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9759U -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9759U
CN217979759U CN202222058694.7U CN202222058694U CN217979759U CN 217979759 U CN217979759 U CN 217979759U CN 202222058694 U CN202222058694 U CN 202222058694U CN 217979759 U CN217979759 U CN 2179797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able
kiln
baffle
brick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86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文
谭嘉成
吴文强
李清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CHENG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CHENG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CHENG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Foshan Dongpeng Cera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CHENG DONGPENG CER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586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97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97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97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nnel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依次包括窑前辊台装置、窑炉、窑后辊台装置和控制系统,窑前辊台装置的输出端与窑炉的输入端相连接,窑后辊台装置的输入端与窑炉的输出端相连接;窑前辊台装置依次设有上料线、第一辊台和第二辊台;第一辊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对中结构和第一挡板结构,第二辊台设有第二挡板结构;窑后辊台装置包括第三辊台和下料线,第三辊台的底部根据生产线依次设有第二对中结构、第三挡板结构和分砖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砖坯的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传统辊台的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传统的辊台需要人工分类和摆放产品,避免各产品在烧成过程中产生色差的情况,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背景技术
窑炉每天最多可以对4.5万㎡的瓷砖产品进行烧成,若窑炉每次只对一种陶瓷产品进行烧成,则生产效率较低,窑炉难以达到最大的烧成量。
目前,需要三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才能稳定满足4.5万㎡/天的产能,在实际生产中,每条生产生产的产品都不同。如此,则需要工作人员时刻位于生产线上,摆放各个产品的位置,避免各产品在走砖过程中出现混乱,烧成过程中产生色差的问题,还严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不仅提高砖坯的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传统辊台的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传统的辊台需要人工分类和摆放产品,避免各产品在烧成过程中产生色差的情况,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依次包括窑前辊台装置、窑炉、窑后辊台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窑前辊台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窑炉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窑后辊台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窑炉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窑前辊台装置依次设有上料线、第一辊台和第二辊台,所述上料线设有多条,多个所述上料线的输出端均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辊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对中结构和第一挡板结构,所述第二辊台设有第二挡板结构;
所述窑后辊台装置包括第三辊台和下料线,所述下料线设有多条,所述第三辊台的输出端与多条所述下料线的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第三辊台的底部根据生产线依次设有第二对中结构、第三挡板结构和分砖结构;
所述第一对中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结构、所述第二对中结构、所述第三挡板结构和所述分砖结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第一对中结构和所述第二对中结构均用于对多个砖坯进行对中以使砖坯相互靠拢,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和第三挡板结构均用于阻挡砖坯以使砖坯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结构用于阻挡多个砖坯以使多个砖坯排布成预定的排布形状,所述分砖结构用于将并排的多个砖坯分开至分别与各条所述下料线32的输入端相对。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分砖结构的后端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上料线一一对应;
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下料线一一对应。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和所述第三挡板结构均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电机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相对设置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辊台或第三辊台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连杆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辊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分砖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砖结构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三辊台,多个所述分砖结构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两侧的所述分砖结构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下料线一一对应;
所述分砖结构包括升降组件、移动组件和托砖架;
所述托砖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砖架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升降组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对两个所述托砖架进行升降,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对升降组件和托砖架进行左右移动。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托砖架。
