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6142U -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6142U
CN217786142U CN202222146674.5U CN202222146674U CN217786142U CN 217786142 U CN217786142 U CN 217786142U CN 202222146674 U CN202222146674 U CN 202222146674U CN 217786142 U CN217786142 U CN 217786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dule
detection
roundness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66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子铭
徐见
王珊珊
董章武
芮军
江明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66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6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6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6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Rep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驱动模块、传动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传动模块和检测模块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模块通过传动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驱动模块用于经传动模块驱动检测模块升降;所述驱动模块水平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传动模块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可对检测板的预压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车轮的检测精度要求,且无需深挖道路碎石。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列车运行速度和重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列车的轮对能够承受很大的动态负载,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其中,列车车轮的圆周面由轮缘和踏面两个曲面组成,踏面与轨道接触实现承载行驶,并与轮缘共同进行列车行走导向。在列车车轮长期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列车车轮与轨道接触的表面会产生磨损,使得列车车轮失圆,这就会导致列车车轮在轨道上产生径向跳动,进而损坏列车部件,降低乘客舒适度,影响列车与轨道设施的安全与使用寿命,甚至会导致车轴断裂、崩轮,造成重大事故。
目前主要采用接触法对列车车轮的径向跳动、踏面磨损等缺陷进行在线动态检测。列车车轮包括踏面部分和轮缘部分,踏面长期与轨道接触磨损造成踏面失圆,而轮缘不与其他物体接触,仍为一标准圆。因此,当车轮踏面不同位置与轨道接触时,轮缘顶点到钢轨顶面的距离均不相同。接触法车轮踏面缺陷的检测原理为:通过在轨安装一检测板,在车轮经过时,检测板始终保持与轮缘顶点接触,检测板在车轮轮缘的压下作用下产生向下的位移量,且该位移量随着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而变化,采集车轮通过检测板过程中检测板向下位移的变化,即可以描绘出车轮踏面失圆及径向跳动情况。
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主要是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板的高度不可调,只能在车轮作用下下压。由于不同车轮的轮缘高不同,因此不同车轮对检测板的下压量不同,易对检测板造成较大的冲击,并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可对检测板的预压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车轮的检测精度要求,且无需深挖道路碎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包括底板、驱动模块、传动模块和检测模块,所述传动模块和检测模块均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驱动模块通过传动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驱动模块用于经传动模块驱动检测模块升降;所述驱动模块水平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位于传动模块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传动导轨、传动滑块、摆杆底座和至少一个摆杆组件;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摆杆上臂和至少两个摆杆;所述传动导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上,摆杆底座通过传动滑块设置在传动导轨上;摆杆上臂与检测模块固定连接;摆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摆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轴销与摆杆底座转动连接,摆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销与摆杆上臂和检测模块转动连接;摆杆底座的侧面与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推块、丝杆螺母、丝杆、制动片和电磁制动器,所述电机和电磁制动器均安装在底板上;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与制动片连接,制动片与电磁制动器相对;推块通过丝杆螺母穿设在丝杆上,推块作为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中的摆杆底座的侧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限位开关支架,限位开关支架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推块在丝杆上的移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定位板、检测板和弹性组件,定位板与检测板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定位板与检测板之间;所述定位板与底板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模块