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3797U - 低温容器 - Google Patents
低温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43797U CN216643797U CN202123450187.XU CN202123450187U CN216643797U CN 216643797 U CN216643797 U CN 216643797U CN 202123450187 U CN202123450187 U CN 202123450187U CN 216643797 U CN216643797 U CN 2166437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ontainer
- pipe
- tube
- vacuum interlayer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Argon Chemical compound [Ar] XKRFYHLGVUSRO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6 arg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温容器,该低温容器包括:外壳、内胆、内管、端盖和外管。内胆设于外壳内,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第一真空夹层。内管的一端伸入内胆,另一端伸出外壳。外管设于内胆内,并套设于内管上,外管和内管间形成第二真空夹层。外管的一端与内胆的侧壁相连,并使第一真空夹层和第二真空夹层相连通,外管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盖,端盖与内管的外周壁相连,以封闭第一真空夹层和第二真空夹层。因此内管经过第一真空夹层后,还要再经过第二真空夹层才能伸入到内胆中,所以内管需要布置更长的长度。当外界环境中的热量经由内管传入内胆中时,传热路径更长,热交换的过程变慢,提高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介质储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容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低温容器通常采用外壳与内胆的双层壁结构,将两层壁的夹层空间抽为高真空,以此在内胆内贮存低温液体(如液氧、液氮、液氩等)。因此,低温容器的外壳与内胆存在着很大温度差,外壳与内胆之间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形式进行热量传递。其中,通过内胆与外壳间的连接件的传导传热,它构成了低温容器内外部传热的主体,在高效绝热中可达50%以上。
低温容器中的引出管道就是传导传热中的一种。这些引出管道(包括低温液体加注管道、低温液体或气体排放管道和超压泄放管道等)的內伸端伸入内胆中直接与低温液体相接触,其外伸端则穿过外壳与内胆之间的夹层空间伸出外壳外,致使外部环境热通过这些引出管道直接传导给了内胆,使低温容器的绝热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容器,以优化现有低温容器的结构,提高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容器,该低温容器包括:外壳;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真空夹层;内管,其一端伸入所述内胆,其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外管,设于所述内胆内,并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间形成第二真空夹层;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侧壁相连,并使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和所述第二真空夹层相连通;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和所述第二真空夹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管伸入所述内胆的部分与所述内胆同向延伸,并从所述内胆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另一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外壳外;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内,并呈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管段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内胆同向延伸,并从所述内胆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另一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内管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通的第四管段;所述第四管段设于所述第三管段的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并朝向所述内胆的底部弯折延伸。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外管及位于所述内胆内的内管均位于所述内胆的轴线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低温容器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真空夹层内,且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环和第一凸起;所述支撑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与所述内管相连;所述第一凸起凸设于所述支撑环的外周壁,并与所述外管相连;所述第一凸起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支撑环的外周壁间隔设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凹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呈间隔设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低温容器还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内,并包覆所述内胆。