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5539U - 一种沙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发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85539U CN217885539U CN202222108917.6U CN202222108917U CN217885539U CN 217885539 U CN217885539 U CN 217885539U CN 202222108917 U CN202222108917 U CN 202222108917U CN 217885539 U CN217885539 U CN 2178855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frame
- connecting rod
- rotating shaft
- leg
-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 A47C17/04—Seating furniture, e.g. sofas, couches, settees, or the like, with movable parts changeable to beds; Chair be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 A47C17/86—Part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ds, sofas or couches not fully covered by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A47C17/02 - A47C17/84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沙发,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扶手单元、设置于两个扶手单元之间的伸展装置、搁脚板单元和座框靠背单元,座框靠背单元包括连为一体且呈夹角设置的座框部和靠背部,伸展装置连接于座框部的底部,通过驱使腿部伸展机构伸展,可使搁脚板单元由收纳状态翻转至搁脚状态,即搁脚板单元翻转至座框部的前方,用户可以将腿部搭放于搁脚板单元上,提高舒适度。相比于现有技术,该沙发的座框靠背单元为一体式,将伸展装置与座框部的底部连接即可,无需与座框部和靠背部均连接,不增加额外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坐姿、休闲姿和躺姿三种功能切换的同时,简化了沙发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利于后期维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许多躺椅、沙发等家具都会安装机械伸展装置,在该机械伸展装置上安装靠背、放置有坐垫的座框和搁腿板。
机械伸展装置通常配设电动的驱动组件,利用驱动组件推动机械伸展装置伸展或收起,以便使沙发座椅具有不同姿态,满足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目前的沙发通常具有三种切换状态,可以实现坐姿、休闲姿(TV姿)和躺姿的平稳变换,以满足坐、休闲和躺卧多种需求。沙发侧面或扶手位置设置有控制按钮,通过按压控制按钮轻松实现三种状态的切换,上述沙发在设计时多采用人机工程学、平面杆系运动学等方法结合,使沙发的舒适性更高。
具体地,机械伸展装置包括腿部伸展机构和座框靠背抬升机构,由坐姿切换至休闲姿时,驱动组件驱动腿部伸展机构打开,以使搁腿板翻转至前方,便于用户搭放腿部。由休闲姿切换至躺姿时,驱动组件继续驱动,使座框靠背抬升机构抬升座框和靠背,座框和靠背均向后倾斜,以使用户能够躺卧(此时腿部伸展机构处于打开状态)。
然而,现有技术中具有机械伸展装置的沙发,其座框和靠背为分体式结构,为实现抬升座框和靠背的功能,座框靠背抬升机构需要与座框和靠背均连接,不仅结构复杂,使得沙发尺寸较大,而且还要保证座框和靠背同步向后倾斜,为设计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也不利于后期维护检修和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发,能够实现坐姿、休闲姿和躺姿三种功能切换的同时,简化沙发结构,降低设计难度,利于后期维护检修以及保养等。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沙发,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扶手单元;
伸展装置,连接于两个所述扶手单元之间,所述伸展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伸展支架,每个所述伸展支架均包括相连的腿部伸展机构;
搁脚板单元,连接于所述腿部伸展机构的前端,并具有收纳状态和搁脚状态;
座框靠背单元,包括连为一体且呈夹角设置的座框部和靠背部,所述伸展装置连接于所述座框部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伸展装置还包括驱动组件和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连接于两个所述伸展支架之间;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驱动所述伸展支架伸展,以使所述搁脚板单元由所述收纳状态翻转至所述搁脚状态;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驱动所述伸展支架伸展,以使所述座框靠背单元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伸展支架还包括座框靠背抬升机构,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连接于所述座框部的底部;
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驱动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伸展,以使所述座框靠背单元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包括与所述座框部固定连接的座框安装板,所述腿部伸展机构包括第一腿部连杆、第二腿部连杆、第三腿部连杆、第四腿部连杆以及第五腿部连杆;
所述第一腿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腿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远离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三腿部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腿部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腿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搁脚板单元的底部;
所述第四腿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腿部连杆,所述第五腿部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腿部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七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搁脚板单元的底部;
