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7734U -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7734U
CN217677734U CN202220365373.9U CN202220365373U CN217677734U CN 217677734 U CN217677734 U CN 217677734U CN 202220365373 U CN202220365373 U CN 202220365373U CN 217677734 U CN217677734 U CN 217677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n
control mechanism
vertical cylinder
horizontal
ver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53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月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Wuzhong District Heli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Wuzhong District Heli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Wuzhong District Heli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Wuzhong District Heli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53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7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7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7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包括:锡液控制模组和产品控制模组;锡液控制模组包括:锡液承载机构、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锡液承载机构上设有浸锡区域,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分别位于锡液承载机构两侧,且垂直控制机构靠近浸锡区域的一端与锡液承载机构连接,水平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浸锡区域上方设置;产品控制模组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设在旋转控制机构上的产品位移控制机构;旋转控制机构靠近锡液承载机构且避让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设置,产品位移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浸锡区域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自动化的对产品完成浸锡操作,且能够将锡液均匀的涂覆在产品表面,安全系数和产品浸锡处理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浸锡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产品浸锡的工序,均通过人工操作,而由于浸锡过程中,锡炉温度过高,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人工操作过程中,无法使锡液均匀涂覆于产品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是:现有技术中,对于产品浸锡的人工操作工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且无法使锡液均匀涂覆于产品表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包括:
锡液控制模组和产品控制模组;
所述锡液控制模组包括:锡液承载机构、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上设有浸锡区域,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两侧,且所述垂直控制机构靠近所述浸锡区域的一端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连接,所述水平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上方设置;
所述产品控制模组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旋转控制机构上的产品位移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靠近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且避让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设置,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
所述垂直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旋转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做旋转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仓和第二承载仓;
所述第一承载仓和所述第二承载仓的顶部均为开口设计,所述第一承载仓顶部开口与所述第二承载仓顶部开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前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仓内部连通的滑动口;
所述第二承载仓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内对应所述滑动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承载仓的规格与所述滑动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的顶部开口为所述浸锡区域。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气缸、第一滑轨模块和第一浸锡斗;
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竖直朝上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承载仓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浸锡斗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第一浸锡斗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模块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设置,且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模块联动;
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浸锡斗在竖直方向上位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滑轨模块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第一滑轨以及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在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位置,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水平件和L形件;所述水平件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件首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水平件末端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所述L形件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一段连接在所述水平件末端,所述第一浸锡斗连接在所述L形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一段上。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水平气缸、第一刮锡片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第二竖直气缸;
所述第二竖直气缸相对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另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气缸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刮锡片平行于所述水平件且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避让所述第一浸锡斗的位置,所述第一刮锡片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的活动端连接;
所述第二竖直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水平气缸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刮锡片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支撑件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第三竖直气缸;
所述第三竖直气缸竖直朝上设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仓后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的活动端上,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连接座;
所述第三竖直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座做旋转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包括:产品载具、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的第二水平气缸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的第四竖直气缸;
所述第二水平气缸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且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动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
所述第四竖直气缸竖直朝下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的活动端,所述产品载具水平安装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的活动端;
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用于带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所述第四竖直气缸用于带动所述产品载具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浸锡斗顶部开设有浸锡槽,所述产品载具底部设有与所述浸锡槽相匹配的产品安装区域。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还包括:温度感应棒和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二支撑件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件顶部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
所述温度感应棒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温度感应棒的首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温度感应棒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承载仓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承载仓内设有锡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自动化的对产品完成浸锡操作,且能够将锡液均匀的涂覆在产品表面,不需要人工操作,安全系数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浸锡处理效率,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垂直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控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产品控制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视角的所述产品控制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01、第一承载仓;102、第二承载仓;201、第一竖直气缸;202、第一滑轨模块;203、第一浸锡斗;204、水平件;205、L形件;301、第一水平气缸;302、第一刮锡片;303、第二竖直气缸;401、第一步进电机;402、第一支撑件;403、第三竖直气缸;404、连接座;501、产品载具;502、第二水平气缸;503、第四竖直气缸;601、第二支撑件;602、温度感应棒;701、大型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包括:锡液控制模组和产品控制模组;
