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0349U -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0349U
CN217710349U CN202221593174.XU CN202221593174U CN217710349U CN 217710349 U CN217710349 U CN 217710349U CN 202221593174 U CN202221593174 U CN 202221593174U CN 217710349 U CN217710349 U CN 217710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dge
sliding
pad
permanent support
j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931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彦春
张子煜
李业勋
刘小港
杨鑫
邓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Third Navigation Bureau Eighth Engineering Hunan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Third Navigation Bureau Eighth Engineering Hunan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Third Navigation Bureau Eighth Engineering Hunan Co ltd, CCCC Third Harbo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Third Navigation Bureau Eighth Engineering Hun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931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0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0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0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包括,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用于桥梁结构的支撑和承载,每一联桥梁结构下,至少对应一个永久支座;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构成水平调节组件和垂直调节组件,其分别沿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设置,且调节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永久支座的最高点;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中的滑轨朝向所述永久支座方向铺设,且与所述永久支座相接;还包括位于滑动组件上的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位于桥梁结构与滑轨之间,且与桥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Y轴方向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作用于桥梁结构,带动桥梁结构进行升降。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桥梁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桥梁结构位置进行调整,方便施工。如利用大型起重设备进行调整、利用临时支架进行调整、利用桥梁顶推设备调整等。
现有技术中,在调整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的缺陷,利用起重设备调整过程中,需要对吊点进行合理选择,而且要辅以相应吊具,一旦吊点出现失误,则容易导致吊装出现问题,甚至需要再次进行吊装,步骤繁琐;利用临时支架调整过程中,支架搭设工程量大,而且施工人员存在高空作业风险;利用顶推设备调整过程中,可以进行多向调整,但是存在桥梁倾覆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能够减少临时结构用量,快速准确对桥梁进行调整,优化整体结构,简化施工流程,保障施工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包括,
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用于桥梁结构的支撑和承载,每一联桥梁结构下,至少对应一个永久支座;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构成水平调节组件和垂直调节组件,其分别沿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设置,且调节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永久支座的最高点;
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中的滑轨朝向所述永久支座方向铺设,且与所述永久支座相接;
还包括位于滑动组件上的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位于桥梁结构与滑轨之间,且与桥梁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Y轴方向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作用于桥梁结构,带动桥梁结构进行升降。
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用于桥梁结构的支撑和承载,每一联桥梁结构下,至少对应一个永久支座;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有三组,三组所述调节组件分别沿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的X轴和Z轴,以及永久支座高度的Y轴布设,且位于永久性支座外周的调节组件的安装高度,低于所述永久支座的最高点;
