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9351U -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9351U
CN217819351U CN202222231316.4U CN202222231316U CN217819351U CN 217819351 U CN217819351 U CN 217819351U CN 202222231316 U CN202222231316 U CN 202222231316U CN 217819351 U CN217819351 U CN 217819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bomb
air inlet
end cover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3131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义哲
赵敦池
黄阳军
刘佳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Minh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Minh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Minh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Minh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3131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9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9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9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包括:加热容弹本体、加热弹下端盖、加热弹上端盖、弹体密封垫、出气口、出气通道、出气阀座、进气口、进气阀座、进气通道,其连通进气口,并向加热弹下端盖中延伸,并转向加热容弹本体中延伸,使加热弹下端盖与加热容弹本体相连通;环形进气板,其具有一圈与所述进气通道对接的进气环槽,以及多个间隔角度均匀分布在上表面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环槽平行于加热弹下端盖,所述进气孔竖向延伸连通所述进气环槽。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定容弹内环形均匀进气,对流场干扰小,应用场景广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喷雾燃烧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开申请号CN105973852A-燃料射流浓度场分布测试装置及其实施方法,其中定容弹内会填充氛围气体,一般选择惰性气体如N2,填充时,会提前加热,当使用外部加热系统提前加热时,外部加热系统中使用的加热容弹一般是单孔进气,容易使气体分布不均,加热不够充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制作简单,安装方便;同时,能解决加热容弹单孔进气,进气不均匀,干扰流场等问题,能使加热容弹内的气体分布更加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了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包括:
加热容弹本体,其内部中空;
加热弹下端盖,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的下端,二者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加热弹上端盖,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的上端,二者通过第一螺栓固定;
弹体密封垫,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之间,以及加热弹上端盖与所述加热容弹本体之间;
出气口,其开设在加热弹上端盖上面;
出气通道,其连通出气口,并向加热弹上端盖中延伸,直至连通所述加热容弹本体;
出气阀座,其对接在出气口上,二者通过第二螺栓固定,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出气口;
进气口,其开设在加热弹下端盖外周面上;
进气阀座,其与所述进气口对接,二者通过第二螺栓,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
进气通道,其连通进气口,并向加热弹下端盖中延伸,并转向加热容弹本体中延伸,使加热弹下端盖与加热容弹本体相连通;
环形进气板,其具有一圈与所述进气通道对接的进气环槽,以及多个间隔角度均匀分布在上表面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环槽平行于加热弹下端盖,所述进气孔竖向延伸连通所述进气环槽。环形进气板由紧固螺栓固紧在加热弹下端盖上。
加热容弹内置电热丝加热。
作为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热容弹本体的内壁上,以及加热弹下端盖的上端面,和加热弹上端盖的下端面上,皆设有隔热垫,隔热垫通过第三螺栓固定,所述进气通道穿过隔热垫连通所述环形进气板。
作为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形进气板与其下方的隔热垫之间设有密封压板,所述进气通道穿过所述密封压板。
作为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出气阀座与加热弹上端盖之间,以及进气阀座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垫。
作为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环槽的横截面积X大于等于加热弹下端盖中与其对接的进气通道的横截面积Y。
作为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气孔的数量为n个,则进气孔的半径r,取值范围为
Figure BDA0003813323710000021
本实用新型集成度高,加工简单方便,无需要布置多余的管路,密封简单可靠,且布置相对灵活,同时具有环形均匀进气的特点,对流场干扰小,应用场景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形进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环形进气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加热容弹本体;2、弹体密封垫;3、加热弹下端盖;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紧固螺栓;7、隔热垫;8、密封压板;9、环形进气板; 91、进气环槽;92、进气孔;10、加热弹上端盖;11、进气口;12、进气通道; 13、出气口;14、出气通道;15、出气阀座;16、第三螺栓;17、密封垫;18、进气阀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包括:
加热容弹本体1,其内部中空;
加热弹下端盖3,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下端,二者通过第一螺栓 4固定;
加热弹上端盖10,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上端,二者通过第一螺栓4固定;
弹体密封垫2,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3之间,以及加热弹上端盖10与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之间;
出气口13,其开设在加热弹上端盖10上面;
出气通道14,其连通出气口13,并向加热弹上端盖10中延伸,直至连通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
出气阀座15,其对接在出气口13上,二者通过第二螺栓5固定,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出气口13;
进气口11,其开设在加热弹下端盖3外周面上;
进气阀座18,其与所述进气口11对接,二者通过第二螺栓5,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11;
进气通道12,其连通进气口11,并向加热弹下端盖3中延伸,并转向加热容弹本体1中延伸,使加热弹下端盖3与加热容弹本体1相连通;