所述第四腿部连杆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通过第八转轴交叉铰接,所述第五腿部连杆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通过第九转轴交叉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腿部连杆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上,所述第三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上,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之间的夹角背向所述搁脚板单元;
所述座框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第四腿部连杆能够转动至与所述限位件抵接,以使所述搁脚板单元止动于所述搁脚状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伸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扶手单元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杆,所述座框安装板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包括第一座框连杆、第二座框连杆;
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框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座框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十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座框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框连杆;
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十二转轴以及所述第十转轴沿所述第一座框连杆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五转轴、所述第十转轴以及所述座框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转动连接点由前至后依次设置;
所述座框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第十一转轴的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还包括第三座框连杆,所述第三座框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的后端,另一端通过第十四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还包括第四座框连杆,所述第四座框连杆的一端通过第十五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前端,所述第四座框连杆的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第一座框连杆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条形限位孔内,以限制所述座框靠背单元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座框连杆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三杆和第四杆,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杆上,所述第十转轴设置于所述第四杆上,所述第十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的交接处,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之间的夹角背向所述第一固定杆;
所述底部支架还包括第二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扶手单元面向彼此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杆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的前侧,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和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所述传动连杆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臂,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臂,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壳体和直线输出端,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臂的下端,所述直线输出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臂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的优选方案,所述座框安装板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安装孔,至少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分设于所述座框安装板的前后两端,所述条形安装孔内穿设有与所述座框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沙发,其座框靠背单元包括连为一体且呈夹角设置的座框部和靠背部,伸展装置连接于座框部的底部,通过驱使腿部伸展机构伸展,可使搁脚板单元由收纳状态翻转至搁脚状态,即搁脚板单元翻转至座框部的前方,用户可以将腿部搭放于搁脚板单元上,提高舒适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座框部和靠背部设置为分体式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沙发,其座框部和靠背部为一体式,将伸展装置与座框部的底部连接即可,无需与座框部和靠背部均连接,不增加额外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坐姿、休闲姿和躺姿三种功能切换的同时,简化了沙发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利于后期维护检修以及保养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沙发的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沙发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装置的第一轴测图(坐姿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装置的第二轴测图(休闲姿);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装置的第三轴测图(休闲姿);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支架在坐姿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支架在休闲姿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伸展支架在躺姿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沙发在坐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沙发在休闲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沙发在躺姿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
