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6682U -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6682U
CN218026682U CN202222095493.4U CN202222095493U CN218026682U CN 218026682 U CN218026682 U CN 218026682U CN 202222095493 U CN202222095493 U CN 202222095493U CN 218026682 U CN218026682 U CN 218026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pump
assembly
main shaft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954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瑞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954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6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6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66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泵式套结机,涉及套结机技术领域。它包括油泵系统、主轴组件、摆齿组件和下轴组件,主轴组件与摆齿组件传动连接,摆齿组件与下轴组件传动连接,油泵系统包括油泵组件、出油管组和回油管组,出油管组和回油管组均分别与油泵组件、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相连通,主轴组件与油泵组件传动连接,主轴组件启动能够带动油泵组件启动供油,油泵组件启动后能够将油从出油管组输送至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处,对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进行润滑供油,回油管组能够回收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处多余的油,主轴组件能够自动带动油泵系统启动,实现自动化控制,形成独一无二采用油泵自动供油技术的全自动供油套结机/模板机,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结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套结机由于零件无法实现封闭,大多通过人工用小油壸或者用润滑油脂定时定量向零部件加油,加注一点量的机油或者是黄油。机器在3200转高速运转一段时间后,主轴、摆动连杆、摆动齿轮和挑线杆上的机油会被全部甩光。在缺油达到三天时间左右以后,大轴、摆动连杆、摆动齿轮和挑线杆组件会全部报废,大床也会严重磨损,单次维修费用需要大量资金。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的套结机在高速运转一段时间后机器主轴、摆动连杆、摆动齿轮和挑线杆上的机油经常被全部甩光,造成缺油,而持续一段时间的缺油会造成上述零部件的损坏甚至报废,大床也会严重磨损,导致套结机不耐用,并且产生高额的维修费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泵式套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套结机经常忘记加注黄油,导致干枯后机器卡死造成零部件严重磨损并且需要频繁更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包括油泵系统、主轴组件、摆齿组件和下轴组件,所述主轴组件与所述摆齿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摆齿组件与所述下轴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油泵系统包括油泵组件、出油管组和回油管组,所述出油管组和所述回油管组均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下轴组件相连通,所述主轴组件与所述油泵组件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组件启动能够带动所述油泵组件启动供油。
优选地,所述主轴组件包括主轴本体、主电机和针杆结构,所述主电机与所述主轴本体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针杆结构与所述主轴本体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摆齿组件包括连杆和摆齿本体,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所述主轴本体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与所述摆齿本体传动连接,所述下轴组件包括下轴本体和摆梭结构,所述摆齿本体与所述下轴本体传动连接,所述下轴本体与所述摆梭结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泵组件包括油泵本体和油泵轴,油泵轴的底端、所述出油管组、所述回油管组均与所述油泵本体相连通,所述油泵轴的顶端套接有第一螺旋伞齿轮,所述主轴本体在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的对应位置套接有第二螺旋伞齿轮,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旋伞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油管组包括出油三通、第一出油管、第二出油管和轴套,所述出油三通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第二出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梭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相连通,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主轴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回油管组包括回油三通、