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639U -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8639U
CN217898639U CN202222242266.XU CN202222242266U CN217898639U CN 217898639 U CN217898639 U CN 217898639U CN 202222242266 U CN202222242266 U CN 202222242266U CN 217898639 U CN217898639 U CN 217898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air cleaner
vibration
main body
liner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22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22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8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8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8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包括: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衬套设有用于穿设于连接件的安装空间;隔振胶垫,所述隔振胶垫包括内衬部和外衬部,所述内衬部套设于所述金属衬套外,所述外衬部位于所述内衬部外且与所述内衬部相连,且所述内衬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外衬部在径向上间隔开且限定出减振空间。本实用新型的隔振组件的隔振胶垫包括内衬部和外衬部,且内衬部的至少部分与外衬部在径向上间隔开以限定出减振空间,从而通过减振空间,使得隔振组件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Y向和Z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的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主要应用在气动机械、内燃机械等领域,是汽车及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空气滤清器会受到发动机的振动及整车振动的影响,不能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提高空气滤清器工作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减振软垫对空气滤清器进行减振,但是现有的隔振胶垫只能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Z向进行衰减,导致其减振效果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Y向和Z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的减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包括: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衬套设有用于穿设于连接件的安装空间;隔振胶垫,所述隔振胶垫包括内衬部和外衬部,所述内衬部套设于所述金属衬套外,所述外衬部位于所述内衬部外且与所述内衬部相连,且所述内衬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外衬部在径向上间隔开且限定出减振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隔振胶垫包括内衬部和外衬部,且内衬部的至少部分与外衬部在径向上间隔开以限定出减振空间,从而通过减振空间,使得隔振组件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Y向和Z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的减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内衬部包括主体段和连接段,所述主体段套设于所述金属衬套外,所述外衬部位于所述主体段外且与所述主体段间隔开,所述主体段通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外衬部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连接段构造为弧形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端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衬部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厚度与所述连接段的径向厚度相同,且均小于所述外衬部的径向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在所述隔振胶垫的轴向上,所述主体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衬部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在所述隔振胶垫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所述减振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厚度且小于所述外衬部的径向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内衬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衬部相连,所述内衬部的另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环形翻边,所述金属衬套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环形翻边,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与所述第二环形翻边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所述外衬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安装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的轴向剖面图;
图4是图2中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与安装支架的装配时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隔振组件100,安装支架200,
金属衬套10,安装空间11,第二环形翻边12,
隔振胶垫20,内衬部21,主体段211,连接段212,第一环形翻边213,
外衬部22,安装槽221,
减振空间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100,包括:金属衬套10和隔振胶垫20。
具体地,金属衬套10设有用于穿设于连接件的安装空间11,隔振胶垫20包括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内衬部21套设于金属衬套10外,外衬部22位于内衬部21外且与内衬部21相连,且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与外衬部22在径向上间隔开且限定出减振空间30。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空间11沿金属衬套10的轴向贯通,连接件能够沿轴向贯穿安装空间11,金属衬套10套设于连接件的外侧,以便于通过金属衬套10能够对连接件起到固定的作用,以增强连接件的稳定性,且隔振胶垫20套设于金属衬套10的外侧,从而便于在连接件振动时,通过隔振胶垫20对连接件在Z向(减振组件的轴向)上进行振动衰减,即降低连接件的振动。