具体的,所述锡液控制模组包括:锡液承载机构、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上设有浸锡区域,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两侧,且所述垂直控制机构靠近所述浸锡区域的一端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连接,所述水平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上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锡液承载机构、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相配合完成产品的浸锡和刮锡动作;
具体的,所述产品控制模组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旋转控制机构上的产品位移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靠近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且避让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设置,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所述垂直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旋转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做旋转动作;在本实施例中,产品控制模组完成产品的上料、运输及下料动作;
具体的,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仓101和第二承载仓102;
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和所述第二承载仓102的顶部均为开口设计,所述第一承载仓101顶部开口与所述第二承载仓102顶部开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前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内部连通的滑动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仓101为锡炉,用于给锡液加热;第二承载仓102内放置锡液;所述第二承载仓102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内对应所述滑动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承载仓102的规格与所述滑动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顶部开口为所述浸锡区域;如图1所示,第二承载仓102可以通过滑动口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进而便于操作人员对锡液更换。
具体的,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气缸201、第一滑轨模块202和第一浸锡斗203;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竖直朝上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承载仓101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浸锡斗203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第一浸锡斗203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设置,且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联动;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浸锡斗203在竖直方向上位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竖直气缸201带动第一浸锡斗203进入第二承载仓102中舀取锡液,后续通过各个机构配合使产品置入第一浸锡斗203舀取的锡液中完成浸锡;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气缸机构均可配合一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第一滑轨模块202用于稳定第一竖直气缸201的运动进程,一方面用于作为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缓冲件,另一方面提高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稳定性,限制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轨迹。
具体的,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一滑轨以及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在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位置,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轨有两条,进一步提高了第一竖直气缸201的运动稳定性;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水平件204和L形件205;所述水平件204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件204首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水平件204末端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所述L形件205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一段连接在所述水平件204末端,所述第一浸锡斗203连接在所述L形件205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一段上;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件204和L形件205的设计均用于避让第一承载仓101;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件204和L形件205均采用耐热材质;在本实施例的附图中,如图2所示,水平件204通过一大型支撑件701与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连接,进而提高稳定性,同时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也通过该大型支撑件701与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连接;
具体的,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水平气缸301、第一刮锡片302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二竖直气缸303;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相对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另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刮锡片302平行于所述水平件204且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避让所述第一浸锡斗203的位置,所述第一刮锡片302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的活动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刮锡片30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第一水平气缸301可以带动第一刮锡片302刮去第二承载仓102内锡液的氧化层,提高锡液的有效性;对应的,第一刮锡片302通常低于第一浸锡斗203即靠近第二承载仓102内锡液上表面设置,第二竖直气缸303即控制第一刮锡片302在竖直方向上位移进而随时靠近第二承载仓102内锡液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401、第一支撑件402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三竖直气缸403;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竖直朝上设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后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02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的活动端上,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连接座404;通过第一步进电机401进行旋转输出控制;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02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座404做旋转动作;通过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控制连接座404高度进而控制产品对于第二承载仓102内锡液之间的间隔。
具体的,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包括:产品载具501、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的第二水平气缸502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四竖直气缸503;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安装在所述连接座404上,且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的活动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竖直朝下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的活动端,所述产品载具501水平安装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的活动端;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用于带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用于带动所述产品载具50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第一浸锡斗203顶部开设有浸锡槽,所述产品载具501底部设有与所述浸锡槽相匹配的产品安装区域;对应的,产品安装在产品安装区域上,第二水平气缸502和第三竖直气缸403配合产品的上下料且不会与其他机构产生干涉;第四竖直气缸503属于微调,进而控制产品安装区域上产品对于第一浸锡斗203上浸锡槽的对位浸锡;对应的,第一浸锡斗203上浸锡槽用于舀取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
具体的,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还包括:温度感应棒602和第二支撑件601;
所述第二支撑件601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件601顶部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的首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件601上,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承载仓102内;故对应的,所述第二承载仓102内设有锡液,温度感应棒602用于检测第二承载仓102内锡液的温度,进而提示操作人员控制锡炉,即第一承载仓101对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加热。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
常规状态下,产品载具501由第一步进电机401控制在远离第二承载仓102的位置,当需要有产品浸锡时,将产品安装在产品载具501的产品安装区域上,通过第一步进电机401进行水平方向的旋转,使产品载具501旋转至浸锡区域上方,此时通过第二水平气缸502、第三竖直气缸403和第四竖直气缸503之间的配合,使产品载具501与浸锡区域上方的第一浸锡斗203对位;常规状态下,第一浸锡斗203位于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上方,之后通过第一竖直气缸201带动第一浸锡斗203下降通过其浸锡槽舀取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并在舀取锡液后上升,通过第一竖直气缸201带动第一浸锡斗203上升,进而使第一浸锡斗203浸锡槽中的锡液慢慢向上没住产品安装区域上的产品,等待片刻,完成产品的浸锡动作;