滑轨,所述调节组件至少设有滑轨,所述滑轨朝向永久性支座方向铺设,并与所述永久支座相接;
动力组件,每个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一个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驱动调节组件内的辅助结构沿所述滑轨运动,并使其带动永久支座进行滑移和/或顶升。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桥梁结构设置于永久支座上,故对于桥梁结构的调节,实际是通过对底部支撑位置和承载位置的调整,故本技术方案创新以永久支座为基点进行支撑和设置,进而实现了对于永久支座上方的桥梁结构的调整,无需多余的脚手架等结构,确保了施工安全,简化了流程。
本技术方案中,至少在三个方向,进行了永久支座的相关调整,高度和水平面均能够得以调整,进而满足了在施工中对于桥梁支撑和承载等安装位置的调整,进而确保了桥梁的位置。具体地,能够满足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调整、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辅助结构,进而不是直接推动桥梁结构,减少了滑动中,与桥梁结构的摩擦产生,保护了桥梁结构,减少了桥梁调整中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中,所述辅助结构为抄垫结构,若干个抄垫对称设置与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
本技术方案中,以抄垫结构为辅助结构,具体可以采用钢板抄垫等,其不仅能够进行桥梁装配中的底座高度调整,还可以进行对应的支撑点调整等,确保比较好的装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抄垫结构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抄垫和Z轴方向的第二抄垫,所述第一抄垫的长度小于垂直调节组件形成的工作宽度。
本技术方案中,在不同方向单独设置抄垫,具体地,第一抄垫位于两个第二抄垫形成的空间内,其长度短于永久支座的宽度,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而第二抄垫的长度比垂直调节组件的宽度小,此时垂直调节组件在高度方向进行调整时,第二抄垫不动,此时由于高度方向的工作宽度较大,升降中,安全性比较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作用于第一抄垫的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远离所述永久支座的方向设置第一反力座,所述第一千斤顶装配于所述第一反力座上。
本技术方案中,以千斤顶为动力,反力座进行反力的释放和接纳,确保了千斤顶的有效工作,而千斤顶此时推动第一抄垫,使得其在X轴方向沿滑轨运动,实现了对于X轴方向的调整。优选地,第一抄垫为两个,其能够夹持住桥梁结构,确保同步进行水平移动,此时第一千斤顶为两个,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位置,进行其整个的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抄垫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抄垫的数量,于水平方向,第二抄垫形成与滑轨垂直的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永久支座上方的桥梁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第二抄垫的数量比较多,因为在水平方向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调整,此时,Z轴数量较多,且直接与永久支座相接触,直接控制,便于X轴时的运动以及高度控制时的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抄垫形成限位腔,所述第二抄垫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本技术方案中,X轴的两个抄垫又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限位,此时Z轴方向的抄垫又被限位在这个里面,进而水平方向上,抄垫之间互相限制限位,提高了准确性。多个方向控制时进行了互相关联,确保了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第二抄垫的外侧,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千斤顶和第二反力座。
本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抄垫上,设置有千斤顶和反力座,进行了Z轴方向的运动和调整控制,千斤顶装配于反力座上,且直接与抄垫接触,进行直接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第一抄垫的两侧,单独增加第四千斤顶和第四反力座,此时,第四千斤顶在Z轴方向,直接作用于第一抄垫上,也可以实现Z轴的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光滑层,所述滑轨上铺设有所述光滑层。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滑动的效率,减少摩擦,提高调整准确度,故增加了光滑层,具体地,可以选用四氟板形成滑轨,其具有耐高温温度达250℃、耐低温温-196℃、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不粘附性等特点,能够为滑动提供光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为第三千斤顶,至少于X轴方向的滑轨的外侧,第三千斤顶形成限位空间,所述X轴方向的滑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本技术方案中,第三千斤顶位于外侧,进而升降中,滑轨等等于在限位空间内,不会被外界干扰,实现了对其的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三反力座,所述第三反力座位于桥梁结构与水平调节组件之间,且第三反力座靠近桥梁结构的中间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第三反力座,在升降中,其能够实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其设置在桥梁结构的中间,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的剖视图;
