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21417U -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21417U
CN218021417U CN202220947483.6U CN202220947483U CN218021417U CN 218021417 U CN218021417 U CN 218021417U CN 202220947483 U CN202220947483 U CN 202220947483U CN 218021417 U CN218021417 U CN 218021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ewn
flexible
receiving portion
f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474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474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21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21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21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身护板结构和车辆,车身护板结构包括护板主体和收容部,护板主体包括内饰面板,收容部缝制于内饰面板;收容部与内饰面板配合可用于储物,例如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了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收容部是缝制于内饰面板,降低了收容部与内饰面板的连接难度,简化了车身护板结构的制造,增加了车身护板结构用于储物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出行工具,智能化和高品质的内饰设计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之一。智能化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应用。能够在汽车内饰中方便存放手机,是汽车设计者越来越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以改善上述至少一项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身护板结构,包括护板主体和收容部,护板主体包括内饰面板,收容部缝制于内饰面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内饰面板包括柔性装饰层,收容部缝制于柔性装饰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收容部包括柔性缝制件,柔性缝制件缝制于柔性装饰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身护板结构还包括容纳部,容纳部缝制于柔性缝制件,并位于收容空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柔性缝制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缝合于柔性装饰层,第二侧边与柔性装饰层之间形成开口,开口与收容空间连通。
在一种实施方式种,第二侧边位于第一侧边的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收容部具有背离护板主体的表面,收容部还包括装饰件,装饰件设于收容部背离护板主体的表面。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用于缝制的缝线外露于收容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护板主体为车门护板,收容部为手机收容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护板结构,车身护板结构安装于车身。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护板结构和车辆中,通过在内饰面板表面缝制收容部,收容部与内饰面板配合可用于储物,例如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了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收容部是缝制于内饰面板,降低了收容部与内饰面板的连接难度,简化了车身护板结构的制造,增加了车身护板结构用于储物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车身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车身护板结构沿Ⅲ-Ⅲ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Ⅳ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Ⅴ处的收容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又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汽车车门饰板区域,可用于存放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区域主要是拉手盒和地图袋,但是在拉手盒和地图袋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时,有较多的问题与缺点。
例如,传统汽车门护板拉手盒的设计因受到门护板扶手和开关面板的限制,拉手盒深度和长度尺寸较小,导致乘员无法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或者导致放置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掉落损坏。另一种,将手机等电子设备放置于位于拉手盒下方的地图袋,但是,由于地图袋位于车门饰板底部,且地图袋尺寸太大,手机容易掉落到地图袋底部,不方便乘员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取出。还有部分车型的车门护板造型采用立式把手且无拉手盒,导致乘员乘坐或驾驶汽车时无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的的位置。
