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5828U -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5828U
CN217705828U CN202222147062.8U CN202222147062U CN217705828U CN 217705828 U CN217705828 U CN 217705828U CN 202222147062 U CN202222147062 U CN 202222147062U CN 217705828 U CN217705828 U CN 217705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etection
assembly
positioning plate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70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子铭
徐见
王珊珊
董章武
王猛
陶凤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anshan City Leishi Track Traff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70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5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5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5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检测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摆动组件和横向弹性组件,所述检测板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检测板转动连接,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板滑动连接;横向弹性组件设置在摆动组件与定位板之间;检测板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定位板下降时,摆动组件和定位板挤压横向弹性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增加检测板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检测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轮在运行过程中其踏面极易出现擦伤、剥离和碾堆等故障,从而会对钢轨产生额外的冲击力,使钢轨寿命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裂纹和断裂。在打击钢轨的同时擦伤故障还给车辆本身带来冲击,产生震动,对车辆轴承产生破坏作用。因此,车轮踏面的擦伤及径跳等缺陷的检测对于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主要是采用接触法对列车车轮的径向跳动、踏面磨损等缺陷进行在线动态检测。列车车轮包括踏面部分和轮缘部分,踏面长期与轨道接触磨损造成踏面失圆,而轮缘不与其他物体接触,仍为一标准圆。因此,当车轮踏面不同位置与轨道接触时,轮缘顶点到钢轨顶面的距离均不相同。接触法车轮踏面缺陷的检测原理为:通过在轨安装一检测板,在车轮经过时,检测板始终保持与轮缘顶点接触,检测板在车轮轮缘的压下作用下产生向下的位移量,且该位移量随着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而变化,采集车轮通过检测板过程中检测板向下位移的变化,即可以描绘出车轮踏面失圆及径向跳动情况。
为了保证对不同车轮进行检测时检测板的预压量相同,专利号为ZL201822058597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接触法车轮踏面缺陷检测踏板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驱动板、滑轨机构和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板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踏板一起进行上下运动,可以实现踏板初始高度的调节,从而满足不同轮缘高车轮的检测要求。但是,踏板仅通过竖向设置的弹性元件进行安装支撑,在踏板被车轮下压受力时,对检测板的支撑力少,使得踏板升降不稳定,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增加检测板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包括定位板、检测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摆动组件和横向弹性组件,所述检测板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定位板上;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检测板转动连接,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板滑动连接;横向弹性组件设置在摆动组件与定位板之间;检测板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定位板下降时,摆动组件和定位板挤压横向弹性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向弹性组件包括横向布设的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左挡板,所述摆动组件上设有右挡板,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设置在左挡板与右挡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元的一端与左挡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杆下臂和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与检测板转动连接,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摆杆下臂转动连接;定位板上设有水平托板,所述摆杆下臂与水平托板通过滑动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摆杆下臂与横向弹性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钢丝弹簧、板簧、机械弹簧、橡胶弹簧或气体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竖向弹性组件,竖向弹性组件设置在定位板与检测板之间;检测板相对于定位板下降时,检测板和定位板挤压竖向弹性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向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所述定位板上设有下挡板,所述检测板上设有上挡板,上挡板位于下挡板的上方;第二弹性元件设置在上挡板与下挡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底板、驱动模块和传动模块,驱动模块设置在底板上,驱动模块通过传动模块和定位板连接;驱动模块用于驱动定位板和检测板相对于底板