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15080U -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15080U
CN218015080U CN202222379716.XU CN202222379716U CN218015080U CN 218015080 U CN218015080 U CN 218015080U CN 202222379716 U CN202222379716 U CN 202222379716U CN 218015080 U CN218015080 U CN 218015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die
rolling
die insert
bender
die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7971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璇
魏远兴
张传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olden Dragon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olden Dragon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olden Dragon Auto Bo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olden Dragon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7971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15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15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150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模镶块;所述的下模座内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模镶块;所述的下模镶块于侧壁上设有滚动件;进行作业时,所述的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所述的上模镶块带动板料沿着滚动件滑移于两个下模镶块之间,以折弯成U形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品在作业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下模镶块,极大的降低了生产中对于下模镶块的质量要求,减小了生产成本;同时,即便进行长期的作业,下模镶块也不会出现任何磨损,仅需简单的更换滚动件即可继续生产,进一步减少了对于下模镶块的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U形件在折弯成形过程中,都是沿着下模镶块滑移运动,以直接成形。这种与下模镶块直接接触式的成形方式,对于下模镶块硬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较高,如果在成形过程中,下模镶块侧壁角位置因受力产生热量,而造成表面集瘤,就会使成形产品的表面出现拉毛现象,严重的话会产生撕裂,随之也会直接导致整批产品的废品率提升,增加了后期的返工量,不利于成本的节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不足之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模镶块;所述的下模座内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模镶块;所述的下模镶块于侧壁上设有滚动件;进行作业时,所述的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所述的上模镶块带动板料沿着滚动件滑移于两个下模镶块之间,以折弯成U形件。
优选的,所述的滚动件为滚动轴,所述的滚动轴设有两个,其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互为镜像对应。
优选的,沿着所述的下模镶块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一个与所述的滚动轴相适配滚动槽,所述的滚动轴设于所述的滚动槽内,使得所述的滚动轴可随动进行旋转。
优选的,所述的滚动槽与滚动轴占下模镶块的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
优选的,还包括托杆和托料板,所述的托杆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并滑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托料板设于所述的托杆上,以可随着托杆的伸缩运动进行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的托料板设于所述的托杆上时,所述的托料板与所述的下模镶块保持等高。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时,所述的托料板紧贴于所述的下模座上。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螺钉,所述的限位螺钉设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并滑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托料板装设于所述的限位螺钉上。
优选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
优选的,所述的上模座与所述的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杆。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下模镶块的侧壁角上设有滚动件,使得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时,可带动板料直接沿着滚动件滑移于两个下模镶块之间,以折弯成U形件,无需直接接触下模镶块,极大的降低了生产中对于下模镶块的质量要求,减小了生产成本;同时,即便进行长期的作业,下模镶块也不会出现任何磨损,仅需简单的更换滚动件即可继续生产,进一步减少了对于下模镶块的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2)滚动件为滚动轴,即便需要更换滚动件,其成本也较低。
(3)滚动轴在两个下模镶块之间互为镜像对应,使得板料在沿着滚动轴滑移时,不会导致板料出现倾斜现象,保证产品的质量。
(4)沿着所述的下模镶块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一个与滚动轴相适配滚动槽,所述的滚动轴设于滚动槽内,使得所述的滚动轴可随动进行旋转,简化了大量的机械机构,装配也较为方便。
(5)滚动槽与滚动轴占下模镶块的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以便于整块板料都可沿着滚动轴进行滑移,防止板料出现受力不均匀的现象。
(6)通过托杆和托料板的设置,以便与上模镶块相互配合,使得料板在滑移至两个下模镶块之间时,可以始终保持固定效果。
(7)当托杆处于顶起状态时,托料板与下模镶块保持等高,使得料板在托杆托料板与上模镶块进行进行固定时,可保持平行放置。
(8)通过限位螺钉与托料板的装配,使得托杆再将托料板顶起时,限位螺钉可将托料板限制得与下模镶块保持等高,起到一定的行程限制。
(9)将定位板设于下模座上,以便于可将料板直接放置定位板上继续定位放置,方便加工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10)通过导向杆的设置,以便于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时,可始终保持平行位移,不会出现任何倾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剖视图及将料板折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及将料板放置于定位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镶块、托料板、托杆和限位螺钉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上模座;11、上模镶块;2、下模座;21、下模镶块;221、滚动轴;23、滚动槽;3、托杆;4、托料板;5、限位螺钉;6、定位板;7、导向杆;8、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请参见图1至图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模座1上设有上模镶块11,下模座2上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模镶块21,当上模座1相对下模座2下行时,上模镶块11可带动放置于下模镶块21上侧的料板8滑移至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以折弯形成U形件。
本实施例中,两个下模镶块21上端的侧壁角都设有一个滚动槽23,两个滚动槽23互为镜像对称,滚动槽23内各设有一个滚动件,该滚动件为滚动轴221,当上模座1相对下模座2下行时,上模镶块11可带动放置于下模镶块21上侧的料板8联动两个滚动轴221滚动旋转,以沿着滚动轴221滑移至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折弯形成U形件,防止料板8与下模镶块21相互接触。
