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0996U -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0996U
CN217750996U CN202221031833.0U CN202221031833U CN217750996U CN 217750996 U CN217750996 U CN 217750996U CN 202221031833 U CN202221031833 U CN 202221031833U CN 217750996 U CN217750996 U CN 217750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grinding
polish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183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家祥
李颖
秦路梅
陈信锋
吕富豪
张鸿臣
张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un Precision Tooling Jia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un Precision Tooling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un Precision Tooling Jia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un Precision Tooling Jia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183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0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0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0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包括支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架;旋转结构,可旋转地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固定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其中,所述旋转结构旋转以带动所述固定结构转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打磨机构。本申请的旋转结构可以带动固定结构转动,从而,使打磨机构对待打磨工件的各个位置都能进行打磨,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人工对待打磨工件的打磨效率,保证了打磨操作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计算机壳体等类似的产品在经过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精密机械加工后,产品的边缘处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车铣刀纹及毛刺,这些车铣刀纹及毛刺如若不被去除,则会对后续的加工产生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产品的报废,因此,需要进行去除刀纹、毛刺处理操作。现有的去除刀纹、毛刺的方法一般是将产品采用内腔定位的方式固定在治具上,操作员手扶治具紧靠辅助平台及支架,同时,手持粘贴砂纸的推块对产品的边缘处的刀纹、毛刺进行往复式打磨。
现有的去除刀纹、毛刺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放置产品的治具未与辅助平台固定,治具掉落易砸伤操作员,且在打磨过程中一直手扶治具,劳动强度大;需打磨的边缘区域过窄,辅助推块保持平衡性的支架距离较远无法保证平衡,会造成产品塌边;治具相对固定,打磨完产品的一边需调换整个治具再打磨产品的另一边,无灵活性,且产品的边缘处的拐角无法打磨;操作员直接手持推块,长时间下去使操作员的手臂酸麻,使得去毛刺的效率降低;操作员直接手持推块,打磨力度不均、打磨路径单一,打磨纹路清晰,会造成砂纸打磨痕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能够实现对产品的边缘及拐角进行一次性修复,保证打磨操作的稳定性,降低劳动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包括支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架;旋转结构,可旋转地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固定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其中,所述旋转结构旋转以带动所述固定结构转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轴套、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承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支撑板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固定孔将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设于多个所述固定孔内,以调节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还包括底板,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三角板与所述第二三角板同一侧的斜面上,所述第一三角板与所述第二三角板间隔地固定于所述底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四周包裹有优力胶护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磨机构,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打磨机及与所述打磨机配合的打磨板,所述打磨板的一侧与所述打磨机固定连接,另一侧用于粘贴打磨耗材,所述打磨板在所述打磨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打磨耗材对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进行全方位打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打磨板包括打磨部与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打磨部自固定部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二固定板并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打磨部朝向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的一侧延伸有凸块,以使所述打磨板粘贴的打磨耗材与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贴合。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待打磨工件,旋转结构带动固定结构转动,从而,对待打磨工件的各个位置都能进行打磨,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人工对待打磨工件的打磨效率,保证了打磨操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固定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打磨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固定装置 10
底座 11
支架 111
支撑板 112
旋转结构 12
固定结构 13
第一固定板 131
第二固定板 132
待打磨工件 20
仿形块 133
轴套 121
轴承 122
安装孔 113
固定件 114
固定孔 115
支撑柱 14
底板 116
第一三角板 117
第二三角板 118
打磨机构 100
打磨机 30
打磨板 40
打磨部 41
固定部 42