1、扶手单元;2、伸展装置;3、搁脚板单元;4、座框靠背单元;
21、驱动组件;22、传动连杆;23、腿部伸展机构;24、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5、底部支架;
211、壳体;212、直线输出端;
231、第一腿部连杆;232、第二腿部连杆;233、第三腿部连杆;234、第四腿部连杆;235、第五腿部连杆;2321、第一杆;2322、第二杆;
241、座框安装板;242、第一座框连杆;243、第二座框连杆;244、第三座框连杆;245、第四座框连杆;
2411、限位件;2412、条形安装孔;
2421、限位柱;2422、第三杆;2423、第四杆;2451、条形限位孔;
251、第一固定杆;252、第二固定杆;253、第三固定杆;254、第一连臂;255、第二连臂;
41、座框部;42、靠背部;
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第三转轴;54、第四转轴;55、第五转轴;56、第六转轴;57、第七转轴;58、第八转轴;59、第九转轴;510、第十转轴;511、第十一转轴;512、第十二转轴;513、第十三转轴;514、第十四转轴;515、第十五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发,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扶手单元1、设置于两个扶手单元1之间的伸展装置2、搁脚板单元3和座框靠背单元4。
参见图2,伸展装置2连接于两个扶手单元1之间。参见图3和图4,伸展装置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伸展支架,每个伸展支架均包括相连的腿部伸展机构23。如图2所示,搁脚板单元3连接于腿部伸展机构23的前端,并具有收纳状态(参见图12)和搁脚状态(参见图13)。腿部伸展机构23的伸展和回收能够驱使搁脚板单元3在收纳状态和搁脚状态之间切换。座框靠背单元4包括连为一体且呈夹角设置的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伸展装置2连接于座框部41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驱使腿部伸展机构23伸展,可使搁脚板单元3由收纳状态翻转至搁脚状态,即搁脚板单元3翻转至座框部41的前方,用户可以将腿部搭放于搁脚板单元3上,提高舒适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设置为分体式的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沙发,其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为一体式,将伸展装置2与座框部41的底部连接即可,无需与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均连接,不增加额外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坐姿、休闲姿和躺姿三种功能切换的同时,简化了沙发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利于后期维护检修以及保养等。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伸展装置2还包括驱动组件21和传动连杆22。传动连杆22连接于两个伸展支架之间,用于带动两个伸展支架同时展开或收回。每个伸展支架均还包括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连接于座框部41的底部。本实施例中,两个伸展支架的结构相同。
用户将沙发由坐姿切换至休闲姿时,驱动组件21通过传动连杆22驱动腿部伸展机构23伸展,以使搁脚板单元3由收纳状态翻转至搁脚状态(由图12的坐姿状态转换至图13的休闲状态),即搁脚板单元3翻转至座框部41的前方,用户可以将腿部搭放于搁脚板单元3上,提高舒适度。
当用户将沙发由休闲姿切换至躺姿时,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传动连杆22驱动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伸展,以使座框靠背单元4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由图13的休闲状态转换至图14的躺卧状态),以使用户可以安全躺卧,此驱动过程中腿部伸展机构23始终保持展开状态。即,躺姿状态下,用户背部既可以向后躺倒,腿部也可以搭放于搁脚板单元3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沙发,将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与座框部41的底部连接即可,无需与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均连接,不增加额外的连接结构,在实现坐姿、休闲姿和躺姿三种功能切换的同时,简化了沙发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利于后期维护检修以及保养等。
参见图3、图5以及图7,伸展装置2还包括与扶手单元1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架25。具体地,底部支架25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杆251,第一固定杆251作为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的安装连杆,从而实现整个伸展装置2在两个扶手单元1之间的固定。底部支架25还包括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扶手单元1面向彼此的一侧,第二固定杆252间隔设置于第三固定杆253的前侧。第一固定杆251设置于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上,并与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垂直连接,该连接可通过螺钉实现。
参见图3和图4,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二者的两端均垂直设置有连接板,每个连接板上均布设有四个连接孔,可使用螺钉穿过该连接孔,并螺纹连接于扶手单元1上,实现底部支架25的固定。进一步地,连接孔可为条形孔,避免出现连接孔与扶手单元1上螺纹孔不对应的情况。