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限位滑动组件,所述定位板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传动导轨、传动滑块、摆杆底座、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摆杆和摆杆上臂;所述传动导轨沿底板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上,摆杆底座通过传动滑块安装在传动导轨上;摆杆底座和摆杆上臂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安装第二摆杆的空腔;第二摆杆的一端插入摆杆底座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一销轴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摆杆的另一端插入摆杆上臂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二销轴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摆杆上臂和定位板固定连接;摆杆底座与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机、电机安装座、联轴器、第一丝杆支撑座、推块、丝杆螺母、丝杆、第二丝杆支撑座、制动片、电磁制动器和制动器座,所述电机安装座、第一丝杆支撑座、第二丝杆支撑座和制动器座依次沿底板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上;电机与电机安装座连接,电磁制动器与制动器座连接;丝杆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丝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丝杆支撑座和第二丝杆支撑座与制动片连接,制动片与电磁制动器相对;推块通过丝杆螺母穿设在丝杆上,推块作为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三限位滑动组件,所述检测板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直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后筋板和两个侧筋板,所述后筋板与底板的一侧垂直连接,两个侧筋板分别与底板的两个端部垂直连接,以及分别与后筋板的两端连接;后筋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后筋板与检测板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检测时,检测板在车轮下压下相对于定位板向下产生位移,带动摆动组件摆动同时产生横向位移,压缩位于定位板和摆动组件之间的横向弹性组件,定位板的支撑力通过摆动组件传递给检测板,增加检测板受力时的支撑点,使得对检测板的支撑力更均匀,增加检测板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2)采用独特的传动方式,使得驱动模块和传动模块均安装在底板之上,便于运行状态和故障观察,无需深挖道路碎石安装驱动模块,对轨道改造工作量小。无需在底板开孔使得驱动模块连接传动模块,简化了底板工艺,降低了故障率。
(3)检测板与底板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连接,进一步加强了检测板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检测板防侧翻的性能,提高了检测精度。
(4)通过将第三限位滑动组件倾斜设置,从而限制检测板倾斜升降,沿检测时行车方向,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游,可抵消车轮对检测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提高检测精度,延长检测板的使用寿命。
(5)检测板升降时,垂直安装在底板上的后筋板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限制检测板的运动方向,防止检测板侧翻,保持检测板升降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板的后视图;
图3是图1中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传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位板的后视图;
图6是图1中检测板的正视图;
图7是图1中后筋板、侧筋板与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有:底板101、驱动模块20、检测导柱102、检测固定座103、定位固定座106、定位滑块107、第一定位导柱108、第二定位导柱109、限位开关支架110、电机201、电机安装座202、联轴器203、第一丝杆支撑座204、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制动片208、电磁制动器209、制动器座210、第二丝杆支撑座211、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摆杆上臂304、第二销轴305、第二摆杆306、定位板501、第一定位导套502、定位滑轨503、上预压板504、预压螺栓505、下挡板506、检测导轨507、左挡板508、第一弹性元件509、右挡板510、水平托板511、检测板601、检测滑块602、安装座603、第二弹性元件604、上挡板605、下预压板606、导套座607、检测导套608、摆杆下臂611、后筋板701、侧筋板702、限位滑块703、加强筋7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定位板501、检测板601、第一限位滑动组件、摆动组件和横向弹性组件,检测板60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定位板501上。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检测板601转动连接,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板501滑动连接。横向弹性组件设置在摆动组件与定位板501之间。检测板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定位板501下降时,摆动组件和定位板501挤压横向弹性组件。
其中,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如图5所示,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包括适配的检测导轨507和检测滑块602,检测导轨507布设在定位板501上,检测滑块602设置在检测板601上。或者,检测导轨布设在检测板601上,检测滑块设置在定位板501上。通过检测滑块602和检测导轨507配合安装,使得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滑动连接,检测板升降时沿检测导轨507上下滑动。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检测时,检测板601被车轮下压,在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下,相对于定位板501向下产生位移,带动摆动组件摆动同时产生横向位移,压缩位于定位板501和摆动组件之间的横向弹性组件,定位板501的支撑力通过摆动组件传递给检测板601,增加检测板受力时的支撑点,使得对检测板的支撑力更均匀,增加检测板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
