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4019U - 电暖桌及其桌板 - Google Patents

电暖桌及其桌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4019U
CN218074019U CN202222222381.0U CN202222222381U CN218074019U CN 218074019 U CN218074019 U CN 218074019U CN 202222222381 U CN202222222381 U CN 202222222381U CN 218074019 U CN218074019 U CN 218074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ectric heating
supporting
cooking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23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文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23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4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4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4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暖桌及其桌板。电暖桌的桌板包括:面板组件,包括设有安装部的面板和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与所述面板的正面平齐,且所述支撑板设置成用于放置锅具;和烹饪加热组件,对应于所述支撑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该电暖桌的桌板中,烹饪加热组件固定至面板,相比于将烹饪加热组件同时固定于面板和其他部件,简化了烹饪加热组件的装配结构及装配工序,实现烹饪加热组件的安装简易化,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暖桌的桌板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电暖桌及其桌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暖桌及其桌板。
背景技术
存在一种电暖桌,不仅具有取暖功能,还具有烹饪功能。电暖桌的桌板上安装有电陶炉,这样可将锅具放置在桌板上,利用电陶炉来对锅具内的食材进行烹饪。但是,电陶炉固定所需的零件多,安装工序繁杂,安装效率低,进而导致电暖桌的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暖桌及其桌板,简化了烹饪加热器的装配结构及装配工序,实现烹饪加热器的安装简易化,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暖桌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暖桌的桌板,包括:
面板组件,包括设有安装部的面板和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与所述面板的正面平齐,且所述支撑板设置成用于放置锅具;和
烹饪加热组件,对应于所述支撑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包括烹饪加热器和烹饪支架,所述烹饪支架固定至所述面板的背侧,所述烹饪加热器和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至所述烹饪支架。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筋,所述烹饪加热器的部分可伸入所述支架主体内,所述第一支撑筋支撑所述支撑板的背面。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设有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支撑所述支撑板的背面。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支撑板所在的一侧倾斜,所述平直段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平行,且所述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远离所述倾斜段的方向延伸,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抵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为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环形支撑筋,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筋一体成型。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胶粘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凹陷于所述面板的背面,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筋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第一盛胶槽。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支架主体中的一个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面板的背侧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筋为环形支撑筋,且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背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面板的背面抵接并与所述面板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面板的背面胶粘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盛胶槽,所述第二盛胶槽呈环形,或者,所述第二盛胶槽包括多个槽段,多个所述槽段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烹饪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的第三支撑筋,所述烹饪加热器固定至所述第三支撑筋。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筋设置有多个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烹饪加热器置于多个所述第三支撑筋围成的腔体内。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撑筋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所述烹饪加热器支撑在所述第三支撑部并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固定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加热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紧固件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加热器为电陶炉或电磁加热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暖桌的桌板还包括:
