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1182U - 变速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51182U
CN217951182U CN202222183643.7U CN202222183643U CN217951182U CN 217951182 U CN217951182 U CN 217951182U CN 202222183643 U CN202222183643 U CN 202222183643U CN 217951182 U CN217951182 U CN 217951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electronic pump
transmission
oil inl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36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一狄
曹高阳
罗聪聪
王东风
寇博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836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51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51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511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和车辆,变速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油槽;第一电子泵,第一电子泵位于壳体上,第一电子泵具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第一进油口与油槽连通,第一出油口包括第一口与第二口,第一口与变速器的液压模块连通;第二电子泵,第二电子泵位于壳体上,第二电子泵具有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变速器的润滑系统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能够避免发生抢油问题,减小了能耗和排放,能够快速建立油压,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器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变速器通过机械泵增加液压,机械泵需要通过电机驱动,在电机反转时,机械泵无法完成吸油,使得机械泵内部无油液润滑,会出现烧蚀问题,从而无法建立液压,且机械泵的效率低;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变速器的液压模块与润滑系统在工作时会发生抢油现象,增加了能耗与排放,影响变速器的使用性能与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所述变速器能够避免发生抢油问题,减小了能耗和排放,能够快速建立油压,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变速器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油槽;第一电子泵,所述第一电子泵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电子泵具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包括第一口与第二口,所述第一口与所述变速器的液压模块连通;第二电子泵,所述第二电子泵位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电子泵具有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变速器的润滑系统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通过第一电子泵的第一进油口与油槽连通,第一口与液压模块连通,第二电子泵的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口连通,第二出油口与润滑系统连通,能够分别实现变速器的液压控制与润滑,避免了液压模块与润滑系统发生抢油问题,且避免了第一电子泵与第二电子泵均与油槽连通而产生抢油问题,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与第二电子泵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减小能耗和排放,快速建立油压,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变速器的工作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所述第一电子泵和第二电子泵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液压模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压模块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第一电子泵和第二电子泵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凸台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电子泵连接,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电子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台内设有第一进油路与第一出油路,所述第一进油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油槽连通,所述第一出油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液压模块连通,所述第二凸台内设有第二进油路与第二出油路,所述第二进油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油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润滑系统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油底壳,所述油底壳限定出所述油槽,所述液压模块设于所述油槽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油槽内,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从所述油槽进入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油液。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件将所述油槽分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位于所述第二油腔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子泵和所述第二电子泵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结构简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电子泵和液压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电子泵和液压模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的效率与扭矩关系的折线图。
附图标记:
100、变速器;
10、油槽;11、壳体;
21、第一电子泵;22、第二电子泵;
31、第一进油口;32、第二进油口;
41、第一出油口;42、第二出油口;411、第一口;412、第二口;
50、液压模块;51、安装凸台;511、第一凸台;512、第二凸台;
60、润滑系统;
81、第一进油路;82、第二进油路;
91、第一出油路;92、第二出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
参照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可以包括:壳体11与第一电子泵21。
具体而言,壳体11内设有油槽10,第一电子泵21位于壳体11上,第一电子泵21具有第一进油口31和第一出油口41,第一进油口31与油槽10连通,第一出油口41包括第一口411与第二口412,第一口411与变速器100的液压模块50连通。由此,在第一电子泵21工作时,油槽10内的油液可以通过第一进油口31进入第一电子泵21内,第一电子泵21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口411流入液压模块50,液压模块50能够对油液进行分配,实现变速器100的液压控制,满足所需的油量需求。
此外,如图1、图2与图4所示,变速器100还包括第二电子泵22,第二电子泵22位于壳体11上,第二电子泵22具有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出油口42,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口412连通,第二出油口42与变速器100的润滑系统60连通。由此,在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工作时,油槽10内的油液可以通过第一进油口31进入第一电子泵21内,第一电子泵21内的一部分油液可以通过第一口411流入液压模块50,第一电子泵21内的另一部分油液可以通过第二口412流入第二电子泵22,第二电子泵22内的油液通过第二出油口42流入润滑系统60,实现变速器100的润滑与冷却。