参见图7和图8,传动连杆2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臂254,第二固定杆25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臂255,且第二连臂255为拐臂。驱动组件21包括壳体211和直线输出端212,壳体211转动连接于第二连臂255的下端,直线输出端212转动连接于第一连臂254的下端。在驱动组件21的直线输出端212伸出壳体211,以推动伸展装置2伸展的过程中,直线输出端212的前端相对第一连臂254能够转动,壳体211的后端相对第二连臂255能够转动,以适应驱动组件21的位置变换。
示例性地,驱动组件21可为气缸、油缸、电缸以及直线电机中的一种,只要具有直线输出端212即可。
参见图5、图7以及图9,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包括与座框部41固定连接的座框安装板241。腿部伸展机构23包括第一腿部连杆231、第二腿部连杆232、第三腿部连杆233、第四腿部连杆234和第五腿部连杆235;以及包括用于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51、第二转轴52、第三转轴53、第四转轴54、第五转轴55、第六转轴56、第七转轴57、第八转轴58以及第九转轴59。
参见图9,第一腿部连杆231的一端与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通过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第一腿部连杆231的另一端与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具体地,传动连杆2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伸展支架的第一腿部连杆231上,以用于在驱动组件21的驱使下带动两个伸展支架同步伸展或者同步收回。
参见图9,第二腿部连杆23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52转动连接于第一腿部连杆231远离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的一端,第二腿部连杆2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53与第三腿部连杆233转动连接。第三腿部连杆233远离第二腿部连杆232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54转动连接于搁脚板单元3的底部。
继续参见图9,第四腿部连杆234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55转动连接于座框安装板241,第四腿部连杆234的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56转动连接于第五腿部连杆235(如图5中所示)。第五腿部连杆235远离第四腿部连杆234的一端通过第七转轴57转动连接于搁脚板单元3的底部。第三腿部连杆233和第五腿部连杆235均转动连接于搁脚板单元3的底部,且第三腿部连杆233与搁脚板单元3的转动连接端位于第五腿部连杆235与搁脚板单元3的转动连接端的前侧。
参见图9,第四腿部连杆234与第一腿部连杆231通过第八转轴58交叉铰接,第五腿部连杆235与第二腿部连杆232通过第九转轴59交叉铰接。第六转轴56、第八转轴58以及第五转轴55在第四腿部连杆234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七转轴57、第九转轴59以及第六转轴56在第五腿部连杆235上沿其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腿部连杆232、第三腿部连杆233、第五腿部连杆235以及搁脚板单元3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
参见图8和图9,沙发由坐姿切换至休闲姿时,驱动组件21通过传动连杆22带动第一腿部连杆231移动,第一腿部连杆231通过第八转轴58带动第四腿部连杆234绕第五转轴55的中心转动,以及通过第二转轴52推动第二腿部连杆232移动,从而使第四腿部连杆234和第五腿部连杆235之间伸展开,以及使第一腿部连杆231和第二腿部连杆232之间伸展开。第二腿部连杆232通过第三转轴53带动第三腿部连杆233移动,以使二者伸展开,从而实现搁脚板单元3由收纳状态到搁脚状态的切换。
进一步地,参见图9,第二腿部连杆232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一杆2321和第二杆2322,第二转轴52设置于第一杆2321上,第三转轴53设置于第二杆2322上,第一杆2321和第二杆2322之间的夹角背向搁脚板单元3。即,第一杆2321通过第二转轴52与第一腿部连杆231转动连接,第二杆2322通过第三转轴53与第三腿部连杆233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呈钝角的第一杆2321和第二杆2322,能够使第二腿部连杆232上更多的分力用于推动第三腿部连杆233,设计更为合理,且能够节省连杆的布置空间。
参加图5和图6,座框安装板241的前端设置有限位件2411,第四腿部连杆234能够转动至与限位件2411抵接,以使搁脚板单元3止动于搁脚状态。如图6所示,此时第四腿部连杆234已经传动至与限位件2411抵接,此时直线输出端212继续伸出,传动连杆22也不会再带动第四腿部连杆234相对座框安装板241转动,即,此时腿部伸展机构23保持展开状态,驱动组件21能够驱动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继续伸展(休闲姿切换为躺姿)。
参见图5,第一固定杆251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一一对应地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杆251上,座框安装板241的后端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杆251,以实现座框靠背单元4的向后倾斜。
具体地,参见图10,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包括第一座框连杆242、第二座框连杆243;以及包括第十转轴510、第十一转轴511、第十二转轴512。
第一转轴51设置于第一座框连杆242的一端,用于与第一腿部连杆231转动连接。第一座框连杆242的另一端通过第十转轴510转动连接于座框安装板241上。第二座框连杆243的一端通过第十一转轴511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251,第二座框连杆243的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轴512转动连接于第一座框连杆242。参见图8、图9、图12以及图13,沙发由坐姿切换至休闲姿时,第一腿部连杆231通过第一转轴51带动第一座框连杆242绕第十二转轴512的中心转动,以使座框安装板241抬升,即,座框靠背单元4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直至第四腿部连杆234与限位件2411抵接。
进一步地,参见图9和图10,第一转轴51、第十二转轴512以及第十转轴510沿第一座框连杆24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第五转轴55、第十转轴510以及座框安装板241与第一固定杆251的转动连接点由前至后依次设置。座框安装板241与第一固定杆251的转动连接点位于第十一转轴511的后侧。这种布置使得座框安装板241、第一座框连杆242、第二座框连杆243以及第一固定杆251构成四连杆机构,当沙发切换至休闲姿后,驱动组件21继续驱动时,第一腿部连杆231带动第一座框连杆242绕第十转轴510转动,该四连杆机构运动,第二座框连杆243绕第十一转轴511转动,以抬升座框安装板241。