底板,与所述面板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面板配合形成安装腔,所述烹饪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电暖桌的桌板还包括:
取暖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烹饪加热组件下方。
一种电暖桌,包括桌腿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所述桌腿与所述桌板连接并支撑所述桌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暖桌的桌板中,面板的安装部处安装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正面与所述面板的正面平齐,锅具可放置于支撑板上;烹饪加热组件对应于支撑板的位置而安装至安装部,以便利用烹饪加热器对支撑板上的锅具进行加热,以实现对锅具内的食材的烹饪。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暖桌的桌板,烹饪加热组件固定至面板,相比于将烹饪加热组件同时固定于面板和其他部件,简化了烹饪加热组件的装配工序,实现烹饪加热组件的安装简易化,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暖桌的桌板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暖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暖桌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暖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电暖桌的烹饪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暖桌的烹饪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0-桌板,200-桌腿;
1-面板组件,11-面板,111-安装部,12-支撑板;
2-烹饪加热组件,21-烹饪加热器,22-烹饪支架,220-支架主体,221-第一支撑筋,2211-弹性支撑部,2212-第一溢胶孔,2213-倾斜段,2214-平直段,222-第二支撑筋,2221-第二连接部,2222-第二支撑部,2223-第二盛胶槽,2224-第二溢胶孔,223-第三支撑筋,2231-第三连接部,2232-第三支撑部,2233-固定孔,23-紧固件;
3-底板,31-安装腔;
4-取暖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暖桌的桌板100,包括面板组件1和烹饪加热组件2。
其中,面板组件1包括设有安装部111的面板11和安装在安装部111的支撑板12。其中,安装部111可包括安装孔,支撑板12可安装在安装孔内。支撑板12设置成用于放置锅具。
烹饪加热组件2对应于支撑板12安装至安装部111。其中,烹饪加热组件2对应于支撑板12是指:烹饪加热组件2与支撑板12上下正对,二者的中心线可大致重合,以便烹饪加热组件2对支撑板12上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实现对锅具内的食材的烹饪。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暖桌的桌板100,烹饪加热组件2固定至面板11,相比于将烹饪加热组件2同时固定于面板11和其他部件(如:下文所述的底板3或桌腿200),简化了烹饪加热组件2的装配工序,实现烹饪加热组件2的安装简易化,进而有利于提高电暖桌的桌板100的生产效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支撑板12的正面(如:上板面)与面板11的正面(如:上板面)平齐。
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使得面板组件1的正面整体为一平面,有利于提高面板组件1的美观性。
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支撑板12的正面设置成凸出于面板11的正面(即,支撑板12的正面高于面板11的正面),或者,将支撑板12的正面设置成凹陷于面板11的正面(即,支撑板12的正面低于面板11的正面)。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图6所示,烹饪加热组件2包括烹饪加热器21和烹饪支架22,烹饪支架22固定至面板11的背侧(如:下侧),烹饪加热器21和支撑板12均固定至烹饪支架22。
该电暖桌的桌板100中,面板11的安装部111内安装有支撑板12,烹饪加热组件2的烹饪支架22固定在面板11的背侧,烹饪加热器21可固定至烹饪支架22,以实现烹饪加热器21通过烹饪支架22固定至面板11;此外,烹饪支架22还可对支撑板12进行支撑、固定,以便支撑板12通过烹饪支架22实现与面板11的固定。
支撑板12可形成面板11的烹饪加热区,锅具可放置于支撑板12上;烹饪加热器21的位置可与支撑板12上下正对(如:烹饪加热器21的中心线可与支撑板12的中心线重合),以便利用烹饪加热器21对锅具进行加热,以实现对锅具内的食材的烹饪。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暖桌的桌板100,通过烹饪支架22实现了将烹饪加热器21固定至面板11、以及将支撑板12固定至面板11,该固定方案简单,固定所需的零部件减少,使得烹饪加热器21的安装简易化,有利于提高桌板100的装配效率,进而提高电暖桌的生产效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烹饪支架22包括支架主体220和设置于支架主体220靠近支撑板12的第一端(如:支架主体220的上端)的第一支撑筋221,支架主体220可呈环形,烹饪加热器21的部分可伸入支架主体220内,第一支撑筋221支撑支撑板12的背面。
烹饪支架22包括支架主体220,烹饪加热器21的部分可伸入支架主体220内,使得烹饪加热器21可更靠近支撑板12,以缩短烹饪加热器21与支撑板12上的锅具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高烹饪加热器21对锅具的加热效率。
支架主体22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支撑筋221,第一支撑筋221可平行于支撑板12的背面并对支撑板12的背面进行支撑,以对支撑板12进行限位,以便对支撑板12和面板1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便于实现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撑筋221为支架主体220的第一端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环形支撑筋。
