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14197U - 工装夹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装夹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414197U CN210414197U CN201920328339.2U CN201920328339U CN210414197U CN 210414197 U CN210414197 U CN 210414197U CN 201920328339 U CN201920328339 U CN 201920328339U CN 210414197 U CN210414197 U CN 2104141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fixture
- connecting rod
- vertical supporting
- frock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装夹具装置,用于汽车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包括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和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包括立式支撑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夹具夹紧组件和第一插头组件,所述工装夹具能够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通过夹具夹紧组件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组件适配连接的第二插头组件。不同车型的工装夹具部分共用,部分专用,工装夹具切换时,仅将专用部分切换,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占用切换时间大大缩短,降低对生产线产能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汽车生产线的产能和节拍要求越来越高,在项目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合理地平衡产能和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车型需要在同一生产线生产时,就需要考虑同一工位的工装夹具的切换问题。目前常用的工装夹具切换方式均采用工装夹具整体进行切换,这样不仅人工劳动强度大,而且占用切换时间长,对生产线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工装夹具装置,其中,不同车型的工装夹具部分共用,部分专用,工装夹具切换时,仅将专用部分切换,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占用切换时间大大缩短,降低对生产线产能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装夹具装置,包括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和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包括立式支撑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夹具夹紧组件和第一插头组件,所述工装夹具能够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通过夹具夹紧组件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组件适配连接的第二插头组件。
优选的,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块顶部设有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块底部设有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竖向设置,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适配连接的销孔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于所述定位销的对侧设有销孔压紧组件。
优选的,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块,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工装夹具包括两套,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配合使用的触发部件。
优选的,所述夹具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部件和压臂,所述压臂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压臂摆动以工装夹具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
优选的,所述夹具夹紧组件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和第三铰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交接位置与安装座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铰接位置与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三铰接位置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于第四铰接位置与压臂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一连杆摆动并使第一交接位置、第三铰接位置、第四铰接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立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框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工装夹具装置分为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和工装夹具,主要用于对车身部件进行定位、夹紧,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置不变,工装夹具为不同车型的独立工装,工装夹具固定机构用于将工装夹具定位、夹紧,防止其位置发生变动。即不同车型的工装夹具部分共用,部分专用,工装夹具切换时,仅将专用部分切换,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占用切换时间大大缩短,降低对生产线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工装夹具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工装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装夹具装置,包括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和工装夹具2,即工装夹具装置分为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和工装夹具2,主要用于对车身部件进行定位、夹紧,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位置不变,工装夹具2为不同车型的独立工装,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用于将工装夹具2定位、夹紧,防止其位置发生变动。其中,工装夹具2包括夹具座21,夹具座21上设有气动夹紧装置22。其中,所述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包括立式支撑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11、夹具夹紧组件12和第一插头组件13,所述工装夹具2能够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11上,并通过夹具夹紧组件12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所述工装夹具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组件13适配连接的第二插头组件23,工装夹具2装配在立式支撑组件上后,第一插头组件13与第二插头组件23连接,实现工装夹具2上气动夹紧装置22等部件的气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不同车型的工装夹具2部分共用,部分专用,工装夹具2切换时,仅将专用部分切换,这样不仅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而且占用切换时间大大缩短,降低对生产线产能的影响。
承载组件11作为工装夹具2主要的重力承载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承载组件11包括若干滚动体。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11包括第一导向块14,所述工装夹具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14配合的第二导向块24。参见图1、图2,所述第一导向块14顶部设有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块24底部设有导向槽,导向凸起和导向槽的截面形状呈V形、折线形或波浪形等,导向槽与导向凸起配合,提高工装夹具2在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稳定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定位销15,所述定位销15竖向设置,所述工装夹具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15适配连接的销孔组件25,工装夹具2安装到工装夹具固定机构1之上时,定位销15与销孔组件25配合,实现精确定位。同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于所述定位销15的对侧设有销孔压紧组件16,销孔压紧组件16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和压块,第二驱动部件可采用气缸、电机等,销孔压紧组件16可将销孔组件25压入定位销15,并避免其分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块17,所述工装夹具2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7配合的第二限位块26,夹具夹紧组件12将工装夹具2夹紧在立式支撑组件侧方时,第一限位块17与第二限位块26接触配合提供稳定支撑,其中,第一限位块17与第二限位块26的高度可通过垫片调节。