优选地,第一座框连杆242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第一转轴51设置于第三杆2422上,第十转轴510设置于第四杆2423上。第十二转轴512设置于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的交接处,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之间的夹角背向第一固定杆251。即,第三杆2422与第一腿部连杆231通过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第四杆2423通过第十转轴510与座框安装板241转动连接,第二座框连杆243转动连接于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的相交处。通过设置呈钝角的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能够使第一座框连杆242上更多的分力用于驱动第二座框连杆243相对第一固定杆251转动。
参见图9和图10,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还包括第三座框连杆244、第十三转轴513以及第十四转轴514。第三座框连杆244的一端通过第十三转轴513转动连接于座框安装板241的后端,另一端通过第十四转轴514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251的后端。即,第十三转轴513位于第十转轴510的后侧,第十四转轴514位于第十一转轴511的后侧。座框安装板241向后抬升时,其相对第三座框连杆244转动,第三座框连杆244相对第一固定杆251转动。通过设置第三座框连杆244,能够实现座框安装板241的缓慢平稳抬升。
继续参阅图10,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还包括第四座框连杆245和第十五转轴515。第四座框连杆245的一端通过第十五转轴515转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251的前端,参见图11,第四座框连杆245的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条形限位孔2451,第一座框连杆242上设置有限位柱2421,限位柱2421可滑动地设置于条形限位孔2451内,以限制座框靠背单元4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限位柱2421受限于条形限位孔2451内,并与条形限位孔2451可滑动配合。在沙发由休闲姿切换至躺姿时,限位柱2421逐渐由条形限位孔2451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待其与条形限位孔2451内壁抵接时,第一座框连杆242不再转动,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不再继续伸展,避免座框靠背单元4向后倾斜过大角度,保证安全性。
本实施例沙发的坐姿中,参阅图8,第一固定杆251与座框安装板241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0°<a<5°。
本实施例沙发的休闲姿中,参阅图9,第一固定杆251与座框安装板241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8°<a<15°。
本实施例沙发的躺姿中,参阅图10,第一固定杆251与座框安装板241之间的夹角a的范围为:15°≤a≤26°。
可选地,参见图8,座框安装板241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安装孔2412,条形安装孔2412用于实现座框安装板241与座框部41的安装。上述至少两个条形安装孔2412分设于座框安装板241的前后两端,条形安装孔2412内穿设有与座框部4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通过设置条形安装孔2412,能够容许一定的安装误差,避免出现条形安装孔2412与座框部41上的螺纹孔不对正的情况发生。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沙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个扶手单元(1);
伸展装置(2),连接于两个所述扶手单元(1)之间,所述伸展装置(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伸展支架,每个所述伸展支架均包括腿部伸展机构(23);
搁脚板单元(3),连接于所述腿部伸展机构(23)的前端,并具有收纳状态和搁脚状态;
座框靠背单元(4),包括连为一体且呈夹角设置的座框部(41)和靠背部(42),所述伸展装置(2)连接于所述座框部(4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装置(2)还包括驱动组件(21)和传动连杆(22),所述传动连杆(22)连接于两个所述伸展支架之间;
所述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22)驱动所述伸展支架伸展,以使所述搁脚板单元(3)由所述收纳状态翻转至所述搁脚状态;
所述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22)驱动所述伸展支架伸展,以使所述座框靠背单元(4)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支架还包括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连接于所述座框部(41)的底部;
所述驱动组件(21)能够通过所述传动连杆(22)驱动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伸展,以使所述座框靠背单元(4)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包括与所述座框部(41)固定连接的座框安装板(241),所述腿部伸展机构(23)包括第一腿部连杆(231)、第二腿部连杆(232)、第三腿部连杆(233)、第四腿部连杆(234)以及第五腿部连杆(235);
所述第一腿部连杆(231)的一端与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通过第一转轴(5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连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腿部连杆(23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5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231)远离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的一端,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53)与所述第三腿部连杆(2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腿部连杆(233)远离所述第二腿部连杆(232)的一端通过第四转轴(54)转动连接于所述搁脚板单元(3)的底部;