其中,横向弹性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横向弹性组件包括横向布设的第一弹性元件509,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板501上安装有左挡板508,摆动组件上安装有右挡板510,第一弹性元件509设置在左挡板508与右挡板510之间。当车轮经过时,车轮轮缘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向下移动,由于定位板501不动,检测板沿检测导轨507向下滑动,从而带动摆动组件摆动同时产生横向位移,压缩位于定位板501和摆动组件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随着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发生变化,第一弹性元件被挤压的长度发生变化。
第一弹性元件509的左端固定安装在左挡板508上,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升降时,摆动组件摆动产生横向位移接触第一弹性元件的右端。或者,第一弹性元件509的右端固定安装在右挡板510上,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升降时,摆动组件摆动带动第一弹性元件产生横向位移,使得第一弹性元件的左端接触左挡板508。
第一弹性元件509可采用钢丝弹簧、板簧、机械弹簧、橡胶弹簧或气体弹簧。
摆动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如图6所示,摆动组件包括摆杆下臂611和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与检测板601转动连接,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摆杆下臂611转动连接。定位板501上设有水平托板511,摆杆下臂611与水平托板511通过滑动组件连接。右挡板510安装在摆杆下臂611上。车轮轮缘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向下移动时,第一摆杆转动,带动摆杆下臂611在水平托板511上横向滑动,从而挤压第一弹性元件。当检测板601不被车轮轮缘下压时,第一弹性元件的回复力使得摆杆下臂611在水平托班上横向滑动,第一摆杆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板601上升。
作为优选例,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竖向弹性组件,竖向弹性组件设置在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之间。检测板相对于定位板501下降时,检测板601和定位板501挤压竖向弹性组件。竖向弹性组件安装于定位板与检测板之间,安装时就有一定的预压力,用于消除检测板与定位板之间摆杆的间隙,并起到辅助减振的作用。
竖向弹性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竖向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604,定位板501上设有下挡板506,检测板601上设有上挡板605,第二弹性元件604设置在上挡板605与下挡板506之间。第二弹性元件采用压簧,上挡板605位于下挡板506的上方。当车轮经过时,车轮轮缘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向下移动,由于定位板501不动,上挡板605和下挡板506挤压第二弹性元件604。随着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发生变化,第二弹性元件604被挤压的长度发生变化。其中,弹性元件可采用各种形式的弹簧,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元件604采用钢丝弹簧,通过安装座603安装在上挡板605上。
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预压组件,如图5和图6所示,预压组件包括上预压板504和下预压板606,上预压板504安装在定位板501上,上预压板504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穿设有预压螺栓505。下预压板606安装在检测板601上,下预压板606位于上预压板504的下方。
通过调节预压螺栓505,调整上预压板504与下预压板606之间的高度距离,即调整检测板601和定位板501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的相对初始距离,从而调节第二弹性元件604的初始压力。使检测板601与定位板501两板之间有作用力,一方面能使定位板501的升降同时带动检测板601升降,不会因为检测板的重量因素导致检测板601升降延时;另一方面在检测时,可以抵抗车轮对检测板的冲击,提高稳定性,进而提高检测精度。
作为优选例,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底板101、驱动模块20和传动模块,如图1所示,驱动模块20安装在底板101上,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和定位板501连接。驱动模块20用于驱动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升降。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驱动定位板和检测板升降,实现检测板高度的调节,即对检测板的预压量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规格车轮的检测精度要求。
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定位板5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101连接。
第二限位滑动组件的结构有多种形式,本实施例采用一种优选结构。具体的,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包括定位固定座106、适配的定位滑块107和定位滑轨503、适配的第一定位导柱108和第一定位导套502,以及适配的第二定位导柱109和第二定位导套。定位固定座106设置在底板101上,定位滑块107布设在定位固定座106上。第一定位导柱108的顶端与定位固定座106连接,底端与底板101连接,第二定位导柱的底端与底板101连接。定位滑轨503、第一定位导套502和第二定位导套布设在定位板501上。安装后,第一定位导柱108穿设在第一定位导套502中,第二定位导柱109穿设在第二定位导套中,定位滑块107卡接在定位滑轨503上。第二限位滑动组件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底板101和定位板501的两端。两个定位固定座106的顶端通过顶板连接。调节检测板601的预压量高度时,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驱动定位板501沿定位滑块107、第一定位导柱108和第二定位导柱109滑动,带动检测板601同时升降。