可选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气缸、导杆和安装架,所述移动气缸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方向相一致,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可选的,所述导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并排的砖坯在第三辊台的输送下,位于分砖结构的上方,分砖结构可以将同一水平线上的多个砖坯分开,使得多个砖坯可以分流到相对应的下料线中。本方案不仅提高砖坯的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传统辊台的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传统的辊台需要人工分类和摆放产品,避免各产品在烧成过程中产生色差的情况,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2.第一辊台为加宽辊台,第二辊台和第三辊台为常规辊台,即第一辊台的宽度大于第二辊台和第三辊台的宽度,本方案将加宽辊台和常规辊台的组合使用,不仅可以一次性输送多个砖坯,提高生产线的生产速率,还可以节约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窑前辊台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窑后辊台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第一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第二挡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分砖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中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1、窑前辊台装置;11、上料线;12、第一辊台;13、第二辊台;2、窑炉;3、窑后辊台装置;31、第三辊台;32、下料线;4、第一对中结构;5、第一挡板结构;51、第一电机;52、第一连杆;53、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结构;61、第二电机;62、第二连杆;63、第二挡板;7、第二对中结构;8、第三挡板结构;9、分砖结构;91、升降组件;911、升降气缸;912、连接板;92、移动组件;921、移动气缸;922、导杆;923、安装架;93、托砖架;101、第一光电传感器;102、第二光电传感器;103、第三光电传感器;104、第四光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依次包括窑前辊台装置1、窑炉2、窑后辊台装置3和控制系统,所述窑前辊台装置1的输出端与所述窑炉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窑后辊台装置3的输入端与所述窑炉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窑前辊台装置1依次设有上料线11、第一辊台12和第二辊台13,所述上料线11设有多条,多个所述上料线11的输出端均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台1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辊台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台12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辊台12的底部设有第一对中结构4和第一挡板结构5,所述第二辊台13设有第二挡板结构6;所述窑后辊台装置3包括第三辊台31和下料线32,所述下料线32设有多条,所述第三辊台31的输出端与多条所述下料线32的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第三辊台31的底部根据生产线依次设有第二对中结构7、第三挡板结构8和分砖结构9。
所述第一对中结构4、所述第一挡板结构5、所述第二挡板结构6、所述第二对中结构7、所述第三挡板结构8和所述分砖结构9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一对中结构4和所述第二对中结构7均用于对多个砖坯进行对中以使砖坯相互靠拢,所述第一挡板结构5和第三挡板结构8均用于阻挡砖坯以使砖坯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结构6用于阻挡多个砖坯以使多个砖坯排布成预定的排布形状,所述分砖结构9用于将并排的多个砖坯分开至分别与各条所述下料线32的输入端相对。
本方案制备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工作过程如下,多个上料线11不断地向第一辊台12输送砖坯,此时控制系统启动第一挡板结构5。
多个砖坯在第一辊台12上移动,当多个砖坯位于第一对中结构4的上方,且砖坯的端部与第一挡板结构5相抵接。此时,第一挡板结构5可以阻挡多个砖坯,使得多个砖坯停在第一辊台12上,且多个砖坯的后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控制系统启动第一对中结构4,第一对中结构4对两侧的砖坯推到第一辊台12的中间,使得多个砖坯之间相互靠拢,并向第一辊台12的输出端输送。接着,控制系统驱动第一挡板结构5和第一对中结构4进行复位。
由于多个砖坯相互靠拢后,多个砖坯两侧的宽度小于第二辊台13的宽度,使得并排的砖坯在第一辊台12的作用下往第二辊台13上移动,并被第二辊台13输送到窑炉2中。其中,控制系统启动第二挡板结构6,第二辊台13上的第二挡板结构6可以对多个砖坯的排布形状进行调整,使得多个砖坯以预定的排布形状被输送到窑炉2中。
砖坯在窑炉2完成烧制后会被输送到第三辊台31,此时,控制系统启动第三挡板结构8,多个砖坯在第三辊台31的输送下,位于第二对中结构7的上方,且砖坯的后端与第三挡板结构8相抵接。此时,第三挡板结构8可以阻挡多个砖坯,使得多个砖坯停在第三辊台31上,且多个砖坯的后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然后控制系统启动第二对中结构7,第二对中结构7将两侧的砖坯推到第三辊台31的中间,使得多个砖坯之间相互靠拢,并向第三辊台31的后端输送。接着,控制系统驱动第三挡板结构8和第二对中结构7复位。
并排的砖坯在第三辊台31的输送下,位于分砖结构9的上方,分砖结构9可以将同一水平线上的多个砖坯分开,使得多个砖坯可以分流到相对应的下料线32中。本方案不仅提高砖坯的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传统辊台的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传统的辊台需要人工分类和摆放产品,避免各产品在烧成过程中产生色差的情况,且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此外,本方案中的第一对中结构4和第二对中结构7为一种窑炉进砖两侧定位装置(申请号为201921616255.5)。第一对中结构4和第二对中结构7均可以对两侧的砖坯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两侧的砖坯相互靠拢。
第一辊台12为加宽辊台,第二辊台13和第三辊台31为常规辊台,即第一辊台12的宽度大于第二辊台13和第三辊台31的宽度,本方案将加宽辊台和常规辊台的组合使用,不仅可以一次性输送多个砖坯,提高生产线的生产速率,还可以节约生产线的占地面积,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5的前端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01,所述第二挡板结构6的前端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102,所述第三挡板结构8的前端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103,所述分砖结构9的后端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104;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01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02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3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104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精准地确定砖坯的位置,并及时启动第一挡板结构5、第一对中结构4、第二挡板结构6、第三挡板结构8、第二对中结构7和分砖结构9,本方案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101、第二光电传感器102、第三光电传感器103和第四光电传感器104。
当第一光电传感器101没有识别到砖坯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第一挡板结构5,使得第一挡板结构5可以阻挡多个砖坯。当多个砖坯位于第一对中结构4的上方时,第一光电传感器101识别到砖坯的位置,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启动第一对中结构4,使得多个砖坯并排设置且相互靠拢。然后控制系统继续控制第一对中结构4和第一挡板结构5,使得第一对中结构4和第一挡板结构5进行复位,使得多个并排的砖坯在第一辊台12的输送下,与第一挡板结构5相分离,如此循环往复。
当第二光电传感器102没有识别到砖坯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第二挡板结构6,使得第二挡板结构6可以阻挡多个砖坯,并对多个砖坯摆放成预定的排布形状。