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所述回油三通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所述第一回油管和所述第二回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针杆结构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梭结构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轴本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孔,所述主轴孔的前端位于所述针杆结构处,所述主轴孔的后端位于所述连杆的前方,所述主轴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主轴孔垂直连通的连接孔,当所述主轴本体相对所述轴套转动时,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出油管端部的位置存在周期对应以使所述连接孔与第一出油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轴孔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油毡,所述针杆结构在所述第一油毡的前端设置有偏心螺丝。
优选地,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油毡。
优选地,所述油泵系统还包括油盒,所述油泵组件、所述出油管组和所述回油管组均有一端位于所述油盒内部。
优选地,第一螺旋伞齿轮的齿数为15,所述第二螺旋伞齿轮的齿数为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油泵式套结机包括油泵系统、主轴组件、摆齿组件和下轴组件,主轴组件与摆齿组件传动连接,摆齿组件与下轴组件传动连接,主轴组件启动能够带动摆齿组件启动,摆齿组件启动能够带动下轴组件启动,油泵系统包括油泵组件、出油管组和回油管组,出油管组和回油管组均分别与油泵组件、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相连通,主轴组件与油泵组件传动连接,主轴组件启动能够带动油泵组件启动供油,油泵组件启动后能够将油从出油管组输送至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处,对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进行润滑供油,回油管组能够回收主轴组件和下轴组件处多余的油,主轴组件启动能够自动带动油泵系统启动,实现油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形成全球领域独一无二采用油泵自动供油技术的全自动供油套结机,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图中1、油泵系统;11、油泵组件;111、油泵本体;112、油泵轴;113、第一螺旋伞齿轮;
12、出油管组;121、出油三通;122、第一出油管;123、第二出油管; 1231、第二油毡;124、轴套;
13、回油管组;131、回油三通;132、第一回油管;133、第二回油管;
14、油盒;
2、主轴组件;21、主轴本体;211、主轴孔;212、第一油毡;213、第二螺旋伞齿轮;22、主电机;23、针杆结构;231、偏心螺丝;
3、摆齿组件;31、连杆;32、摆齿本体;
4、下轴组件;41、下轴本体;42、摆梭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侧向”、“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到图2,本实用新型提到了一种油泵式套结机,包括油泵系统1、主轴组件2、摆齿组件3和下轴组件4,主轴组件2与摆齿组件3传动连接,摆齿组件3与下轴组件4传动连接,主轴组件2启动能够带动摆齿组件3启动,摆齿组件3启动能够带动下轴组件4启动,油泵系统1包括油泵组件11、出油管组12和回油管组13,出油管组12和回油管组13均分别与油泵组件11、主轴组件2和下轴组件4相连通,主轴组件2与油泵组件11传动连接,主轴组件 2启动能够带动油泵组件11启动供油,油泵组件11启动后能够将油从出油管组12输送至主轴组件2和下轴组件4处,对主轴组件2和下轴组件4进行润滑供油,回油管组13能够回收主轴组件2和下轴组件4处多余的油,主轴组件2 启动能够自动带动油泵系统1启动,实现油泵系统1的自动化控制,形成全球领域独一无二采用油泵自动供油技术的全自动供油套结机,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到的套结机行业里面也可以称为模板机,以此套结机改装成的模板机,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到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轴组件 2包括主轴本体21、主电机22和针杆结构23,主电机22与主轴本体21的后端传动连接,针杆结构23与主轴本体21的前端传动连接,主电机22启动能够带动主轴本体21转动,主轴本体21转动能够带动针杆结构23开始工作,摆齿组件3包括连杆31和摆齿本体32;
连杆31的顶端与主轴本体21传动连接,主轴本体21转动能够带动连杆 31移动,连杆31的底端与摆齿本体32传动连接,连杆31移动能够带动摆齿本体32移动;
下轴组件4包括下轴本体41和摆梭结构42,摆齿本体32与下轴本体41 传动连接,摆齿本体32移动能够带动下轴本体41转动,下轴本体41与摆梭结构42传动连接,下轴本体41转动能够带动摆梭结构42开始工作;
针杆结构23可由挑线杆、针杆连杆、滚珠轴承和曲柄等结构组合而成,摆梭结构42可由摆梭和其它配套结构等组合而成,由于针杆结构23和摆梭结构 42均为现有套结机中较为常规的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进一步的展开描述,也未在附图中详细展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油泵组件11包括油泵本体111和油泵轴112,油泵轴112的底端、出油管组12、回油管组13均与油泵本体111相连通,油泵轴 112的顶端套接有第一螺旋伞齿轮113,主轴本体21在第一螺旋伞齿轮113的对应位置套接有第二螺旋伞齿轮213,油泵轴112与主轴本体21垂直设置并且第一螺旋伞齿轮113与第二螺旋伞齿轮213啮合连接,当主轴本体21在主电机 