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8083U -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 Google Patents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8083U
CN217918083U CN202222399808.4U CN202222399808U CN217918083U CN 217918083 U CN217918083 U CN 217918083U CN 202222399808 U CN202222399808 U CN 202222399808U CN 217918083 U CN217918083 U CN 217918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ading
screw
sleeve
unloading screw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998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松
谢军
王春宏
张阿华
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angyang Steer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angyang Steer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angyang Steer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angyang Steer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998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8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8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8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卸荷阀安装在活塞(1)外侧,卸荷管(2)内的定位杆(3)两端安装有左定位套(4)和右定位套(5)以及中部套有卸荷弹簧(6),定位杆(3)上的左卸荷阀杆(7)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左端内,左卸荷阀杆(7)的杆体部分位于卸荷螺塞(9)内,右卸荷阀杆(8)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右端内,右卸荷阀杆(8)的杆体部分位于阀杆座(10)内,卸荷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回调装置和可拆卸的右回调装置,左回调装置与卸荷螺塞(9)相对应,右回调装置与阀杆座(10)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不但拆卸安装方便,而且避免了转向器因卸荷阀导致报废。

Description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背景技术
普通的循环球转向器内安装有卸荷阀,但是目前的卸荷阀没有设置有卸荷角度回调装置,当在装车调整卸荷角度后无法回调较小的卸荷角度,从而无法使得转向器活塞不具有卸荷作用,导致转向器报废或者拆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它不但拆卸安装方便,而且避免了转向器因卸荷阀导致报废。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整卸荷角度的循环球转向器的卸荷阀总成,它包括卸荷阀,卸荷阀安装在循环球转向器的活塞外侧,所述的卸荷阀主要包括水平放置在卸荷管,在卸荷管内水平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安装有左定位套和右定位套,定位杆的中部套有卸荷弹簧,在定位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卸荷阀杆和右卸荷阀杆,左卸荷阀杆的头部位于卸荷管的左端内,左卸荷阀杆的杆体部分位于卸荷螺塞内,右卸荷阀杆的头部位于卸荷管的右端内,右卸荷阀杆的杆体部分位于阀杆座内,卸荷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回调装置和可拆卸的右回调装置,左回调装置与卸荷螺塞相对应,右回调装置与阀杆座相对应。
进一步说,所述的左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左卸荷螺杆,左卸荷螺杆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左侧的左侧孔内与转向器壳体为可拆卸连接,左卸荷螺杆的头端位于左侧孔的外侧端,左卸荷螺杆的尾端位于左侧孔的内侧端,左卸荷螺杆的尾端套有左卸荷螺杆套,左卸荷螺杆套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内部与卸荷螺塞相对,左卸荷螺杆套的另一部分套在左卸荷螺杆的尾端,左卸荷螺杆套的另一部分位于左卸荷螺杆与左侧孔内壁之间的左侧间隙内,左卸荷螺杆套在左侧间隙内滑动,当活塞向左滑动后,卸荷阀左侧的卸荷螺塞撞击左卸荷螺杆套后使得左卸荷螺杆套向左侧孔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左卸荷螺杆上,从而对卸荷阀左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左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左卸荷螺杆套的左卸荷螺杆从左侧孔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左卸荷螺杆套后重新安装在左侧孔后既可再次使用。
进一步说,所述的右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右卸荷螺杆,右卸荷螺杆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右侧的右侧孔内与转向器壳体右侧为可拆卸连接,右卸荷螺杆的头端位于右侧孔的外侧端,右卸荷螺杆的尾端位于右侧孔的内侧端,右卸荷螺杆的尾端套有右卸荷螺杆套,右卸荷螺杆套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内与阀杆座相对,右卸荷螺杆套的另一部分套在右卸荷螺杆的尾端,右卸荷螺杆套的另一部分位于右卸荷螺杆与右侧孔内壁之间的右侧间隙内,右卸荷螺杆套在右侧间隙内滑动,当活塞向右滑动后,卸荷阀右侧的阀杆座撞击右卸荷螺杆套,右卸荷螺杆套向右侧孔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上,从而再次对卸荷阀右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右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右卸荷螺杆套的右卸荷螺杆从右侧孔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右卸荷螺杆套后重新安装在右侧孔后既可再次使用。
