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1255U -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91255U CN217691255U CN202221245874.XU CN202221245874U CN217691255U CN 217691255 U CN217691255 U CN 217691255U CN 202221245874 U CN202221245874 U CN 202221245874U CN 217691255 U CN217691255 U CN 2176912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ece
- positioning groove
- pressing
- dog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其中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包括:基座,基座设置有用于放置外部电芯的定位凹槽;折角机构,设置于基座上,折角机构用于对外部电芯进行折角;抵压机构,设置在基座上,抵压机构设置有抵压端,抵压端能够靠近定位凹槽以使得抵压端与定位凹槽能够夹持外部电芯。定位凹槽的壁面与电芯相抵接,能够限制电芯在水平面上的移动方向,同时,抵压机构的抵压端靠近定位凹槽,抵压端与定位凹槽配合夹持电芯,使得电芯不能脱出凹槽,限制电芯竖直方向移动,折角机构对电芯上的封装层进行折角加工。以此,能够防止电芯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翻转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折角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电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外部的封装层进行折角加工,以令封装层紧密包裹电芯。现有技术中,对电芯进行折角加工,一般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完成,然而,手工的方式存在折角质量不稳定、产品一致性差、良品率低等问题。部分厂家通过折角设备对电芯进行折角加工,现有的折角设备在电芯两侧设置有定位块形成加工工位,然而,在折角加工时,电芯一般会受到来自多个方向的作用力,电芯容易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翻转,导致折角质量不稳定、折角失败,甚至损坏电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其能够可靠地固定电芯,防止电芯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翻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置有用于放置外部电芯的定位凹槽;折角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折角机构用于对外部电芯进行折角;抵压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抵压机构设置有抵压端,所述抵压端能够靠近所述定位凹槽以使得所述抵压端与所述定位凹槽能够夹持外部电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基座上的定位凹槽能够容纳防止电芯,定位凹槽的壁面与电芯相抵接,能够限制电芯在水平面上的移动方向,同时,抵压机构的抵压端靠近定位凹槽,抵压端与定位凹槽配合夹持电芯,使得电芯不能脱出凹槽,限制电芯竖直方向移动,在夹持固定电芯后,折角机构对电芯上的封装层进行折角加工。以此,抵压机构配合定位凹槽夹持电芯,能够防止电芯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翻转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折角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压机构包括第一支撑件、抵压驱动件以及抵压块,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抵压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抵压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抵压块连接,所述抵压块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上方,所述抵压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抵压块靠近所述定位凹槽,所述抵压块靠近所述定位凹槽的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折角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第一折角组件、第二折角组件以及第三折角组件,所述第一折角组件用于沿高度方向对外部电芯施力,所述第二折角组件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外部电芯施力,所述第三折角组件用于沿长度方向对外部电芯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角组件包括第二支撑件、上顶驱动件以及上顶推压块,所述基座设置有通口,所述通口与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相对应,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上顶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所述上顶推压块与所述上顶驱动件连接,所述上顶推压块位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下方,所述上顶驱动件能够驱使所述上顶推压块穿过所述通口靠近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折角组件包括左侧驱动件、左侧推压块、右侧驱动件以及右侧推压块,所述左侧驱动件与所述右侧驱动件均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左侧驱动件与所述左侧推压块连接以驱使所述左侧推压块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所述右侧驱动件与所述右侧推压块连接以驱使所述右侧推压块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推压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部,所述右侧推压块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部,所述第一斜面部与所述第二斜面部之间形成宽度沿远离所述定位凹槽方向逐渐减小的推压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顶推压块与所述第一斜面部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三斜面部,所述上顶推压块与所述第二斜面部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