与定位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板与底板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移测量模块,所述位移测量模块包括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和位移感应板,所述位移传感器与底板连接,位移感应板与检测模块连接;或者,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检测模块连接,位移感应板与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位移感应板的感应面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位移传感器的感应头面向位移感应板的感应面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固定模块,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竖直设置在底板的一侧;背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背板与检测模块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卡接模块,所述卡接模块包括下卡板、上卡板和固定块,上卡板与下卡板的一端连接,且位于下卡板上方,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形成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一卡口;固定块与下卡板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设有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相向设置;所述上卡板的上表面与底板下表面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卡板设有槽口,所述固定块位于所述槽口中,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与下卡板连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使得固定块在槽口中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压板,压板与下卡板通过第二紧固螺栓连接,压板位于下卡板的上方;压板和下卡板之间形成第三卡口,第三卡口与第一卡口相向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驱动模块通过传动模块与检测模块连接,调节时,驱动模块通过传动模块驱动检测模块升降,实现检测板高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车轮的检测精度要求。
(2)采用独特的传动方式,使得驱动模块可以安装在传动模块的侧面,即驱动模块和传动模块均安装在底板之上,便于运行状态和故障观察,无需深挖道路碎石安装驱动模块,对轨道改造工作量小。
(3)传动模块和检测模块均设置在底板上,无需在底板开孔使得驱动模块连接传动模块,简化了底板工艺,降低了故障率。
(4)位移感应板的感应面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位移传感器也倾斜一定的角度安装,位移感应板的感应面与位移传感器的倾斜角度相同,当检测板发生垂向位移h时,沿位移传感器倾斜方向产生的位移大小为h*cos(倾斜角度),在不使用更高量程的位移传感器的情况下,可增大对检测板升降的测量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板与其它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板的后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与固定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底板101、检测导柱102、检测固定座103、位移支架104、位移传感器105、定位固定座106、定位滑块107、定位导柱108、限位开关支架109、驱动模块20、传动模块30、检测模块40、电机201、电机安装座202、联轴器203、丝杆支撑座204、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制动片208、电磁制动器209、制动器座210、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摆杆上臂304、第二轴销305、摆杆306、定位板501、定位导套502、定位滑轨503、检测导轨504、下挡板505、检测板601、检测滑块602、检测导套603、导套座604、上挡板605、弹簧座606、弹性元件607、位移感应板609、限位滑轨610、固定模块70、背板701、加强筋702、限位滑块703、卡接模块80、下卡板801、上卡板802、固定块803、第一紧固螺栓804、压板805、第二紧固螺栓80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01、驱动模块20、传动模块30和检测模块40,传动模块30和检测模块40均设置在底板101上。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30与检测模块40连接,驱动模块30用于经传动模块40驱动检测模块40升降。驱动模块20水平安装在底板101的上表面,且位于传动模块30的侧面。其中,检测模块40具有检测板401,
上述实施例中,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30与检测模块40连接,调节检测板的高度时,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30驱动检测模块40升降,实现检测板高度的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车轮的检测精度要求。驱动模块20安装在传动模块30的侧面,即驱动模块20和传动模块30均安装在底板101之上,便于运行状态和故障观察,无需深挖道路碎石安装驱动模块,对轨道改造工作量小。传动模块30和驱动模块20均设置在底板101上,无需在底板开孔使得驱动模块连接传动模块,简化了底板工艺,降低了故障率。
