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6174U -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6174U
CN217816174U CN202221482993.7U CN202221482993U CN217816174U CN 217816174 U CN217816174 U CN 217816174U CN 202221482993 U CN202221482993 U CN 202221482993U CN 217816174 U CN217816174 U CN 217816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ring
connecting cylinder
cylinder body
heat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299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庆德
王胜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Lansha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Lansha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Lansha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Lansha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299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6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6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6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通过支架连接,外筒体包括外筒身、外连接环以及外盖,外筒身底部密封、上端开口,内筒体包括内筒身、内连接环、以及内盖,内筒身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连接筒、外连接筒和底部连接圈,底部连接圈的内外缘分别连接内连接筒和外连接筒的底端,外连接筒的上端与外连接环连接,内连接筒的上端与内连接环连接,外连接筒与外筒身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内连接筒与内筒身之间也形成环形间隙,内连接环位于外连接环下方,内盖位于外盖下方且与外盖之间留有间隙,内筒体通过支架悬挂于外筒体的外连接环上。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存储技术领域,局涉及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背景技术
液氮罐属于一种保温容器,在冷链运输中广泛应用,液氮罐具有保温作用,能够有效地维持罐内部温度在一个目标范围内并维持较长时间,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罐内部物料因温度变化超范围而气化,最终导致严重的损失。
液氮罐一般由内筒体和外筒体套叠构成,由于内筒体与外筒体的位置关系需要相对固定,因此,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连接关系,这些连接关系形成了热传递路径,导致外界与液氮罐内筒体内部产生热传递,进而使内筒体内部温度发生变化,因此,如何降低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成为提高液氮罐保温效果的途径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内筒体与外筒体导热效率的液氮罐内外筒体绝热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包括内筒体和外筒体,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通过支架连接,所述外筒体包括中空的外筒身、连接在外筒身上端的外连接环以及与外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外盖,外筒身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所述内筒体包括中空的内筒身、连接在内筒身上端的内连接环、以及与内连接环可拆卸连接的内盖,内筒身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所述支架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连接筒和外连接筒,内连接筒位于外连接筒内部,内连接筒和外连接筒上端相互分离、底端相互连接,内连接筒的上端低于外连接筒上端,外连接筒的上端与外连接环连接,内连接筒的上端与内连接环连接,外连接筒与外筒身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内连接筒与内筒身之间也形成环形间隙,所述内连接环位于外连接环下方,内盖位于外盖下方且与外盖之间留有间隙,内筒体通过支架悬挂于外筒体的外连接环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连接筒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筒形,外连接筒成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筒形,内连接筒和外连接筒的下端直接连接,使整个支架的截面大致成“V”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连接筒和外连接筒的下端通过一底部连接圈相互连接,该底部连接圈的截面成“一”字形或向上开口的半圆形或“C”字形,底部连接圈的外缘与外连接筒下端连接,底部连接圈的内缘与内连接筒的下端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筒身包括两端开口的直筒形外壳,外壳下部内壁上连接有下封头,外壳下端低于下封头,形成裙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筒体内底面上连接有一个定位环,定位环内嵌接有隔热环,内筒体外底面上连接有限位座,限位座底部连接有限位管,限位管插入隔热环内,隔热环限制限位