四斜面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侧推压块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右侧推压块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基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定位凹槽设置于所述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壁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壁面以及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壁面相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折角组件包括前顶驱动件以及前顶推压块,所述前顶驱动件设置与所述基座上,所述前顶驱动件与所述前顶推压块连接以驱使所述前顶推压块沿前后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加工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以及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封装层,所述电芯位于所述定位凹槽中,所述封装层部分伸出于所述定位凹槽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加工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芯放置于基座上的定位凹槽内,定位凹槽的壁面与电芯相抵接,能够限制电芯在水平面上的移动方向,同时,抵压机构的抵压端靠近定位凹槽,抵压端与定位凹槽配合夹持电芯,使得电芯不能脱出凹槽,限制电芯竖直方向移动,在夹持固定电芯时,电芯上的封装层部分伸出于定位凹槽的端部,折角机构对伸出于定位凹槽的封装层进行折角加工。以此,抵压机构配合定位凹槽夹持电芯,能够防止电芯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翻转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折角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正视方向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俯视方向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第二角度的立体图(抵压机构隐藏);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电芯未折角的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电芯折角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包括:基座100,基座100设置有用于放置外部电芯600的定位凹槽110;折角机构,设置于基座100上,折角机构用于对外部电芯600进行折角;抵压机构200,设置在基座100上,抵压机构200设置有抵压端201,抵压端201能够靠近定位凹槽110以使得抵压端201与定位凹槽110能够夹持外部电芯600。
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抵压机构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10、抵压驱动件220以及抵压块230,第一支撑件210设置于基座100上,抵压驱动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连接,抵压驱动件220的驱动端与抵压块230连接,抵压块230位于定位凹槽110的上方,抵压驱动件220能够驱使抵压块230靠近定位凹槽110。
通过抵压驱动件220与第一支撑件210连接,使得抵压驱动件220以及抵压块230位于定位凹槽110的上方,抵压驱动件220驱使抵压块230向下移动,抵压件与定位凹槽110配合能够夹持电芯600,以此,实现夹持电芯600的目的,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抵压块23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240。
缓冲件240能够缓冲向下移动对电芯600造成冲击,有利于保护电芯600,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缓冲件240可以是胶垫、硅胶等器件的实施方式。
在抵压块230设置有缓冲件240的实施例中,抵压端201即为缓冲件24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壁面。在抵压块230上没有设置缓冲件240的实施例中,抵压端201即为抵压块23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壁面。
参照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折角机构包括均设置于基座100上的第一折角组件300、第二折角组件400以及第三折角组件500,第一折角组件300用于沿高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第二折角组件400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第三折角组件500用于沿长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
第一折角组件300、第二折角组件400以及第三折角组件500分别沿高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对电芯600进行施力,以能够对电芯600上的封装层610完成折角加工,并且加工施力分工明确,有利于方便进行折角参数调整,令使用更加便捷。
参照图2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折角组件300包括第二支撑件310、上顶驱动件320以及上顶推压块330,基座100设置有通口120,通口120与定位凹槽110的端部相对应,第二支撑件310设置于基座100,上顶驱动件320与第二支撑件310连接,上顶推压块330与上顶驱动件320连接,上顶推压块330位于定位凹槽110的下方,上顶驱动件320能够驱使上顶推压块330穿过通口12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通过上顶驱动件320与第二支撑件310连接,使得上顶驱动件320与上顶推压块330位于定位凹槽110下方,上顶驱动件320驱使上顶推压块330向上移动,上顶推压块330的端部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以能够对电芯600的封装层610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令电芯600的封装层610上翻,完成折角加工的其中一个折弯步骤。
第一支撑件210与第二支撑件310可以是为同一物件,如支撑板,支撑板穿过通口120垂直于基座100设置。