凸块 43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10包括:底座11,包括支架111、支撑板112,支撑板112固定设于支架111;旋转结构12,可旋转地设于支撑板112上;固定结构1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131及第二固定板132,第一固定板131连接旋转结构12,第二固定板132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20。其中,旋转结构12旋转以带动固定结构13转动。
上述实施例中,固定结构13固定待打磨工件20,旋转结构12带动固定结构13转动,从而实现对待打磨工件20的边缘处及拐角处的毛边及铣刀纹一次性打磨,提高了打磨效率,且,底座11为旋转结构12及固定结构13提供辅助固定平台,不需要人工手扶待打磨工件20,降低了劳动强度。
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第二固定板132为待打磨工件20的仿形结构,以更好地配合待打磨工件20实现打磨操作。第二固定板132靠近待打磨工件20的一侧的中心处设有待打磨工件20的LOGO的仿形块133,以使待打磨工件20的LOGO与仿形块133贴合,防止待打磨工件20从第二固定板132上滑落。固定结构13通过第二固定板132对待打磨工件20的内腔精限位,仿形块133对待打磨工件20的LOGO粗限位来固定待打磨工件20。旋转结构12带动固定结构13转动,使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对待打磨工件20各个位置的毛边及铣刀纹进行打磨操作,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待打磨工件20的拐角处进行打磨操作的情况发生。
于一实施例中,旋转结构12包括轴套121、轴承122,轴承122设于轴套121内,轴承122与轴套121转动连接,轴套121固定连接于支撑板112,轴承122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31。
在本实施例中,轴套121为圆环结构,轴承122为与轴套121相适配的圆柱形结构。轴承12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31,另一端转动设于轴套121,以带动第一固定板131转动。支撑板112设有安装孔113,轴套121与安装孔113相对应,轴承122贯穿安装孔113与轴套121,实现轴承122与轴套121转动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底座11还包括多个固定件114,支撑板112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115,多个固定件114穿过多个固定孔115将支撑板112固定于支架111上,多个固定件114可拆卸地设于多个固定孔115内,以调节支撑板112的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固定孔115分别间隔设于支撑板112的两侧的不同高度处,对应的,支架111的两侧也设有多个固定孔115,固定件114穿过支撑板112及支架111上的固定孔115,将支撑板112固定于支架111上。由于支撑板112及支架111两侧的固定孔115分别位于不同高度,固定件114位于不同高度的固定孔115时,支撑板112相对于支架111的高度不同,以此对支撑板112的高度进行调节。
于一实施例中,固定装置10还包括多个支撑柱14,多个支撑柱14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之间,用于支撑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为长方体结构,多个支撑柱14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相对的侧面的四角处,以保证支撑力的均衡性。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的形状可以依据需求设定,支撑柱14只要能够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之间即可。
于一实施例中,底座11还包括底板116,支架111固定于底板116上。
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6一般固定放置在地上或者其他操作平台上。固定件114穿过底板116与支架111,从而将支架111固定于底板116上,构成稳定的底座11结构,不易倒塌,从而为打磨操作提供稳固的辅助平台,保证打磨过程的平稳性,降低劳动强度。可以理解的,底板116与支架1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通过固定件114固定连接,比如相互卡合,钩扣等只要能够相互固定的方式即可。
于一实施例中,支架111包括第一三角板117、第二三角板118,支撑板112设于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同一侧的斜面上,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间隔地固定于底板116。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呈一定的间隔并行设置。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均与底板116相互垂直,且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的底面固定于底板116上。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为等腰三角形,与底板116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支撑板112固定于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同一侧的斜面上,且,支撑板112的底面固定于底板116上,以加强支撑板112的固定强度。例如,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的斜面与底板116的夹角一般设为45°~75°,优选地,夹角设为70°。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31四周包裹有优力胶护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板131的四周包裹上优力胶护块,防止在打磨过程中,对第一固定板131造成损耗而导致固定装置10是使用寿命缩短。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的斜面与底板116的夹角为锐角,则固定于第一三角板117与第二三角板118的斜面的支撑板112也倾斜设置,设于支撑板112上的第一固定板131也倾斜设置。随之,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20的第二固定板132也倾斜设置,所以待打磨工件20也随之倾斜设置,同时,旋转结构12打动第一固定板131及第二固定板132转动。因此,在打磨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对待打磨工件20各个位置的毛边及铣刀纹进行打磨操作,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待打磨工件20的拐角处进行打磨操作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打磨机构100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结合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磨机构1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打磨机构100还包括打磨机30及与打磨机30配合的打磨板40,打磨板40的一侧与打磨机30固定连接,另一侧用于粘贴打磨耗材,打磨板40在打磨机30的驱动下带动打磨耗材对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进行全方位打磨。
再次结合图1所示,固定装置10在第二固定板132与旋转结构12之间增加第一固定板131,用于支撑打磨机30及打磨板40,保证打磨机30及打磨板40的平衡性,防止打磨机30及打磨板40对待打磨工件20造成损坏,从而引起待打磨工件20出现塌边的情况。同时,由于第一固定板131用于支撑打磨机30及打磨板40,打磨板40与第一固定板131直接接触,在第一固定板131的四周包裹上优力胶护块,防止在打磨过程中,打磨机30及打磨板40对第一固定板131造成损耗。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打磨机30带动打磨板40所粘贴的打磨耗材直接对待打磨工件20进行打磨,旋转式打磨使打磨路径模糊,不易在待打磨工件20的边框上留下打磨耗材的摩擦痕迹,同时,打磨机30固定打磨板40代替人工手持打磨板40,保证了打磨板40在打磨过程中力度的均衡性与平稳性。