管的径向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座包括上花板和至少三根均布于上花板四周边缘且向上延伸的上支撑柱,上支撑柱垂直于上花板设置,上支撑柱的上端与内筒体外底面连接,上花板上以限位管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上支撑柱一一对应的上隔热孔,各上隔热孔设置在对应上支撑柱与限位管轴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管上端周向开设有与上隔热孔一一对应的U形槽,任一U形槽正对相邻的两上隔热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环下端连接有一块下花板,下花板四周设置有至少三根向下延伸的下支撑柱,下支撑柱的下端与外筒体内底面连接,下花板上以定位环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下支撑柱一一对应的下隔热孔,各下隔热孔设置在对应下支撑柱与定位环的轴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环下端周向开设有与下隔热孔一一对应的n形槽,任一n形槽正对相邻的两下隔热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热环内侧壁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沿隔热环轴向延伸的支撑凸条,各支撑凸条与插入隔热环内的限位管外壁紧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结构的支架连接内筒体和外筒体,极大地延长了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热传递路径的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提高了液氮罐的保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通过在定位环内设置隔热环,利用隔热环定位限位管,从而限制限位管的径向位移,由于限位管与限位座固定连接,限位座与内筒体固定连接,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限制内筒体在外筒体内的位置,确保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层间间距不发生变化,实现限位效果;同时,通过在定位环与限位管之间设置了隔热环,因此大大降低了定位环与限位管之间的热传导率,即大大降低了内筒体与外筒体的热传导率,提高液氮罐的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限位座的结构进行改进,利用上花板上的上隔热孔以及限位管上的U形槽的位置设计,配合上支撑柱,延长导热路径,进一步降低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热传导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定位环与外筒内底面之间设置下花板、下支撑柱,通过下花板上的下隔热孔、定位环上的n形槽的位置设计,配合下支撑柱,进一步延长导热路径,降低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热传导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隔热环内壁设置支撑凸条,以降低限位管与隔热环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热传导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筒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4是限位座与限位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另一种结构半剖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架的第三种结构半剖图;
图1~图7:1、内筒体,101、内筒身,102、内连接环,103、内盖,2、外筒体,201、外筒身,202、外连接环,203、外盖,2011、外壳,2012、下封头,2013、裙座,3、支架,301、内连接筒,302、外连接筒,303、底部连接圈,4、定位环,5、隔热环,6、限位座,601、上花板,602、上支撑柱,603、上隔热孔,7、限位管,8、U形槽,9、下花板,10、下支撑柱,11、下隔热孔,12、n形槽,13、支撑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2,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通过支架3连接,所述外筒体2包括中空的外筒身201、连接在外筒身201上端的外连接环202以及与外连接环202可拆卸连接的外盖203,外筒身201底部密封、上端开口,外盖通过螺栓密封盖合在外连接环上;所述内筒体1包括中空的内筒身101、连接在内筒身101上端的内连接环102、以及与内连接环102可拆卸连接的内盖103,内筒身101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本实施例中,支架3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内连接筒301位于外连接筒302内部,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上端相互分离、底端相互连接,内连接筒301的上端低于外连接筒302上端,外连接筒302的上端与外连接环202连接,内连接筒301的上端与内连接环102连接,外连接筒302与外筒身201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内连接筒301与内筒身101之间也形成环形间隙,从而延长内筒身101和外筒身201之间的导热距离,降低导热效率。所述内连接环102位于外连接环202下方,内盖103位于外盖203下方且与外盖203之间留有间隙,内筒体1通过支架3悬挂于外筒体2的外连接环202上。
在本实施例中的支架3还包括一个底部连接圈303,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的下端通过一底部连接圈303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底部连接圈303的截面成“一”字形,底部连接圈303的外缘与外连接筒302下端连接,底部连接圈303的内缘与内连接筒301的下端连接。