在某些实施例中,工装夹具2在立式支撑组件上单侧设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工装夹具2包括两套,两套工装夹具2对称设置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两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于定位销15的旁侧设有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18,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18由多个传感器及安装板组成,所述工装夹具2上设有与所述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18配合使用的触发部件27,用于识别工装夹具2的车型信息。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夹具夹紧组件12包括安装座19、第一驱动部件110和压臂111,所述压臂111铰接在所述安装座19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10能够驱动压臂111摆动以工装夹具2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
进一步的,参见图1,所述夹具夹紧组件12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112和第二连杆113,所述第一连杆112具有第一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和第三铰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杆112的第一交接位置与安装座19铰接,第一连杆112的第二铰接位置与第一驱动部件110的输出端铰接,第二连杆113的一端与第一连杆112的第三铰接位置铰接,第二连杆113的另一端于第四铰接位置与压臂111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110能够驱动第一连杆112摆动并使第一交接位置、第三铰接位置、第四铰接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此时,连杆组件能够实现自锁功能,第一驱动部件110可不再施加作用力,夹具夹紧组件12依然能够保持夹紧状态。以上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件110可采用电机或气缸。
在某些实施例中,立式支撑组件可采用支撑板、支撑框架等,优选的,所述立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柱114、第二立柱115和横梁116,所述第一立柱114和第二立柱115通过横梁116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和工装夹具,所述工装夹具固定机构包括立式支撑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承载组件、夹具夹紧组件和第一插头组件,所述工装夹具能够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上,并通过夹具夹紧组件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头组件适配连接的第二插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第一导向块,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块配合的第二导向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块顶部设有导向凸起,所述第二导向块底部设有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竖向设置,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适配连接的销孔组件,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于所述定位销的对侧设有销孔压紧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块,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夹具包括两套,两套工装夹具对称设置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支撑组件上设有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所述工装夹具上设有与所述车型识别传感器组件配合使用的触发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一驱动部件和压臂,所述压臂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压臂摆动以工装夹具夹紧在所述立式支撑组件的侧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夹紧组件还包括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和第三铰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交接位置与安装座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铰接位置与第一驱动部件的输出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的第三铰接位置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于第四铰接位置与压臂铰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能够驱动第一连杆摆动并使第一交接位置、第三铰接位置、第四铰接位置位于同一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通过横梁连接形成框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8339.2U CN210414197U (zh) | 2019-03-13 | 2019-03-13 | 工装夹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28339.2U CN210414197U (zh) | 2019-03-13 | 2019-03-13 | 工装夹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414197U true CN210414197U (zh) | 2020-04-28 |
Family
ID=70360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28339.2U Active CN210414197U (zh) | 2019-03-13 | 2019-03-13 | 工装夹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414197U (zh) |
-
2019
- 2019-03-13 CN CN201920328339.2U patent/CN2104141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62146U (zh) | 一种汽车焊接夹具 | |
CN109877493B (zh) | 多车型工装夹具切换系统 | |
CN101244504A (zh) | 焊接生产线定位夹紧机构 | |
CN210414196U (zh) | 车身部件定位装置 | |
CN210414197U (zh) | 工装夹具装置 | |
CN210677434U (zh) | 多车型工装夹具切换系统 | |
CN215699208U (zh) | 汽车轮罩总成焊接夹具 | |
CN209157529U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焊接工装及其定位结构 | |
CN219484792U (zh) | 顶盖压装机 | |
CN217617146U (zh)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片定位盘 | |
CN110587204A (zh) | T型板拼装、焊接一体定位工装 | |
CN215467485U (zh) | 一种新型冲压模具 | |
CN216289432U (zh) | 一种端子机的定位装置 | |
CN218940284U (zh) | 一种新型插脚连接装置 | |
CN222629468U (zh) | 快速平移切换机构 | |
CN222520363U (zh) | 汽车轮罩总成焊接夹具 | |
CN219236201U (zh) | 一种热压装置 | |
CN220592102U (zh) | 一种快速焊接辅助工装 | |
CN210524902U (zh) | 一种差速器壳体加工夹具 | |
CN213196330U (zh) | 一种后排座椅悬挂焊接定位结构 | |
CN221455683U (zh) | 一种电池包上盖支撑座装夹机构 | |
CN210879356U (zh) | 一种汽车内饰件的加工夹具 | |
CN218995458U (zh) | 用于电抗器电气检测的夹紧工装 | |
CN220330660U (zh) | 一种发动机减震支架的加工治具 | |
CN218427958U (zh) | 一种翻转式卡接定位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