基于上述原因,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身护板结构100,车身护板结构100可以应用于车身,以加强车身的强度。例如车身护板结构100可以用于车身的车门400,可以支撑乘员的肘腕、降低车内噪音以及车辆遭遇冲撞时保护乘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身护板结构100也可以应用于车身的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以车身护板结构100应用于汽车后座的左侧车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车身护板结构100可以安装于车门400朝向车内的一侧,且位于汽车挡风玻璃的下方。
请参阅图3和图4,车身护板结构100包括护板主体110和收容部120,收容部120可以设置于护板主体110朝向车内的一侧。收容部120和护板主体110配合可以起到收纳物品的的作用,例如物品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
护板主体110可以作为车门护板,以强化车门400的强度。护板主体110可以安装于车门400朝向车内的一侧,且位于汽车挡风玻璃的下方。护板主体110可以用于装饰车门400内部。护板主体110还可以用于作为基板,以与其他汽车配件配合,例如图2所示,中饰板140、拉手盒150等汽车配件可以装配于护板主体110。其中,拉手盒150有多种类型,例如横向拉手盒和立式拉手盒,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以横向拉手盒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拉手盒150可以设于护板主体110中间位置,且平行于汽车顶部。中饰板140可以位于拉手盒150上方区域,且连接拉手盒150。拉手盒150和中饰板140所在车门400的区域位于乘员坐在座椅时手肘的侧边,乘员抬手时可以直触摸到拉手盒150,方便乘员打开、关闭车门,或者进行其他的操作。
护板主体110包括内饰面板1110,内饰面板1110一侧安装于护板主体110朝向车内的一侧,另一侧朝向车内,且内饰面板1110位于护板主体110朝向车内的表面,可用于装饰车门400内部。
内饰面板1110可以包括柔性装饰层1111,柔性装饰层1111可以设于内饰面板1110朝向车内的表面。柔性装饰层1111可用于装饰汽车内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性装饰层1111的材料可以选用皮革材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皮层和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材质等等,采用上述材料的柔性装饰层1111具有易于擦拭、耐摩擦、较好的韧性以及易保养等优点,还有助于提高汽车内饰的观赏性。
收容部120缝制于内饰面板1110,例如收容部120可以缝制于内饰面板1110朝向车内的一侧,设于拉手盒150上方,位于中饰板140中间区域。收容部120与内饰面板1110配合可用于储物,例如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了乘员拿取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收容部120是缝制于内饰面板1110,降低了收容部120与内饰面板1110的连接难度,简化了车身护板结构100的制造,增加了车身护板结构100用于储物的实用性。
收容部120可以作为手机收容部,收容部120的尺寸可以根据手机的尺寸做出调整,从而使得收容部120可以完全容置手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20也可以根据其他物品的尺寸做出对应的调整,以此达到容置物品的作用,例如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等。
车身护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缝线130,缝线130可以用于将收容部120缝制于内饰面板1110,缝线130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其中,用于缝制的缝线130可以外露于收容部120,例如缝线130可以外露于收容部120朝向车内的一侧。
缝线13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选用,例如棉线、化纤线、金属丝等等。缝线130的颜色也可以任意选择,例如黑色、棕色、金色等等。由此,缝线130具有缝制固定与装饰等多种作用。
收容部120可以包括柔性缝制件1210,柔性缝制件1210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例如柔性缝制件1210可以通过缝线130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朝向车内的一侧,位于拉手盒150上方,且设于中饰板140的中间区域。柔性缝制件1210和柔性装饰层1111配合形成收容空间1240,可以用于放置手机,有利于方便乘员放置、拿取手机。
如图4和图5所示,柔性缝制件1210可以包括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第一侧边1211和第二侧边1212相对设置,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相对设置。第三侧边1213连接第一侧边1211和第二侧边1212,第四侧边1214连接第一侧边1211和第二侧边1212,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共同组成柔性缝制件1210的整个侧边。第一侧边1211位于靠近拉手盒150的位置,第二侧边1212相对第一侧边1211设置,且第二侧边1212位于第一侧边1211的上方,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可以分别位于第一侧边1211或第二侧边1212的左右两侧。
第一侧边1211、第三侧边1213和第四侧边1214可以缝合于柔性装饰层1111,例如第一侧边1211、第三侧边1213、第四侧边1214可通过缝线130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朝向车内的表面,且外露于柔性装饰层1111。第二侧边1212与柔性装饰层1111之间形成开口1230,开口1230与收容空间1240连通,且开口1230和收容空间1240的尺寸大于手机的尺寸,有助于方便乘员拿取、放置手机。
乘员可以通过开口1230将手机放置于收容空间1240,或通过开口1230将手机从收容空间1240内取出。同时,由于第二侧边1212位于第一侧边1211的上方,第二侧边1212与柔性装饰层1111形成的开口1230朝向车顶或斜朝向车顶。由此,在方便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的同时,有助于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放置于收容空间1240内的手机轻易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避免给乘员带来不便,或财产的损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第四侧边1214可以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第三侧边1213与柔性装饰层1111之间形成开口1230。