支架主体220的第一端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环形筋可用作第一支撑筋221,即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烹饪支架22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增强烹饪支架22对烹饪加热器21和支撑板12的固定效果。
当然,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也可以为分体式装配结构,即: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并通过固定结构进行连接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撑筋221设有弹性支撑部2211,弹性支撑部2211支撑支撑板12的背面。其中,弹性支撑部2211可与第一支撑筋221一体成型,或者,弹性支撑部2211与第一支撑筋221可以为分体式装配结构,即:弹性支撑部2211与第一支撑筋221为两个独立的部件,并通过固定结构进行连接固定。
第一支撑筋221上设置有弹性支撑部2211,并利用该弹性支撑部2211支撑支撑板12,弹性支撑部2211具有弹性,可通过弹性支撑部2211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支撑板12的位置,以便实现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
弹性支撑部2211的设置,便于实现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并且降低对第一支撑筋221和支撑板12的加工精度,进而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弹性支撑部2211包括弹片,该弹片与第一支撑筋221可一体成型,如:可通过对第一支撑筋221冲压形成该弹片。弹片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筋22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支撑板12所在的一侧凸出。
其中,弹片包括倾斜段2213和平直段2214,倾斜段221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筋221连接,另一端朝向支撑板12所在的一侧(如:上侧)倾斜;平直段2214与第一支撑筋221平行,且平直段2214的一端与倾斜段2213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远离倾斜段2213的方向延伸,平直段2214与支撑板12的背面抵接。
弹性支撑部2211包括与第一支撑筋221一体成型的弹片。弹片中,倾斜段221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筋221连接,另一端朝向支撑板12所在的一侧倾斜,使得倾斜段2213整体相对于第一支撑筋221倾斜设置;平直段2214的一端与倾斜段2213的另一端连接,平直段2214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远离倾斜段2213的方向延伸。平直段2214平行于第一支撑筋221,且平直段2214可与支撑板12的背面,即,平直段2214可为水平段,以便平直段2214与支撑板12的背面抵接,实现对支撑板12的支撑。
弹片中,倾斜段2213可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弹片整体具有弹性,平直段2214与支撑板12的背面抵接,可增大弹片与支撑板12的接触面积,以对支撑板12进行稳固地支撑。倾斜段2213与平直段2214配合,使得弹片既可稳固地支撑支撑板12,同时有利于保证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
应当理解,弹性支撑部2211不限于为弹片形式,还可以为其他形式,如:弹性支撑部2211可为弹簧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撑板12的背面胶粘固定。其中,如图4-图6所示,第一支撑筋221设置有第一溢胶孔2212。
胶粘固定使得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撑板12之间的固定牢固,且无需在支撑板12上开设孔洞,避免影响面板组件1整体的美观性。
当然,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撑板12之间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如螺钉、卡接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板12的背面凹陷于面板11的背面,第一支撑筋221伸入安装孔(安装部111)内,且第一支撑筋221与安装孔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第一盛胶槽。
如图4所示,支撑板12的板厚小于面板11的板厚,使得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时,支撑板12的背面凹陷于面板11的背面。在将支撑板12与烹饪支架22的第一支撑筋221进行胶粘固定时,第一支撑筋221可伸入安装部111内,这样第一支撑筋221与安装部111的侧壁面配合可形成第一盛胶槽,可将胶涂覆在该第一盛胶槽内,然后再将支撑板12置于安装部111内,使得支撑板12胶粘固定至第一支撑筋221。由于第一支撑筋221与安装部111的侧壁面配合形成第一盛胶槽,因此,无需在第一支撑筋221上另外设置第一盛胶槽,仅在第一支撑筋221上设有第一溢胶孔2212即可,且设置于第一支撑筋221与安装部111的侧壁面配合形成的第一盛胶槽内的胶,还可将支撑板12与安装部111之间的缝隙密封,起到防灰尘、防水的作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烹饪支架22还包括第二支撑筋222,第二支撑筋222设置成与第一支撑筋221和支架主体220中的一个相连,且第二支撑筋222与面板11的背侧固定。
烹饪支架22还包括第二支撑筋222,第二支撑筋222可与第一支撑筋221连接,或者可与支架主体220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撑筋222的固定;该第二支撑筋222可与面板11的背侧固定,以实现烹饪支架22与面板11的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二支撑筋222为截面呈L形的环形支撑筋,且第二支撑筋222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21和第二支撑部2222,第二连接部2221的一端(如:上端)与第一支撑筋221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如:下侧)延伸,第二支撑部2222的一端(如:内端)与第二连接部222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如:外端)朝背离支架主体220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其中,第二支撑部2222可与面板11的背面抵接并与面板11固定。
