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8723U -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78723U CN217978723U CN202222507250.7U CN202222507250U CN217978723U CN 217978723 U CN217978723 U CN 217978723U CN 202222507250 U CN202222507250 U CN 202222507250U CN 217978723 U CN217978723 U CN 2179787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led
- pole
- electrode
- supply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LED供电电路结构包括:基板、供电单元、至少两个LED模组、第一极导线、至少两个第二极导线,各LED模组与供电单元的距离为供电距离,各供电距离相异设置,供电单元的第一供电极与第一极导线连接,第一极导线分别与各LED模组的第一导电极连接,每一LED模组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第二极导线与供电单元的一第二供电极连接,任意两个第二极导线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以使得各LED模组的第二极导线的长度设置为相近,这样,使得不同位置的LED模组的线路的线阻趋于一致,以使得各LED模组的供电电流相近,有利于供电单元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使得LED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电路板上的LED供电电路多采用串联和并联混合式结构,LED通过电路板上的线路进行串联或并联。当电路板面积较大时,LED分布在电路板上不同位置,这样,距离电源较大的LED的线路较长,而距离电源较小的LED的线路较短,这样将导致不同位置的LED的线路的线阻不一致,各LED的电流也不相同,控制芯片无法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导致LED发光亮度不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一种LED供电电路结构,包括:基板、供电单元、至少两个LED模组、第一极导线、至少两个第二极导线;
所述供电单元和各所述LED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各所述LED模组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距离为供电距离,各所述供电距离相异设置;
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供电极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极导线分别与各所述LED模组的第一导电极连接,每一所述LED模组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第二供电极连接;
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极导线至少部分呈多层弯折设置,以使得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的弯折的层数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的弯折的间距越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靠近中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之间等距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以所述供电单元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LED模组包括至少两个LED灯,其中一所述LED灯的第一导电极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其中的另外一所述LED灯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连接,所述LED模组内的各所述LED灯之间依次串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基板上于每一所述LED模组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每一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焊盘通过模组导体与所述第三焊盘连接,所述第四焊盘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焊盘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焊盘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焊盘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焊盘连接。
一种LED发光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各LED模组与供电单元的距离相异,因此,通过第一极导线将各LED模组的第一导电极连接,并通过将第二极导线之间的长度差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以使得各LED模组的第二极导线的长度设置为相近,这样,使得不同位置的LED模组的线路的线阻趋于一致,以使得各LED模组的供电电流相近,有利于供电单元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使得LED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LED供电电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LED供电电路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ED供电电路结构10,包括基板100、供电单元200、至少两个LED模组300、第一极导线400、至少两个第二极导线500;所述供电单元200和各所述LED模组300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100上;各所述LED模组300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距离为供电距离,各所述供电距离相异设置;所述供电单元200的第一供电极210与所述第一极导线400连接,所述第一极导线400分别与各所述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连接,每一所述LED模组300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500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一第二供电极220连接;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基板100为PCB(PrintedCircuitBoard,印制电路板)板,PCB板是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需要设置对应电路,且可以作为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的板体结构,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因此,基板100作为供电单元200、各LED模组300、第一极导线400及各两个第二极导线500的载体,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200包括端子,端子安装于基板100上,端子可以用于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将电能导入基板100,从而通过第一极导线400及各第二级导线导通至各LED模组300,为LED模组300提供电能,实现LED模组300的正常发光,具体地,LED模组300包括至少一个LED灯珠,也就是说,在一个LED模组300中,LED灯珠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两个、三个或更多,本实施例中,在一个LED模组300中,LED灯珠设置为两个,两个LED灯珠之间相互串联,各LED模组300依次排布且相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供电单元200相互间隔设置,各LED模组300分别与供电单元200之间的距离为供电距离,供电距离相异,供电单元200的第一供电极210及第二供电极220可以分别为供电单元200的正供电极或负供电极,第一供电极210及第二供电极220分别通过第一极导线400及第二极导线500与各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及及第二导电极电连接,从而实现供电单元200与各LED模组300的电路导通。