其中:
1、永久支座;100、调节组件;110、水平调节组件;111、第一千斤顶;112、第一反力座;113、第二千斤顶;114、第二反力座;115、第四千斤顶;116、第四反力座;120、垂直调节组件;121、升降组件;122、第三千斤顶;123、第三反力座;124、第四反力座;200、桥梁结构;300、滑动组件;310、滑轨;311、光滑层;320、辅助结构;321、第一抄垫;322、第二抄垫;323、第三抄垫;400、垫梁;500、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主要介绍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的核心结构。
参照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包括,
永久支座1,所述永久支座1用于桥梁结构200的支撑和承载,每一联桥梁结构下,至少对应一个永久支座1;
调节组件100,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构成水平调节组件110和垂直调节组件120,其分别沿所述永久支座1的外周设置,且调节组件100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永久支座1的最高点;
所述水平调节组件110包括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滑动组件300,所述滑动组件300中的滑轨310朝向所述永久支座方向1铺设,且与所述永久支座1相接;
还包括位于滑动组件300上的辅助结构320,所述辅助结构320位于桥梁结构200与滑轨310之间,且与桥梁结构200固定连接;
所述垂直调节组件120包括Y轴方向的升降组件121,所述升降组件121作用于桥梁结构200,带动桥梁结构200进行升降。
本实施例中,由于桥梁结构设置于永久支座上,故对于桥梁结构的调节,实际是通过对底部支撑位置和承载位置的调整,故本实施例中,创新的以永久支座为基点进行支撑和设置,进而实现了对于永久支座上方的桥梁结构的调整,无需多余的脚手架等结构,确保了施工安全,简化了流程。
本实施例中,至少在三个方向,进行了永久支座的相关调整,高度和水平面均能够得以调整,进而满足了在施工中对于桥梁支撑和承载等安装位置的调整,进而确保了桥梁的位置。具体地,能够满足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的调整、
本实施例中,增加辅助结构,进而不是直接推动桥梁结构,减少了滑动中,与桥梁结构的摩擦产生,保护了桥梁结构,减少了桥梁调整中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以水平调节组件为主进行介绍。
参照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组件110中,所述辅助结构320为抄垫结构,若干个抄垫对称设置与所述永久支座1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以抄垫结构为辅助结构,具体可以采用钢板抄垫等,其不仅能够进行桥梁装配中的底座高度调整,还可以进行对应的支撑点调整等,确保比较好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抄垫结构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抄垫321和Z轴方向的第二抄垫322,所述第一抄垫321的长度小于垂直调节组件120形成的工作宽度。
本实施例中,在不同方向单独设置抄垫,具体地,第一抄垫321位于两个第二抄垫322形成的空间内,其长度短于永久支座的宽度,留有一定的调整空间。而第二抄垫322的长度比垂直调节组件的宽度小,此时垂直调节组件在高度方向进行调整时,第二抄垫不动,此时由于高度方向的工作宽度较大,升降中,安全性比较高。
控制时,还包括作用于第一抄垫321的第一千斤顶111,所述第一千斤顶111远离所述永久支座1的方向设置第一反力座112,所述第一千斤顶111装配于所述第一反力座112上。
本实施例中,以千斤顶为动力,反力座进行反力的释放和接纳,确保了千斤顶的有效工作,而千斤顶此时推动第一抄垫,使得其在X轴方向沿滑轨运动,实现了对于X轴方向的调整。优选地,第一抄垫为两个,其能够夹持住桥梁结构,确保同步进行水平移动,此时第一千斤顶为两个,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位置,进行其整个的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抄垫32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抄垫321的数量,于水平方向,第二抄垫322形成与滑轨310垂直的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永久支座1上方的桥梁结构200。
本实施例中,第二抄垫的数量比较多,因为在水平方向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调整,此时,Z轴数量较多,且直接与永久支座相接触,直接控制,便于X轴时的运动以及高度控制时的稳定。
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第一抄垫321形成限位腔,所述第二抄垫322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本实施例中,X轴的两个抄垫又形成一个水平方向的限位,此时Z轴方向的抄垫又被限位在这个里面,进而水平方向上,抄垫之间互相限制限位,提高了准确性。多个方向控制时进行了互相关联,确保了稳定。
具体地,每个所述第二抄垫322的外侧,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千斤顶113和第二反力座114。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抄垫上,设置有千斤顶和反力座,进行了Z轴方向的运动和调整控制,千斤顶装配于反力座上,且直接与抄垫接触,进行直接的作用。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第一抄垫321的两侧,单独增加第四千斤顶115和第四反力座116,此时,第四千斤顶115在Z轴方向,直接作用于第一抄垫321上,也可以实现Z轴的调整。