所述第四腿部连杆(234)的一端通过第五转轴(55)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241),另一端通过第六转轴(56)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腿部连杆(235),所述第五腿部连杆(235)远离所述第四腿部连杆(234)的一端通过第七转轴(57)转动连接于所述搁脚板单元(3)的底部;
所述第四腿部连杆(234)与所述第一腿部连杆(231)通过第八转轴(58)交叉铰接,所述第五腿部连杆(235)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232)通过第九转轴(59)交叉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腿部连杆(232)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一杆(2321)和第二杆(2322),所述第二转轴(52)设置于所述第一杆(2321)上,所述第三转轴(53)设置于所述第二杆(2322)上,所述第一杆(2321)和所述第二杆(2322)之间的夹角背向所述搁脚板单元(3);
所述座框安装板(241)上设置有限位件(2411),所述第四腿部连杆(234)能够转动至与所述限位件(2411)抵接,以使所述搁脚板单元(3)止动于所述搁脚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装置(2)还包括与所述扶手单元(1)固定连接的底部支架(25),所述底部支架(25)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固定杆(251),所述座框安装板(241)的后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包括第一座框连杆(242)、第二座框连杆(243);
所述第一转轴(51)设置于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的一端,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的另一端通过第十转轴(510)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241)上,所述第二座框连杆(243)的一端通过第十一转轴(5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轴(5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
所述第一转轴(51)、所述第十二转轴(512)以及所述第十转轴(510)沿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第五转轴(55)、所述第十转轴(510)以及所述座框安装板(24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的转动连接点由前至后依次设置;
所述座框安装板(241)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的转动连接点位于所述第十一转轴(511)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还包括第三座框连杆(244),所述第三座框连杆(244)的一端通过第十三转轴(513)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框安装板(241)的后端,另一端通过第十四转轴(514)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靠背抬升机构(24)还包括第四座框连杆(245),所述第四座框连杆(245)的一端通过第十五转轴(51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51)的前端,所述第四座框连杆(245)的另一端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条形限位孔(2451),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上设置有限位柱(2421),所述限位柱(24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条形限位孔(2451)内,以限制所述座框靠背单元(4)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向后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框连杆(242)包括呈钝角设置的第三杆(2422)和第四杆(2423),所述第一转轴(51)设置于所述第三杆(2422)上,所述第十转轴(510)设置于所述第四杆(2423)上,所述第十二转轴(512)设置于所述第三杆(2422)和所述第四杆(2423)的交接处,所述第三杆(2422)和所述第四杆(2423)之间的夹角背向所述第一固定杆(251);
所述底部支架(25)还包括第二固定杆(252)和第三固定杆(253),所述第二固定杆(252)和所述第三固定杆(2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扶手单元(1)面向彼此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杆(252)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253)的前侧,所述第一固定杆(251)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52)和所述第三固定杆(253)上,所述传动连杆(2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臂(254),所述第二固定杆(25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臂(255),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壳体(211)和直线输出端(212),所述壳体(211)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臂(255)的下端,所述直线输出端(212)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臂(254)的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框安装板(241)上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安装孔(2412),至少两个所述条形安装孔(2412)分设于所述座框安装板(241)的前后两端,所述条形安装孔(2412)内穿设有与所述座框部(4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08917.6U CN217885539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沙发 |