当第三光电传感器103没有识别到砖坯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第三挡板结构8,使得第三挡板结构8可以阻挡多个砖坯。当多个砖坯位于第二对中结构7的上方时,第三光电传感器103识别到砖坯的位置,并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启动第二对中结构7,使得多个砖坯并排设置且相互靠拢。然后控制系统继续控制第二对中结构7和第三挡板结构8,使得第二对中结构7和第三挡板结构8进行复位,使得多个并排的砖坯在第三辊台31的输送下,与第三挡板结构8相分离,如此循环往复。
当第四光电传感器104识别到砖坯时,则说明砖坯位于分砖结构9的上方,第四光电传感器104将该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启动分砖结构9,分砖结构9可以对砖坯进行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0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101与多个所述上料线11一一对应;
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103与多个所述下料线32一一对应。
由于各上料线11输送砖坯存在时间差,使得第一辊台12上的多个砖坯到达第一挡板结构5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在第一辊台12上设有多个第一光电传感器101,使得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控制第一对中结构4的时间,从而确保第一对中结构4可以精准地将多个砖坯推到第一辊台12的中间。
由于各产品出窑存在预定的前后顺序,使得第三辊台31上的多个砖坯到达第三挡板结构8的时间各不相同。因此在第三辊台31上设有多个第三光电传感器103,使得控制系统可以精准控制第二对中结构7的时间,从而确保第二对中结构7可以精准地将多个砖坯推到第三辊台31的中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5和所述第三挡板结构8均包括第一电机51、第一连杆52和第一挡板53,所述第一电机5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机51相对设置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辊台12或第三辊台3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杆5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连杆52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53,所述第一连杆52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挡板53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电机51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控制系统启动第一辊台12或第三辊台31的第一电机51,由于第一连杆52的两端与两个第一电机51固定连接,使两个第一电机51带动第一连杆52转动,第一连杆52可以带动第一挡板53转动,使得第一挡板53竖直立在第一辊台12或第三辊台31的上方,阻挡多个砖坯,使得多个砖坯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板结构6包括第二电机61、第二连杆62和第二挡板63,所述第二电机61安装于所述第二辊台13,所述第二电机6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62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挡板6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61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控制系统启动第二辊台13上的第二电机61,第二电机61可以带动第二连杆62转动,使得第二连杆62带动第二挡板63转动,使得第二挡板63竖直立在第二辊台13上,阻挡多个砖坯。
值得说明的是,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砖坯烧成的情况,第二挡板63设置成特定的形状,使得多个砖坯以不同的顺序进入窑炉2内。因此,本方案对第二当挡板的形状不做限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各产品的烧成情况,更换不同的第二挡板63。例如,第二挡板63呈阶梯状,使得多个瓷砖按照顺序依次进去窑炉中。
进一步的,所述分砖结构9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砖结构9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三辊台31,多个所述分砖结构9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两侧的所述分砖结构9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下料线32一一对应。
所述分砖结构9包括升降组件91、移动组件92和托砖架93;所述托砖架9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砖架9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升降组件9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升降组件91用于对两个所述托砖架93进行升降,所述移动组件92与所述升降组件9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92用于对升降组件91和托砖架93进行左右移动。
本实施例对分砖结构9的数量不做限制,分砖结构9的数量与并排的砖坯数量相关,优选的,本方案采用两个分砖结构9、三个上料线11和三个下料线32。其中,两个分砖结构9分别与左右两端的两个下料线32一一对应,使得分砖结构9可以将两侧的砖坯移动到第三辊台31的两侧,并分别输送到两侧的下料线32中。
三个并排的砖坯在第三辊台31的输送下,被输送到托砖架93上,控制系统启动升降组件91,升降组件91向上顶起托砖架93。由于移动组件92与升降组件91固定连接,升降组件91和托砖架93固定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启动移动组件92,移动组件92可以带动升降组件91和托砖架93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可以在辊台上对多个砖坯进行左右分砖,从而将三个的瓷砖转移到第三辊台31的两侧,并分别输送到相对应的三个的下料线32中,实现多个砖坯之间的分流。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91包括升降气缸911和连接板912,所述升降气缸911竖直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92,所述升降气缸911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912,所述连接板912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连接板9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托砖架93。
其中,启动升降气缸911,升降气缸911的活塞杆向上活动,使得活塞杆可以带动连接板912一起向上活动,连接板912的前后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托砖架93,使得连接板912可以带动托砖架93向上活动,完成将砖坯托起的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组件92包括移动气缸921、导杆922和安装架923,所述移动气缸921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31,所述移动气缸921的活动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移动气缸921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架92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923与所述导杆922滑动连接,所述导杆922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31,所述导杆92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气缸921的活动方向相一致,所述升降气缸911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架923。