其中,如图4所示,传动模块30包括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和至少一个摆杆组件。摆杆组件包括摆杆上臂304和至少两个摆杆306。传动导轨301沿底板10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101上,传动滑块302设置在传动导轨301上,传动滑块302可在传动导轨301上滑动,摆杆底座303与传动滑块30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传动滑块302具有多个,多个传动滑块将摆杆底座303设置在传动导轨301上,并带动摆杆底座303在传动导轨301上移动。摆杆306的下端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的一端插入摆杆底座303上的轴承中,摆杆306可相对于摆杆底座303转动。摆杆306的上端上穿设有第二轴销305,第二轴销305的两端分别插入摆杆上臂304和检测模块40上的轴承中,摆杆306可相对于摆杆上臂304和检测模块40转动。摆杆上臂304与检测模块40固定连接。摆杆底座303的侧面与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模块,驱动模块带动摆杆底座303沿传动导轨30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摆杆306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由于摆杆306的上端与检测模块40连接,且检测模块设置在底板101上而受到水平方向的限制,两个摆杆306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模块40和摆杆上臂304升降。本实施例的传动模块,摆杆上臂304、至少两个摆杆306和摆杆底座30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带动检测模块升降更稳定。将驱动模块的横向驱动力转换成纵向驱动力,带动检测模块升降,采用这样的传动方式,使得驱动模块可以安装在传动模块的侧面,而不用安装在底板之下。
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20包括电机201、电机安装座202、联轴器203、丝杆支撑座204、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制动片208、电磁制动器209和制动器座210。电机安装座202和制动器座210间隔固定在底板101上,电机201安装在电机安装座202上,丝杆支撑座204也安装在电机安装座202上,且位于电机201和制动器座210之间。电磁制动器209安装在制动器座210上。丝杆20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03与电机20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丝杆207的另一端穿过丝杆支撑座204,并与制动片208连接,制动片208与电磁制动器209相对。推块205通过丝杆螺母206穿设在丝杆207上,推块205作为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30中的摆杆底座303的侧面连接。优选的,联轴器与丝杆支撑座之间还设有一个安装有第二电磁制动器的第二制动器座,第二制动器座固定在底板101上,丝杆穿过第二电磁制动器,丝杆上与第二电磁制动器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制动片。
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模块,电机201工作时,可驱动丝杆螺母206带动推块205沿丝杆207的轴向运动,推块20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模块30带动检测模块40升降。当检测模块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即推块205滑动到某个位置时,电机201停止运行,此时电磁制动器209通电启动,将制动片208紧紧的吸住,防止驱动模块在外力作用下反向旋转,从而保证检测模块检测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驱动模块还包括限位开关支架109,限位开关支架109位于推块205的上方,限位开关支架109可安装在底板101上,如图2所示。限位开关支架109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沿平行于丝杆的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推块205在丝杆207上的移动范围,从而限制检测模块的升降高度,防止检测模块上升超过限位高度而影响检测结果。
本实施例的调节检测机构中的检测模块40包括定位板501、检测板601和弹性组件,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连接,弹性组件位于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之间。定位板501与底板1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连接。传动模块30的摆杆306上端与定位板501转动连接,摆杆上臂304与定位板501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包括适配的检测导轨504和检测滑块602,如图5和图6所示,检测导轨504沿定位板501高度方向布设在定位板501上,检测滑块602设置在检测板601上。通过检测滑块602和检测导轨504配合安装使得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滑动连接,检测板升降时沿检测导轨504滑动。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包括适配的定位滑块107和定位滑轨503,以及适配的定位导套502和定位导柱108,如图2和图4所示。定位滑块107和定位导柱108通过定位固定座106设置在底板101上,定位滑轨503和定位导套502沿定位板501高度方向布设在定位板501上。安装后,定位导柱108穿设在定位导套502中,定位滑块107卡接在定位滑轨503上。驱动模块经传动模块带动定位板和检测板沿定位滑块和定位导柱滑动。
弹性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如图5和图6所示,弹性组件包括上挡板605、弹性元件607和下挡板505,上挡板605位于下挡板505的上方。弹性元件607安装在上挡板605上,且位于上挡板605与下挡板505之间。弹性元件607采用压簧,下挡板505安装在定位板501上,上挡板605安装在检测板601上。当车轮经过时,车轮轮缘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向下移动,由于定位板501不动,上挡板605和下挡板505挤压弹性元件607。随着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发生变化,弹性元件607被挤压的长度发生变化。其中,弹性元件607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弹簧,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607采用钢丝弹簧,通过弹簧座606安装在上挡板605上。
调节检测板601的检测高度(预压量)时,定位板501连带检测板601通过第二滑动组件相对于底板101一起升降,位于定位板201和检测板601之间的弹性组件不受调节力作用而受力。检测时,检测板60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相对于定位板501上下移动,定位板501不动。