本优选结构的第二限位滑动组件中,设置定位固定座106,用于固定定位滑块107的同时,还用于固定第一定位导柱108的顶端,防止第一定位导柱108顶端受力晃动,提高第一定位导柱108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定位板501升降时发生侧翻。既设置适配的定位滑块107和定位滑轨503,又设置适配的第一定位导柱108和第一定位导套502以及适配的第二定位导柱109和第二定位导套,通过三套适配的滑动机构对定位板升降方向进行限制,进一步提高定位板升降的稳定性。设置两组第二限位滑动组件,保证定位板501相对于底板101升降时,定位板501的两端都不会发生侧翻,保持定位板整体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通过顶板将两个定位固定座106的顶端连接,进一步提高定位板501的稳定性。
其中,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20包括电机201、电机安装座202、联轴器203、第一丝杆支撑座204、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第二丝杆支撑座211、制动片208、电磁制动器209和制动器座210。电机安装座202和制动器座210沿底板101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底板101上。电机201安装在电机安装座202上,第一丝杆支撑座204和第二丝杆支撑座211也间隔安装在电机安装座202上,且位于电机201和制动器座210之间。电磁制动器209安装在制动器座210上。丝杆20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03与电机201的电机轴连接,丝杆20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丝杆支撑座204和第二丝杆支撑座211,并与制动片208连接,制动片208与电磁制动器209相对。推块205通过丝杆螺母206穿设在丝杆207上,推块205作为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模块,电机201工作时,可驱动丝杆螺母206带动推块205沿丝杆207的轴向运动,推块205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传动模块30带动定位板和检测板升降。当检测板上升到预设高度时,即推块205滑动到某个位置时,电机201停止运行,此时电磁制动器209通电启动,将制动片208紧紧的吸住,防止驱动模块在外力作用下反向旋转,从而保证检测模块检测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驱动模块还包括限位开关支架110,限位开关支架110位于推块205的上方,限位开关支架110可安装在底板101上,如图2所示。限位开关支架110上设有两个限位开关,两个限位开关沿平行于丝杆的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个限位开关用于限制推块205在丝杆207上的移动范围,从而限制检测模块的升降高度,防止检测模块上升超过限位高度而影响检测结果。
如图4所示,传动模块包括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摆杆306和摆杆上臂304。传动导轨301沿底板10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101上,传动滑块302设置在传动导轨301上,传动滑块302可在传动导轨301上滑动,摆杆底座303与传动滑块30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传动滑块302具有多个,多个传动滑块将摆杆底座303设置在传动导轨301上,并带动摆杆底座303在传动导轨301上移动。摆杆底座303和摆杆上臂30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安装第二摆杆306的空腔。第二摆杆306的一端插入摆杆底座303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一销轴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摆杆306的另一端插入摆杆上臂304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二销轴305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摆杆上臂304和定位板501固定连接,摆杆底座303与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传动模块,驱动模块带动摆杆底座303沿传动导轨30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摆杆306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产生位移,由于第二摆杆306的上端与定位板连接,且定位板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设置在底板101上,受到第二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两个第二摆杆306发生转动,从而带动摆杆上臂304和定位板升降。本实施例的传动模块,摆杆上臂304、至少两个第二摆杆306和摆杆底座30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带动检测模块升降更稳定。将驱动模块的横向驱动力转换成纵向驱动力,带动检测模块升降,采用这样的传动方式,使得驱动模块可以安装在传动模块的侧面,而不用安装在底板之下。
进一步优选,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第三限位滑动组件,检测板601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101连接。本优选实施例在底板101与检测板601之间设置第三限位滑动组件,检测板601升降时,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制检测板的运动方向,防止检测板侧翻,保持检测板运动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三限位滑动组件包括检测固定座103以及适配的检测导柱102和检测导套608。检测固定座103设置在底板101上,检测导柱102的顶端与检测固定座103连接,底端与底板101连接。检测导套608通过导套座607布设在检测板601上。安装后,检测导柱102穿设在检测导套608中。检测板601升降时,检测导套608沿检测导柱102滑动。本优选结构第三限位滑动组件中,通过检测固定座103固定检测导柱102的顶端,防止检测导柱102顶端受力晃动,提高检测导柱102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检测板601升降时发生侧翻。
考虑到检测时,检测板同时受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调节高度时,定位板受第二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检测板受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即检测板相对于定位板升降方向、检测板相对于底板升降方向,以及定位板相对于底板升降方向要一致,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第二限位滑动组件和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优选的,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直线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90°。当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90°时,定位板501相对于底板101垂直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垂直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垂直升降。当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不小于45°的锐角时,定位板501相对于底板101倾斜升降,检测板601相对于定位板501倾斜升降,一般定位板501与底板101平行设置,即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倾斜升降。