PCT/CN2023/099578 WO2024032135A1 (zh) | 2022-08-11 | 2023-06-12 | 沙发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08917.6U CN217885539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沙发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85539U true CN217885539U (zh) | 2022-11-25 |
Family
ID=84143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08917.6U Active CN217885539U (zh) | 2022-08-11 | 2022-08-11 | 一种沙发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85539U (zh) |
WO (1) | WO202403213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2135A1 (zh) * | 2022-08-11 | 2024-02-15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沙发 |
WO2024178757A1 (zh) * | 2023-03-02 | 2024-09-06 | 安吉县龙威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单人式组装沙发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66370A (ja) * | 1995-03-31 | 1996-10-15 | Tachi S Co Ltd | スイングシートの連動式フットレスト |
JP2008142103A (ja) * | 2006-12-06 | 2008-06-26 | Isozaki Kenko Kikaku:Kk | マッサージ機 |
IT201900006588A1 (it) * | 2019-05-09 | 2020-11-09 | Altaflex Srl | Dispositivo alzapiedi per divani letto |
CN212489233U (zh) * | 2020-08-06 | 2021-02-09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座椅伸展支架 |
CN214386860U (zh) * | 2021-02-05 | 2021-10-15 | 开封森淼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收放搁脚板的智能休闲沙发 |
CN216907379U (zh) * | 2021-07-09 | 2022-07-08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座椅伸展支架、座椅伸展装置及座椅 |
CN216797049U (zh) * | 2021-08-18 | 2022-06-24 | 锐迈机械科技(吴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高支脚座椅的联动装置及座椅单元 |
CN217117973U (zh) * | 2022-05-09 | 2022-08-05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零靠墙沙发 |
CN217885539U (zh) * | 2022-08-11 | 2022-11-25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沙发 |
-
2022
- 2022-08-11 CN CN202222108917.6U patent/CN217885539U/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6-12 WO PCT/CN2023/099578 patent/WO2024032135A1/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2135A1 (zh) * | 2022-08-11 | 2024-02-15 | 德沃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沙发 |
WO2024178757A1 (zh) * | 2023-03-02 | 2024-09-06 | 安吉县龙威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单人式组装沙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32135A1 (zh) | 2024-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885539U (zh) | 一种沙发 | |
CN110290729B (zh) | 具有分体式椅座的助力躺倚式升降椅 | |
JP5570658B2 (ja) | 多機能椅子 | |
EP3282898B1 (en) | Dual motion sloped floor recline mechanism for a theater | |
CN113142861A (zh) | 用于可活动的座椅单元的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 |
CN111067293A (zh) |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子 | |
CN111513504B (zh) | 多功能办公座椅 | |
CN220236444U (zh) | 矮座高零靠墙的座椅支架及具有其的矮座高零靠墙座椅 | |
WO2022257212A1 (zh) | 座面倾角调节结构以及休闲椅 | |
CN216628017U (zh) | 一种具有头部支撑结构的功能性伸展沙发 | |
CN116211093A (zh) | 一种坐具及其联动装置 | |
CN108294515A (zh) | 一种双动力驱动的座椅 | |
CN211933364U (zh) | 一种带搁脚板的椅子 | |
US20080023992A1 (en) | Press-Back Style Reclining Chair with Actuating Unit for Moving Backrest Between Positions | |
CN201617468U (zh) | 电动摇椅 | |
JP3244406U (ja) | ドライブ・バイ・ワイヤートレイ及びチェア | |
CN219289062U (zh) | 一种休闲椅及其椅架 | |
CN221997375U (zh) | 一种联动伸缩单元及座椅支架 | |
US20250064211A1 (en) |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hair with sitting and reclining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 |
US20250064656A1 (en) | Medical rehabilitation chair with sitting and reclining angle adjustment mechanism | |
CN212437950U (zh) | 一种联动式老人椅骨架结构以及老人椅 | |
WO2024016418A1 (zh) | 用于可活动的座椅单元的机械伸展装置及座椅单元 | |
CN221902979U (zh) | 一种双推杆变形扶椅架 | |
CN221229070U (zh) | 一种坐垫靠背联动调节的座椅 | |
CN115227060B (zh) | 一种坐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