本优选实施例中,调节检测板601的检测高度(预压量)时弹性组件不受调节力作用而受力,检测时驱动模块不受力,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在定位板501和底板101之间设置第二滑动组件,对定位板501升降起到导向和稳定作用。通过底板101与定位板501之间的滑动配合,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之间的滑动配合,从而保证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升降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优选,检测板601与底板101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本优选实施例在底板101与检测板601之间设置第三限位滑动组件,检测板601升降时,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制检测板的运动方向,防止检测板侧翻,保持检测板运动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三限位滑动组件包括检测固定座103以及适配的检测导柱102和检测导套603。检测固定座103设置在底板101上,检测导柱102的顶端与检测固定座103连接,底端与底板101连接。检测导套603通过导套座604布设在检测板601上。安装后,检测导柱102穿设在检测导套603中。检测板601升降时,检测导套603沿检测导柱102滑动。本优选结构第三限位滑动组件中,通过检测固定座103固定检测导柱102的顶端,防止检测导柱102顶端受力晃动,提高检测导柱102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检测板601升降时发生侧翻。
考虑到检测时,检测板同时受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调节高度时,定位板受第二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检测板受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即检测板相对于定位板升降方向、检测板相对于底板升降方向,以及定位板相对于底板升降方向要一致,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均相等。且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当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90°时,定位板501相对于底板101垂直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垂直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垂直升降。当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不小于45°的锐角时,定位板501相对于底板101倾斜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倾斜升降,一般定位板501与底板101平行设置,即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倾斜升降。
本优选实施例中,如果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不小于45°的锐角时,通过将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倾斜设置,即检测板倾斜升降。沿检测时行车方向,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游,在车轮作用下,检测板沿行车方向倾斜向下移动,可抵消车轮对检测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提高检测精度,并延长检测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例,本实施例的调节检测机构还包括位移测量模块,位移测量模块包括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105和位移感应板609。如图2和图6所示,位移传感器105通过位移支架104安装在底板101上,位移感应板609安装在检测模块40的检测板601上。检测时,位移感应板609跟随检测板601一起升降,位移传感器105便可测得其感测头到位移感应板609之间的距离变化,即测量得到检测板601的位移量。或者,位移传感器105安装在检测模块40的检测板601连接,位移感应板609安装在底板101上。检测时,位移传感器105跟随检测板601一起升降,位移传感器105便可测得其感测头到位移感应板609之间的距离变化,即测量得到检测板601的位移量。
考虑到如果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与底板平行设置,当检测板沿垂直方向运动时,检测板升降的位移变化和位移传感器测得的位移变化是相等的,对于量程C的位移传感器来说,只有在检测板升降范围在量程C范围内的情况下使用。本优选实施例中,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位移传感器105的感应头面向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设置,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a°,位移传感器105的轴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90°-a°。当检测板发生垂直方向位移h时,沿位移传感器倾斜方向产生的位移大小为h*cos(a),对于同一量程C的位移传感器来说,检测板升降范围可以在量程C/cos(a)范围内使用,从而扩大了位移传感器在竖直方向上的量程。
为了更好地有效防止检测板侧翻,本实施例的调节检测机构还包括固定模块70,固定模块包括背板701,如图8所示,背板701竖直设置在底板101的一侧。背板701与底板10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02,加强筋702的一边与底板101固定连接,加强筋702的另一边与背板701固定连接。设置加强筋增强背板701与底板101之间的连接强度。
背板701与检测模块40的检测板601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检测板601在车轮和/或驱动模块作用下沿第四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轨迹相对于底板101升降。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第四限位滑动组件包括适配的限位滑块703和限位滑轨610。限位滑块703布设在背板701上,限位滑轨610布设在检测板601上。也可以,限位滑轨610布设在背板701上,限位滑块703布设在检测板601上。限位滑块703和限位滑轨610滑动连接,检测板601可在背板701上的限位滑块703滑动升降。
本优选实施例中,检测板601升降时,垂直安装在底板101上的背板701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限制检测板601的运动轨迹,防止检测板601侧翻,保持检测板升降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例,本实施例的调节检测机构还包括卡接模块80,如图9所示,卡接模块80包括下卡板801、上卡板802和固定块803,上卡板802与下卡板801的一端连接,且位于下卡板801上方,上卡板802和下卡板801之间形成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一卡口。固定块803与下卡板80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803设有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相向设置。如图1所示,上卡板802的上表面与底板101下表面连接。安装时,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分别卡住钢轨轨底的两侧,使得卡接模块牢牢固定在钢轨轨底上。上卡板802位于钢轨轨底之上,下卡板801位于钢轨轨底之下,上卡板802与下卡板801将钢轨轨底卡住,从而使得整个卡接模块与钢轨固定。