22带动下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螺旋伞齿轮213转动,第二螺旋伞齿轮213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螺旋伞齿轮113转动,第一螺旋伞齿轮113转动能够带动油泵轴112转动从而实现油泵本体111的启动,油泵本体111启动后能够通过出油管组12和回油管组13实现出油和多余油的回收,第一螺旋伞齿轮113与第二螺旋伞齿轮213相互配合,形成供油泵本体111启动的启动装置,在主电机22 需要作业时,能够自动带动油泵系统1启动,实现油泵系统1的自动化控制,更加方便实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出油管组12包括出油三通121、第一出油管122、第二出油管123和轴套124,出油三通121分别与油泵组件11、第一出油管122 和第二出油管123相连通,第二出油管123的另一端与摆梭结构42相连通,第一出油管122的另一端与轴套124相连通,轴套124套接在主轴本体21上,油被油泵本体111打入出油三通121内部,通过出油三通121分别流入第一出油管122和第二出油管123,进而分别流至摆梭结构42和轴套124处,进行后续润滑供油作业,轴套124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第一出油管122内的油穿过轴套124后进入下述主轴本体21上开设的主轴孔211中。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回油管组13包括回油三通131、第一回油管132和第二回油管133,回油三通131分别与油泵组件11、第一回油管132和第二回油管133相连通,第一回油管132的另一端与针杆结构23相连通,第一回油管 132能够回收针杆结构23内多余的油,第二回油管133的另一端与摆梭结构42 相连通,第二回油管133能够回收摆梭结构42内多余的油,第一回油管132 和第二回油管133回收的油共同打入回油三通131中,并通过回油三通131回到油泵本体111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轴本体2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孔211,由于主轴本体21以连杆31的对应位置为界可分为前段和后段,本实施例中主轴孔211 贯穿开设在前段,主轴孔211的前端位于针杆结构23处,主轴孔211的后端位于连杆31的前方,主轴本体2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主轴孔211垂直连通的连接孔,当主轴本体21相对轴套124转动时,连接孔与第一出油管122端部的位置存在周期对应,连接孔与第一出油管122相对应时能够形成连通,第一出油管 122内的油能够通过连接孔进入主轴孔211内部并且朝向前端和后端流动,油能够从主轴孔211的前端进入针杆结构23处,对针杆结构23处的相应结构进行润滑供油,油也能够从主轴孔211的后端喷出,直接喷射至连杆31上,对连杆31进行润滑供油,并且在重力作用下顺着连杆31流至摆齿本体32处,对摆齿本体32进行润滑供油,并且由于摆齿本体32与下轴本体41传动连接,油也能够传递至下轴本体41上对下轴本体41进行润滑供油,通过主轴孔211的后端喷油,解决了摆齿组件3和下轴组件4的润滑问题,设计巧妙,提升效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主轴孔211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油毡212,第一油毡212具有过滤和稳流的作用,并且能够对油的流速进行限速,使其流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产生较大压力对设备造成影响,针杆结构23在第一油毡212 的前端设置有偏心螺丝231,偏心螺丝231同样能够对油的流速进行限速,其流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产生较大压力对设备造成影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出油管123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油毡1231,第二油毡1231具有过滤和稳流的作用,并且能够对油的流速进行限速,使其流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产生较大压力对设备造成影响。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油泵系统1还包括油盒14,油盒14内储存有油,油泵组件11、出油管组12和回油管组13均有一端位于油盒14内部,油泵组件11的油泵轴112、出油管组12的第一出油管122和第二出油管123以及回油管组13的第一回油管132和第二回油管133均穿出油盒14后位于其外部,油盒14设置在机壳的底部,机壳优选针对油盒14重新开模设计,使其形状相匹配,在需要向油盒14中添加油时,可将机壳抬起,即可使油盒14内部暴露,此时可向油盒14内加油,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螺旋伞齿轮113的齿数优选为15,第二螺旋伞齿轮213的齿数优选为30,使第二螺旋伞齿轮213与第一螺旋伞齿轮113的齿数比优选为2比1,由于油位距离较高,油泵的瞬间供油速度最少为5000转,主电机22带动主轴本体21的最高转速为3200转,因此2比1的齿数比能够正好与供油量的大小相匹配。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系统(1)、主轴组件(2)、摆齿组件(3)和下轴组件(4),其中:所述主轴组件(2)与所述摆齿组件(3)传动连接,所述摆齿组件(3)与所述下轴组件(4)传动连接,所述油泵系统(1)包括油泵组件(11)、出油管组(12)和回油管组(13),所述出油管组(12)和所述回油管组(13)均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11)、所述主轴组件(2)和所述下轴组件(4)相连通,所述主轴组件(2)与所述油泵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组件(2)启动能够带动所述油泵组件(11)启动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组件(2)包括主轴本体(21)、主电机(22)和针杆结构(23),所述主电机(22)与所述主轴本体(21)的后端传动连接,所述针杆结构(23)与所述主轴本体(21)的前端传动连接,所述摆齿组件(3)包括连杆(31)和摆齿本体(32),所述连杆(31)的顶端与所述主轴本体(21)传动连接,所述连杆(31)的底端与所述摆齿本体(32)传动连接,所述下轴组件(4)包括下轴本体(41)和摆梭结构(42),所述摆齿本体(32)与所述下轴本体(41)传动连接,所述下轴本体(41)与所述摆梭结构(4