本优选实施例中,如果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不大于45°的锐角,通过将第三限位滑动组件倾斜设置,即检测板倾斜升降。沿检测时行车方向,第三限位滑动组件的顶端位于底端的上游,在车轮作用下,检测板沿行车方向倾斜向下移动,可抵消车轮对检测板在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提高检测精度,并延长检测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例,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位移测量模块,位移测量模块包括对应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和位移感应板。位移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在底板101上,位移感应板安装在检测板上。检测时,位移感应板跟随检测板601一起升降,位移传感器便可测得其感测头到位移感应板之间的距离变化,即测量得到检测板601的位移量。
为了更好地有效防止检测板侧翻,本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后筋板701和两个侧筋板702,如图7所示,后筋板701与底板101的一侧垂直连接,两个侧筋板702分别与底板101的两个端部垂直连接,以及分别与后筋板701的两端连接。两个侧筋板用于加强后筋板701两端与底板10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侧筋板401的稳定性。后筋板701与底板10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04,三角704的一边与底板101固定连接,加强筋704的另一边与后筋板701固定连接。设置加强筋704增强后筋板701与底板101之间的连接强度。后筋板701与检测板601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检测板601在车轮和/或驱动模块作用下沿第四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轨迹相对于底板101升降,进一步防止检测板601侧翻,保持检测板升降时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精度。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四限位滑动组件包括适配的限位滑块703和限位导轨。限位滑块703布设在后筋板701上,限位导轨布设在检测板601上。限位滑块703和限位导轨滑动连接,检测板601可在后筋板701的限位滑块703上滑动升降。
图1-图7所示的优选实施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调节检测板601的预压量高度时,电机201运行,驱动丝杆转动,使得丝杆螺母206带动推块205沿丝杆207的轴向运动,推块205带动摆杆底座303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使得摆杆306的下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由于第二摆杆306的上端与定位板501连接,且定位板5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设置在底板101上,使得两个第二摆杆306发生转动,继而带动摆杆上臂304和定位板501沿定位滑块107、第一定位导柱108和第二定位导柱109上下滑动,并带动检测板601同时升降,同时检测板601沿检测导柱102和限位滑块703上下滑动。当升降到指定高度时,电机201停止运行,此时电磁制动器209通电启动,将制动片208紧紧的吸住,定位板501保持不动。
检测时,车轮下压检测板601,使检测板601下降,检测板601沿检测导柱102、检测导轨507和限位滑块703向下滑动,第二弹性元件604被挤压。由于受到第一限位滑动组件的限制,第一摆杆转动,带动摆杆下臂611在水平托板511上横向滑动,从而挤压第一弹性元件。随着车轮踏面与轨道接触点的不同,第一弹性元件的回复力使得摆杆下臂611在水平托班上横向滑动,第一摆杆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板601上升,第二弹性元件的回复力也会进一步带动检测板上升。从而使得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发生变化,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得到检测板向下移动的位移量,从而可以检测出车轮的轮廓曲线,得到车轮踏面缺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板(501)、检测板(601)、第一限位滑动组件、摆动组件和横向弹性组件,所述检测板(601)通过第一限位滑动组件和摆动组件安装在定位板(501)上;所述摆动组件的一端与检测板(601)转动连接,摆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定位板(501)滑动连接;横向弹性组件设置在摆动组件与定位板(501)之间;检测板沿第一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方向相对于定位板(501)下降时,摆动组件和定位板(501)挤压横向弹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弹性组件包括横向布设的第一弹性元件(509),所述定位板(501)上设有左挡板(508),所述摆动组件上设有右挡板(510),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9)设置在左挡板(508)与右挡板(5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9)的一端与左挡板(50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摆杆下臂(611)和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摆杆,第一摆杆的一端与检测板(601)转动连接,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摆杆下臂(611)转动连接;定位板(501)上设有水平托板(511),所述摆杆下臂(611)与水平托板(511)通过滑动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摆杆下臂(611)与横向弹性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509)为钢丝弹簧、板簧、机械弹簧、橡胶弹簧或气体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弹性组件,竖向弹性组件设置在定位板(501)与检测板(601)之间;检测板相对于定位板(501)下降时,检测板(601)和定位板(501)挤压竖向弹性