通过第一电子泵21对液压模块50进行供油,第二电子泵22对润滑系统60进行供油,避免了液压模块50与润滑系统60发生抢油问题,有利于减小能耗和排放,提高了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此外,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具有单独驱动装置,避免了相关技术中采用机械泵由于电机反转使得机械泵无法吸油的问题,避免发生烧蚀问题,有利于延长变速器100的使用寿命,且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可以快速建立油压,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油耗,有利于降低成本。例如,如图5中所示,通过采用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变速器100的常用工作区间效率与相关技术中采用机械泵的变速器的常用工作区间效率相比提高了0.81%。
同时,第二电子泵22的第二进油口32与第一电子泵21的第二口412连通,即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为串联连通,避免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均与油槽10连通而产生抢油问题,避免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过度工作,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且有效缩短了变速器100的建立油压的时间,提高了变速器100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通过第一电子泵21的第一进油口31与油槽10连通,第一口411与液压模块50连通,第二电子泵22的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口412连通,第二出油口42与润滑系统60连通,能够分别实现变速器100的液压控制与润滑,避免了液压模块50与润滑系统60发生抢油问题,且避免了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均与油槽10连通而产生抢油问题,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减小能耗和排放,快速建立油压,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变速器100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设于液压模块50上,换言之,第一电子泵21可以设于液压模块50上,或者第二电子泵22可以设于液压模块50,再或者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可以均设于液压模块50上,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可以均设于液压模块50上,便于油液通过第一电子泵21流向液压模块50与第二电子泵22,减少了油液在第一电子泵21、第二电子泵22与液压模块50之间的流动路径,有利于提高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与图4所示,液压模块50上可以设有安装凸台51,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中的至少一个与安装凸台51连接,换言之,第一电子泵21可以与安装凸台51连接,或者第二电子泵22可以与安装凸台51连接,便于对第一电子泵21或者第二电子泵22进行限位,避免第一电子泵21或者第二电子泵22发生晃动而影响变速器100的正常工作;再或者,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可以均与安装凸台51连接,便于对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进行限位,避免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发生晃动而影响变速器100的正常工作,且安装凸台51的结构简单,便于进行连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与图4所示,安装凸台51可以包括第一凸台511和第二凸台512,第一凸台511与第一电子泵21连接,第二凸台512与第二电子泵22连接,便于分别对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进行固定,确保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固定可靠,且安装凸台51的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凸台511内设有第一进油路81与第一出油路91,第一进油路8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油口31和油槽10连通,第一出油路9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出油口41和液压模块50连通。由此,在第一电子泵21工作时,油槽10内的油液可以通过第一进油路81与第一进油口31进入第一电子泵21内,第一电子泵21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出油口41与第一出油路91流入液压模块50,实现变速器100的液压控制,省去了在外部增加油路连接所需的占用空间,且便于对第一进油口31和第一出油口41进行限位,确保油液流动顺畅。
此外,如图4所示,第二凸台512内设有第二进油路82与第二出油路92,第二进油路8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口412和第二进油口32连通,第二出油路9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出油口42和润滑系统60连通。由此,在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工作时,油槽10内的油液可以通过第一进油路81与第一进油口31进入第一电子泵21内,第一电子泵21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出油口41与第一出油路91流出,从第一出油路91流出的一部分油液可以通过第一口411流入液压模块50,从第一出油路91流出的另一部分油液可以通过第二口412与第二进油口32流入第二电子泵22,第二电子泵22内的油液通过第二出油口42与第二出油路92流入润滑系统60,实现变速器100的润滑与冷却,省去了在外部增加油路连接所需的占用空间,且便于对第二进油口32和第二出油口42进行限位,确保油液流动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速器100可以包括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出油路91连通,第一管路的远离第一出油路91的一端为第一口411,第二管路的一端与第一管路连通,第二管路的远离第一管路的一端为第二口412,便于将第一电子泵21内的油液分别提供至第二电子泵22与液压模块50,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1可以包括油底壳,油底壳限定出油槽10,通过油底壳便于对油液进行存储,液压模块50设于油槽10的上方,使得供油的油路短,油槽10内的油液便于流向液压模块50内,有利于提高变速器100的供油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变速器100还包括过滤件,过滤件设于油槽10内,过滤件用于过滤从油槽10进入第一进油口31的油液,有利于滤除油液中的杂质等,确保通过第一进油口31进入的油液更纯净,能够对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确保变速器100的正常工作。此外,油槽10仅与第一电子泵21的第一进油口31连通,减小了过滤件的过滤负载,有利于延长过滤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可以将油槽10分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第一油腔位于第二油腔的上方,第一进油口31与第一油腔连通,过滤件能够对油液进行过滤以将杂质等过滤在第二油腔内,确保第一油腔内的油液纯净,从而便于确保通过第一进油口31进入的油液的纯净,油液的过滤效果好,且过滤件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均位于壳体11的外侧,避免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的温度过高而造成损坏,提高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的性能与耐久性,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且增大了变速器100的内部空间,便于对变速器100内的其他结构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口411与液压模块50插接连接,确保第一口411与液压模块50连接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速器100可以包括管路,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油口32和第二口412插接连接,确保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口412连接可靠,且能够避免在壳体11上加工出油路,使得变速器100的加工工艺简单,便于进行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安装与维修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油口42与润滑系统60插接连接,确保第二出油口42与润滑系统60连接可靠。