第一侧边1211相对拉手盒150倾斜设置,例如第一侧边1211中朝向车尾的端部与拉手盒150的垂直距离较大。第一侧边1211中朝向车头的端部距离拉手盒150的垂直距离较小,使得收容部120的开口1230斜朝向车尾和车顶的方向。由此,在方便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的同时,有助于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放置于收容空间1240的手机轻易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避免给乘员带来不便,或财产的损失。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边1211、第二侧边1212以及第三侧边1213可以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第四侧边1214与柔性装饰层1111之间形成开口1230。
第一侧边1211相对拉手盒150倾斜设置,例如第一侧边1211中朝向车头的端部与拉手盒150的垂直距离较大。第一侧边1211中朝向车尾的端部距离拉手盒150的垂直距离较小,使得收容部120的开口1230斜朝向车头和车顶的方向。由此,在方便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的同时,有助于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而导致放置于收容空间1240的手机轻易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避免给乘员带来不便,或财产的损失。
柔性缝制件1210可以为多种形状,例如:不规则的四边形,圆形,半圆形等等。由此,可以根据整车内饰的风格,选用形状更多样的柔性缝制件1210,在保证汽车内饰实用性的同时,使得汽车的内饰更为的美观。
柔性缝制件1210的材料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皮革材质、PC皮层和PP材质等等。采用上述材料的柔性缝制件1210具有易于擦拭、耐摩擦、易保养等优点,还有助于提高汽车的观赏。
收容部120还可以包括表面1215和装饰件1220。表面1215可以位于柔性缝制件1210背离护板主体110的一侧。装饰件1220可以设于表面1215,例如装饰件1220可以通过缝制、粘贴等方式固定于表面1215。由此,收容部120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汽车内饰的可观赏性。装饰件122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品牌名、品牌图案等等,以起到宣传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饰件1220可以为缝制于柔性缝制件1210背离护板主体110的表面1215的精美缝线,例如:缝制图案、缝制文字、缝制品牌名称等等;由此,可以带给客户更高品质的体验感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装饰件1220可以为皮革、布料等形状多样的片状基材,通过缝纫工艺将装饰件1220缝制于柔性缝制件1210背离护板主体110的表面1215,由此,可以带给客户更高品质的体验感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车身护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硅胶垫,硅胶垫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240内,例如硅胶垫可以设置于柔性缝制件1210朝向收容空间1240的一侧,并与柔性缝制件1210固定连接。硅胶垫可以增加手机与收容部120之间的摩擦力,有助于避免手机等电子设备因车辆的颠簸而轻易从收容空间1240掉落,造成手机的损坏,或者给乘员的不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车身护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开口遮挡件160,开口遮挡件160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并可选择性地敞开或遮挡开口1230。由此,乘员可以通过开口遮挡件160封闭开口1230,或者打开开口1230,使得收容空间1240内部的物品不易掉落,且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
开口遮挡件160可以包括固定边、第一活动边、第二活动边和第三活动边。固定边和第一活动边相对设置,且固定边位于第一活动边上方。第二活动边和第三活动边相对设置,第二活动边和第三活动边均连接固定边和第一活动边,且分别位于固定边或者第一活动边的两侧。固定边、第一活动边、第二活动边和第三活动边共同组成开口遮挡件160的整个侧边。固定边缝制于柔性装饰层1111,且位于开口1230的上方,固定边与柔性装饰层1111形成固定连接。乘员可以通过活动边(第一活动边、第二活动边、第三活动边)打开或封闭开口123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车身护板结构100还可以具有固定件,固定件可以设置在开口遮挡件160和柔性缝制件1210背离护板主体110的表面1215,通过两个固定件的配合,使得开口遮挡件160的第一活动边可以固定于柔性缝制件1210的表面1215,或者使第一活动边分离于柔性缝制件1210表面1215。固定件可以是魔术贴、纽扣等等。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7,车身护板结构100还可以包括容纳部170。容纳部170缝制于柔性缝制件1210,且位于收容空间1240内。容纳部170可以包括三条缝制边和一条开口边。三条缝制边和开口边组成容纳部170的整个侧边。三条缝制边均缝制于柔性缝制件1210,由此,容纳部170与柔性缝制件1210配合形成容纳空间。开口边与收容空间1240的开口1230位于同一侧,开口边与柔性缝制件1210配合形成容纳部开口,容纳部开口和容纳空间连通。由此,容纳部170与柔性缝制件1210配合形成具有容纳部开口的容纳空间,可用于储放较小的物品,例如物品可以是钥匙、U盘等等。容纳部170的尺寸可以根据储放的物品做出调整,从而使得容纳部170具有足够的容纳空间来储放物品。
