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6751U -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6751U
CN217976751U CN202220871181.5U CN202220871181U CN217976751U CN 217976751 U CN217976751 U CN 217976751U CN 202220871181 U CN202220871181 U CN 202220871181U CN 217976751 U CN217976751 U CN 217976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encing
fan
silencer
air outlet
silen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71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力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ru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71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6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6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6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第三消音装置;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三消音装置设置于第一、二消音装置之间;第一、二消音装置分别对准或伸出进气口、出气口。在第一消音装置对接风机出气口结构,第二消音装置对接排气口后,气流从风机出气口结构排出后,需要先后经过第一消音装置、第三消音装置及第二消音装置,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期间,第一、二、三消音装置皆具有消音作用,延长了气流路径,消音效果较好,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及第三消音装置的整体长度不需要太长,能够有效节省清洁机器人内部的空间,提高清洁机器人整体的紧凑度。

Description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清洁机器人包括污水箱和风机,风机进风管连通尘盒,用于将污水抽吸至污水箱。由于风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一般会在风机出风口处设置消音管,以减少风机所产生的噪音。
然而,目前清洁机器人所使用的消音管长度较长,占用清洁机器人内部的空间较多,导致清洁机器人的整体尺寸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音管长度较长所导致清洁机器人的内部空间被占用较多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消音器,包括壳体、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第三消音装置;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三消音装置设置于第一消音装置和所述第二消音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消声装置、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分别对准或伸出所述进气口、出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一端对准或伸出所述进气口,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消音装置一端对准或伸出所述出气口,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的第二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消音装置为消音筒,所述消音筒的筒壁周围间隔开设多个消音孔;所述第三消音装置上间隔开设多个消音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孔的孔径大小为:3-10mm;所述消音筒的长度是所述消音筒的直径的2-4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消音孔之间的间距是所述消音孔的孔径的4-6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音装置上的消音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消音筒的筒壁上的消音孔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消声装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消音装置至少两端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二消音装置长度方向上平行。
本公开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及如上所述的消音器;所述风机包括风机腔体、风机进气口结构、风机出气口结构、叶轮及电机;所述风机进气口结构和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连通所述风机腔体,所述消音器连通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风机腔体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叶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伸出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消音装置的外周凸设有凸缘结构;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包括密封管主体、出气端结构及密封端结构;所述密封管主体连通于所述风机腔体及所述出气端结构之间,所述出气端结构连通于所述密封管主体及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之间,所述密封端结构围绕所述出气端结构,所述密封端的远离所述密封管主体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凸缘结构。
本公开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及如上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对准所述排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污水箱,所述风机进气口结构连通所述污水箱。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盘;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对准所述出气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底盘相间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中,在第一消音装置对接风机出气口结构,第二消音装置对接排气口后,气流从风机出气口结构排出后,需要先后经过第一消音装置、第三消音装置及第二消音装置,最终从排气口排出,期间,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及第三消音装置皆具有消音作用,延长了气流路径,消音效果较好,并且,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及第三消音装置的整体长度不需要太长,能够有效节省清洁机器人内部的空间,提高清洁机器人整体的紧凑度。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清洁机器人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清洁机器人的部分结构被虚线化;
图4是图1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风机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清洁机器人的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消音器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的消音器在又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A-A处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0及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0内部的风机组件20。机器人主体10包括污水箱12。风机组件20用于提供将污水抽吸至污水箱12内的吸力,在机器人主体10上开设有排气口102,风机组件20提供吸力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排气口102排出。