如图4所示,支撑板12的背面凹陷于面板11的背面,使得支撑板12的背面与面板11的背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第二支撑筋222中,第二连接部2221整体可为竖直设置,且一端与第一支撑筋221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延伸,并且延伸至大致与面板11的背面平齐;第二支撑部2222整体可为水平设置,且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22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背离支架主体220的中心的一侧延伸,使得第二支撑部2222可与面板11的背面抵接,以便第二支撑部2222与面板11进行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二支撑筋222可通过第一支撑筋221的边缘弯折形成。
第一支撑筋221的边缘可向下、向外弯折形成截面呈L形的环形筋,该环形筋可用作第二支撑筋222,即第二支撑筋222、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可为一体式结构,有利于提高第二支撑筋222、第一支撑筋221与支架主体220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有利于提高烹饪支架22整体的结构强度,以增强烹饪支架22对烹饪加热器21和支撑板12的固定效果。
当然,第二支撑筋222与第一支撑筋221也可以为分体式装配结构,即:第二支撑筋222为与第一支撑筋221相独立的单独部件,且第二支撑筋222通过固定结构实现与第一支撑筋221的连接固定;或者,第二支撑筋222可直接与支架主体220连接,且二者可为分体式装配结构或一体式结构。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222与面板11的背面胶粘固定。
胶粘固定使得第二支撑部2222与面板11之间的固定牢固,且无需在面板11上开设孔洞,避免影响面板组件1整体的美观性。
当然,第二支撑部2222与支撑板12之间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如螺钉、卡接等。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第二支撑部2222设有第二盛胶槽2223,第二盛胶槽2223的与面板11相对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溢胶孔2224。
第二支撑部2222设有第二盛胶槽2223,可将胶涂覆在该第二盛胶槽2223内,以便将第二支撑部2222与面板11的背面进行粘接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盛胶槽2223可呈环形;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盛胶槽2223可包括多个槽段,多个槽段沿第二支撑部222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槽段的与面板11相对的底壁设置有第二溢胶孔2224。
第二盛胶槽2223可呈环形,使得第二盛胶槽2223的结构简单,便于向第二盛胶槽2223内涂覆胶;第二盛胶槽2223也可包括沿第二支撑部2222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槽段,多个槽段形成的第二盛胶槽2223,成型方便。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烹饪支架22还包括设置于支架主体220远离支撑板12的第二端(如:支架主体220的下端)的第三支撑筋223,烹饪加热器21固定至第三支撑筋223。
支架主体220的第二端设有第三支撑筋223,第三支撑筋223可用于固定烹饪加热器21,以实现烹饪加热器21与烹饪支架22的固定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支撑筋223设置有多个并沿支架主体22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烹饪加热器21置于多个第三支撑筋223围成的腔体内。
第三支撑筋223设置有多个(如:三个或其他数量),且多个第三支撑筋223沿支架主体22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这样在多个第三支撑筋223之间可围成一腔体,烹饪加热器21可置于该腔体内,并与第三支撑筋223进行固定。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支撑筋223呈L形,且第三支撑筋223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31和第三支撑部2232,第三连接部2231的一端(如:上端)与支架主体220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如:下端)朝远离支架主体220的一侧(如:下侧)延伸,第三支撑部2232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2231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支架主体220的中心的一侧延伸。其中,烹饪加热器21支撑在第三支撑部2232并与第三支撑部2232固定连接。
第三支撑筋223整体可呈L形,且第三支撑筋223中,第三连接部2231整体可为竖直设置,第三支撑部2232整体可为水平设置,且朝向支架主体220的内侧延伸。烹饪加热器21装配时,烹饪加热器21的上部可置于支架主体220内,下部可置于多个第三支撑筋223围成的腔体内,且烹饪加热器21的下端可支撑在第三支撑部2232上,以便将烹饪加热器21进行支撑限位,便于烹饪加热器21与第三支撑部2232固定连接。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支撑部2232设有固定孔2233,烹饪加热器21与第三支撑部2232通过紧固件23(如:螺钉等)固定。
其中,多个第三支撑筋223中,部分第三支撑筋223上的固定孔2233为圆形孔,且该圆形孔的内径与紧固件23的直径适配;部分第三支撑筋223上的紧固件23为长圆孔(或腰形孔),紧固件23可相对于该长圆孔滑动。相应地,烹饪加热器21上设有与紧固件23配合的配合固定孔,紧固件23可穿过第三支撑筋223的固定孔2233后与烹饪加热器21的配合固定孔固定连接。
设置长圆孔(或腰形孔)与圆形孔配合,可在保证烹饪加热器21与第三支撑筋223通过紧固件23实现牢固固定地同时,有利于降低第三支撑筋223上的固定孔2233和烹饪加热器21的配合固定孔的加工精度、以及降低烹饪加热器21与烹饪支架22的装配精度,以降低成本。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烹饪支架22为一体式结构。
烹饪支架22整体为一体式结构,即支架主体220、第一支撑筋221、第二支撑筋222、第三支撑筋223为一体式结构,使得烹饪支架22的结构强度高,有助于提高烹饪加热器21和支撑板12的固定强度。此外,烹饪支架22整体为一体式结构,有助于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简化装配工序,提高生成效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烹饪加热器21为电陶炉或电磁加热器。