其中,外衬部22设于内衬部21的外侧,且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和外衬部22在径向上间隔开,以在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和外衬部22之间限定出减振空间30。
由此,在连接件振动时,且由于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和外衬部22之间限定出减振空间30,使得振动能够沿径向传递至减振空间30内,从而便于对连接件在X向和Y向上进行振动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利于降低连接件的振动。
例如,连接件用于将空气滤清器与车身相连,例如连接件构造为螺栓。在实际装配时,连接件穿设于安装空间11,且金属衬套10和隔振胶垫20依次套设于连接件的外侧,其中,内衬部21和金属衬套10贴合,且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和外衬部22之间限定出减振空间30。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动机启动时,发动机产生的振动会带动车身振动,由于连接件与车身相连,导致连接件会将发动机的振动传递至空气过滤器,而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金属衬套10,能够对连接件进行固定,以增强连接件的稳定性,且隔振胶垫20套设于金属衬套10的外侧,以便于通过隔振胶垫20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Z向(减振组件的轴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
其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和外衬部22在径向上间隔开以限定出减振空间30,从而使得连接件的振动能够沿径向传递至减振空间30内,从而便于对连接件在X向和Y向上进行振动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利于降低连接件的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指的Z向为连接件的轴向,即减振组件的轴向,X向和Y向均为连接件的径向,即减振组件的径向。
可选地,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为一体成型结构,当然,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也可通过其它连接结构相连,在此不做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100,其隔振胶垫20包括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且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与外衬部22在径向上间隔开以限定出减振空间30,从而通过减振空间30,使得隔振组件100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Y向和Z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衬部21包括主体段211和连接段212,主体段211套设于金属衬套10外,外衬部22位于主体段211外且与主体段211间隔开,主体段211通过连接段212与外衬部22相连。
也就是说,主体段211外套于金属衬套10,连接段212连接于主体段211和外衬部22之间,且主体段211、连接段212与外衬部22共同限定出减振空间30,从而便于在连接件传递振动时,能够通过主体段211将振动传递至减振空间30,以实现在X向和Y向上进行振动衰减,从而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减振空间30背离连接段212的一端敞开,以便于连接件能够通过金属衬套10带动内衬部21朝向减振空间30的方向实现微小的晃动,进而实现在X向和Y向上的振动衰减。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段212构造为弧形段。
由此,便于主体段211与连接段212弯折相连,且通过将连接段212构造为弧形段,以便于降低连接段212的加工难度,易于连接段212的成型,且使得减振空间30的截面形状形成为类似“U”形的空腔,一方面,能够保证主体段211与外衬部22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便于连接件能够通过金属衬套10带动内衬部21朝向减振空间30的方向实现微小的晃动,进而实现在X向和Y向上的振动衰减。
如图3所示,连接段2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段211的端部,且另一端连接于外衬部22的端部。
例如,连接段212的一端与主体段211的下端相连,且连接段212的另一端与外衬部22的下端相连,从而便于主体段211与外衬部22相连,以便于实现振动的衰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段211的径向厚度与连接段212的径向厚度相同,且均小于外衬部22的径向厚度。
由此,通过设置主体段211的径向厚度与连接段212的径向厚度均小于外衬部22的径向厚度,使得在对连接件进行振动衰减时,便于连接件通过内衬部21将振动传递至减振空间30,以提高减振效果,且外衬部22的厚度较大,利于增强整个隔振胶垫20的稳定性,避免因振动过大,而导致振动胶垫失效,同时,便于节省材料,利于实现隔振胶垫20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设计,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振胶垫20的轴向上,主体段211的长度大于外衬部22的长度。
由此,便于增加主体段211与金属衬套10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振动衰减的效率,利于提高减振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隔振胶垫20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减振空间30的宽度大于主体段211的径向厚度且小于外衬部22的径向厚度。
由此,利于保证充分的减振效果,避免在振动过大时,主体段211与外衬部22接触而导致隔振组件100失效,同时,便于节省材料,利于实现隔振胶垫20的轻量化和小型化设计,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衬部21的一端与外衬部22相连,内衬部21的另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环形翻边213,金属衬套10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环形翻边12,第一环形翻边213与第二环形翻边12贴合。
例如,如图3所示,内衬部21的下端与外衬部22的下端相连,且内衬部21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环形翻边213,且在金属衬套10的上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环形翻边12,在实际装配时,第一环形翻边213位于第二环形翻边12的下侧且与第二环形翻边12贴合。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环形翻边12,以便于对连接件起到限位的作用,且便于对内衬部21起到固定的作用,以避免内衬部21由金属衬套10的上端与金属衬套10脱离,以增强内衬部21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外衬部22的外周壁形成有安装槽221,安装槽221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200安装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装配时,连接件穿设于安装空间11与车身相连,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200固定至安装槽221处,从而通过连接件和减振组件将空气滤清器固定于车身上。
