为第一中心点161,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162,所述柄臂151与所述摆杆152的枢接位为第一枢接点163,所述摆杆152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164,所述第一中心点161与所述第一枢接点163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一枢接点163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为l2,所述第二枢接点164与所述第二中心点162的距离为l3,所述第一中心点161与所述第二中心点162的距离为l4,其中,l1、l2、l3及l4同时符合以下关系式:l1+l2≤l3+l4,且l2+l3≥l1+l4,l1、l2、l3及 l4均大于0。这样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在所述电机130的带动下,所述柄臂151可围绕所述第一中心点161作出整周旋转而不被限制;而当满足l1+l2≤l3+l4时,保证所述摆杆152 在柄臂151的带动下可以进行往返运动。
对比仅采用驱动齿轮与所述光闸120的所述驱动圈121啮合的传动方式,利用所述驱动齿轮的来回转动来切换所述光闸120的开、合状态,即,与所述驱动齿轮连接的电机130需要反复进行“正向启动——正向转动——刹车——反向启动——反向转动——刹车”的操作,然而电机130反复启动、刹车严重影响了所述光闸120切换状态的效率,使得所述光闸120 难以达到快速反复地切换开、合状态。而利用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相配合,在有效减少所述光圈组件100尺寸的同时,所述电机130可以连续同向转动从而驱动所述连杆机构150带动所述过渡齿轮140进行往返运动,即所述电机130可避免重复进行刹车与启动的操作,使所述光闸120可实现快速切换开、合状态,进而实现快速频闪的效果。
优选地,当所述l1、l2、l3及l4之间满足l1+l2=l3+l4时,还包括复位件,当所述摆杆15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复位件对所述摆杆152施加一个拉力,改变所述摆杆152运动方向,使其往回运动,进而保证所述摆杆152的摆动角度在180度以内,避免所述摆杆152在往返摆动过程中发生卡顿。所述复位件可以是拉簧。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连杆机构150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151与摆杆152;所述柄臂151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3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15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 140上,所述摆杆152对应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设置有弧形避让段1521。通过设置所述弧形避让段1521,避免了在所述摆杆152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摆杆152与用于固定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件142产生干涉的情况。优选地,所述枢接件142为螺钉,所述过渡齿轮 140通过所述螺钉枢接于所述基板110上。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162,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164,所述第二中心点16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为l3,其中,l3大于0。这样的设置,使得所述第二中心点16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之间形成力臂,有利于所述连杆机构150对所述过渡齿轮140的驱动。即,所述第二枢接点164可以位于所述过渡齿轮140盘面不与所述第二中心点162重合的位置,也可以位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的半径为R,所述第二中心点16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l3大于或等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909314970000071
这样的设置,不需要过大的驱动力即可驱动所述过渡齿轮140旋转,与此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地减小所述光圈组件100的整体尺寸。
优选地,l3为所述过渡齿轮140半径R的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909314970000072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具有第一极限旋转位置及第二极限旋转位置,当所述过渡齿轮140运动至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120运动至其完全的打开状态,当所述过渡齿轮140处于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120运动至其完全的闭合状态。所述光闸120包括若干遮光片123,通过旋转所述驱动圈121使若干所述遮光片123相互叠合或展开,进而实现光闸120的打开或闭合状态。然而,通过使所述过渡齿轮140在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间往返运动,避免了当所述光闸120 已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时,所述过渡齿轮140仍继续驱动所述驱动圈121 转动,使所述光闸120的遮光片123仍继续运动而相互挤压,最终造成所述光闸120损坏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光闸120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即若干所述遮光片123的边缘共同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通光孔,其孔径达到最大尺寸;而所述光闸120处于完全的闭合状态时,若干所述遮光片123之间的重叠范围达到最小,但这些遮光片123的边缘可能仍存在一个小孔径的通光孔。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驱动圈121的传动比小于或等于2∶1。这样的设置,避免了因所述过渡齿轮140的尺寸过小而需要更大的驱动力的情况,提高了所述过渡齿轮140的驱动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驱动圈121的传动比大于4∶3。这样的设置,既实现了仅采用较小的驱动力即可驱动所述驱动圈121转动,又可以使所述光圈组件100的尺寸保持在尽量小的范围内,避免了因所述过渡齿轮140过大而增加所述光圈组件100的整体尺寸。优选地,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驱动圈121的传动比为2:1。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间接啮合,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之间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与所述过渡齿轮140及所述锯齿段122啮合。所述电机130通过所述连杆机构150驱动所述过渡齿轮140 旋转,所述过渡齿轮140通过传动齿轮将驱动力传递给所述光闸120。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间接啮合,还包括同时套设于所述锯齿段122及所述过渡齿轮140上的同步带,所述过渡齿轮140通过所述同步带驱动所述驱动圈121旋转。