烹饪加热器21为电陶炉时,电陶炉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支撑板12,再通过支撑板12传递至锅具;烹饪加热器21为电磁加热器时,可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对支撑板12进行加热,支撑板12上的热量再传递至锅具,或者,可利用电磁加热原理直接对支撑板12上放置的至锅具进行加热。
当然,烹饪加热器21不限于电陶炉或电磁加热器,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加热装置。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暖桌的桌板100还包括底板3,底板3与面板11可拆卸地连接,底板3和面板11配合形成安装腔31,烹饪加热组件2位于安装腔31内。
电暖桌的桌板100中,底板3位于面板11的背侧并与面板11固定连接,这样可在底板3和面板11之间形成安装腔31,烹饪加热组件2位于安装腔31内,以防止烹饪加热组件2外露,影响桌板100的美观性,或者烹饪加热组件2外露导致烫伤事故发生。
底板3与面板11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地连接(如:通过螺钉进行连接),方便将底板3与面板11拆分,以便对安装腔31内的电子元器件(如:烹饪加热组件2的烹饪加热器21和下文提及的取暖加热组件4)进行维修、更换等操作。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电暖桌的桌板100还包括取暖加热组件4,取暖加热组件4安装在安装腔31内,并位于烹饪加热组件2下方。其中,取暖加热组件4可与底板3固定连接,或者,与面板11固定连接,或者,与烹饪支架22固定连接。
电暖桌的桌板100中,底板3和面板11之间形成的安装腔31内还安装有取暖加热组件4,取暖加热组件4可通过底板3向下辐射热量,以便烘烤电暖桌旁的人的腿部,实现取暖。
该电暖桌的桌板100中,烹饪加热器21的热量可向上传递,以便实现烹饪功能;取暖加热组件4的热量可向下传递,以便实现取暖功能。烹饪加热器21与取暖加热组件4配合,使得电暖桌兼具烹饪和取暖功能,提高了电暖桌的性能。
应当理解,可以单独设置取暖加热组件4实现取暖功能,或者,也可以利用烹饪加热器21实现取暖功能,即烹饪加热器21的热量可向下传递,以实现取暖功能。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面板11可为玻璃面板、岩板或其他材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板12可为微晶板(如:微晶玻璃板),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烹饪支架22可为钣金件或其他材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底板3可为金属板或其他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暖桌中,烹饪加热器21、烹饪支架22与面板组件1的装配过程如下:
将面板11倒置(即面板11的背面朝上),在烹饪支架22的第二支撑筋222上打上胶(如:玻璃胶),将烹饪支架22的第二支撑筋222粘接固定到面板11的背面,并利用工装压紧第二支撑筋222,使烹饪支架22与面板11固定;
然后,在烹饪支架22的第一支撑筋221上打上胶(如:玻璃胶),再将支撑板12放置于面板11的安装部111内,并使用工装压紧支撑板12,使支撑板12粘接固定在烹饪支架22的第一支撑筋221上,并且使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其中,第一支撑筋221上的弹性支撑部2211可支撑支撑板12的背面,使支撑板12的正面与面板11的正面平齐);
最后,将装配好的面板11、烹饪支架22和支撑板12的组件翻转;然后再掰弯烹饪支架22的第三支撑筋223,将烹饪加热器21放入多个第三支撑筋223之间;随后再掰直第三支撑筋223,使第三支撑筋223扣紧烹饪加热器21;再在第三支撑筋223的固定孔2233处打上紧固件23,将烹饪加热器21与第三支撑筋223固定。
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烹饪加热器21、烹饪支架22与面板组件1的装配,整体的装配结构简单,装配工序简化,提高了桌板100的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暖桌,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暖桌的桌板100。电暖桌还包括桌腿200,桌腿200可与桌板100连接并支撑桌板100。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暖桌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桌板100,因而具有上述桌板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0)

1.一种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组件,包括设有安装部的面板和安装在所述安装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与所述面板的正面平齐,且所述支撑板设置成用于放置锅具;和
烹饪加热组件,对应于所述支撑板安装至所述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加热组件包括烹饪加热器和烹饪支架,所述烹饪支架固定至所述面板的背侧,所述烹饪加热器和所述支撑板均固定至所述烹饪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靠近所述支撑板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筋,所述烹饪加热器的部分可伸入所述支架主体内,所述第一支撑筋支撑所述支撑板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设有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支撑所述支撑板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倾斜段和平直段,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支撑板所在的一侧倾斜,所述平直段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平行,且所述平直段的一端与所述倾斜段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朝向远离所述倾斜段的方向延伸,所述平直段与所述支撑板的背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为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端向外侧弯折形成的环形支撑筋,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筋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