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6077U -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6077U
CN217796077U CN202221580494.1U CN202221580494U CN217796077U CN 217796077 U CN217796077 U CN 217796077U CN 202221580494 U CN202221580494 U CN 202221580494U CN 217796077 U CN217796077 U CN 217796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hot melt
melt adhesive
heating
he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804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伟亮
廖明轩
廖欣婷
黄庆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ovali Hot Melt Adhes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ovali Hot Melt Adhes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ovali Hot Melt Adhes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ovali Hot Melt Adhes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804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6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6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6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属于反应釜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内外壁之间设有夹层的反应釜、与夹层连通的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设于热媒出管上的循环泵、以及与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连接的热媒加热器;反应釜内设有多根加热盘管;加热盘管呈蚊香型结构,且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和热媒输出端分别与反应釜两侧的夹层连通。反应釜工作时,由于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在径向上分布有较多的加热管体,因而热媒进入加热盘管后,反应釜径向上也能够快速产生热量,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反应釜内的原料能够充分反应,聚合反应后热熔胶产品的品质也能够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热熔胶的生产过程中,原料经反应釜加热进行聚合反应后会经挤出装置分流挤出,形成条状或片状,随后经冷水槽冷却固化成型。常用的反应釜加热方式为夹套式加热,即采用水蒸汽或导热油等热媒介质通入反应釜内壁和外壁形成的夹层中,导热油进入夹层中后,导热油的热量通过反应釜的内壁传导给釜内的物料,从而实现对物料的加热。但是,采用夹套式加热方式加热物料时,导热油的热量首先传递到反应釜的内壁,然后再由物料逐渐进行吸收热量,因而反应釜内壁的温度会高于反应釜中心的温度,从而存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容易影响原料的聚合反应和聚合反应后产品的品质。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旨在改善现有反应釜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内外壁之间设有夹层的反应釜、与所述夹层连通的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设于所述热媒出管上的循环泵、以及与所述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连接的热媒加热器;所述反应釜内设有多根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呈蚊香型结构,且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和热媒输出端分别与反应釜两侧的夹层连通。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高于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出端。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热媒入管与夹层的连通处设于反应釜的上部,并且热媒入管与夹层的连通处、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与夹层的连通处均设于反应釜的同一侧。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所述热媒加热器为油温机;所述循环泵为导热油泵。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所述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杆,且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盘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还包括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的底部设有吊架,反应釜向上穿过吊架和所述投料平台,所述吊架上设有与反应釜外壁连接的多块加强板。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反应釜的外壁设有水泥砂浆涂层。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有抽真空管和氮气输送管;所述抽真空管连接有抽真空泵;所述氮气输送管连接有氮气储罐。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反应釜的顶部插入有用于监测反应釜内部温度的温度计。