进一步地,各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及第二导电极可以分别为LED的正导电极或负导电极,本实施例中,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为LED模组300的正导电极,LED模组300的第二导电极为LED模组300的负导电极,对应地,供电单元200的第一供电极210为正供电极,供电单元200的第二供电极220为负供电极,第一极导线400为正极导线,各第二极导线500均为负极导线,也就是说,供电单元200的正供电极通过第一极导线400与各LED模组300的正导电极电连接,电流导入LED模组300后,通过各第二极导线500导流至供电单元200的负供电极,形成回路,各LED模组300共用正极,并分别与供电单元200的各负极分别导通,如此,可以形成各LED模组300相互并联的电路,由于各LED模组300与供电单元200的距离相异,因此,通过第一极导线400将各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连接,并通过将第二极导线500之间的长度差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例如,预设差阀值为0mm~2mm,以使得各LED模组300的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设置为相近,这样,使得不同位置的LED模组300的线路的线阻趋于一致,以使得各LED模组300的供电电流相近,有利于供电单元200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使得LED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各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及第二导电极可以分别为LED的负导电极或正导电极,本实施例中,LED模组300的第一导电极为LED模组300的负导电极,LED模组300的第二导电极为LED模组300的正导电极,对应地,供电单元200的第一供电极210为负供电极,供电单元200的第二供电极220为正供电极,第一极导线400为负极导线,各第二极导线500均为正极导线,也就是说,供电单元200的正供电极通过各第二极导线500与各LED模组300的正导电极电连接,电流导入LED模组300后,通过第一极导线400导流至供电单元200的负供电极,形成回路,各LED模组300共用负极,并分别与供电单元200的各正极分别导通,同样地,可以形成各LED模组300相互并联的电路。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极导线500至少部分呈多层弯折设置,以使得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可以理解的,通过对第二极导线500设置为多层弯折状,例如,第二极导线500设置为多U型状,可以大大增加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如此,可以在同样的基板100面积上,设置长度更长的第二极导线500,从而可以根据各LED模组300的供电距离,调节各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例如通过调节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的层数或间距,从而调节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使得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从而可以保证不同位置的LED模组300的线路的线阻趋于一致,以使得各LED模组300的供电电流相近,有利于供电单元200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使得LED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300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的层数越大。可以理解的,由于LED模组300的供电距离越小,也就是说,LED模组300与供电单元200之间的直线距离越小,用于连接供电单元200及LED模组300的第二极导线500的直线距离越小,通过将对应的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的层数设置为越大,可以大大增加对应的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从而使得各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另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300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的间距越小。可以理解的,同样地,通过将供电距离小的LED模组300的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间距设置为越小,可以提高供电距离小的LED模组300的第二极导线500的弯折结构的密度,从而大大增加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从而使得各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单元200设置于所述基板100的靠近中部的位置。各所述LED模组300分别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通过将供电单元200设置于基板100的中部位置,如此,可以将各LED模组300分别设置于供电单元200的左右两侧,例如,各LED模组300可以以供电单元200呈左右相互对称设置,避免将供电单元200设置于基板100的任意一端,从而避免出现LED灯珠与供电单元200之间的距离过大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后续电路的设计,实用性更好,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300之间等距设置。可以理解的,通过将相邻两个LED模组300之间的间距设置为相等的间距,一方面,可以形成均匀分布的LED模组300,有利于发光均匀,另一方面,便于计算各LED模组300与供电单元200之间的供电距离的长度,从而便于对应设计第二极导线500的长度,因此,便于对该LED供电电路结构的电路进行设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LED模组300以所述供电单元200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两侧。可以理解的,通过将LED模组300设置为以供电单元200为中心对称设置,可以在供电单元200的左右两侧形成对称的LED模组300结构,使得供电单元200左右对称的两组LED模组300与供电单元200之间的供电距离相同,如此,可以对应设置结构及长度相同的第一极导线400及第二极导线500,大大降低了该LED供电电路结构的电路设计难度,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LED模组300包括至少两个LED灯,其中一所述LED灯的第一导电极与所述第一极导线400连接,其中的另外一所述LED灯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500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220连接,所述LED模组300内的各所述LED灯之间依次串联。可以理解的,在一个LED模组300内,设置有至少两个LED灯,且各LED灯之间通过导线相互串联,如此,可以形成多LED灯的LED模组300,在一个LED模组300内,各LED灯共用正负极,结构更加紧凑,且有利于提高该LED供电电路结构的发光亮度,更具实用性。
请参阅图1及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LED模组300包括第一LED灯(图未示)和第二LED灯(图未示),所述基板100上于每一所述LED模组300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焊盘350、第二焊盘360、第三焊盘370和第四焊盘380,每一所述第一焊盘350与所述第一极导线400连接,所述第二焊盘360通过模组导体361与所述第三焊盘370连接,所述第四焊盘380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500与所述供电单元200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220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焊盘350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焊盘360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焊盘370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焊盘380连接。