机器人主体10还包括清水箱14和底盘16。清水箱14及风机组件20皆设置于污水箱12及底盘16之间,清水箱14呈环状结构,环绕风机组件20。排气口102设置于底盘16。
风机组件20包括风机22和消音器24。消音器24设置于风机22和排气口102之间。
请结合图4和图5进行参阅,风机22包括风机进气口结构220、风机腔体222、风机出气口结构224、叶轮及电机。风机进气口结构220连通于风机腔体222与污水箱12之间,风机出气口结构224连通于风机腔体222和消音器24之间,消音管器24设置于风机出气口结构224及排气口102之间。叶轮设置于风机腔体222内,电机的转轴连接叶轮,用于驱动叶轮转动,以在风机腔体222内形成负压,气流从污水箱12依次经由风机进气口结构220、风机腔体222、风机出气口结构224、消音器24流动至排气口102,最后从排气口102排出。
风机出气口结构224包括出气管226和密封管228。出气管226连通于密封管228和风机腔体222之间,密封管228连通管于出气管226和消音器24之间。
密封管228包括密封管主体2280、出气端结构2282及密封端结构2284。密封管主体2280连通于出气管226及出气端结构2282之间。出气端结构2282连通于密封管主体2280及消音器24之间。密封端结构2284围绕出气端结构2282,密封端结构2284的靠近密封管主体2280的一端连接于出气端结构2282的靠近密封管主体2280的一端,密封端结构2284远离密封管主体2280的另一端用于抵靠于消音器24,以对消音器24及出气端结构228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
出气端结构2282及密封端结构2284皆呈喇叭状结构。在由密封管主体2280到消音器24的方向上,出气端结构2282的直径逐渐减小,密封端结构2284的直径逐渐增大。
请结合图6至图9进行参阅,消音器24包括第一消音装置240、第二消音装置241及壳体242。
第一消音装置240与第二消音装置241并排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消音装置240和第二消音装置241之间的间距较小,利于控制整个消音器24的体积。
第一消音装置240与第二消音装置241长度方向上平行。
第一消音装置240具有上端和下端,第二消音装置241具有上端和下端。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靠近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上端,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下端靠近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
第一消音装置240具有上管口和下管口。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管口开设于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的端面上,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下管口开设于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下端的端面上。
第二消音装置241具有上管口和下管口。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上管口开设于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上端的端面上,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管口开设于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的端面上。
壳体242上开设有进气口2420和出气口2422。
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从进气口2420中伸出。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也可以对准进气口2420,其中包括第一消音管240的上端设置于进气口2420的范围内的情形。
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对准出气口2422,其中包括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设置于出气口2422的范围内的情形。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也可以从出气口2422中伸出。
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用于连通风机出气口结构224,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用于连通排气口102。
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为消音筒。消音筒的筒壁周围间隔开设有多个消音孔2400。消音筒上的消音孔2400可以为圆孔、方孔、三角形孔、方孔等,在本实施例中,消音筒上的消音孔2400为圆孔。
消音筒上的消音孔2400具有消音减噪的作用,并且还能够实现气流在并排设置的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之间流动,而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的整体长度不需要太长,能够有效节省清洁机器人100内部的空间,提高清洁机器人100整体的紧凑度。
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的外周上凸设有凸缘结构2402。凸缘结构2402大致呈矩形的板状结构,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凸缘结构2402也可以设置为呈圆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板状结构。凸缘结构2402与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的端面相持平。
出气端结构2282的远离密封管主体2280的一端对接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密封端结构2284的远离密封管主体2280的一端抵靠于凸缘结构2402,密封端结构2284被压缩,从而实现对出气端结构2282与第一消音装置240的连接处的密封处理。
壳体242包括侧围壁2424、第一内壁2426及第二内壁2428。侧围壁2424大致呈方形的框体结构,侧围壁2424围绕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侧围壁2424具有上端周缘和下端周缘,侧围壁2424的上端周缘靠近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及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上端,侧围壁2424的下端周缘靠近第一消音管240的下端及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
第一内壁2426的周缘与侧围壁2424的上端周缘相贴合。
进气口2420开设于第一内壁2426上。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从进气口2420中伸出,以使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上端超出第一内壁2426。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上端的端面贴合第一内壁2426,以使得第一内壁2426将第二消音装置240的上管口封闭。
第二内壁2428的周缘与侧围壁2424的下端周缘相贴合。
出气口2422开设于第二内壁2428上。第二消音装置241的下端在出气口2422的范围内,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下端的端面贴合第二内壁2428,以使得第二内壁2428将第一消音装置240的下管口封闭。
消音器24还包括第三消音装置244。第三消音装置244设置于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之间。第三消音装置244上间隔开多个消音孔2440。第一消音装置240中的气流经由第三消音装置向第二消音装置241流动,第三消音装置244上的消音孔2440具有消音减噪的能力,可以提高整个消音器24的消音减噪的能力。另外,由于第三消音装置244较为扁平,并且第三消音装置244设置于第一消音装置240及第二消音装置241之间的间隙内,基本上不会增加消音器24整体的体积。
第三消音装置244上的消音孔2440可以为圆孔、方孔、三角形孔、方孔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消音装置244上的消音孔2440为圆孔。
第三消音装置244的两端分别贴合分别贴合壳体242的内壁。具体地,第三消音装置244的上端贴合第一内壁2426,第三消音装置244的下端贴合第二内壁2428。