于一实施例中,打磨板40包括打磨部41与固定部42,固定部42与第一固定板131连接,打磨部41自固定部42延伸至超出第二固定板132并贴设于第二固定板132上的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2架设于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之上,使打磨机30的重力承载在第一固定板131与第二固定板132上,不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打磨机30,降低劳动强度。打磨部41粘贴打磨耗材的一侧贴合于第二固定板132及第二固定板132上的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保证打磨板40带动打磨耗材充分对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进行打磨操作。
于一实施例中,打磨部41朝向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的一侧延伸有凸块43,以使打磨板40粘贴的打磨耗材与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凸块43与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相适配,打磨板40粘贴的打磨耗材与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充分接触,提高打磨质量,保证对待打磨工件20的外边框全方位打磨。
上述实施例中,凡涉及“固定”的连接方式,一般采用固定件114与固定孔115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连接。优选地,固定件114可以是具有外螺纹的螺丝,固定孔115可以是具备内螺纹的螺孔,固定件114与固定孔115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从而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操作人员通过旋转固定结构13,就可利用打磨机30打动打磨板40所粘贴的耗材直接对待打磨工件20的边框的平面处及拐角处的毛边及铣刀纹进行全方位打磨,灵活性较高,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待打磨工件20进行转动及无法对待打磨工件20的拐角处进行打磨的情况,提高了打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固定装置10及打磨机构100,通过固定结构13固定待打磨工件20,旋转结构12带动固定结构13转动,从而,对待打磨工件20的各个位置都能进行打磨,操作方便,有效提高了人工对待打磨工件20的打磨效率,保证了打磨操作的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底座,包括支架、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于所述支架;
旋转结构,可旋转地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固定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旋转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待打磨工件;
其中,所述旋转结构旋转以带动所述固定结构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轴套、轴承,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承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所述轴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多个固定件,所述支撑板间隔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所述固定件穿过多个所述固定孔将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多个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地设于多个所述固定孔内,以调节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底板,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所述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三角板与所述第二三角板同一侧的斜面上,所述第一三角板与所述第二三角板间隔地固定于所述底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四周包裹有优力胶护块。
8.一种打磨机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还包括打磨机及与所述打磨机配合的打磨板,所述打磨板的一侧与所述打磨机固定连接,另一侧用于粘贴打磨耗材,所述打磨板在所述打磨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打磨耗材对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进行全方位打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板包括打磨部与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打磨部自固定部延伸至超出所述第二固定板并贴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部朝向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的一侧延伸有凸块,以使所述打磨板粘贴的打磨耗材与所述待打磨工件的外边框贴合。
CN202221031833.0U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Active CN217750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833.0U CN21775099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1833.0U CN21775099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0996U true CN217750996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1833.0U Active CN217750996U (zh) 2022-04-29 2022-04-29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0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E0701066L (sv) Slipmaskin och slipjigg därför
JP2000049120A (ja) 切削装置
CN217750996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打磨机构
KR101389924B1 (ko) 평판 글라스의 에지면 연마장치
CN208759165U (zh) 刀具磨床
JP2009018368A (ja) 加工装置
CN109531338A (zh) 玻璃吹压生产装置
JP2013202740A (ja) 切削装置
JP2011143485A (ja) 目立て・研磨装置
KR101985862B1 (ko) 이발기용 커터 날의 연마장치
CN211615140U (zh) 一种适用于玻璃板倒角抛光的加工装置
JP7258443B2 (ja) ドレッシング工具
CN211220115U (zh) 一种用于加工不锈钢铸件的砂带磨床
JP4901428B2 (ja) ウエーハの砥石工具、研削加工方法および研削加工装置
JP2013094862A (ja) 四角柱状インゴットブロックの面取り加工方法
JP2013035079A (ja) 四角柱状インゴットの四隅r面の円筒研削方法
CN208528740U (zh) 一种云雕漆器用的打磨设备
CN112828688A (zh) 电极打磨方法以及夹具
CN206105519U (zh) 一种基于斜轴磨削及超声抛光技术的光学透镜模具
JP2015178149A (ja) 研削装置
CN210388586U (zh) 一种led背光源生产用的背光源板磨边装置
CN216802967U (zh) 一种咖啡杯内胆高效抛光机
CN217475610U (zh) 气门精锥面磨床
CN219359014U (zh) 一种模具加工磨床
CN108581764A (zh) 曲轴的打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