参照图2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折角组件400包括左侧驱动件410、左侧推压块420、右侧驱动件430以及右侧推压块440,左侧驱动件410与右侧驱动件430均设置于基座100上,左侧驱动件410与左侧推压块420连接以驱使左侧推压块420沿宽度方向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右侧驱动件430与右侧推压块440连接以驱使右侧推压块440沿宽度方向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左侧驱动件410、右侧驱动件430分别驱使左侧推压块420、右侧推压块440沿宽度方向靠近电芯600,以对上翻折弯后的电芯600封装层610两侧进行折弯,形成折角。
参照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推压块4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部421,右侧推压块44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部441,第一斜面部421与第二斜面部441之间形成宽度沿远离定位凹槽110方向逐渐减小的推压空间。
通过左侧推压块420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部421、右侧推压块440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部441,使得左侧推压块420与右侧推压块440靠近定位凹槽110端部过程中,第一斜面部421、第二斜面部441之间形成推压空间,并且推压空间的宽度沿远离定位凹槽110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左侧推压块420、右侧推压块440先与电芯600封装层610远离定位凹槽110的端部接触,有利于更加稳定形成折角,防止形成褶皱,提高折角质量。
参照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顶推压块330与第一斜面部421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三斜面部331,上顶推压块330与第二斜面部441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四斜面部332。
上顶推压块330向上移动令电芯600的封装层610上翻后,维持不动以防止电芯600的封装层610复位,左侧推压块420与右侧推压块440靠近定位凹槽110,第一斜面部421、第二斜面部441分别与第三斜面部331、第四斜面部332配合,令电芯600的封装层610两侧形成折角,有利于进一步令形成的折角形状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一致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推压块420设置有第一导向槽422,右侧推压块440设置有第二导向槽442,基座100设置有凸起部130,定位凹槽110设置于凸起部130,凸起部130的壁面分别与第一导向槽422的壁面以及第二导向槽442的壁面相抵接。
左侧推压块420设置有第一导向槽422,右侧推压块440设置有第二导向槽442,第一导向槽422、第二导向槽442分别与凸起部130相抵接,有利于令左侧推压块420、右侧推压块44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时移动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折角的质量。
参照图4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折角组件500包括前顶驱动件510以及前顶推压块520,前顶驱动件510设置与基座100上,前顶驱动件510与前顶推压块520连接以驱使前顶推压块520沿前后方向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在左侧推压块420、右侧推压块440对电芯600的封装层610施力形成折角后,前顶驱动件510驱使前顶推压块520靠近定位凹槽110的端部,以令形成的折角与电芯600的端部相贴合进行定型,完成折角加工。
抵压驱动件220、上顶驱动件320、左侧驱动件410、右侧驱动件430以及前顶驱动件510可以是为气缸、丝杆电机等器件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芯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以及电芯600,电芯600包括封装层610,电芯600位于定位凹槽110中,封装层610部分伸出于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电芯600放置于基座100上的定位凹槽110内,定位凹槽110的壁面与电芯600相抵接,能够限制电芯600在水平面上的移动方向,同时,抵压机构200的抵压端201靠近定位凹槽110,抵压端201与定位凹槽110配合夹持电芯600,使得电芯600不能脱出凹槽,限制电芯600竖直方向移动,在夹持固定电芯600时,电芯600上的封装层610部分伸出于定位凹槽110的端部,折角机构对伸出于定位凹槽110的封装层610进行折角加工。以此,抵压机构200配合定位凹槽110夹持电芯600,能够防止电芯600在折角加工过程中出现偏移、翻转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折角加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0),所述基座(100)设置有用于放置外部电芯(600)的定位凹槽(110);
折角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折角机构用于对外部电芯(600)进行折角;
抵压机构(20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抵压机构(200)设置有抵压端(201),所述抵压端(201)能够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以使得所述抵压端(201)与所述定位凹槽(110)能够夹持外部电芯(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机构(200)包括第一支撑件(210)、抵压驱动件(220)以及抵压块(230),所述第一支撑件(21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抵压驱动件(220)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10)连接,所述抵压驱动件(220)的驱动端与所述抵压块(230)连接,所述抵压块(230)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10)的上方,所述抵压驱动件(220)能够驱使所述抵压块(230)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所述抵压块(230)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的壁面上设置有缓冲件(2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机构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的第一折角组件(300)、第二折角组件(400)以及第三折角组件(500),所述第一折角组件(300)用于沿高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