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604),所述定位板(501)上设有下挡板(506),所述检测板(601)上设有上挡板(605),上挡板(605)位于下挡板(506)的上方;第二弹性元件(604)设置在上挡板(605)与下挡板(506)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101)、驱动模块(20)和传动模块,驱动模块(20)设置在底板(101)上,驱动模块(20)通过传动模块和定位板(501)连接;驱动模块(20)用于驱动定位板(501)和检测板(601)相对于底板(101)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滑动组件,所述定位板(501)通过第二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101)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模块包括传动导轨(301)、传动滑块(302)、摆杆底座(303)、至少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摆杆(306)和摆杆上臂(304);所述传动导轨(301)沿底板(101)的长度方向布设在底板(101)上,摆杆底座(303)通过传动滑块(302)安装在传动导轨(301)上;摆杆底座(303)和摆杆上臂(304)的内部分别开设有安装第二摆杆(306)的空腔;第二摆杆(306)的一端插入摆杆底座(303)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一销轴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摆杆(306)的另一端插入摆杆上臂(304)的空腔中,并通过第二销轴(305)与空腔侧壁转动连接;摆杆上臂(304)和定位板(501)固定连接;摆杆底座(303)与驱动模块(2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20)包括电机(201)、电机安装座(202)、联轴器(203)、第一丝杆支撑座(204)、推块(205)、丝杆螺母(206)、丝杆(207)、第二丝杆支撑座(211)、制动片(208)、电磁制动器(209)和制动器座(210),所述电机安装座(202)、第一丝杆支撑座(204)、第二丝杆支撑座(211)和制动器座(210)依次沿底板(101)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101)上;电机(201)与电机安装座(202)连接,电磁制动器(209)与制动器座(210)连接;丝杆(20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203)与电机(201)的电机轴连接,丝杆(20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丝杆支撑座(204)和第二丝杆支撑座(211)与制动片(208)连接,制动片(208)与电磁制动器(209)相对;推块(205)通过丝杆螺母(206)穿设在丝杆(207)上,推块(205)作为驱动模块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模块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限位滑动组件,所述检测板(601)通过第三限位滑动组件与底板(101)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滑动组件限定的滑动直线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小于等于90°。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筋板(701)和两个侧筋板(702),所述后筋板(701)与底板(101)的一侧垂直连接,两个侧筋板(702)分别与底板(101)的两个端部垂直连接,以及分别与后筋板(701)的两端连接;后筋板(701)与底板(101)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704);后筋板(701)与检测板(601)通过第四限位滑动组件连接。
CN202222147062.8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Active CN217705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7062.8U CN217705828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7062.8U CN217705828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5828U true CN217705828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7062.8U Active CN217705828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5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16743B (zh) 矿用轨道式巡检机器人爬坡辅助装置
CN111252083B (zh) 矿用轨道式巡检爬坡机器人
CN217705828U (zh) 一种用于精确检测轨道交通车轮踏面缺陷的装置
CN107884210B (zh) 一种轮胎越障力学响应综合测试装置
CN101074549A (zh) 可动轨进路装置
CN217786142U (zh) 一种用于检测车轮不圆度的调节检测机构
CN109443289B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01152740Y (zh) 升降式车轮踏面擦伤及不圆度在线动态检测装置
CN217753783U (zh) 一种轨道交通车轮踏面径向检测装置及系统
CN2529800Y (zh) 一种自动测量车轮踏面直径及轮缘厚度的装置
CN217818673U (zh) 一种车轮不圆度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01476957B (zh) 电机驱动的机动车平板式制动力测量装置
CN214333729U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系统
CN217705827U (zh) 一种能够提高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精度的检测机构
CN214084265U (zh) 一种接触法车轮径跳检测装置
CN213956328U (zh) 一种用于列车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的装置
CN214267627U (zh) 一种车轮踏面不圆度检测设备
CN213599963U (zh) 一种提高车轮踏面缺陷检测精度的持续阻尼机构
CN219601261U (zh) 一种车轮踏面径向检测装置
CN113865849A (zh) 一种电梯层门强度测试系统
CN2464595Y (zh) 一种列车车轮踏面故障检测装置
US5992212A (en) Device for determin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and level of lubrication
CN2467367Y (zh) 列车车轮踏面故障检测装置
CN110966968A (zh) 一种用于在线动态检测车轮径向跳动的装置及方法
CN213688932U (zh) 一种用于调节检测踏板高度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