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2741U -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2741U
CN217952741U CN202221766465.4U CN202221766465U CN217952741U CN 217952741 U CN217952741 U CN 217952741U CN 202221766465 U CN202221766465 U CN 202221766465U CN 217952741 U CN217952741 U CN 217952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s
carbon dioxide
sleeve
refrigeration
mutu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64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anji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i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i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i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64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2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2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2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包括制冷净化机主体,所述制冷净化机主体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皆设有排放管,两组所述排放管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套筒,两组所述套筒外部相远离一侧皆固设有螺纹,两组所述螺纹的外侧皆螺纹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套环;本实用新型通过套筒、连接管、限位杆、内螺纹套环、螺纹、L型插杆、收纳凹槽和插槽的相互配合,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快速连接工作,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一次螺栓转动,就可实现对排放管和连接管的紧密连接工作,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提高其连接安装效率,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适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制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自然制冷剂,由于其优良的环保性能和制冷性能,在近20年来得到了高度重视,其研究与开发取得迅速进展,二氧化碳制冷系统一般采用压缩机、膨胀机、换热器、节流阀、安全阀及其排放特性进行制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1、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在与外接管道进行连接固定时,多数是通过多组螺栓拧动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的,该种固定方式虽较为牢固,但不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的快拆工作,从而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和使用的繁琐性;2、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在与外接管道进行连接时,多数都还需操作人员在借助外置密封垫圈对其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工作,该种操作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且长久使用外置密封垫圈会造成其磨损现象,降低密封效果,从而影响了该一体机后期的正常传输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不便之处:1、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多数是通过多组螺栓拧动的方式进行固定安装的,该种固定方式虽较为牢固,但不便于操作人员后期的快拆工作;2、现有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多数都还需操作人员在借助外置密封垫圈对其连接位置处进行密封工作,该种操作方式进一步增加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且长久使用外置密封垫圈会造成其磨损现象,降低密封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包括制冷净化机主体,所述制冷净化机主体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皆设有排放管,两组所述排放管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套筒,两组所述套筒外部相远离一侧皆固设有螺纹,两组所述螺纹的外侧皆螺纹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套环,两组所述内螺纹套环外部相靠近一侧皆设有三组限位杆,同侧三组所述限位杆的外部皆套设有延伸至套筒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L型插杆,两组所述套筒的内部皆设有连接管,两组所述连接管相靠近的一侧的外侧皆设有三组收纳凹槽,同侧三组所述收纳凹槽的内部皆设有与L型插杆相配合的插槽,两组所述套筒相远离一侧的内侧与两组连接管相靠近一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密封圈和密封凹槽,且密封圈与密封凹槽相互配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套筒外部远离螺纹的一侧皆设有三组通槽,且三组通槽与L型插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两组所述内螺纹套环的外部皆均匀设有转动块,且多组转动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同侧三组所述限位杆相靠近的一侧皆设有挡块,且挡块与L型插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同侧三组所述L型插杆的内顶部皆设有通孔,且通过与限位杆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制冷净化机主体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部皆设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1、通过套筒、连接管、限位杆、内螺纹套环、螺纹、L型插杆、收纳凹槽和插槽的相互配合,可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快速连接工作,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一次螺栓转动,就可实现对排放管和连接管的紧密连接工作,从而减少了操作人员工作步骤,提高其连接安装效率,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适于推广;
2、通过密封圈和密封凹槽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排放管和连接管连接安装同时进行密封工作,无需操作人员再借助外置的密封垫圈进行密封工作,且通过该结构设计,使得密封圈可收纳嵌入至密封凹槽的内部,以便提高密封同时,降低对密封圈的磨损现象,以确保密封性能,提高后期该一体机的正常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制冷净化机主体;2、套筒;3、排放管;4、连接管;5、限位杆;6、内螺纹套环;7、螺纹;8、L型插杆;9、收纳凹槽;10、插槽;11、密封圈;12、密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包括制冷净化机主体1,制冷净化机主体1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皆设有排放管3,两组排放管3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套筒2,两组套筒2外部相远离一侧皆固设有螺纹7,两组螺纹7的外侧皆螺纹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套环6,便于增大摩擦提高转动的稳定性,两组内螺纹套环6外部相靠近一侧皆设有三组限位杆5,同侧三组限位杆5的外部皆套设有延伸至套筒2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L型插杆8,便于L型插杆8的转动移动,两组套筒2的内部皆设有连接管4,两组连接管4相靠近的一侧的外侧皆设有三组收纳凹槽9,同侧三组收纳凹槽9的内部皆设有与L型插杆8相配合的插槽10,两组套筒2相远离一侧的内侧与两组连接管4相靠近一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密封圈11和密封凹槽12,且密封圈11与密封凹槽12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两组套筒2外部远离螺纹7的一侧皆设有三组通槽,且三组通槽与L型插杆8相互配合,便于L型插杆8的转动移动。
进一步的,两组内螺纹套环6的外部皆均匀设有转动块,且多组转动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便于增大摩擦提高转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同侧三组限位杆5相靠近的一侧皆设有挡块,且挡块与L型插杆8相互配合,便于实现对L型插杆8的限位防止限位杆5脱离。
进一步的,同侧三组L型插杆8的内顶部皆设有通孔,且通过与限位杆5相互配合,便于实现限位杆5的插合限位工作。
进一步的,制冷净化机主体1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部皆设有防滑垫,便于提高该一体机放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装置用电部件皆由蓄电池进行供电,工作时,操作人员可先拿取连接管4及其以上部件插合至套筒2的内部,此时可通过连接管4带动密封凹槽12插合至密封圈11的外部,以完成排放管3与连接管4的对接密封工作,同时通过连接管4表面设计的收纳凹槽9可将L型插杆8收纳至其内部,而后操作人员可直接转动内螺纹套环6,使其在螺纹7的外侧进行转动移动,而后通过内螺纹套环6一侧设计的限位杆5可带动L型插杆8在通槽内部进行转动移动,使得L型插杆8在收纳凹槽9的内部进行转动移动插合至插槽10的内部,以实现对连接管4与排放管3的连接进行固定安装工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6)