因为所述同步带的材质一般均具有弹性,对比齿轮间的刚性啮合,同步带与锯齿相互配合的方式不易磨损,而且所述同步带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使用其他传动方式来使所述驱动圈121的锯齿段122与所述过渡齿轮140 之间间接啮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驱动圈121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圈121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所述光闸120定位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方便所述光闸120的装配,使其装配完成后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进一步方便对所述光闸120状态的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过渡齿轮140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位于初始安装角度的所述过渡齿轮140与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的所述光闸120的所述锯齿段122啮合。使得所述过渡齿轮140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基板110的弧形槽172,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过渡齿轮140靠近所述基板110一侧的限位柱171。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件为限位柱171,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弧形槽172;或者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弧形槽172,所述第二定位件为限位柱171。利用所述限位柱 171与所述弧形槽172相互配合,在不改变所述光圈组件100所占用的整体空间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精准定位的效果。
优选地,用于确定所述驱动圈121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为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的2个限位柱171,通过使所述锯齿段122的锯齿抵持所述限位柱171,防止所述锯齿段122 与所述过渡齿轮140解除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齿轮140的锯齿边141为橡胶材质。对比所述过渡齿轮140的锯齿边141与所述锯齿段122之间为刚性啮合的方案,所述锯齿边141采用橡胶材质,可以避免锯齿因长期刚性啮合而造成磨损,保证了两者间的传动精度。
优选地,所述过渡齿轮140包括旋转盘以及套设于所述旋转盘外围的锯齿边141,所述旋转盘的材质为金属材质,使得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基板110或所述连杆机构150的连接更加可靠。
可选地,所述过渡齿轮14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橡胶齿轮。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舞台灯,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光圈组件100,还包括产生光束的光源组件200及镜头组件,所述光束具有主光轴,所述光圈组件100、所述镜头组件沿光束的出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圈组件100靠近所述光束的焦点设置,所述光圈组件100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光轴重合。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安装于所述基板110的切割片190以及驱动所述切割片190运动的驱动电机130,通过所述切割片190与所述光闸120的配合,对所述光束进行切割,进而投射出多种形状的光斑。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10)、固定于所述基板(110)上的光闸(120)、提供驱动力的电机(130)以及位于所述电机(130)与所述光闸(120)之间的过渡齿轮(140),所述光闸(120)的驱动圈(121)外围设有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直接或间接啮合的锯齿段(122),连杆机构(150)一端与电机(130)的转轴(131)固定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连杆机构(150)驱动所述过渡齿轮(140)带动所述驱动圈(121)旋转,从而使所述光闸(120)在闭合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50)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151)与摆杆(152);所述柄臂(151)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3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15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柄臂(151)的旋转中心为第一中心点(161),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162),所述柄臂(151)与所述摆杆(152)的枢接位为第一枢接点(163),所述摆杆(152)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164),所述第一中心点(161)与所述第一枢接点(163)之间的距离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所述第一枢接点(163)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为
Figure 48229DEST_PATH_IMAGE002
,所述第二枢接点(164)与所述第二中心点(162)的距离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所述第一中心点(161)与所述第二中心点(162)的距离为
Figure 113137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
Figure 449572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676154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917779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597215DEST_PATH_IMAGE004
同时符合以下关系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且
Figure 37423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638169DEST_PATH_IMAGE001
Figure 914561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258954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819249DEST_PATH_IMAGE004
均大于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150)包括相互枢接的柄臂(151)与摆杆(152);所述柄臂(151)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30)固定连接,所述摆杆(152)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摆杆(152)对应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设置有弧形避让段(15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旋转中心为第二中心点(162),所述连杆机构(150)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枢接位为第二枢接点(164),所述第二中心点(16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为
Figure 325316DEST_PATH_IMAGE003
,其中,
Figure 853118DEST_PATH_IMAGE003
大于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半径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所述第二中心点(162)与所述第二枢接点(164)的距离
Figure 797941DEST_PATH_IMAGE003
大于或等于