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000,包括车身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车身护板结构100,车身护板结构100可以设于车身的车门400,车身护板结构100安装于车门400朝向车内的一侧。车门400可以是汽车驾驶位的左侧车门、汽车驾驶位的右侧车门、汽车后座的左侧车门或者汽车后座的右侧车门等等,本申请实施方式以汽车后座左侧车门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1000,通过在内饰面板1110表面缝制收容部120,收容部120与内饰面板1110配合可用于储物,例如放置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了乘员放置、拿取手机等电子设备;同时,由于收容部120是缝制于内饰面板1110,降低了收容部120与内饰面板1110的连接难度,简化了车身护板结构100的制造,增加了车身护板结构100用于储物的实用性。
关于车身护板结构100的详细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由于车辆10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车身护板结构100,因而具有车身护板结构100所具有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护板主体,所述护板主体包括内饰面板;
收容部以及缝线,所述收容部通过所述缝线缝制于所述内饰面板,所述收容部与所述内饰面板配合用于储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饰面板包括柔性装饰层,所述收容部缝制于所述柔性装饰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包括柔性缝制件,所述柔性缝制件缝制于所述柔性装饰层,并与所述柔性装饰层配合形成收容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护板结构还包括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缝制于所述柔性缝制件,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缝制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和所述第四侧边缝制于所述柔性装饰层,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柔性装饰层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第一侧边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部具有背离所述护板主体的表面,所述收容部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设于所述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缝制的缝线外露于所述收容部。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主体为车门护板,所述收容部为手机收容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身护板结构,所述车身护板结构安装于所述车身。
CN202220947483.6U 2022-04-22 2022-04-22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8021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7483.6U CN218021417U (zh) 2022-04-22 2022-04-22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47483.6U CN218021417U (zh) 2022-04-22 2022-04-22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21417U true CN218021417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73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47483.6U Active CN218021417U (zh) 2022-04-22 2022-04-22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214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11483A (en) Motor vehicle visor with removable mirror assembly
US5379929A (en) Multi-function automobile visor unit
US20090212610A1 (en) Vehicle seat
CN218021417U (zh) 车身护板结构以及车辆
US7918491B2 (en) Adaptable visor for vehicles
US7543880B2 (en) D-ring for use with a visor
US5211442A (en) Curtai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EP2195181B1 (en) Visor made from a vehicle panel material
JPH06107073A (ja) 自動車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20947851U (zh) 汽车车门内饰板储物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16833146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及汽车
CN219191877U (zh) 一种软帘镜盖化妆镜汽车遮阳板
CN211223239U (zh) 汽车副仪表板扶手盖板
CN212637362U (zh) 一种表层复合有阻燃柔软皮革的汽车门柱护板
JP2012006460A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14492650U (zh) 带导光条的装饰表皮及包括其的汽车座椅
KR200406798Y1 (ko) 자동차용 도어
JP3034947U (ja) 自動車の助手席の背もたれカバー
CN215793499U (zh) 一种可变空间的行李箱
JPH0110283Y2 (zh)
JPH0958263A (ja) 自動車用のバイザー
JP2002240636A (ja) ヘッドライニング構造
JPH0562355U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H0635775Y2 (ja) ヒンジカバー
JPH024505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