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温容器,在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有第一真空夹层,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有第二真空夹层,因此内管经过第一真空夹层后,还需要再经过第二真空夹层才能伸入到内胆中,所以内管需要布置更长的长度,才能与内胆中的低温介质接触。当外界环境中的热量经由内管传入内胆中时,需要经过在内管上经过更长的传热路径,因此热交换的过程变慢,提高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此外,第一真空夹层和第二真空夹层相互连通,方便同时对第一真空夹层和第二真空夹层抽取真空,抑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传递到内胆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低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管、外管和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外壳;11、外筒体;12、左外封头;13、右外封头;14、第一真空夹层;2、内胆;21、内筒体;22、左内封头;23、右内封头;3、内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33、第三管段;34、第四管段;4、外管;41、第二真空夹层;5、支撑件;51、支撑环;52、第一凸起;53、第二凸起;54、过孔;55、通槽;6、隔热层;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低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低温容器包括外壳1、内胆2、内管3、外管4、支撑件5和隔热层6。
外壳1呈筒状结构,并沿横向延伸。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为内胆2、内管3和隔热层6等提供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也可以沿竖向延伸。
外壳1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椭圆形,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包括外筒体11、左外封头12和右外封头13。外筒体11沿横向延伸,外筒体11的左端和右端均呈开口结构。左外封头12可拆卸地设于外筒体11的左端,并封闭外筒体11左端的开口,即左外封头12作为外筒体11的左端面。右外封头13可拆卸地设于外筒体11的右端,并封闭外筒体11右端的开口,即右外封头13作为外筒体11的右端面。左外封头12和右外封头13均为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便于将左外封头12和右外封头13拆卸后,在外筒体11内安装内胆2、内管3和隔热层6等,并在安装完成后,将外筒体11、左外封头12和右外封头13进行连接。
仍请参阅图1,内胆2呈筒状结构,并沿横向延伸。内胆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作为存储低温介质的腔室,并为内管3和外管4等提供安装位置和安装空间。
内胆2设于外壳1内,并且内胆2的外壁与外壳1的内壁间隔地设置,进而在内胆2和外壳1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将内胆2和外壳1之间的夹层空间抽取真空后,形成第一真空夹层14,以利用第一真空夹层14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传递到内胆2,使内胆2有更好的绝热性能,能够更好的存储低温介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也可以沿竖向延伸。
内胆2的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或椭圆形,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包括内筒体21、左内封头22和右内封头23。内筒体21沿横向延伸,内筒体21的左端和右端均呈开口结构。左内封头22可拆卸地设于内筒体21的左端,并封闭内筒体21左端的开口,即左内封头22作为内筒体21的左端面。右内封头23可拆卸地设于内筒体21的右端,并封闭内筒体21右端的开口,即右内封头23作为内筒体21的右端面。左内封头22和右内封头23均为可拆卸的结构,可以便于将左内封头22和右内封头23拆卸后,在内筒体21内安装内管3和外管4等,并在安装完成后,将内筒体21、左内封头22和右内封头23进行连接。
继续参阅图1,内管3的一端伸入内胆2,内管3的另一端伸出外壳1。进而能够通过内管3往内胆2中加注低温介质,将低温介质存储在内胆2中。并在需要使用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时,还能够通过内管3将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抽取到外界进行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和第三管段33。第一管段31沿横向延伸,并位于外壳1外,且第一管段31位于外筒体11轴线的下方,即第一管段31处于较低的位置,以便于第一管段31与外部管路进行连接。第一管段31从外壳1的左外封头12外伸入第一真空夹层14中。
第二管段32设于第一真空夹层14中,并呈倾斜设置。第二管段32由第一管段31伸入第一真空夹层14的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并延伸至靠近内胆2的左内封头22的位置,即延伸至靠近内胆2的左端面的位置。第三管段33由第二管段32的靠近左内封头22的一端向右内封头23一侧延伸,并从左内封头22伸入内胆2中。通过将第二管段32弯折设置在第一真空夹层14中,从而第二管段32能够在第一真空夹层14布置更长的长度,进而外界环境中的热量通过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和第三管段33传递给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时,需要经过更长的传热路径,使热交换的过程变慢,提高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此外,由于向内胆2中加注低温介质时,内胆2遇冷收缩发生位移,对第一真空夹层14中的管路产生拉伸作用,将会导致左外封头12与第一管路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破坏外壳1的密封性,同时也会导致左内封头22与第三管路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破坏内胆2的密封性。而呈弯折布置的第二管路能够补偿内胆2产生的位移,进而能够避免左外封头12与第一管路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提高外壳1的密封性,并同时避免左内封头22与第三管路的连接处发生断裂,提高内胆2的密封性,以提高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并能够通过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和第三管段33往内胆2中加注低温介质,或从内胆2中取用低温介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管段32也可以由第一管段31伸入第一真空夹层14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并延伸至靠近内胆2的左内封头22的位置。