上述实施例中,上卡板802具有一定的厚度,即安装面具有一定高度,使得底板安装在安装面上后,底板底面高于钢轨底面。通过调整上卡板802的厚度,可使得底板底面高于轨枕,从而整个调节检测机构不仅可以安装在相邻轨枕之间,还可以横跨轨枕安装。这样,在已有轨道上安装调节检测机构时,可以大大减小对已有轨道的改造工程量。由于将上卡板802的上表面作为底板的安装面,这样可以根据不同轨道钢轨规格调整上卡板802的厚度,即调整安装面的高度,以实现调节检测机构在不同钢轨上安装,提高调节检测机构的适应性。
进一步优选,下卡板801设有槽口,固定块803位于槽口中,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804与下卡板801连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804,使得固定块803在槽口中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之间的距离。安装时,先将下卡板801置于钢轨轨底下方,第一卡口卡住钢轨轨底的一侧,再调整位于钢轨轨底另一侧的第一紧固螺栓804,将固定块803向靠近钢轨轨底方向移动,即缩短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之间的距离,使得固定块上的第二卡口也卡住钢轨轨底。本优选实施例设置可调节的固定块803,既能提高卡接模块安装的牢靠性,便于安装,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之间的距离,以实现调节检测机构在不同钢轨上安装,提高调节检测机构的适应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卡接模块与钢轨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卡接模块80还包括压板805,压板805与下卡板801通过第二紧固螺栓806连接,压板805位于下卡板801的上方。压板805和下卡板801之间形成第三卡口,第三卡口与第一卡口相向设置。即安装时第一卡口和第三卡口位于钢轨的两侧。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三卡口,分别卡住钢轨轨底的两侧,使得卡接模块牢牢固定在钢轨轨底上。
图1-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调节检测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调节检测板601的预压量高度时,电机201运行,驱动丝杆转动,使得丝杆螺母206带动推块205沿丝杆207的轴向运动,推块205带动摆杆底座30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摆杆306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由于摆杆306的上端与定位板501连接,且定位板5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设置在底板101上,使得两个摆杆306发生转动,继而带动摆杆上臂304和定位板501沿定位滑块107和定位导柱108上下滑动,并带动检测板601同时升降,同时检测板601沿检测导柱102和限位滑块703上下滑动。当升降到指定高度时,电机201停止运行,此时电磁制动器209通电启动,将制动片208紧紧的吸住,定位板501保持不动。检测时,车轮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下降,检测板601沿检测导柱102、检测导轨504和限位滑轨610向下滑动。由于定位板501不动,弹性元件607被挤压。随着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检测板601也会在弹性元件607作用下沿检测导柱102、检测导轨504和限位滑轨610向上滑动。使得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发生变化,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得到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从而可以检测出车轮的轮廓曲线,得到车轮不圆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1)、驱动模块(20)、传动模块(30)和检测模块(40),所述传动模块(30)和检测模块(40)均设置在底板(101)上;所述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30)与检测模块(40)连接,驱动模块(20)用于经传动模块(30)驱动检测模块(40)升降;所述驱动模块(20)水平安装在底板(101)的上表面,且位于传动模块(30)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30)包括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和至少一个摆杆组件;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摆杆上臂(304)和至少两个摆杆(306);所述传动导轨(301)沿底板(10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101)上,摆杆底座(303)通过传动滑块(302)设置在传动导轨(301)上;摆杆上臂(304)与检测模块(40)固定连接;摆杆(306)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305),摆杆(306)的一端通过第一轴销与摆杆底座(303)转动连接,摆杆(30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销(305)与摆杆上臂(304)和检测模块(40)转动连接;摆杆底座(303)的侧面与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20)包括电机(201)、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制动片(208)和电磁制动器(209),所述电机(201)和电磁制动器(209)均安装在底板(101)上;丝杆(207)的一端与电机(201)的电机轴传动连接,丝杆(207)的另一端与制动片(208)连接,制动片(208)与电磁制动器(209)相对;推块(205)通过丝杆螺母(206)穿设在丝杆(207)上,推块(205)作为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30)中的摆杆底座(303)的侧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限位开关支架(109),限位开关支架(109)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推块(205)在丝杆(207)上的移动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