Figure 150425DEST_PATH_IMAGE00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具有第一极限旋转位置及第二极限旋转位置,当所述过渡齿轮(140)运动至所述第一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120)运动至其完全的打开状态,当所述过渡齿轮(140)处于所述第二极限旋转位置时,所述光闸(120)运动至其完全的闭合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驱动圈(121)的传动比小于或等于2: 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驱动圈(121)的传动比大于4: 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间接啮合,还包括位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之间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时与所述过渡齿轮(140)及所述锯齿段(122)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与所述锯齿段(122)间接啮合,还包括同时套设于所述锯齿段(122)及所述过渡齿轮(140)上的同步带,所述过渡齿轮(140)通过所述同步带驱动所述驱动圈(121)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驱动圈(121)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与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驱动圈(121)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所述光闸(120)定位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过渡齿轮(140)初始安装角度的第一定位件及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于所述过渡齿轮(140)上,所述第一定位件与所述第二定位件配合,将位于初始安装角度的所述过渡齿轮(140)与处于完全的打开状态或完全的闭合状态的所述光闸(120)的所述锯齿段(122)啮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为限位柱(171),所述第二定位件为弧形槽(172);或者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弧形槽(172),所述第二定位件为限位柱(17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齿轮(140)的锯齿边(141)为橡胶材质。
15.一种舞台灯,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光圈组件,还包括产生光束的光源组件(200)及镜头组件(300),所述光束具有主光轴,所述光圈组件、所述镜头组件(300)沿光束的出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光圈组件靠近所述光束的焦点设置,所述光圈组件的中心轴与所述主光轴重合。
CN202222610105.1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Active CN218178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0105.1U CN21817870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PCT/CN2022/124059 WO2024065870A1 (zh) 2022-09-30 2022-10-09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US17/977,552 US11846406B1 (en) 2022-09-30 2022-10-31 Small-sized aperture assembly and stage light fixture having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0105.1U CN21817870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178708U true CN218178708U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2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0105.1U Active CN218178708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178708U (zh)
WO (1) WO20240658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76149A (en) * 1977-11-29 1979-06-18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Automatic diaphragm drive mechanism
JP3535739B2 (ja) * 1998-05-27 2004-06-07 池上通信機株式会社 テレビカメラの絞り制御装置
CN202256978U (zh) * 2011-10-21 2012-05-30 厦门力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光圈
US10077885B2 (en) * 2015-06-15 2018-09-18 Martin Professional Aps Iris diaphragm system
JP6634250B2 (ja) * 2015-09-16 2020-0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揺動装置
CN113014766A (zh) * 2021-02-23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215678986U (zh) * 2021-07-27 2022-01-28 深圳市龙德金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产品口径位置控制结构
CN115370991A (zh) * 2022-09-30 2022-11-22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65870A1 (zh) 2024-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73042B2 (en) Light-amount adjusting apparatus
CN115370991A (zh)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CN102033403B (zh)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CN218178708U (zh) 一种小尺寸的光圈组件及具有其的舞台灯
WO2007134609A1 (en) Framing means
US11846406B1 (en) Small-sized aperture assembly and stage light fixture having same
WO2020237578A1 (zh) 快门装置及摄影装置
CN1418326A (zh) 一种改进的照相机快门系统
JPH09311363A (ja) カメラ用遮光羽根装置
JP3550963B2 (ja) カメラの絞り機構
JP2006343512A (ja) プロジェクタ用絞り装置
JPH02226129A (ja) カメラ用遮光羽根装置
JP2002341401A (ja) バリア開閉機構
JP4224182B2 (ja) 絞り装置
JPH0637400Y2 (ja) 遮光羽根装置
US5043753A (en) Camera shutter blade device
JP2001281513A (ja) レンズ付き露出調整ユニット
JP3726436B2 (ja) 撮影レンズの絞り装置
JP2011128332A (ja) レンズ鏡胴
US4272175A (en) Automatic aperture control device
JP2000187262A (ja) バリア開閉機構
JP3359320B2 (ja) 羽根駆動機構
JP2584889Y2 (ja) カメラ用遮光羽根装置
JPH0389330A (ja) カメラ用遮光羽根装置
JP2593988Y2 (ja) カメラ用レンズシャッタの漏光防止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