为了实现很好地控制,还包括光滑层311,所述滑轨310上铺设有所述光滑层311。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滑动的效率,减少摩擦,提高调整准确度,故增加了光滑层,具体地,可以选用四氟板形成滑轨,其具有耐高温温度达250℃、耐低温温-196℃、耐腐蚀、耐气候、高润滑、不粘附性等特点,能够为滑动提供光滑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以垂直方向的调整以及设置为主进行介绍。
参照附图1-2所示,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为第三千斤顶122,至少于X轴方向的滑轨310的外侧,第三千斤顶122形成限位空间,所述X轴方向的滑轨310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本实施例中,第三千斤顶位于外侧,进而升降中,滑轨等等于在限位空间内,不会被外界干扰,实现了对其的保护。
进一步地,在第三千斤顶122的底部,设置有第四反力座124,用于第三千斤顶122工作过程中的反力承载。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反力座123,所述第三反力座123位于桥梁结构200与水平调节组件之间,且第三反力座123靠近桥梁结构200的中间设置。
本实施例中,增加第三反力座,在升降中,其能够实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其设置在桥梁结构的中间,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作为实施例2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辅助结构320选用抄垫,且抄垫位于垫梁400上,且靠近所述垫梁400的边缘设置。
本实施例中,承载结构设置于垫梁的边缘,此时垫梁可以作为既有建筑,实现了对于既有建筑的充分能保护,第一抄垫、第二抄垫和第三抄垫虽然位于不同的位置上,但是都是以既有的垫梁为基础进行装配,减少了基础的装配工序。
本实施例中,抄垫均沿永久支座设置,且通过结构之间的相接,进而使得承载能够沿着滑轨进一步延伸,与永久支座的相接,确保了整体性。具体地址,抄垫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垫梁的宽度方向一致,形成的是十字型的交叉结构,此时与同方向承载相比,避免了单一方向受力的影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以具体使用为主进行介绍。
参照附图1-2所示,本发明中,顶升滑移系统布置在主体墩柱顶部,即与永久支座1对应的柱墩上。该机构由千斤顶、反力座、桥梁永久支座、垫梁、抄垫、四氟板、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1)千斤顶
千斤顶是顶升滑移系统的执行机构,于X、Y、Z三个方向布置,在工作中推动抄垫将运动传递至桥梁永久支座,使桥梁在空间中的调整。工作中产生的反力,传递到千斤顶后侧的反力座。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所示,同一水平面上,XY的四个千斤顶平面设置,具体地,X轴方向,设置4个第一千斤顶112,每2个为一组进行调整,比如需要朝向左侧运动时,则两组千斤顶,位于桥梁结构左侧的千斤顶组,朝右移动,一组同步朝左,实现整体桥梁结构的左侧移动;而如果需要朝上运动时,则两组Z轴方向上的千斤顶,一个后退,一个前进,实现整体朝上移动。
本实施例中,每个方向的移动上,设置至少两组,一方面进行了整个桥梁结构的夹持,另一方面,两组同步工作,精度更高。
(2)反力座
反力座是千斤顶的承载结构,承载千斤顶在工作时的工作反力。反力座与垫梁相连接,将力传递至垫梁。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在三个方向上,分别设置第一反力座112、第二反力座114以及第四反力座124用于承受对应千斤顶工作时的反力,而在桥梁结构升降时,为了提高稳定,还增加了第三反力座,实现升降中桥梁结构重力的承载。
(3)桥梁永久支座
本实施例中,桥梁永久支座是顶升滑移系统与桥梁梁段相连接的结构,工作中利用支座自身的滑移量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桥梁结构固定于支座上,然后通过千斤顶作用于垫梁上的永久支座,进而带动桥梁结构进行移动。
(4)垫梁
垫梁是顶升滑移系统的承载结构,是顶升滑移系统的基体,所有工作载荷均最终传递至垫梁上,由垫梁将载荷传递至墩柱。
(5)抄垫
抄垫是顶升滑移系统的辅助结构,在工作中随着千斤顶的推动在四氟板上滑动,运动传递至支座。同时支撑梁段使其不倾覆,将部分梁段自身载荷传递至垫梁。
(6)四氟板
四氟板是顶升滑移系统的滑移结构,为抄垫提供滑动面。
(7)控制器
控制器是顶升滑移系统的核心,所有动作的协调,通过控制器进行。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选用PLC控制器,同时与三个千斤顶的控制组件连接,工作中,通过PLC控制器进行三个千斤顶的单独控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调整方法,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顶升滑移系统有效减少辅助结构的工程量。
(2)顶升滑移系统无需安装支架等,避免了高空作业、降低桥梁倾覆风险,保证施工安全。
(3)顶升滑移系统采用控制系统协同控制,快速、准确。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

Claims (10)

1.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永久支座,所述永久支座用于桥梁结构的支撑和承载,每一联桥梁结构下,至少对应一个永久支座;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至少包括构成水平调节组件和垂直调节组件,其分别沿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设置,且调节组件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永久支座的最高点;