环形进气板9,其具有一圈与所述进气通道12对接的进气环槽91,以及多个间隔角度均匀分布在上表面的进气孔92,所述进气环槽91平行于加热弹下端盖3,所述进气孔92竖向延伸连通所述进气环槽91。环形进气板9由紧固螺栓 6固紧在加热弹下端盖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内壁上,以及加热弹下端盖3的上端面,和加热弹上端盖10的下端面上,皆设有隔热垫7,隔热垫7通过第三螺栓 16固定,所述进气通道12穿过隔热垫7连通所述环形进气板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进气板9与其下方的隔热垫7之间设有密封压板8,所述进气通道12穿过所述密封压板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阀座15与加热弹上端盖10之间,以及进气阀座 18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3之间设有密封垫1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环槽91的横截面积X大于等于加热弹下端盖3中与其对接的进气通道12的横截面积Y。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92的数量为n个,则进气孔92的半径r,取值范围为
Figure BDA0003813323710000041
实施例2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包括加热容弹本体1,通过螺柱和螺母与本体固连的加热弹下端盖和加热弹上端盖,弹体通过弹体密封垫2密封;整个容弹体内部区域通过下端隔热垫7及四周和上端隔热垫进行绝热保温。容弹底部,进气阀座18通过螺栓紧固在弹体上,通过密封垫17端面密封。在下端隔热垫上方设置密封压板8,环形进气板9通过紧固螺栓16固定连接到下端盖上。
具体的,本方案的进气系统,工作时,外部气罐内气体通过连接在进气阀座 18上的电磁阀控制由A处的进气口,通过加热弹下端盖上贯通的进气通道,设计进气通道与环形进气板进气环槽91相连通,气体在环槽内环形流动,通过环形进气板进气孔92进入到容弹内部进行加热,存储。
本方案的进气气路一部分集成的在下端盖上,且通过加工两个相贯通的的孔就可以实现,加工简单方便,且无需要布置多余的管路,密封简单可靠,布置相对灵活。另外,环形进气板通过均匀布置在其上的安装孔位安装在下端盖上,相较于布置在侧面的气路,该方案可以很好地保留弹体四周的隔热布置,提升整体加热效率。另一方面为实现环形进气,保证均匀的流速和压力,环形进气板的进气环槽91,设计为其横截面积X要大于等于下端盖上的气路的横截面积Y,环形进气板上的环形进气孔呈均匀角度布置n个(为保证环形进气的均匀性,n的取值应该尽可能的大),其孔的半径设计为
Figure BDA0003813323710000042
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进入环形进气板的气体,既不会由于进气孔的半径过大导致气体在进入进气环槽后由前面几个进气孔排完,无法完成环形进气;同时,也不会由于进气孔的半径过小导致进气效率降低,增加进气时间,降低效率。
更进一步的,由于环形进气板的进气孔沿外周均匀布置,且对其半径的设计,可以保证均布的进气孔的进气速度高度一致,对进气系统的中间区域的流场干扰很小,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还可以应用于测试定容弹等其他对弹体内部中心流场要求较高的场合。
本实施例集成度高,加工简单方便,无需布置多余的管路,密封简单可靠,且布置相对灵活。同时具有环形均匀进气的特点,对流场干扰小,应用场景广泛。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容弹本体(1),其内部中空;
加热弹下端盖(3),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下端;
加热弹上端盖(10),其对接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上端;
弹体密封垫(2),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3)之间,以及加热弹上端盖(10)与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之间;
出气口(13),其开设在加热弹上端盖(10)上面;
出气通道(14),其连通出气口(13),并向加热弹上端盖(10)中延伸,直至连通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
出气阀座(15),其对接在出气口(13)上,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出气口(13);
进气口(11),其开设在加热弹下端盖(3)外周面上;
进气阀座(18),其与所述进气口(11)对接,用于安装电磁阀以关闭或打开所述进气口(11);
进气通道(12),其连通进气口(11),并向加热弹下端盖(3)中延伸,并转向加热容弹本体(1)中延伸,使加热弹下端盖(3)与加热容弹本体(1)相连通;
环形进气板(9),其具有一圈与所述进气通道(12)对接的进气环槽(91),以及多个间隔角度均匀分布在上表面的进气孔(92),所述进气环槽(91)平行于加热弹下端盖(3),所述进气孔(92)竖向延伸连通所述进气环槽(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容弹本体(1)的内壁上,以及加热弹下端盖(3)的上端面,和加热弹上端盖(10)的下端面上,皆设有隔热垫(7),所述进气通道(12)穿过隔热垫(7)连通所述环形进气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进气板(9)与其下方的隔热垫(7)之间设有密封压板(8),所述进气通道(12)穿过所述密封压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阀座(15)与加热弹上端盖(10)之间,以及进气阀座(18)与所述加热弹下端盖(3)之间设有密封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环槽(91)的横截面积X大于等于加热弹下端盖(3)中与其对接的进气通道(12)的横截面积Y。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92)的数量为n个,则进气孔(92)的半径r,取值范围为
Figure FDA0003813323700000011
CN202222231316.4U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Active CN217819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1316.4U CN217819351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31316.4U CN217819351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9351U true CN21781935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31316.4U Active CN217819351U (zh) 2022-08-24 2022-08-24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9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03933A (en) Integrated induction system
CN102725504A (zh) 用于机动车辆发动机的气体供给模块,发动机汽缸盖和这样的模块的组件,以及包括这样的模块的机动车辆发动机
CN217819351U (zh) 一种新型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CN215527822U (zh) 电池模组
CN110080901B (zh) 一种湿式气缸套及发动机气缸
CN217819349U (zh) 一种集成环形进气系统
CN209963155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氢气循环热管理系统
CN205481689U (zh) 一种具有内外加热的ptc即热式热水装置
WO2024000847A1 (zh) 空气供给单元
CN207647630U (zh) 一种分体式的排气背压阀
CN212870248U (zh) 热力池组件及包含其的热水器
CN113027648B (zh) 进气歧管和egr系统连接结构
CN211316160U (zh) 燃烧器总成
CN210370936U (zh) 一种汽油机进气结构
CN209925061U (zh) 矿用防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捕捉装置
CN210087460U (zh) 一种发动机用进排气接座
CN209308859U (zh) 一种新型egr系统
CN208564816U (zh) 一种进气歧管组件
CN216406945U (zh) 一种用于轻型汽车的抗性消音器
CN215595755U (zh) 一种egr冷却器装置
CN215761966U (zh) 一种带有pcv阀的气门室罩壳
CN213598038U (zh) 一种罩盖总成及发动机
CN215891104U (zh) 一种耐高温的密封圈
CN221053813U (zh) 缸头冷却结构
CN211753187U (zh) 隔爆催化氧化型颗粒物捕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