40)包括定位板(501)、检测板(601)和弹性组件,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所述弹性组件位于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之间;所述定位板(501)与底板(1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模块(30)与定位板(50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601)与底板(101)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移测量模块,所述位移测量模块包括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105)和位移感应板(609),所述位移传感器(105)与底板(101)连接,位移感应板(609)与检测模块(40)连接;或者,所述位移传感器(105)与检测模块(40)连接,位移感应板(609)与底板(10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相对于底板倾斜设置,位移传感器(105)的感应头面向位移感应板(609)的感应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模块(70),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背板(701),所述背板(701)竖直设置在底板(101)的一侧;背板(701)与底板(10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02);背板(701)与检测模块(40)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模块(80),所述卡接模块(80)包括下卡板(801)、上卡板(802)和固定块(803),上卡板(802)与下卡板(801)的一端连接,且位于下卡板(801)上方,上卡板(802)和下卡板(801)之间形成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一卡口;固定块(803)与下卡板(801)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803)设有与钢轨轨底适配的第二卡口,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相向设置;所述上卡板(802)的上表面与底板(101)下表面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板(801)设有槽口,所述固定块(803)位于所述槽口中,并通过第一紧固螺栓(804)与下卡板(801)连接;通过调节第一紧固螺栓(804),使得固定块(803)在槽口中移动,从而调节第一卡口与第二卡口之间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板(805),压板(805)与下卡板(801)通过第二紧固螺栓(806)连接,压板(805)位于下卡板(801)的上方;压板(805)和下卡板(801)之间形成第三卡口,第三卡口与第一卡口相向设置。
CN202222146674.5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Active CN217786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6674.5U CN21778614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6674.5U CN21778614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6142U true CN21778614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6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6674.5U Active CN217786142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6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2749B (zh) 一种轮毂检测装置
CN109969227B (zh) 轮对检测装置、高铁轮对检测装置与动车轮对检测装置
CN110962882B (zh)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的系统及方法
CN217786142U (zh)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CN109443289B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09512819U (zh) 一种用于垂直度检测的高精度测量机构
CN116493435A (zh) 一种应用于房车纵梁的对称定位机构
CN214084266U (zh) 一种接触法车轮径跳检测系统
CN217705828U (zh)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CN217818673U (zh) 一种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3956328U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装置
CN214333729U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系统
CN109470129A (zh) 一种接触式轮对测量装置
CN109489613A (zh) 一种用于垂直度检测的高精度测量机构
JP3286032B2 (ja) ねじ締結によって磁気浮上式鉄道の走行路にステータパッケージを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4084265U (zh) 一种接触法车轮径跳检测装置
CN213632047U (zh) 一种列车车轮踏面缺陷在线动态测量的装置
CN110966968A (zh) 一种用于在线动态检测车轮径向跳动的装置及方法
CN217753783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轮踏面径向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19601261U (zh) 一种车轮踏面径向检测装置
CN217705827U (zh) 一种能够提高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精度的检测机构
CN213594270U (zh) 一种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用活动板升降驱动机构
CN215338231U (zh) 一种用于在线动态检测车轮径向跳动的装置
CN110360956B (zh) 一种车体底架中心销垂直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9178479U (zh) 一种钢轨钻孔高度补偿测量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