当然,变速器100内的其他油路的连接方式均可以采用插接连接,确保连接可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且使得安装与维修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插接连接的管路可以为塑料件,便于进行加工制造,有利于降低变速器100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模块50可以包括主油路与多个(大于等于两个)分油路,第一口411与主油路连通,多个分油路均与主油路连通,第一电子泵21能够对液压模块50进行供油,使得通过第一口411进入主油路的油液可以分配至多个分油路,以实现对油液的分配,确保液压模块50对油液分配可靠。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具有上述有益的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第一电子泵21的第一进油口31与油槽10连通,第一口411与液压模块50连通,第二电子泵22的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口412连通,第二出油口42与润滑系统60连通,能够分别实现变速器100的液压控制与润滑,避免了液压模块50与润滑系统60发生抢油问题,且避免了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均与油槽10连通而产生抢油问题,有利于延长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减小能耗和排放,快速建立油压,提高了传动系统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变速器100的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可以采用混动系统,变速器100可以为混动变速器,能够满足车辆的不同使用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子泵21与第二电子泵22实现变速器100的液压控制与润滑,能够增加变速器100的液压,以便于控制离合器的断开与结合,满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同的使用需求,且在驱动电机反转实现车辆的倒挡时,第一电子泵21可以快速建立系统油压,无烧蚀问题,同时能够提高传动系统效率,降低油耗,提高车辆的整车经济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100与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设有油槽(10);
第一电子泵(21),所述第一电子泵(21)位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第一电子泵(21)具有第一进油口(31)和第一出油口(41),所述第一进油口(31)与所述油槽(10)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41)包括第一口(411)与第二口(412),所述第一口(411)与所述变速器(100)的液压模块(50)连通;
第二电子泵(22),所述第二电子泵(22)位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第二电子泵(22)具有第二进油口(32)与第二出油口(42),所述第二进油口(32)与所述第二口(412)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42)与所述变速器(100)的润滑系统(6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中的至少一个设于所述液压模块(5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模块(50)上设有安装凸台(51),所述第一电子泵(21)和第二电子泵(2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凸台(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台(51)包括第一凸台(511)和第二凸台(512),所述第一凸台(511)与所述第一电子泵(21)连接,所述第二凸台(512)与所述第二电子泵(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511)内设有第一进油路(81)与第一出油路(91),所述第一进油路(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31)和所述油槽(10)连通,所述第一出油路(9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口(41)和所述液压模块(50)连通,所述第二凸台(512)内设有第二进油路(82)与第二出油路(92),所述第二进油路(8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口(412)和所述第二进油口(32)连通,所述第二出油路(9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出油口(42)和所述润滑系统(6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包括:
油底壳,所述油底壳限定出所述油槽(10),所述液压模块(50)设于所述油槽(10)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件,所述过滤件设于所述油槽(10)内,所述过滤件用于过滤从所述油槽(10)进入所述第一进油口(31)的油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将所述油槽(10)分为沿上下方向排布的第一油腔与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位于所述第二油腔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油口(31)与所述第一油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泵(21)和所述第二电子泵(22)均位于所述壳体(11)的外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100)。
CN202222183643.7U 2022-08-18 2022-08-18 变速器和车辆 Active CN217951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3643.7U CN217951182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变速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3643.7U CN217951182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变速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51182U true CN217951182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32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3643.7U Active CN217951182U (zh) 2022-08-18 2022-08-18 变速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511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92324B (zh) 正反驱动减速器
CN215720770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
CN217951182U (zh) 变速器和车辆
CN210218310U (zh) 一种农业机械液压循环系统及拖拉机
CN210317748U (zh) 一种静盘
JP2020133633A (ja) ドライサンプを備える冷却潤滑システム
CN215912004U (zh) 电驱系统和车辆
CN21727182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
CN211525501U (zh) 一种变速箱液压模块
CN113431892B (zh) 一种集成有内油道的多功能变速器后壳体
CN113154020B (zh) 一种集成有内油道的变速箱后壳体
CN112815077B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箱体回油油路结构
CN210941251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集成式膨胀水壶以及电动汽车
CN115139771A (zh) 电机系统及具有该电机系统的车辆
CN113547907A (zh) 一种混合动力式驱动系统壳体的布置结构及车辆
CN215751858U (zh) 电动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7207651U (zh) 减速器和具有其的润滑系统、车辆
CN219115217U (zh) 一种集成动力系统及汽车
CN220102805U (zh) 车辆的润滑系统、驱动总成以及车辆
CN114076253A (zh) 双旋转齿轮泵装置、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动车
CN211501568U (zh) 动力总成壳体以及具有其的电动车辆
CN114321348A (zh) 混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
CN216894660U (zh)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强制润滑系统
CN215949618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217682464U (zh) 循环泵、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