启动移动气缸921,由于移动气缸921的活塞杆端部与安装架923固定连接,安装架923与升降气缸911固定连接,使得移动气缸921可以带动安装架923和升降气缸911一起向左或向右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移动组件92还包括导杆922,安装架923滑动套设于在导杆922上,使得导杆922可以限制安装架923的滑动方向,减少安装架923和升降组件91出现位置偏差,导致砖坯的位置出现错误的情况。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两个移动气缸921的活动方向相同,导致其中一侧的移动结构难以完成对砖坯进行分流的效果,因此将两个移动气缸921的活动方向相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92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922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923的前后两端。为了更好的限制安装架923的活动方向,减少安装架923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本实施例设有两个导杆922,安装架9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杆922滑动连接,使得安装架923的前后两端只能沿着预定的方向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窑前辊台装置、窑炉、窑后辊台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窑前辊台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窑炉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窑后辊台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窑炉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窑前辊台装置依次设有上料线、第一辊台和第二辊台,所述上料线设有多条,多个所述上料线的输出端均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台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辊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对中结构和第一挡板结构,所述第二辊台设有第二挡板结构;
所述窑后辊台装置包括第三辊台和下料线,所述下料线设有多条,所述第三辊台的输出端与多条所述下料线的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第三辊台的底部根据生产线依次设有第二对中结构、第三挡板结构和分砖结构;
所述第一对中结构、所述第一挡板结构、所述第二挡板结构、所述第二对中结构、所述第三挡板结构和所述分砖结构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第一对中结构和所述第二对中结构均用于对多个砖坯进行对中以使砖坯相互靠拢,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和第三挡板结构均用于阻挡砖坯以使砖坯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挡板结构用于阻挡多个砖坯以使多个砖坯排布成预定的排布形状,所述分砖结构用于将并排的多个砖坯分开至分别与各条所述下料线的输入端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挡板结构的前端设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分砖结构的后端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第四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上料线一一对应;
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与多个所述下料线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结构和所述第三挡板结构均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电机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相对设置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辊台或第三辊台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挡板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结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连杆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辊台,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砖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砖结构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三辊台,多个所述分砖结构的中心连线方向与所述砖坯的输送方向相垂直,两侧的所述分砖结构分别与两侧的所述下料线一一对应;
所述分砖结构包括升降组件、移动组件和托砖架;
所述托砖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托砖架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升降组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升降组件用于对两个所述托砖架进行升降,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对升降组件和托砖架进行左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气缸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托砖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移动气缸、导杆和安装架,所述移动气缸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水平安装于所述第三辊台,所述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气缸的活动方向相一致,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前后两端。
CN202222058694.7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Active CN2179797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8694.7U CN21797975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8694.7U CN21797975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9759U true CN217979759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7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8694.7U Active CN217979759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97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66404U (zh) 一种新型阶梯式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7344677A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CN109258582B (zh) 桑蚕养殖机构组件
CN109626003A (zh) 一种pcb自动收板机
CN217979759U (zh)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CN107900539B (zh) 一种全自动数控激光切管机用输料系统
CN207390410U (zh) 一种自动上料机构
CN115235240A (zh) 一种窑炉直连式进出辊台
CN205687079U (zh) 一种全自动管棒料多列排料上料装置
CN114799829B (zh) 管式换热器换热管自动穿管系统及穿管方法
CN217818147U (zh) 一种窑后直连式高速无升降辊台装置
CN216637785U (zh) 上架给杆装置及挂面杆输送系统
CN104044892B (zh) 馒头胚自动摆放机
CN114684588B (zh) 一种分色标记自动分开出料系统及工艺
CN213531284U (zh) 一种应用于铝幕墙行业的专用激光切割机的传送装置
CN215158933U (zh) 一种上料装置及压泡机
CN104724491A (zh) 一种多孔烧结砖自动分坯机及其分坯方法
CN211282753U (zh) 用于砌砖劈裂生产线的货盘流转系统
CN217707808U (zh) 一种辊台左右分砖装置
CN109430181B (zh) 一种蚕盘上簇系统
CN112674037A (zh) 堆垛蚕盘添桑准备机构
CN209618396U (zh) 一种pcb自动收板机
CN208059532U (zh) 双层烤炉上料装置
CN219841803U (zh) 一种窑炉入口砖坯定位排砖装置
CN217349819U (zh) 一种多块仿古瓦并排输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