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871U -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871U
CN218021871U CN202222626590.1U CN202222626590U CN218021871U CN 218021871 U CN218021871 U CN 218021871U CN 202222626590 U CN202222626590 U CN 202222626590U CN 218021871 U CN218021871 U CN 218021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on structure
automobile
bracket
suppor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265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志杰
李阳
唐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265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所述支撑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李箱侧饰板安装在汽车钣金上,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汽车钣金、支撑支架和行李侧饰板;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汽车钣金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汽车钣金;所述弹性隔开部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汽车钣金与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缺少支撑结构导致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侧饰板主要作用为遮挡行李箱内钣金,防止行李箱内钣金刮伤行李箱内放置的物品,并能起一部分的吸音隔音作用,现有的行李箱侧饰板前端背部经常布设有吹脚风管,导致没有多余的空间布设与汽车钣金之间的加强筋,导致汽车钣金与汽车行李箱侧饰板之间无支撑,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等问题,不仅影响整体的美观度更会给客户带来产品强度不足,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钣金与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缺少支撑结构导致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李箱侧饰板安装在汽车钣金上,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汽车钣金;
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汽车钣金相对设置;
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汽车钣金;以及,
弹性隔开部,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上形成有过孔,所述汽车钣金上形成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支撑连接结构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上。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的一端设有毛毡;
所述弹性隔开部包括所述毛毡。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的材质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结构材料。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一体成型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弹性隔开部对应形成支撑结构组,所述支撑结构组设置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组中的所述支撑支架的高度设置不同,以对应设于所述汽车钣金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的不同间隙处。
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形成有连接部,另一端上形成有配合部;
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支撑支架设有多个,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支架上的配合部与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支架上的结合部配合,将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相互固定。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配合。
可选地,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扣帽,设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上,所述扣帽朝向所述汽车钣金的一端形成有连接柱;
扣钉柱,设于所述汽车钣金上,所述扣钉柱内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有固定柱;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支撑连接结构,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汽车钣金;
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汽车钣金相对设置;
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汽车钣金;以及,
弹性隔开部,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支架设于所述汽车钣金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的问题,同时所述支撑支架能够充当加强筋的作用,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钣金上从而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为了避免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震动,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支撑支架会摩擦产生噪声,所述弹性隔开部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用于将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支撑支架隔离开,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支撑支架直接接触摩擦产生噪声,同时所述弹性隔开部还能够起到缓震作用,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收到的冲击力过大,导致变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撑连接结构 3 支撑支架
1 汽车钣金 4 弹性隔开部
2 行李箱侧饰板 5 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 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汽车行李箱侧饰板主要作用为遮挡行李箱内钣金,防止行李箱内钣金刮伤行李箱内放置的物品,并能起一部分的吸音隔音作用,现有的行李箱侧饰板前端背部经常布设有吹脚风管,导致没有多余的空间布设与汽车钣金之间的加强筋,导致汽车钣金与汽车行李箱侧饰板之间无支撑,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等问题,不仅影响整体的美观度更会给客户带来产品强度不足,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感。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连接结构一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主要对所述支撑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连接结构100用于将行李箱侧饰板2安装在汽车钣金1上,所述支撑连接结构100包括汽车钣金1、行李箱侧饰板2和支撑支架3;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与所述汽车钣金1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支架3高度方向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汽车钣金1;所述弹性隔开部4设于所述支撑支架 3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支架3设于所述汽车钣金1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 2出现按压下榻、扭曲不平、密封条搭接不顺的问题,同时所述支撑支架3能够充当加强筋的作用,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从而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同时为了避免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汽车的震动,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与所述支撑支架3会摩擦产生噪声,所述弹性隔开部4设于所述支撑支架3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用于将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与所述支撑支架3隔离开,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与所述支撑支架3 直接接触摩擦产生噪声,同时所述弹性隔开部4还能够起到缓震作用,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收到的冲击力过大,导致变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汽车的布局问题以及空间问题,所述支撑支架3设置为盒装,所述支撑支架3的内部为空心结构,目的是为了降低所述支撑支架3的重量,同时为了增加所述支撑支架3的强度,所述支撑支架3的内部设有多条加强筋,具体地,根据实验测试发现,当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14个时,所述支撑支架3的重量符合要求,且强度也符合要求。
所述支撑支架3与所述汽车钣金1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可以将所述支撑支架3直接焊接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所述支撑支架3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具体地,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上形成有过孔,所述汽车钣金1上形成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支撑连接结构100还包括紧固螺钉5,所述紧固螺钉5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支撑支架3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在实际安装时,所述紧固螺栓先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汽车钣金1上的螺纹孔配合,将所述支撑支架3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更为具体地,为了保证所述支撑支架3与所述汽车钣金1的连接强度,所述紧固螺栓的型号选择为M6螺栓。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 2的一端设有毛毡;所述弹性隔开部4包括所述毛毡。具体地,考虑到减震以及降低噪声的效果,所述毛毡的大小为15mm×20mm×1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毛毡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毛毡间隔设于所述支撑支架3上。