而在实际生产中,底部连接圈303的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向上开口的半圆形或“C”字形,如图7所示。
在实际生产中,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的下端也可以是直接连接的,如图6所示,内连接筒301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筒形,外连接筒302成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筒形,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的下端直接连接在一起,使整个支架3的截面大致成“V”形。
上述各种结构的支架3都是为了增加内筒身101与外筒身201之间的导热距离,降低导热系数,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此原理做出的对支架3形状的简单变化,依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筒身201包括两端开口的直筒形外壳2011,外壳2011下部内壁上连接有下封头2012,外壳2011下端低于下封头2012,形成裙座2013,以便于容器稳定放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筒体2内底面上连接有一个定位环4,定位环4内嵌接有隔热环5,内筒体1外底面上连接有限位座6,限位座6底部连接有限位管7,限位管7插入隔热环5内,隔热环5限制限位管7的径向位移。定位环4、隔热环5以及限位管7的配合结构确保了内筒体1底部的稳定系,避免内筒体1底部摆动引起的顶部连接结构松动的问题。
结合图3和图4可知,限位座6包括上花板601和至少三根均布于上花板601四周边缘且向上延伸的上支撑柱602,上支撑柱602垂直于上花板601设置,上支撑柱602的上端与内筒体1外底面连接,上花板601上以限位管7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上支撑柱602一一对应的上隔热孔603,各上隔热孔603设置在对应上支撑柱602与限位管7轴线之间。
本实施例中,限位管7上端周向开设有与上隔热孔603一一对应的U形槽8,任一U形槽8正对相邻的两上隔热孔603之间。
利用上花板601上的上隔热孔603以及限位管7上的U形槽8的位置设计,配合上支撑柱602,可有效延长导热路径,进一步降低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的热传导率
如图3所示,定位环4下端连接有一块下花板9,下花板9四周设置有至少三根向下延伸的下支撑柱10,下支撑柱10的下端与外筒体2内底面连接,下花板9上以定位环4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下支撑柱10一一对应的下隔热孔11,各下隔热孔11设置在对应下支撑柱10与定位环4的轴线之间。定位环4下端周向开设有与下隔热孔11一一对应的n形槽12,任一n形槽12正对相邻的两下隔热孔11之间。通过下花板9上的下隔热孔10、定位环4上的n形槽12的位置设计,配合下支撑柱13,进一步延长导热路径,降低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的热传导率。
本实施例还在隔热环5内侧壁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沿隔热环5轴向延伸的支撑凸条13,各支撑凸条13与插入隔热环5内的限位管7外壁紧抵。利用支撑凸条13降低限位管7与隔热环5的接触面积,进一步降低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的热传导率。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内筒体1内部为低温环境,外筒体2外部为大气常温环境,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的空腔可通过抽真空的方式来降低热传递效果,这是常规手段,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相互连接的支架3由于采用了内连接筒301外套接外连接筒302,而内连接筒301与外连接筒302仅在底部通过底部连接圈303连接,而内筒体1和外筒体2分别连接在内连接筒301上端和外连接筒302上端,这样就使得外筒体2外部的热量要延支架3从外连接筒302的上端向下经底部连接圈303传递到内连接筒301底部,再沿内连接筒301向上传递到内筒体1上,经过这段较长的热传递路径,可有效降低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的热传递效果,从而提高液氮罐的保温效果。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位环4内设置隔热环5,利用隔热环5定位限位管7,从而限制限位管7的径向位移,由于限位管7与限位座6固定连接,限位座6与内筒体1固定连接,因此,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限制内筒体1在外筒体2内的位置,确保内筒体1与外筒体2之间的层间间距不发生变化,实现限位效果;同时,通过在定位环4与限位管7之间设置了隔热环5,因此大大降低了定位环4与限位管7之间的热传导率,即大大降低了内筒体1与外筒体2的热传导率,提高液氮罐的隔热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包括内筒体(1)和外筒体(2),内筒体(1)和外筒体(2)之间通过支架(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包括中空的外筒身(201)、连接在外筒身(201)上端的外连接环(202)以及与外连接环(202)可拆卸连接的外盖(203),外筒身(201)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所述内筒体(1)包括中空的内筒身(101)、连接在内筒身(101)上端的内连接环(102)、以及与内连接环(102)可拆卸连接的内盖(103),内筒身(101)底部密封、上端开口,所述支架(3)包括同轴设置的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内连接筒(301)位于外连接筒(302)内部,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上端相互分离、底端相互连接,内连接筒(301)的上端低于外连接筒(302)上端,外连接筒(302)的上端与外连接环(202)连