图2是图1中内管3、外管4和支撑件5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3还包括与第三管段33相连通的第四管段34。第四管段34设于内胆2中,并设于第三管段33的远离的第二管段32的一端。第四管段34由第三管段33的远离左内封头22的一端向下弯折延伸,即朝向内胆2的底部弯折延伸。进而在需要使用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时,能够通过第四管段34取用到位于内胆2底部的低温介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管段31、第二管段32、第三管段33和第四管段34可以是一体弯折成型的,也可以是分段成型的,并通过管接头将各管段进行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外管4设于内胆2内,并套设于第三管段33上,外管4与第三管段33之间形成另一夹层空间。外管4的一端与左内封头22的侧壁相连,并连通外壳1与内胆2之间的夹层空间,使得外壳1与内胆2之间的夹层空间连通外管4与第三管段33之间的夹层空间,进而能够同时对外壳1与内胆2之间的夹层空间和外管4与第三管段33之间的夹层空间抽取真空,使外管4与第三管段33之间形成第二真空夹层41。外管4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盖7,并且端盖7与第三管段33的外周壁相连,以封闭第一真空夹层14和第二真空夹层41。
当外界环境中的热量经由内管3传入内胆2中时,在经过第一真空夹层14中的第二管段32后,还需要再经过第二真空夹层41中的第三管段33才能够接触到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进一步延长了传热路径,使热交换的过程变得更慢,进一步提高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外管4呈管径逐渐缩小的缩径结构,外管4与左内封头22的侧壁相连的一端管径较大,外管4的另一端管径较小,进而不需要通过端盖7就能够直接与第三管段33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4沿横向延伸,第三管段33也沿横向延伸,即外管4和内管3伸入内胆2的部分均与内胆2沿同向延伸。进而外管4和第三管段33能够在沿横向延伸的内胆2中布置更长的长度,使第二真空夹层41能够有更长的长度,进而热量需要在第二真空夹层41中经过更长的第三管段33传导后,才能够接触到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使热交换的过程变得更慢。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4从左内封头22延伸至靠近右内封头23处,第三管段33由第二管段32的靠近左内封头22的一端延伸至靠近右内封头23处,端盖7套设于第三管段33的靠近右内封头23的位置。使得外管4和内管3之间能够形成更长的第二真空夹层41,进而使第三管段33能够在第二真空夹层41中布置更长的长度,进一步延长传热路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段33和外管4均设于内胆2的轴线上,使第三管段33和外管4能够在内胆2中可以布置的长度更长,更进一步延长第三管段33在第二真空夹层41中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4的管径是内管3的管径的2至3倍,使外管4和第三管段33间有足够的夹层空间形成第二真空夹层41。
仍请参阅图1和图2,支撑件5设于第二真空夹层41内,支撑件5连接第三管段33和外管4,以用于支撑第三管段33和外管4,避免外管4和第三管段33间发生相对移动,导致外管4接触到第三管段33,使得热量通过第三管段33传递给外管4,并传递给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而降低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5设有多个,并沿第三管段33的轴向呈间隔地设置,以更稳定地支撑在第三管段33和外管4之间,防止外管4接触到第三管段33。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5包括支撑环51和第一凸起52。支撑环51套设于内管3上,支撑环51的内周壁与内管3相连,通过支撑环51使支撑件5与内管3的连接更牢固。第一凸起52凸设于支撑环51的外周壁,并与外管4相连,第一凸起52设有多个,并沿支撑环51的外周壁间隔设置。通过多个第一凸起52更稳定地支撑外管4,避免外管4接触到第三管段33。并且,相邻的两第一凸起52间形成过孔54,通过过孔54保证第二真空夹层41的内部空间相互连通,便于对第一真空夹层14和第二真空夹层41同时抽取真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环51的内周壁凹设有多个通槽55,多个通槽55沿支撑环51的内周壁间隔设置,相邻两通槽55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53。进而不仅能够通过过孔54连通第二真空夹层41的内部空间,还能够通过通槽55连通第二真空夹层41的内部空间,更便于对第二真空夹层41抽取真空。此外,当外管4遇冷向内收缩时,第一凸起52受力向内发生位移,能够利用通槽55补偿第一凸起52产生的位移,避免支撑环51挤压第三管段33,使第三管段33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5采用导热系数比较小的环氧玻璃钢制作,以减少第三管段33通过支撑件5传递给外管4的热量。
请参阅图1,隔热层6设于第一真空夹层14内,并包覆内胆2。隔热层6配合第一真空夹层14对内胆2起到更好的隔热作用,提高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热层6为一层铝箔纸和一层玻璃纤维纸形成的绝热组合,多个绝热组合缠绕在内胆2的外壁上,并包覆内胆2。每一层铝箔纸的光亮面形成一层防辐射屛,通过铝箔纸的光亮面反射热量,减小辐射传热。相邻的两层铝箔纸之间通过玻璃纤维纸来减小热传导传热,提高隔热层6的隔热作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低温容器,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形成有第一真空夹层14,在外管4和内管3之间形成有第二真空夹层41,因此内管3经过第一真空夹层14后,还需要再经过第二真空夹层41才能伸入到内胆2中,所以内管3需要布置更长的长度,才能与内胆2中的低温介质接触。当外界环境中的热量经由内管3传入内胆2中时,需要经过在内管3上经过更长的传热路径,因此热交换的过程变慢,提高了低温容器的绝热效果。此外,第一真空夹层14和第二真空夹层41相互连通,方便同时对第一真空夹层14和第二真空夹层41抽取真空,抑制外界环境中的热量传递到内胆2中。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第一真空夹层;