1.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包括制冷净化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净化机主体(1)一侧的顶部与另一侧的底部皆设有排放管(3),两组所述排放管(3)相远离的一侧皆设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套筒(2),两组所述套筒(2)外部相远离一侧皆固设有螺纹(7),两组所述螺纹(7)的外侧皆螺纹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内螺纹套环(6),两组所述内螺纹套环(6)外部相靠近一侧皆设有三组限位杆(5),同侧三组所述限位杆(5)的外部皆套设有延伸至套筒(2)内部并与其相配合的L型插杆(8),两组所述套筒(2)的内部皆设有连接管(4),两组所述连接管(4)相靠近的一侧的外侧皆设有三组收纳凹槽(9),同侧三组所述收纳凹槽(9)的内部皆设有与L型插杆(8)相配合的插槽(10),两组所述套筒(2)相远离一侧的内侧与两组连接管(4)相靠近一侧的内侧分别设有密封圈(11)和密封凹槽(12),且密封圈(11)与密封凹槽(12)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套筒(2)外部远离螺纹(7)的一侧皆设有三组通槽,且三组通槽与L型插杆(8)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内螺纹套环(6)的外部皆均匀设有转动块,且多组转动块的外侧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同侧三组所述限位杆(5)相靠近的一侧皆设有挡块,且挡块与L型插杆(8)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同侧三组所述L型插杆(8)的内顶部皆设有通孔,且通过与限位杆(5)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净化机主体(1)底部的四角处皆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底部皆设有防滑垫。
CN202221766465.4U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Active CN217952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6465.4U CN21795274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6465.4U CN21795274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2741U true CN217952741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1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6465.4U Active CN217952741U (zh) 2022-07-11 2022-07-11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2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52741U (zh) 一种二氧化碳制冷净化一体机
CN113328554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端盖
CN213629301U (zh) 一种给排水管道密封连接器
CN217272587U (zh) 一种车辆检测用尾气收集装置
CN207111903U (zh) 手动变速箱导油挡板
CN207127287U (zh) 一种新型三轴钻头
CN212928129U (zh) 一种冷水机间降温降噪装置
CN213729500U (zh) 一种不停输送安全可靠高压燃气管道开孔装置
CN212842420U (zh) 一种机械加工冷却液循环管路
CN209477865U (zh) 一种钢管打磨装置
CN108953790B (zh) 一种防管接头松脱装置
CN113059203A (zh) 一种带高压内冷便于润滑冷却的模块化刀具
CN111940433A (zh) 一种用于真空泵出油口的自动疏通装置和真空泵
CN213598555U (zh) 一种有效散热的传动箱壳体
CN220701258U (zh) 一种具备防水电池箱结构的电动自行车
CN206035633U (zh) 一种增压器支架
CN218296384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水冷却机装置
CN214958261U (zh) 一种具备降噪散热功能的配电管理设备
CN215719806U (zh) 一种凝结水泵回水管路
CN215794172U (zh) 一种能够防止摩托车盘磨损的易安装摩托车锁
CN218328755U (zh) 一种小温差蒸发器
CN203548016U (zh) 一种新形滤清器固定支架
CN210977790U (zh) 一种汽车出行备用充气泵
CN109733761A (zh) 一种油罐内壁清洁装置及油罐用油气回收系统
CN202045601U (zh) 纽带式车辆滤清器拆卸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4

Address after: A04, No. 63 Nanzhuang Avenue Middle, Nanzhuang Town, Chancheng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000

Patentee after: Foshan Jianji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304, Building 3,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No. 82, Huayuan West Road, Chuzhou, Anhui Province, 239000

Patentee before: ANHUI XINGHE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