例如,安装槽221构造为环形槽,且安装支架200与环形槽为过盈配合,从而在满足隔振需求的同时避免了安装支架200与外衬部22之间因发生相对运动而导致外衬部22的运动磨损,利于提高隔振组件100的耐久可靠性。
当然,安装槽221也可构造为其它形状,上述的环形槽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对此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100。
例如,车辆包括空气过滤器,在实际装配时,连接件穿设于金属衬套10,且连接件的一端与金属衬套10的第二环形翻边12相抵,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车身相连,此时,减振组件夹设于连接件的一端与车身之间,且空气过滤器通过安装支架200与减振组件相连,从而将空气过滤器固定至车身上,其中,车身上设有发动机,在发动机发动车辆时,发动机产生振动,振动会沿车身传递至空气过滤器。
在振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减振组件夹设于连接件的一端与车身之间,从而便于通过减振组件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Z向进行衰减,且由于隔振胶垫20的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之间形成有减振空间30,从而使得隔振组件100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和Y向进行衰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其隔振组件100的隔振胶垫20包括内衬部21和外衬部22,且内衬部21的至少部分与外衬部22在径向上间隔开以限定出减振空间30,从而通过减振空间30,使得隔振组件100能够对发动机传递到空气滤清器的振动在X向、Y向和Z向进行衰减,以增强隔振组件100的减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衬套,所述金属衬套设有用于穿设于连接件的安装空间;
隔振胶垫,所述隔振胶垫包括内衬部和外衬部,所述内衬部套设于所述金属衬套外,所述外衬部位于所述内衬部外且与所述内衬部相连,且所述内衬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外衬部在径向上间隔开且限定出减振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部包括主体段和连接段,所述主体段套设于所述金属衬套外,所述外衬部位于所述主体段外且与所述主体段间隔开,所述主体段通过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外衬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构造为弧形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端部,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衬部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厚度与所述连接段的径向厚度相同,且均小于所述外衬部的径向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振胶垫的轴向上,所述主体段的长度大于所述外衬部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振胶垫处于自然伸展状态时,所述减振空间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段的径向厚度且小于所述外衬部的径向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部的一端与所述外衬部相连,所述内衬部的另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环形翻边,所述金属衬套的一端设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二环形翻边,所述第一环形翻边与所述第二环形翻边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空气滤清器的安装支架安装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
CN202222242266.XU 2022-08-24 2022-08-24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7898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2266.XU CN21789863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2266.XU CN21789863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8639U true CN217898639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8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2266.XU Active CN217898639U (zh) 2022-08-24 2022-08-24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8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38018B1 (ko) 서브프레임용 롤로드의 구조
KR101633041B1 (ko) 외부 시어-허브 아이솔레이터
JP2000274485A (ja) 自動車のパワープラントマウント
CN101522454A (zh) 排气管隔离器
US10661648B2 (en) Rubber stopper
JP2019182241A (ja) 駆動源の支持構造
CN217898639U (zh) 用于空气滤清器的隔振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07284231B (zh) 一种提升刚度及减震的中间支承结构
CN213108968U (zh) 解决悬置转弯产生异响的结构
CN21460703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支架悬置
CN215552496U (zh) 悬置总成
CN211075495U (zh) 用于车辆动力总成的悬置装置、动力总成及车辆
CN213007585U (zh) 一种抗扭拉杆及包括其的汽车
US20130134641A1 (en) Vibration isolator
CN216200147U (zh) 减震机构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7582971U (zh) 悬置衬套及车辆
CN214874221U (zh) 车辆的油箱绑带以及车辆
CN221049464U (zh) 悬置结构及车辆
CN111469655A (zh) 隔振器悬架
CN218966676U (zh) 进气系统支架和车辆
CN217898623U (zh) 空气滤清器的减振垫组件及车辆
CN115158468B (zh) 橡胶衬套及车辆
CN220842184U (zh) 下车体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4822587U (zh) 一种新型排气系统橡胶吊耳
CN215284363U (zh) 一种冷却模块悬置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