内管,其一端伸入所述内胆,其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外管,设于所述内胆内,并套设于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间形成第二真空夹层;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侧壁相连,并使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和所述第二真空夹层相连通;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内管的外周壁相连,以封闭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和所述第二真空夹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伸入所述内胆的部分与所述内胆同向延伸,并从所述内胆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
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外壳外;
所述第二管段位于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内,并呈倾斜设置;
所述第三管段位于所述内胆内,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内胆同向延伸,并从所述内胆的一端延伸至靠近所述内胆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还包括与所述第三管段相连通的第四管段;
所述第四管段设于所述第三管段的远离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并朝向所述内胆的底部弯折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及位于所述内胆内的内管均位于所述内胆的轴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容器还包括支撑件;
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真空夹层内,且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环和第一凸起;
所述支撑环套设于所述内管上,且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与所述内管相连;
所述第一凸起凸设于所述支撑环的外周壁,并与所述外管相连;
所述第一凸起设有多个,并沿所述支撑环的外周壁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凹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沿所述支撑环的内周壁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内管的轴向呈间隔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容器还包括隔热层;
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第一真空夹层内,并包覆所述内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50187.XU CN2166437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低温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50187.XU CN2166437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低温容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43797U true CN216643797U (zh) | 2022-05-31 |
Family
ID=8172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50187.XU Active CN216643797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低温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43797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50187.XU patent/CN2166437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55538B1 (en) | Pass-through solutions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s | |
CN216643797U (zh) | 低温容器 | |
CN110056762A (zh) | 一种低温液体贮箱 | |
CN106838603B (zh) | 一种储罐 | |
CN216844118U (zh) | 一种小型薄膜罐 | |
CN112046955A (zh) | 罐式集装箱 | |
CN107120521B (zh) | 一种低温容器用夹层引出结构 | |
CN210179302U (zh) | 一种低温液体贮箱 | |
CN115370960A (zh) | 支撑结构、液氢立式储罐 | |
CN217004024U (zh) | 液体燃料存储装置 | |
CN113551147A (zh) | 一种超低温介质用夹层低热传导支撑结构及超低温介质容器 | |
CN111237628B (zh) | 低温储罐 | |
CN202807549U (zh) | 低温容器的接管引出装置 | |
CN206036662U (zh) | 一种新式拉带支承结构 | |
CN205155546U (zh) | 车用低温液体贮罐 | |
CN105627084A (zh) | 低温罐体 | |
CN213900706U (zh) | 一种真空绝热板结构的lng单容储罐 | |
CN101762074B (zh) | 一种旋紧密封玻璃真空集蓄热管 | |
CN215335755U (zh) | 低温液体立式贮罐 | |
CN215294542U (zh) | 一种储存低温液体的气瓶 | |
CN212869342U (zh) | 一种低温液体储槽结构 | |
CN220843781U (zh) | 一种带内部支撑的非圆真空容器 | |
CN221076127U (zh) | 一种立式低温储罐 | |
CN204612190U (zh) | 一种直插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116838933A (zh) | 一种液氢瓶及其绝热材料的生产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