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泄压阀。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并使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和热媒输出端分别与反应釜两侧的夹层连通,热媒进入反应釜一侧的夹层后,热媒能够分流至加热盘管,进而由加热盘管流入到反应釜另一侧的夹层内;由于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在径向上分布有较多的加热管体,因而热媒进入加热盘管后,反应釜径向上也能够快速产生热量,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反应釜内的原料能够充分反应,聚合反应后热熔胶产品的品质也能够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所述搅拌叶片的设置图。
图4为所述吊架的设置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夹层;2-反应釜;3-热媒入管;4-热媒出管;5-循环泵;6-热媒加热器;
7-加热盘管;71-热媒输入端;72-热媒输出端;
8-搅拌杆;9-驱动机构;10-搅拌叶片;11-投料平台;12-吊架;13-加强板;14-抽真空管;15-氮气输送管;16-抽真空泵;17-氮气储罐;18-温度计;19-泄压阀;20-冷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内外壁之间设有夹层1的反应釜2、与所述夹层1连通的热媒入管3和热媒出管4、设于所述热媒出管4上的循环泵5、以及与所述热媒入管3和热媒出管4连接的热媒加热器6;所述反应釜2内设有多根加热盘管7;所述加热盘管7呈蚊香型结构,且加热盘管7的热媒输入端71和热媒输出端72分别与反应釜2两侧的夹层1连通。
反应釜2工作时,热媒在循环泵5的驱动下,不断进出夹层1,使得夹层1内的热媒热量能够通过反应釜2的内壁传导给反应釜2内的原料,以使原料受热后熔融发生聚合反应。通过在反应釜2内设置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7,并使加热盘管7的热媒输入端71和热媒输出端72分别与反应釜2两侧的夹层1连通,热媒进入反应釜2一侧的夹层1后,热媒能够分流至加热盘管7,进而由加热盘管7流入到反应釜2另一侧的夹层1内;由于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7在径向上分布有较多的加热管体,因而热媒进入加热盘管7后,反应釜2径向上也能够快速产生热量,从而使反应釜2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反应釜2内的原料能够充分反应,聚合反应后热熔胶产品的品质也能够得到提升。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加热盘管7的热媒输入端71高于加热盘管7的热媒输出端72,有利于反应釜2一侧夹层1中的热媒经由加热盘管7进入到反应物另一侧的夹层1内,确保了反应釜2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加热。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例中,热媒入管3与夹层1的连通处设于反应釜2的上部,并且热媒入管3与夹层1的连通处、加热盘管7的热媒输入端71与夹层1的连通处均设于反应釜2的同一侧,这样当热媒由热媒入管3进入到夹层1中时,夹层1中的热媒更容易分流至加热盘管7中,进一步确保了反应釜2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充分加热。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热媒加热器6可以是油温机;所述循环泵5为导热油泵。油温机中储存有导热油(即热媒),并且油温机可以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油温机中的导热油加热后,导热油能够在导热油泵的驱动下不断循环进出反应釜2的夹层1,确保了反应釜2有足够的热源提供。与向夹层1中注入高温蒸汽加热反应釜2的方式相比,导热油的加热方式加热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反应釜2内设有搅拌杆8,且反应釜2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8转动的驱动机构9(驱动机构9可以是驱动电机);搅拌杆8上设有搅拌叶片10。通过设置由搅拌杆8和搅拌叶片10组成的搅拌机构,原料在反应釜2内反应时能够得到搅拌,从而进一步使得原料能够充分反应,有利于提升热熔胶产品的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10设于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盘管7之间,这样当搅拌叶片10摆动时,搅拌叶片10不会触碰到加热盘管7(设置搅拌杆8时,加热盘管7的中部留有足够的空间供搅拌叶片10通过),确保了反应釜2能够正常工作。
如图2和图4所示,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还包括投料平台11;所述投料平台11的底部设有吊架12,反应釜2向上穿过吊架12和所述投料平台11,所述吊架12上设有与反应釜2外壁四周连接的多块加强板13。通过设置投料平台11,并借助吊架12来使反应釜2吊设于投料平台11中,这样反应釜2底部的出料口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便于设置冷水槽20来对反应釜2内完成反应的热熔胶进行冷却。
一种实施例中,反应釜2的外壁设有水泥砂浆涂层,水泥砂浆涂层能够阻挡反应釜2内的热量传导到反应釜2的外壁,在提高热能利用率的同时,反应釜2内的原料能够充分受热反应。
如图1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反应釜2的顶部连接有抽真空管14和氮气输送管15;所述抽真空管14连接有抽真空泵16;所述氮气输送管15连接有氮气储罐17。生产热熔胶所需的原料投入反应釜2后,抽真空泵16开启,使得反应釜2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反应釜2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后,反应釜2内再不断通入氮气,使得反应釜2内原料在高温反应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氧化,从而确保了生产出的热熔胶的品质。
如图2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反应釜2的顶部插入有用于监测反应釜2内部温度的温度计18。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若温度计18监测到反应釜2内部的温度未处于正常温度范围时,热媒加热器6能够及时调整其加热功率,从而通过调整热媒的温度来使反应釜2内部的温度处于正常温度范围内,这样不仅使得反应釜2内的原料能够得到合理加热,而且可避免出现因反应釜2内温度过高而产生较大安全隐患的情况。