进一步地,考虑到所述支撑支架3的刚度和强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的材质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结构材料。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一体成型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空间布设的原因,部分所述汽车钣金1到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部分间隙较高,部分间隙较小,因此,为了使得所述支撑支架3能够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与所述弹性隔开部4对应形成支撑结构组,所述支撑结构组设置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组中的所述支撑支架3的高度设置不同,以对应设于所述汽车钣金1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不同间隙处。如此设置使得所述支撑支架3 能够适应各种不用的间隙,此外,由于车型的不同,导致不同车型的汽车钣金1到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因此可以选择不同高度的所述支撑支架3进行组合形成不同尺寸的支撑结构组,适配不同的车型,从而提高所述支撑结构的通用型。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钣金1和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间隙的长度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和汽车钣金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支架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支架3填充在所述汽车钣金1和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从而提高所述汽车钣金1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支架3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形成有连接部,另一端上形成有配合部;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支撑支架3 设有多个,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3中,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支架3上的配合部与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支架3上的结合部配合,将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3 相互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将多个所述支撑支架3连接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所述支撑支架3的稳定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现将第一个所述支撑支架3安装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然后将第二个所述支撑支架3的配合部与第一个所述支撑支架3的结合部结合,将第一个所述支撑支架3和第二个所述支撑支架3初步固定,然后再将第二个所述支撑支架3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1 上,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将多个所述支撑支架3固定,从而完成所述汽车钣金1 和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之间的相对固定。如此设置,不仅能够提高稳定性,还能够提高连接强度。
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将两个所述支撑之间连接在一起即可,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可以是磁体,所述配合部可以是铁片,通过所述磁体与所述铁片的配合固定,在另外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配合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当所述支撑支架3安装完毕后,需要将所述汽车钣金1和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相互固定的,避免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脱落;所述支撑连接结构100还包括扣帽、扣钉柱和弹簧;所述扣帽设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上,所述扣帽朝向所述汽车钣金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柱;所述扣钉柱设于所述汽车钣金1上,所述扣钉柱内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有固定柱;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当所述支撑支架3 安装完毕后,所述扣帽抵接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背离所述汽车钣金1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所述扣钉柱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1上,且所述安装腔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此时,所述连接柱卡入所述安装腔内,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弹簧在安装时处于拉伸状态,所述弹簧产生的拉伸力,使得所述汽车钣金1和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保持相对固定,避免了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脱落;同时由于所述弹簧的设置,使得所述行李箱侧饰板2与所述汽车钣金1之间处于柔性连接,避免由于汽车的震动过大,导致连接部分出现变形,影响外观,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支撑连接结构100。所述支撑连接结构100参考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汽车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连接结构,用于将行李箱侧饰板安装在汽车钣金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汽车钣金;
行李箱侧饰板,与所述汽车钣金相对设置;
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一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汽车钣金;以及,
弹性隔开部,设于所述支撑支架高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上形成有过孔,所述汽车钣金上形成有与所述过孔对应的螺纹孔;
所述支撑连接结构还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支撑支架固定在所述汽车钣金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的一端设有毛毡;
所述弹性隔开部包括所述毛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的材质包括热塑性高分子结构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一体成型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弹性隔开部对应形成支撑结构组,所述支撑结构组设置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支撑结构组中的所述支撑支架的高度设置不同,以对应设于所述汽车钣金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之间的不同间隙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形成有连接部,另一端上形成有配合部;
在所述长度方向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支撑支架设有多个,在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支架上的配合部与另外一个所述支撑支架上的结合部配合,将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支架相互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凹槽,所述配合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结构包括:
扣帽,设于所述行李箱侧饰板上,所述扣帽朝向所述汽车钣金的一端形成有连接柱;
扣钉柱,设于所述汽车钣金上,所述扣钉柱内形成有开口朝向所述行李箱侧饰板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底部形成有固定柱;以及,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另外一端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连接结构。
CN202222626590.1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Active CN218021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590.1U CN2180218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26590.1U CN2180218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871U true CN218021871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26590.1U Active CN21802187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8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04278B2 (en) Supports for vehicle instrument panels
JPH08310313A (ja) 自動車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支持構造
US7513518B1 (en) Rocker molding-step for a vehicle body side assembly
JP4533823B2 (ja) 自動車用吸音構造体
CN218021871U (zh) 一种支撑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US5868458A (en) Interior material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3735900B2 (ja) 自動車用サイドステップ
JP3755702B2 (ja) 自動車のテールエンドメンバートリム構造
JPS63176757A (ja) 車輌用ワイヤハ−ネスの組付構造
CN210592190U (zh) 一种备胎安置装置及汽车
CN210912028U (zh) 副仪表板总成和车辆
CN111959277A (zh) 仪表板前端固定支架
CN217672454U (zh) 工具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JPS5812871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17048506U (zh) 一种具有防异响结构的b柱上饰板
KR20070091477A (ko) 자동차 헤드라이너 보강구조
CN212950883U (zh) 一种备胎盖板
CN205326950U (zh) 一种汽车金属衣帽架总成结构
CN212073826U (zh) 车用歇脚踏板及车辆
CN110626291B (zh) 车辆用顶篷材料
CN205273197U (zh) 汽车及其带车内氛围灯带的汽车仪表板总成和汽车仪表板
CN219428048U (zh) 车辆的d柱外饰板和车辆
JP3498114B2 (ja) 自動車のトリム設置用クリップ
JPH0717173B2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構造
CN220429961U (zh) 用于车辆的拉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