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X轴方向和Z轴方向的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中的滑轨朝向所述永久支座方向铺设,且与所述永久支座相接;
还包括位于滑动组件上的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位于桥梁结构与滑轨之间,且与桥梁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垂直调节组件包括Y轴方向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作用于桥梁结构,带动桥梁结构进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中,所述辅助结构为抄垫结构,若干个抄垫对称设置与所述永久支座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抄垫结构包括X轴方向的第一抄垫和Z轴方向的第二抄垫,所述第一抄垫的长度小于垂直调节组件形成的工作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作用于第一抄垫的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远离所述永久支座的方向设置第一反力座,所述第一千斤顶装配于所述第一反力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抄垫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抄垫的数量,于水平方向,第二抄垫形成与滑轨垂直的夹持组件,用于夹持永久支座上方的桥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抄垫形成限位腔,所述第二抄垫位于所述限位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抄垫的外侧,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千斤顶和第二反力座。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之一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滑层,所述滑轨上铺设有所述光滑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调节组件为第三千斤顶,至少于X轴方向的滑轨的外侧,第三千斤顶形成限位空间,所述X轴方向的滑轨位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反力座,所述第三反力座位于桥梁结构与水平调节组件之间,且第三反力座靠近桥梁结构的中间设置。
CN202221593174.XU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Active CN217710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3174.XU CN217710349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93174.XU CN217710349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0349U true CN217710349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5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93174.XU Active CN217710349U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0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8268A (zh) 变截面钢箱梁顶推组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1772901U (zh) 一种空间异型钢箱拱肋安装装置
CN101885448A (zh) 电除尘器阳极板吊装工具及工艺
CN217710349U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顶升滑移系统
TWI747499B (zh) 橋樑用楔型推進裝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1472144U (zh) 可周转临时支座装置
CN208917714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t梁桥支座更换的顶升反力装置
WO2023236783A1 (zh) 一种并行框架式重力储能输运系统
CN211173157U (zh) 一种安装超高钢梁的托架
CN201825670U (zh) 用于发电机定子的起吊装置
CN201686373U (zh) 主机侧置式轿架机构
CN109761166B (zh) 一种智能升降机构
CN216739080U (zh) 一种轻轨轨道梁平移顶升装置
CN219793650U (zh) 一种顶推施工用反力装置
CN217896285U (zh) 一种用于特大缆索桥梁的索塔处顶升梁结构组件
CN211853347U (zh) 一种怀抱式机房主机安装结构
CN218712240U (zh) 一种预制盖梁安装自动调节支撑装置
CN218176121U (zh) 大跨度下凹型立体管桁架结构应力释放装置
CN220166681U (zh) 一种用于超宽墩移动模架装置
CN114572885B (zh) 一种高空多层吊挂钢结构逆作施工的方法
CN20520456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厢侧反绳装置
CN217378543U (zh) 一种盆式橡胶支座调平装置
CN213011451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安装的提升安装系统
CN219118814U (zh) 一种屋面次梁的安装工装
CN21746161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固定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