如图2所示,一种实施例中,反应釜2的顶部设有泄压阀19,反应釜2内部的压力过大时,泄压阀19能够打开并释放反应釜2内的部分气体,从而确保了反应釜2内的压力处于稳定且安全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并使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和热媒输出端分别与反应釜两侧的夹层连通,热媒进入反应釜一侧的夹层后,热媒能够分流至加热盘管,进而由加热盘管流入到反应釜另一侧的夹层内;由于呈蚊香型结构的加热盘管在径向上分布有较多的加热管体,因而热媒进入加热盘管后,反应釜径向上也能够快速产生热量,从而使反应釜内部径向温度分布不均的情况能够得到改善,反应釜内的原料能够充分反应,聚合反应后热熔胶产品的品质也能够得到提升。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包括内外壁之间设有夹层的反应釜、与所述夹层连通的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设于所述热媒出管上的循环泵、以及与所述热媒入管和热媒出管连接的热媒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设有多根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呈蚊香型结构,且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和热媒输出端分别与反应釜两侧的夹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高于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热媒入管与夹层的连通处设于反应釜的上部,并且热媒入管与夹层的连通处、加热盘管的热媒输入端与夹层的连通处均设于反应釜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媒加热器为油温机;所述循环泵为导热油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内设有搅拌杆,且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转动的驱动机构;搅拌杆上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设于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盘管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投料平台;所述投料平台的底部设有吊架,反应釜向上穿过吊架和所述投料平台,所述吊架上设有与反应釜外壁连接的多块加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的外壁设有水泥砂浆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有抽真空管和氮气输送管;所述抽真空管连接有抽真空泵;所述氮气输送管连接有氮气储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的顶部插入有用于监测反应釜内部温度的温度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泄压阀。
CN202221580494.1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Active CN217796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0494.1U CN2177960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80494.1U CN2177960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6077U true CN21779607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3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80494.1U Active CN2177960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6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96077U (zh) 一种热熔胶聚合反应装置
CN207271256U (zh) 用于热熔胶生产线的节能循环导热油系统
CN113181868A (zh) 一种固相增粘反应釜及方法
CN210473682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复配罐
CN206840672U (zh) 一种可余热回收的挤塑冷却系统
CN207509525U (zh) 一种纳豆生产用干法制粒机
CN2633896Y (zh) 一种利用锻件余热进行热处理装置
CN204589275U (zh) 一种高纯稀土料液的加热或冷却装置
CN212285766U (zh) 一种熔模铸造低温蜡成型注射装置
CN210415407U (zh) 用于无卤阻燃材料制备的注塑装置
CN106622060A (zh) 均匀加热的反应容器
CN216373226U (zh) 一种塑料制品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18167040U (zh) 聚α烯烃润滑油反应装置
CN206474130U (zh) 均匀加热的反应容器
CN213314953U (zh) 一种反应釜及循环加热系统
CN210127087U (zh) 一种石墨生产反应炉
CN217476531U (zh) 一种注塑机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20194876U (zh) 一种粉末催化剂反应器
CN217725560U (zh) 一种具有高效混合功能的反应釜
CN111468053B (zh) 一种调剖剂/堵水剂聚合固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16686U (zh) 一种环境污染处理剂生产用的混合搅拌反应釜
CN212855759U (zh) 一种化工生产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
CN210332669U (zh) 一种聚合反应釜
CN220743609U (zh) 一种液态生料带加工用快速灌装机构
CN217725488U (zh) 一种盐酸普罗帕酮生产用反应釜的加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