支撑板的背面胶粘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凹陷于所述面板的背面,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筋伸入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壁面配合形成第一盛胶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支架还包括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支架主体中的一个相连,且所述第二支撑筋与所述面板的背侧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筋为环形支撑筋,且包括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筋的外边缘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背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面板的背面抵接并与所述面板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面板的背面胶粘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第二盛胶槽,所述第二盛胶槽呈环形,或者,所述第二盛胶槽包括多个槽段,多个所述槽段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主体远离所述支撑板的第二端的第三支撑筋,所述烹饪加热器固定至所述第三支撑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筋设置有多个并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烹饪加热器置于多个所述第三支撑筋围成的腔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筋包括相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三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朝靠近所述支架主体的中心的一侧延伸;
所述烹饪加热器支撑在所述第三支撑部并与所述第三支撑部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加热器与所述第三支撑部通过紧固件固定。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加热器为电陶炉或电磁加热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板,与所述面板可拆卸地连接,并与所述面板配合形成安装腔,所述烹饪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取暖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并位于所述烹饪加热组件下方。
20.一种电暖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腿和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暖桌的桌板,所述桌腿与所述桌板连接并支撑所述桌板。
CN202222222381.0U 2022-08-23 2022-08-23 电暖桌及其桌板 Active CN218074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2381.0U CN21807401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暖桌及其桌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2381.0U CN21807401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暖桌及其桌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4019U true CN218074019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4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2381.0U Active CN218074019U (zh) 2022-08-23 2022-08-23 电暖桌及其桌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4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64547A (ko) 내장형 가열 조리기 및 그 가열 조리기가 조립되는 주방조리대
CN218074019U (zh) 电暖桌及其桌板
WO2009083389A1 (en) A cooktop
CN211406340U (zh) 线圈盘及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CN216932722U (zh) 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20344220U (zh) 一种烹饪装置的控制面板组件及蒸烤微烹饪机
CN209744427U (zh) 一种防水电磁炉
CN219895404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9920858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6844786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6675100U (zh) 一种餐桌结构
CN210717682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陶炉
CN219934059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18791154U (zh) 电暖桌的桌板组件以及电暖桌
CN205795536U (zh) 高精度温度控制的新型烧烤炉
CN220141360U (zh) 一种压力烹饪器具
CN219283405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9742479U (zh) 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5457239U (zh)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5002175U (zh) 一种凹板电磁炉
CN213429679U (zh) 一种双区独立发热的早餐机
CN220089230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7978938U (zh) 一种集成灶具台面
CN209436885U (zh) 一种电烹饪器具
CN219103068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