所述第二折角组件(400)用于沿宽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所述第三折角组件(500)用于沿长度方向对外部电芯(600)施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角组件(300)包括第二支撑件(310)、上顶驱动件(320)以及上顶推压块(330),所述基座(100)设置有通口(120),所述通口(120)与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相对应,所述第二支撑件(31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所述上顶驱动件(32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10)连接,所述上顶推压块(330)与所述上顶驱动件(320)连接,所述上顶推压块(330)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10)的下方,所述上顶驱动件(320)能够驱使所述上顶推压块(330)穿过所述通口(120)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角组件(400)包括左侧驱动件(410)、左侧推压块(420)、右侧驱动件(430)以及右侧推压块(440),所述左侧驱动件(410)与所述右侧驱动件(430)均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左侧驱动件(410)与所述左侧推压块(420)连接以驱使所述左侧推压块(420)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所述右侧驱动件(430)与所述右侧推压块(440)连接以驱使所述右侧推压块(440)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推压块(420)的端部设置有第一斜面部(421),所述右侧推压块(440)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斜面部(441),所述第一斜面部(421)与所述第二斜面部(441)之间形成宽度沿远离所述定位凹槽(110)方向逐渐减小的推压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推压块(330)与所述第一斜面部(421)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三斜面部(331),所述上顶推压块(330)与所述第二斜面部(441)相对应的侧壁面上设置有第四斜面部(3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推压块(420)设置有第一导向槽(422),所述右侧推压块(440)设置有第二导向槽(442),所述基座(100)设置有凸起部(130),所述定位凹槽(110)设置于所述凸起部(130),所述凸起部(130)的壁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槽(422)的壁面以及所述第二导向槽(442)的壁面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角组件(500)包括前顶驱动件(510)以及前顶推压块(520),所述前顶驱动件(510)设置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前顶驱动件(510)与所述前顶推压块(520)连接以驱使所述前顶推压块(520)沿前后方向靠近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10.电芯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电芯折角装置以及电芯(600),所述电芯(600)包括封装层(610),所述电芯(600)位于所述定位凹槽(110)中,所述封装层(610)部分伸出于所述定位凹槽(110)的端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45874.XU CN217691255U (zh) | 2022-05-23 | 2022-05-23 |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245874.XU CN217691255U (zh) | 2022-05-23 | 2022-05-23 |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91255U true CN217691255U (zh) | 2022-10-28 |
Family
ID=83741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245874.XU Active CN217691255U (zh) | 2022-05-23 | 2022-05-23 |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91255U (zh) |
-
2022
- 2022-05-23 CN CN202221245874.XU patent/CN2176912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197011Y (zh) | 卡缘连接器组件 | |
CN20144051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7691255U (zh) | 一种电芯折角装置及电芯加工系统 | |
CN109314326A (zh) | 绝缘罩及带绝缘罩的端子台 | |
EP3181411B1 (en) | Automobile steering wheel | |
CN202363647U (zh) | 卡缘连接器组件 | |
CN216288564U (zh) | 一种合芯装置 | |
CN211789904U (zh) | 一种稳定高密封汽车线束连接器 | |
CN209773258U (zh) | 一种便于取件的汽车安全气囊支架铆接工装 | |
CN216851217U (zh) | 一种安装方便的滑盖式线槽 | |
CN210414196U (zh) | 车身部件定位装置 | |
CN215643860U (zh) | 一种线束生产用压接机 | |
CN115425271B (zh) | 一种方形电芯保护架装配装置及装配方法 | |
CN201038018Y (zh) | 一种铝壳体电解电容的绝缘装置 | |
CN213181683U (zh) | 一种用于端钮盒的接线端子 | |
CN201639021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0744424U (zh) | 一种生产汽车线束用的半自动端子机 | |
CN212469509U (zh) | 路由器壳体位置孔铆压定位模具 | |
CN219843164U (zh) | 过流簧片及电子水泵 | |
CN220341597U (zh) | 一种储能接线端子连接器装置 | |
CN201773986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10414197U (zh) | 工装夹具装置 | |
CN214541756U (zh) | 复合绝缘子压接机工装 | |
CN219985834U (zh) | 一种顶封折极耳机构 | |
CN217667622U (zh) | 一种水泡座安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