进一步说,所述的阀杆座与右卸荷螺杆套之间设有导向孔,导向孔设置活塞上,导向孔的两侧分别与阀杆座以及右卸荷螺杆套相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卸荷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回调装置和可拆卸的右回调装置,左回调装置与卸荷螺塞相对应,右回调装置与阀杆座相对应,活塞上卸荷阀左侧的阀杆座撞击左回调装置的左卸荷螺杆套,左卸荷螺杆套向左侧孔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上,活塞上卸荷阀右侧的阀杆座撞击右回调装置的右卸荷螺杆套,左卸荷螺杆套向右侧孔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上,由于左卸荷螺杆套和右卸荷螺杆套的作用可以对卸荷角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造成转向器因卸荷阀而导致报废,而且从外部可以对左卸荷螺杆和左卸荷螺杆套以及右卸荷螺杆和右卸荷螺杆套进行拆卸更换,使得拆卸和安装比较方便。本实用新型的阀杆座与右卸荷螺杆套之间设有导向孔,导向孔设置活塞上,导向孔的两侧分别与阀杆座以及右卸荷螺杆套相对,这样便于阀杆座撞击右卸荷螺杆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它包括卸荷阀,卸荷阀安装在循环球转向器的活塞1外侧,所述的卸荷阀主要包括水平放置在卸荷管2,在卸荷管2内水平设有定位杆3,定位杆3的两端安装有左定位套(和右定位套5,定位杆3的中部套有卸荷弹簧6,在定位杆3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卸荷阀杆7和右卸荷阀杆8,左卸荷阀杆7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左端内,左卸荷阀杆7的杆体部分位于卸荷螺塞9内,右卸荷阀杆8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右端内,右卸荷阀杆8的杆体部分位于阀杆座10内,其特征是卸荷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回调装置和可拆卸的右回调装置,左回调装置与卸荷螺塞9相对应,右回调装置与阀杆座10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左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左卸荷螺杆11,左卸荷螺杆11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12左侧的左侧孔13内与转向器壳体12为可拆卸连接,左卸荷螺杆11的头端位于左侧孔13的外侧端,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位于左侧孔13的内侧端,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套有左卸荷螺杆套14,左卸荷螺杆套14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12内部与卸荷螺塞9相对,左卸荷螺杆套14的另一部分套在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左卸荷螺杆套14的另一部分位于左卸荷螺杆11与左侧孔13内壁之间的左侧间隙15内,左卸荷螺杆套14在左侧间隙内15滑动,当活塞1向左滑动后,卸荷阀2左侧的卸荷螺塞9撞击左卸荷螺杆套14后使得左卸荷螺杆套14向左侧孔13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左卸荷螺杆11上,从而对卸荷阀左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左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左卸荷螺杆套14的左卸荷螺杆1从左侧孔13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左卸荷螺杆套14后重新安装在左侧孔13后既可再次使用,本实施例的右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右卸荷螺杆16,右卸荷螺杆16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12右侧的右侧孔7内与转向器壳体12右侧为可拆卸连接,右卸荷螺杆16的头端位于右侧孔17的外侧端,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位于右侧孔17的内侧端,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套有右卸荷螺杆套18,右卸荷螺杆套18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12内与阀杆座10相对,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另一部分套在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另一部分位于右卸荷螺杆16与右侧孔17内壁之间的右侧间隙19内,右卸荷螺杆套18在右侧间隙19内滑动,当活塞1向右滑动后,卸荷阀2右侧的阀杆座10撞击右卸荷螺杆套18,右卸荷螺杆套18向右侧孔17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16上,从而再次对卸荷阀右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右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右卸荷螺杆16从右侧孔17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右卸荷螺杆套18后重新安装在右侧孔17后既可再次使用,阀杆座10与右卸荷螺杆套18之间设有导向孔20,导向孔20设置活塞1上,导向孔20的两侧分别与阀杆座10以及右卸荷螺杆套18相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将循环球转向器安装在车上后,通过左右打方向盘到车辆限位是,使得循环球转向器内的活塞左右滑动,当活塞向左滑动后,使得卸荷阀2的卸荷螺塞9向左撞击左卸荷螺杆套14后,使得左卸荷螺杆套14向左侧孔13内移动,左卸荷螺杆套14整体套在左卸荷螺杆11上,由于左卸荷螺栓套14对卸荷阀左侧的撞击,使得对卸荷螺塞9的移动产生限制,从而对卸荷阀左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左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左卸荷螺杆套14的左卸荷螺杆11从左侧孔13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左卸荷螺杆套14后重新安装在左侧孔13后既可再次使用,循环球转向器也可以重新调整卸荷角度,当活塞1向右滑动后,使得卸荷阀2右侧的阀杆座10在导向孔20的导引下撞击右卸荷螺杆套18后,使得右卸荷螺杆套18向右侧孔17内移动,右卸荷螺杆套18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16上,由于右卸荷螺栓套14对卸荷阀右侧的撞击,使得对阀杆座10的移动产生限制,从而对卸荷阀右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右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右卸荷螺杆16从右侧孔17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右卸荷螺杆套18后重新安装在右侧孔17后既可使用,循环球转向器也可以重新调整卸荷角度。