参见图3和图6,本实施例中,滚动轴221与滚动槽23占下模镶块21的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且滚动轴221在设于滚动槽23内时,滚动轴221与下模镶块21的上表面保持同一水平高度,以保证在将料板8放置于下模镶块21上时,料板8可水平贴在下模镶块21和滚动轴221的上表面,使得上模镶块11相对料板8施力时,料板8能将力均匀分散至下模镶块21和滚动轴221。
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滚动轴221在设于滚动槽23内时,滚动轴221的侧端表面高度会高于下模镶块21的侧端表面高度,以使料板8沿着滚动滑移时,始终不会与下模镶块21的侧端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托杆3和托料板4,托杆3设有多根,托杆3为弹性托杆3,其由弹簧和托杆3组成,弹簧设于托杆3的下侧。托杆3在受力时,弹簧回缩,托杆3即处于回缩状态;托杆3未受力时,弹簧复位,托杆3即处于伸出状态。
本实施例中,弹性托杆3为外部工作台(图未示)的零件,其固设于外部工作台上,并可于外部工作台上通过受力做伸缩运动,当将下模座2放置于外部工作台上时,托杆3可刚好穿插过下模座2设于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托料板4设于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并刚好放置于多根托杆3上;当托料板4没有受到向下的力时,托料板4在托杆3的作用下始终保持顶起状态,并与下模镶块21的高度保持等高,当托料板4受到向下的力时,托料板4带动托杆3回缩至外部工作台内,即托料板4也会下行运动至紧贴在下模座2上;同理,在进行复位时,托杆3从外部工作台上伸出,带动托料板4复位。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螺钉5,限位螺钉5设于外部工作台上,在将下模座2放置外部工作台上时,限位螺钉5也刚好穿插过下模座2位于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并可相对下模座2进行上下滑动;限位螺钉5的一端卡设于外部工作台上,另一端刚好固设于托料板4上,以保证托料板4保持顶起状态时与下模镶块21可始终保持等高。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板6,定位板6设于下模座2与下模镶块21上,定位板6的中间具有一个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刚好与胚料的形状适配,以便于可快速将胚料放置于下模座2上进行定位,方便快速加工生产。
本实施例中,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设有导向杆7,上模座1相对下模座2下行时,沿着导向杆7进行平行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作业前,先将料板8放置于定位板6内,使得料板8的下表面抵在滚动轴221、下模镶块21和托料板4上进行定位,参见图5;之后,控制上模座1沿着导向杆7相对下模座2下行,直到上模镶块11抵靠在料板8上,将料板8贴合在托料板4上,通过托料板4和上模镶块11对料板8进行固定;紧接着,控制上模镶块11继续下行,上模镶块11带动料板8联动两个滚动轴221开始滚动旋转,以沿着滚动轴221继续滑移至两个下模镶块21之间,折弯形成U形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作业过程中,无需直接接触下模镶块21,极大的降低了生产中对于下模镶块21的质量要求,减小了生产成本;同时,即便进行长期的作业,下模镶块21也不会出现任何磨损,仅需简单的更换滚动件即可继续生产,进一步减少了对于下模镶块21的要求,减少了生产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下模座;
所述的上模座设有上模镶块;
所述的下模座内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模镶块;
所述的下模镶块于侧壁角上设有滚动件;
进行作业时,所述的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所述的上模镶块带动板料沿着滚动件滑移于两个下模镶块之间,以折弯成U形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件为滚动轴,所述的滚动轴设有两个,其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互为镜像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的下模镶块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一个与所述的滚动轴相适配滚动槽,所述的滚动轴设于所述的滚动槽内,使得所述的滚动轴可随动进行旋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槽与滚动轴占下模镶块的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杆和托料板,所述的托杆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并滑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托料板设于所述的托杆上,以可随着托杆的伸缩运动进行上下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料板设于所述的托杆上时,所述的托料板与所述的下模镶块保持等高。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相对下模座下行时,所述的托料板紧贴于所述的下模座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螺钉,所述的限位螺钉设于两个所述的下模镶块之间,并滑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所述的托料板装设于所述的限位螺钉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设于所述的下模座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座与所述的下模座之间设有导向杆。
CN202222379716.XU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Active CN218015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716.XU CN21801508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79716.XU CN21801508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15080U true CN218015080U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5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79716.XU Active CN218015080U (zh) 2022-09-07 2022-09-07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15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58847B1 (en) Thin sheet forming dies
CN110788213B (zh) 一种电机转子冲片制造加工模具
CN111408663B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
CN110560570B (zh) 一种钣金折弯装置
CN218015080U (zh) 一种汽车u形件的折弯模
KR100794108B1 (ko) 비대칭 배열의 곡면 프레스 장치 및 방법과 그것의제작방법
CN212884468U (zh) 一种用于生产手机内置u型盖板的精密型冲压模具
CN112916672A (zh) 一种弯曲模具
CN211661180U (zh) 裁切装置和电极片生产线
CN214235752U (zh) 一种数控加工铝制品弯折成型装置
CN211466763U (zh) 一种木板冲孔机
CN213378632U (zh) 一种翻折式折弯机
CN108787896A (zh) 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的工作方法
CN114309269A (zh) 一种同步折弯侧冲孔模具
CN210614862U (zh) 一种折弯模具
CN210848018U (zh) 一种高精度的包边模具
JP4548708B2 (ja) プレス装置
CN117225998B (zh) 一种金属棒调直装置
CN219597855U (zh) 一种用于汽车拉延序模具的向上翻孔机构和拉延模具装置
CN220111997U (zh) 冲压模具
CN218079905U (zh) 一种钢管成型模具
CN220372049U (zh) 柔性存放导柱组合结构及模具
CN219899801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及双向折弯模具
CN220658824U (zh) 一种可双边弯折的折弯机
CN219566403U (zh) 线性驱动器和线性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