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组件(11)包括油泵本体(111)和油泵轴(112),油泵轴(112)的底端、所述出油管组(12)、所述回油管组(13)均与所述油泵本体(111)相连通,所述油泵轴(112)的顶端套接有第一螺旋伞齿轮(113),所述主轴本体(21)在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113)的对应位置套接有第二螺旋伞齿轮(213),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113)与所述第二螺旋伞齿轮(21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组(12)包括出油三通(121)、第一出油管(122)、第二出油管(123)和轴套(124),所述出油三通(121)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11)、所述第一出油管(122)和所述第二出油管(123)相连通,所述第二出油管(123)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梭结构(42)相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122)的另一端与所述轴套(124)相连通,所述轴套(124)套接在所述主轴本体(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组(13)包括回油三通(131)、第一回油管(132)和第二回油管(133),所述回油三通(131)分别与所述油泵组件(11)、所述第一回油管(132)和所述第二回油管(133)相连通,所述第一回油管(132)的另一端与所述针杆结构(23)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油管(133)的另一端与所述摆梭结构(42)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本体(2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孔(211),所述主轴孔(211)的前端位于所述针杆结构(23)处,所述主轴孔(211)的后端位于所述连杆(31)的前方,所述主轴本体(21)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主轴孔(211)垂直连通的连接孔,当所述主轴本体(21)相对所述轴套(124)转动时,所述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出油管(122)端部的位置存在周期对应以使所述连接孔与第一出油管(12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孔(211)的前端连接有第一油毡(212),所述针杆结构(23)在所述第一油毡(212)的前端设置有偏心螺丝(231)。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管(123)的前端连接有第二油毡(123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系统(1)还包括油盒(14),所述油泵组件(11)、所述出油管组(12)和所述回油管组(13)均有一端位于所述油盒(14)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泵式套结机,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伞齿轮(113)的齿数为15,所述第二螺旋伞齿轮(213)的齿数为30。
CN202222095493.4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Active CN218026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5493.4U CN21802668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95493.4U CN21802668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6682U true CN218026682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45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95493.4U Active CN218026682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66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06521U (zh) 一种带有润滑上油结构的丝杆式升降平台
CN218026682U (zh)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CN101092876A (zh) 采煤机截割传动部的强迫润滑装置
CN201696846U (zh) 采煤机摇臂润滑装置
CN115262114A (zh) 一种油泵式套结机
CN207987479U (zh) 自润滑多功能电子花样缝纫机
JP3832883B2 (ja) ミシンの給油装置
CN202786727U (zh) 缝纫机用油箱
US2237919A (en) Agitator drive mechanism
CN208935344U (zh) 一种工程车辆分动箱润滑结构
US2013884A (en) Sewing machine
CN210319349U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械用润滑装置
CN211199665U (zh) 一种摆梭电脑花样机摆齿润滑油箱
CN100395394C (zh) 缝纫机
CN202530283U (zh) 一种锁眼机传动主轴的润滑结构
JP2012135531A (ja) ミシン
US1837020A (en) Lubricating device
CN2453194Y (zh) 带油泵和喷油管的新颖齿轮箱
CN201386897Y (zh) 自动定量加油机
CN205372032U (zh) 机油泵总成
CN218711391U (zh) 一种缝纫机
CN203215231U (zh) 一种润滑用柱塞油泵
CN220891044U (zh) 一种自润滑减速机
CN212360519U (zh) 一种喷水织机的轴承结构
CN220789055U (zh) 一种可自动进料的高速平缝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