可以理解,第三消音装置244并不限制于只有两端贴合壳体242的内壁,根据实际需要,第三消音装置244的前端和/或后端也可以贴合壳体242的内壁,只要第三消音装置244至少两端贴合壳体242的内壁即可。
第二内壁2428和底盘16间隔开。
第二内壁2428和底盘16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2429。
支撑结构2429具有上端和下端。支撑结构2429的上端连接第二内壁2428,支撑结构2429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底盘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消音孔2400、2440的孔径大小为:3-10mm;消音筒的长度是消音筒的直径的2-4倍。通过实验测得,在消音孔2400、2440的孔径大小为3-10mm,消音筒的长度是消音筒的直径的2-4倍时消音效果较好。在本实施例中,消音孔2400、2440的孔径为:5-8mm;消音筒的长度是消音筒的直径的3-4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消音孔2400、2440之间的间距是消音孔2400、2440的孔径的4-6倍。具体地,通过实验测得,在相邻两消音孔2400、2440之间的间距是消音孔2400、2440的孔径的4-6倍时消音效果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消音装置244的消音孔2440的孔径大于或者等于消音筒的筒壁上的消音孔2400的孔径。通过实验测得,在第三消音装置244上的消音孔2440的孔径大于或者等于消音筒的筒壁上的消音孔2400的孔径时消音效果较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消音器24、风机组件20及清洁机器人100中,在第一消音装置240对接风机出气口结构224,第二消音装置241对接排气口102后,气流从风机出气口结构244排出后,需要先后经过第一消音装置240、第三消音装置244及第二消音装置241,最终从排气口102排出,期间,第一消音装置240、第二消音装置241及第三消音装置244皆具有消音作用,延长了气流路径,消音效果较好,并且,第一消音装置240、第二消音装置241及第三消音装置244的整体长度不需要太长,能够有效节省清洁机器人100内部的空间,提高清洁机器人100整体的紧凑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消音装置、第二消音装置、第三消音装置;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三消音装置设置于第一消音装置和所述第二消音装置之间;
所述第一消声装置、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分别对准或伸出所述进气口、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一端对准或伸出所述进气口,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二消音装置一端对准或伸出所述出气口,另一端贴合所述壳体的第二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消音装置为消音筒,所述消音筒的筒壁周围间隔开设多个消音孔;
所述第三消音装置上间隔开设多个消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孔的孔径大小为:3-10mm;所述消音筒的长度是所述消音筒的直径的2-4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消音孔之间的间距是所述消音孔的孔径的4-6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音装置上的消音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消音筒的筒壁上的消音孔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消声装置并排设置;所述第三消音装置至少两端贴合所述壳体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消音装置长度方向上平行。
9.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及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消音器;所述风机包括风机腔体、风机进气口结构、风机出气口结构、叶轮及电机;所述风机进气口结构和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连通所述风机腔体,所述消音器连通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风机腔体内,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叶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伸出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消音装置的外周凸设有凸缘结构;所述风机出气口结构包括密封管主体、出气端结构及密封端结构;
所述密封管主体连通于所述风机腔体及所述出气端结构之间,所述出气端结构连通于所述密封管主体及所述第一消音装置之间,所述密封端结构围绕所述出气端结构,所述密封端的远离所述密封管主体的一端抵靠于所述凸缘结构。
11.一种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及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内,在所述机器人主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对准所述排气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污水箱,所述风机进气口结构连通所述污水箱。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清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盘;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第二消音装置对准所述出气口,所述壳体与所述底盘相间隔。
CN202220871181.5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Active CN217976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1181.5U CN21797675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71181.5U CN21797675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6751U true CN217976751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71181.5U Active CN21797675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6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3709A (zh) 一种消声器
CN203655385U (zh) 发动机排气系用消音器
CN216429800U (zh) 一种双谐振式空气滤清器
WO2004052165A1 (fr) Dispositif d'insonorisation utilise dans un appareil de depoussierage
CN217976751U (zh) 一种消音器、风机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108561289A (zh) 一种排气消声器
CN213981101U (zh) 一种吸气消声器
CN101871444B (zh) 消音器
CN108759062B (zh) 一种新风系统的降噪装置
CN111096708B (zh) 吸尘器的出风罩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211460014U (zh) 吸尘器、电机组件及其外壳结构
CN103195549A (zh) 一种消声器隔板及消声器
CN220713803U (zh) 吸尘器降噪结构及吸尘器
CN206830296U (zh) 直通式消音器
CN220487693U (zh) 一种新型消声器结构
CN216741939U (zh) 空压机空滤后处理消音装置
CN218816597U (zh) 一种消音器及农业机械
CN216408137U (zh) 一种双腔消音器
CN217185913U (zh) 一种侧出风式吸尘器降噪出风结构
CN215170303U (zh) 一种高效降噪的消声器总成
CN220885603U (zh) 集尘装置和工作站
CN210738646U (zh) 一种挖掘机消声装置
CN204716338U (zh) 中低频汽车消音器
CN217813647U (zh)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消声装置
CN215566502U (zh) 一种生产液压气体用的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