完成浸锡动作后,通过第一步进电机401输出旋转,进而控制产品载具501再次旋转至远离第二承载仓102的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产品载具501上安装的产品取出,结束当前产品的浸锡;对应的,第一水平气缸301可以在本装置的工控主机控制下,在将要进行上述浸锡动作之前,即在通过第一竖直气缸201带动第一浸锡斗203下降舀取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之前,带动所述第一刮锡片30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进而刮去第二承载仓102内的锡液表面的氧化层,进而完成锡液的有效处理,保证浸锡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锡液控制模组和产品控制模组;
所述锡液控制模组包括:锡液承载机构、垂直控制机构和水平控制机构;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上设有浸锡区域,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两侧,且所述垂直控制机构靠近所述浸锡区域的一端与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连接,所述水平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上方设置;
所述产品控制模组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和设在所述旋转控制机构上的产品位移控制机构;所述旋转控制机构靠近所述锡液承载机构且避让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和所述水平控制机构设置,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一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
所述垂直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所述旋转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做旋转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锡液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承载仓(101)和第二承载仓(102);
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和所述第二承载仓(102)的顶部均为开口设计,所述第一承载仓(101)顶部开口与所述第二承载仓(102)顶部开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前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内部连通的滑动口;
所述第二承载仓(102)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内对应所述滑动口的位置,且所述第二承载仓(102)的规格与所述滑动口的规格相匹配,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顶部开口为所述浸锡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竖直气缸(201)、第一滑轨模块(202)和第一浸锡斗(203);
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竖直朝上设在靠近所述第一承载仓(101)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浸锡斗(203)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第一浸锡斗(203)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设置,且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联动;
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浸锡斗(203)在竖直方向上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轨模块(202)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一滑轨以及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设在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位置,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还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水平件(204)和L形件(205);所述水平件(204)水平设置,且所述水平件(204)首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水平件(204)末端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所述L形件(205)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一段连接在所述水平件(204)末端,所述第一浸锡斗(203)连接在所述L形件(205)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一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水平气缸(301)、第一刮锡片(302)以及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二竖直气缸(303);
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相对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另一侧;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的活动端;所述第一刮锡片(302)平行于所述水平件(204)且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避让所述第一浸锡斗(203)的位置,所述第一刮锡片(302)一侧通过避让所述第一承载仓(101)的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的活动端连接;
所述第二竖直气缸(30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刮锡片(30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401)、第一支撑件(402)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三竖直气缸(403);
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竖直朝上设在对应所述第一承载仓(101)后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402)竖直朝上设在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的活动端上,且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的输出端上传动连接有连接座(404);
所述第三竖直气缸(403)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支撑件(402)在竖直方向上位移;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01)用于带动所述连接座(404)做旋转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品位移控制机构包括:产品载具(501)、平行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301)的第二水平气缸(502)和平行于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的第四竖直气缸(503);
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安装在所述连接座(404)上,且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的活动端对应所述浸锡区域设置;
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竖直朝下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的活动端,所述产品载具(501)水平安装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的活动端;
所述第二水平气缸(502)用于带动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在水平方向上位移;所述第四竖直气缸(503)用于带动所述产品载具(501)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浸锡斗(203)顶部开设有浸锡槽,所述产品载具(501)底部设有与所述浸锡槽相匹配的产品安装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锡液承载机构还包括:温度感应棒(602)和第二支撑件(601);
所述第二支撑件(601)靠近所述第一竖直气缸(201)设在所述第一承载仓(101)一侧,且所述第二支撑件(601)顶部延伸至所述浸锡区域上方;
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竖直设在所述浸锡区域上方,且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的首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件(601)上,所述温度感应棒(602)的末端延伸至所述第二承载仓(10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仓(102)内设有锡液。
CN202220365373.9U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Active CN217677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5373.9U CN217677734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5373.9U CN217677734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7734U true CN217677734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3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5373.9U Active CN217677734U (zh) 2022-02-23 2022-02-23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7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79727U (zh) 一种水平式石墨舟烘干炉上下料设备
CN111807082A (zh) 一种装载码料机头
CN217677734U (zh) 一种自动化高效浸锡处理设备
KR920000024B1 (ko) 사출성형기에 사용되는 금형교환장치
CN110923601B (zh) 加锌装置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117162320A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生产用熔融装置
CN105345203B (zh) 一种以喷锡方式上锡的线缆上锡机
CN215923653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料盘上料机
CN215626461U (zh) 一种用于炒锅的送料系统
CN113909449B (zh) 一种锌铝合金配汤装置
CN211419374U (zh) 锌锭吊运机构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213538143U (zh) 一种螺母加工用自动化电镀设备
CN110952055B (zh) 锌锭吊运机构及自动加锌锭系统
CN212221721U (zh) 自动化双向料盘升降台
CN217997284U (zh) 一种电渣重熔炉加渣装置
CN215033631U (zh) 一种金属3d打印机加料装置
CN110773390A (zh) 一种涂覆机的料框自动进出装置
CN219278858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608978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涂锡铜带的涂料设备的自动加料装置
CN219546627U (zh) 一种自动化装卸车系统
CN215755081U (zh) 一种自动送卷物料的设备
CN214180065U (zh) 投料装置及烹饪机
CN220116187U (zh) 一种物料提升装置
CN216932370U (zh) 应用于厨房的一体式工作台
CN220131119U (zh) 内篮称重转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