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它包括卸荷阀,卸荷阀安装在循环球转向器的活塞(1)外侧,所述的卸荷阀主要包括水平放置在卸荷管(2),在卸荷管(2)内水平设有定位杆(3),定位杆(3)的两端安装有左定位套(4)和右定位套(5),定位杆(3)的中部套有卸荷弹簧(6),在定位杆(3)的两侧分别设有左卸荷阀杆(7)和右卸荷阀杆(8),左卸荷阀杆(7)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左端内,左卸荷阀杆(7)的杆体部分位于卸荷螺塞(9)内,右卸荷阀杆(8)的头部位于卸荷管(2)的右端内,右卸荷阀杆(8)的杆体部分位于阀杆座(10)内,其特征是卸荷阀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左回调装置和可拆卸的右回调装置,左回调装置与卸荷螺塞(9)相对应,右回调装置与阀杆座(10)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左卸荷螺杆(11),左卸荷螺杆(11)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12)左侧的左侧孔(13)内与转向器壳体(12)为可拆卸连接,左卸荷螺杆(11)的头端位于左侧孔(13)的外侧端,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位于左侧孔(13)的内侧端,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套有左卸荷螺杆套(14),左卸荷螺杆套(14)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12)内部与卸荷螺塞(9)相对,左卸荷螺杆套(14)的另一部分套在左卸荷螺杆(11)的尾端,左卸荷螺杆套(14)的另一部分位于左卸荷螺杆(11)与左侧孔(13)内壁之间的左侧间隙(15)内,左卸荷螺杆套(14)在左侧间隙内(15)滑动,当活塞(1)向左滑动后,卸荷管(2)左侧的卸荷螺塞(9)撞击左卸荷螺杆套(14)后使得左卸荷螺杆套(14)向左侧孔(13)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左卸荷螺杆(11)上,从而对卸荷阀左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左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左卸荷螺杆套(14)的左卸荷螺杆(11) 从左侧孔(13)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左卸荷螺杆套(14)后重新安装在左侧孔(13)后既可再次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右回调装置主要包括右卸荷螺杆(16),右卸荷螺杆(16)水平伸入到转向器壳体(12)右侧的右侧孔(17)内与转向器壳体(12)右侧为可拆卸连接,右卸荷螺杆(16)的头端位于右侧孔(17)的外侧端,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位于右侧孔(17)的内侧端,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套有右卸荷螺杆套(18),右卸荷螺杆套(18)的一部分位于转向器壳体(12)内与阀杆座(10)相对,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另一部分套在右卸荷螺杆(16)的尾端,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另一部分位于右卸荷螺杆(16)与右侧孔(17)内壁之间的右侧间隙(19)内,右卸荷螺杆套(18)在右侧间隙(19)内滑动,当活塞(1)向右滑动后,卸荷管(2)右侧的阀杆座(10)撞击右卸荷螺杆套(18),右卸荷螺杆套(18)向右侧孔(17)内移动后整体套在右卸荷螺杆(16)上,从而再次对卸荷阀右侧的卸荷角度进行调整从而达到车辆使用的角度,当需要再次对右侧进行调节卸荷角度时,将原先套有右卸荷螺杆套(18)的右卸荷螺杆(16)从右侧孔(17)内拆卸下来重新更换右卸荷螺杆套(18)后重新安装在右侧孔(17)后既可再次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阀杆座(10)与右卸荷螺杆套(18)之间设有导向孔(20),导向孔(20)设置活塞(1)上,导向孔(20)的两侧分别与阀杆座(10)以及右卸荷螺杆套(18)相对。
CN202222399808.4U 2022-09-09 2022-09-09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Active CN217918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808.4U CN217918083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99808.4U CN217918083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8083U true CN21791808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4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99808.4U Active CN217918083U (zh) 2022-09-09 2022-09-09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80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5014559A1 (de) Kraftwerkzeug
CN217918083U (zh) 可更换行程卸荷阀结构的转向器
CN106347265A (zh) 一种外延蓄能式汽车前保险杠
CN106481801A (zh) 一种变速器换挡操纵机构总成
CN104056984A (zh) 包边模具用可压缩型侧定位机构
CN205147102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u形油管夹片支架的成型模具
CN206306976U (zh) 一种外延蓄能式汽车前保险杠
CN201357280Y (zh) 螺母焊钳
CN202045903U (zh) 液压机移动工作台前后双向移动的活动挡块机构
CN2459111Y (zh) 管材端头缩孔机构
CN202879574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转向机用行程限位结构
CN209363446U (zh) 一种限位螺栓
CN208409141U (zh) 一种机器人智能开孔装置
CN210755656U (zh) 一种槽钢类门踏板侧部多孔攻丝总成
CN210588352U (zh) 一种车头锁壳多方位自动攻钻孔机
CN207579938U (zh) 一种汽车转向柱夹紧结构
CN211190714U (zh) 一种锻造用半自动辅助喷雾装置
CN208827754U (zh) 一种多向缓冲型汽车保险杠
CN103994220A (zh) 具有换挡导向及选挡自动回位的功能集成装置
CN213413976U (zh) 一种高强度的汽车地板梁
CN205967894U (zh) 一种用于实现直线伸缩气缸手动操作的机构
CN107499269A (zh) 吸能装置及车辆
CN210476822U (zh) 胶管装配生产线
CN210653302U (zh) 一种高强度汽车直拉杆总成
CN210026725U (zh) 打印机墨车缓冲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