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有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本实施例中,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以基板100的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具体地,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上下呈中心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有第一焊盘350、第二焊盘360、第三焊盘370和第四焊盘380,第一焊盘350及第二焊盘360相互间隔设置,用于与第一LED灯的第一极及第二极电连接,第一LED灯的第一极及第二极分别为第一LED灯的正极及负极,同样地,第三焊盘370及第四焊盘380相互间隔设置,用于与第二LED灯的第一极及第二极电连接,第二LED灯的第一极及第二极分别为第二LED灯的正极及负极,第二焊盘360通过模组导体361与第三焊盘370连接,从而实现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的电路导通,形成串联电路,LED模组300设置有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且第一LED灯及第二LED灯呈中心对称设置,LED灯数量适中,结构紧凑,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LED发光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该LED发光装置还包括支撑壳及灯罩,通过将LED供电电路结构安装于支撑壳上,再将灯罩可拆卸安装于支撑壳上,且包覆于LED供电电路结构的外侧,对LED供电电路结构起到保护及导光作用,从而可以得到LED发光装置,用于照明,也可以用于作为背光源,可以根据具体生产需要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各LED模组与供电单元的距离相异,因此,通过第一极导线将各LED模组的第一导电极连接,并通过将第二极导线之间的长度差设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以使得各LED模组的第二极导线的长度设置为相近,这样,使得不同位置的LED模组的线路的线阻趋于一致,以使得各LED模组的供电电流相近,有利于供电单元统一地对LED进行发光控制,使得LED发光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供电单元、至少两个LED模组、第一极导线、至少两个第二极导线;
所述供电单元和各所述LED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各所述LED模组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距离为供电距离,各所述供电距离相异设置;
所述供电单元的第一供电极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所述第一极导线分别与各所述LED模组的第一导电极连接,每一所述LED模组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第二供电极连接;
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极导线至少部分呈多层弯折设置,以使得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极导线的长度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差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模组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的弯折的层数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模组的所述供电距离越小,则对应的所述第二极导线的弯折的间距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的靠近中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模组分别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LED模组以所述供电单元为中心对称设置于所述供电单元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中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LED模组包括至少两个LED灯,其中一所述LED灯的第一导电极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其中的另外一所述LED灯的第二导电极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连接,所述LED模组内的各所述LED灯之间依次串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基板上于每一所述LED模组所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和第四焊盘,每一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一极导线连接,所述第二焊盘通过模组导体与所述第三焊盘连接,所述第四焊盘通过一所述第二极导线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所述第二供电极连接;
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焊盘连接,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焊盘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焊盘连接,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焊盘连接。
10.一种LED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中所述的LED供电电路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07250.7U CN217978723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07250.7U CN217978723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78723U true CN217978723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6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07250.7U Active CN217978723U (zh) | 2022-09-21 | 2022-09-21 |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78723U (zh) |
-
2022
- 2022-09-21 CN CN202222507250.7U patent/CN21797872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71828B (zh) | 纤细线型led发光装置 | |
CN207831285U (zh) | 一种柔性灯丝及led灯具 | |
CN101793356B (zh) | 集光源及电源于一体的led灯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21516415A (ja) | フレキシブルledライトバー | |
CN211118842U (zh) | 双面发光的led柔性灯带和光源 | |
CN217978723U (zh) | Led供电电路结构和led发光装置 | |
US11867368B1 (en) | Two-wire non-polar multifunctional filament and light string | |
CN210576010U (zh) | 一种可分段的柔性led灯丝结构和led光源 | |
TWI225542B (en) | Constant current light ribbon device | |
CN212510997U (zh) | 一种任意串并的高功率基板灯珠 | |
CN212785947U (zh) | 一种可调节色温和亮度的多芯片集成led光源模组 | |
CN211232493U (zh) | 一种灯条 | |
CN209196604U (zh) | 一种高压led灯带 | |
KR200483284Y1 (ko) | Led 직관등의 led 모듈 구조 | |
CN214745054U (zh) | 一种可自动闪烁的led灯丝条及灯泡 | |
CN204905300U (zh) | 一种led封装 | |
CN201680172U (zh) | 集光源及电源于一体的led灯具电路板 | |
CN209782273U (zh) | Led灯丝及灯泡 | |
KR20110077247A (ko) | 전원연결이 간편한 led 조명장치 | |
CN217763108U (zh) | 一种智能多色的led调光灯片模组、灯泡及灯串 | |
CN211321549U (zh) | 一种发光二极管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5955278U (zh) | 一种灯珠线路板及灯板 | |
CN218830704U (zh) | 带有控值器件的无极性led灯丝 | |
CN110649041A (zh) | 发光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216345485U (zh) | 一种led注塑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