接,内连接筒(301)的上端与内连接环(102)连接,外连接筒(302)与外筒身(201)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内连接筒(301)与内筒身(101)之间也形成环形间隙,所述内连接环(102)位于外连接环(202)下方,内盖(103)位于外盖(203)下方且与外盖(203)之间留有间隙,内筒体(1)通过支架(3)悬挂于外筒体(2)的外连接环(20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筒(301)成上口小下口大的锥筒形,外连接筒(302)成上口大下口小的倒锥筒形,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的下端直接连接,使整个支架(3)的截面大致成“V”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筒(301)和外连接筒(302)的下端通过一底部连接圈(303)相互连接,该底部连接圈(303)的截面成“一”字形或向上开口的半圆形或“C”字形,底部连接圈(303)的外缘与外连接筒(302)下端连接,底部连接圈(303)的内缘与内连接筒(301)的下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身(201)包括两端开口的直筒形外壳(2011),外壳(2011)下部内壁上连接有下封头(2012),外壳(2011)下端低于下封头(2012),形成裙座(20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2)内底面上连接有一个定位环(4),定位环(4)内嵌接有隔热环(5),内筒体(1)外底面上连接有限位座(6),限位座(6)底部连接有限位管(7),限位管(7)插入隔热环(5)内,隔热环(5)限制限位管(7)的径向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6)包括上花板(601)和至少三根均布于上花板(601)四周边缘且向上延伸的上支撑柱(602),上支撑柱(602)垂直于上花板(601)设置,上支撑柱(602)的上端与内筒体(1)外底面连接,上花板(601)上以限位管(7)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上支撑柱(602)一一对应的上隔热孔(603),各上隔热孔(603)设置在对应上支撑柱(602)与限位管(7)轴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7)上端周向开设有与上隔热孔(603)一一对应的U形槽(8),任一U形槽(8)正对相邻的两上隔热孔(60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下端连接有一块下花板(9),下花板(9)四周设置有至少三根向下延伸的下支撑柱(10),下支撑柱(10)的下端与外筒体(2)内底面连接,下花板(9)上以定位环(4)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布有与下支撑柱(10)一一对应的下隔热孔(11),各下隔热孔(11)设置在对应下支撑柱(10)与定位环(4)的轴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下端周向开设有与下隔热孔(11)一一对应的n形槽(12),任一n形槽(12)正对相邻的两下隔热孔(1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环(5)内侧壁上周向均布有至少三个沿隔热环(5)轴向延伸的支撑凸条(13),各支撑凸条(13)与插入隔热环(5)内的限位管(7)外壁紧抵。
CN202221482993.7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Active CN217816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2993.7U CN21781617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2993.7U CN21781617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6174U true CN217816174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2993.7U Active CN217816174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6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1028U (zh) 一种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中内胆的保温支撑结构
JPS6349214Y2 (zh)
CN217816174U (zh) 一种真空夹层液氮敞口罐体口部防导冷结构
CN207621669U (zh) 新型扭筋-拉带立式储罐
CN111853526A (zh) 一种拉带式真空绝热立式储罐
WO2010030758A2 (en) Pressurized solar water heater
CN111846668A (zh) 一种真空绝热立式储罐的支撑机构
CN217951947U (zh) 一种加氢站用液氢储藏装置
CN102767848B (zh) 一种分层燃烧的燃气灶
JPH0352971B2 (zh)
CN202521867U (zh) 一种底盘换热管紧固结构及水箱和热泵热水器
CN212537488U (zh) 拉带式真空绝热立式储罐
CN103256481B (zh) 立式低温绝热气瓶外壳的加强封头
CN206782496U (zh) 一种新型保温储罐
CN220162286U (zh) 内胆定位工装
CN101846224B (zh) 疏水扩容器排汽管道的补偿及疏水装置
CN204612190U (zh) 一种直插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14341512U (zh) 一种保温杯的顶盖密封结构
CN210556214U (zh) 真空隔温瓶
CN216643797U (zh) 低温容器
CN214842119U (zh) 一种气瓶干燥加热装置
CN216479474U (zh) 一种耐高温夹套法兰
CN213207263U (zh) 真空绝热容器上的内、外管路的连接机构
CN220688770U (zh) 一种具有底部防晃结构的低温容器
CN219844758U (zh) 一种采用平底型封头制作的双层真空绝热生物液氮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