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72511U -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72511U
CN217672511U CN202221718614.XU CN202221718614U CN217672511U CN 217672511 U CN217672511 U CN 217672511U CN 202221718614 U CN202221718614 U CN 202221718614U CN 217672511 U CN217672511 U CN 217672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frame
collateral branch
crossbeam
side support
spli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86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蓉
吴伟
王志强
田成
余成曦
王盼
黄大权
董新
肖卫国
毛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yun Zhongna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yun Zhongn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yun Zhongna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yun Zhongna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86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72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72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72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包括横梁和多个侧支架,横梁和侧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横梁整体呈弧线结构,侧支架焊接于横梁的一侧,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日字型,所述横梁的横截面的日字型上有缺口结构,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支架一、侧支架二以及侧支架三,侧支架二位于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中间,横梁在焊接处与侧支架二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正面设置有正面缺口结构,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的侧面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梁和侧支架既能满足客户性能要求,又能节省材料和工序成本,解决拉弯成型难度大工艺问题;通过横梁和侧支架分体结构,优化截型,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原材料成本;拉弯工艺难度降低。

Description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碰撞ECER42要求,现有铝制防撞梁横梁设计在横梁Z向宽度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加宽横梁法兰边尺寸应对。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横梁为一体化结构,横梁截型宽度较宽,原材料消耗大,成本高。同时,一体化的横梁截型结构往往不对称,拉弯工艺难度大,零件尺寸精度差。拉弯后还需要对法兰边多余的部分进行铣削加工或冲压切边加工,工序成本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包括横梁和多个侧支架,横梁和侧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横梁整体呈弧线结构,侧支架焊接于横梁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横截面为日字型。
优选的,所述横梁的横截面的日字型上有缺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支架一、侧支架二以及侧支架三,侧支架二位于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中间,横梁在焊接处与侧支架二焊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正面设置有正面缺口结构,侧支架一和侧支架三的侧面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侧支架二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没有设置正面缺口结构。
优选的,所述横梁由铝材料制备而成。
优选的,所述侧支架由铝材料制备而成。
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横梁和侧支架既能满足客户性能要求,又能节省材料和工序成本,解决拉弯成型难度大工艺问题;通过横梁和侧支架分体结构,通过焊接方式将横梁与侧支架连接;优化截型,减少材料消耗,降低原材料成本;拉弯工艺难度降低,常规拉弯即可满足尺寸要求;通过取消法兰边多余部分的铣削或冲压工序,总成焊接时一并将横梁和侧支架焊接,减少工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横梁分体结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横梁分体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横梁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撞横梁分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本防撞横梁分体结构附图的标注,通过附图说明和对应的标注,可以清楚地理解本产品。
图中:1、横梁;11、缺口结构;2、侧支架一;3、侧支架二;4、侧支架三;5、焊接处;21、正面缺口结构;22、侧面缺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包括横梁1和多个侧支架,横梁1和侧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横梁1整体呈弧线结构,横梁1的横截面为日字型,侧支架焊接于横梁1的一侧。
侧支架包括侧支架一2、侧支架二3以及侧支架三4,侧支架二3位于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中间,横梁1在焊接处5与侧支架二3焊接在一起。
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正面设置有正面缺口结构21,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的侧面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22。正面缺口结构21和侧面缺口结构22的缺口结构能够减少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用料,减轻车体的重量。
侧支架二3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22,没有设置正面缺口结构2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侧支架二3的同时保持侧支架二3的强度和稳固性,侧支架二3位于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中间,侧支架二3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22,没有设置正面缺口结构21能够增强防撞横梁分体结构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所述横梁1由铝材料制备而成,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6系铝棒使用2000吨压机挤压,之后将挤压后的6系铝棒进行锯切切断及拉弯切角、铣孔工序。
所述侧支架由铝材料制备而成,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6系铝棒使用2000吨压机挤压,之后将挤压后的6系铝棒进行锯切切断及铣床铣削让位缺口。
焊接工艺使用MIG焊接,将横梁1和支架相焊接,焊接参数为送丝速度:2000/1300±100cm/min;保护气流量:15-25L/min。
实施例2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横梁1的横截面的日字型上有缺口结构11,缺口结构11能够减少横梁1用料,减轻车体的重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和多个侧支架,横梁(1)和侧支架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横梁(1)整体呈弧线结构,侧支架焊接于横梁(1)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横截面为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横截面的日字型上有缺口结构(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包括侧支架一(2)、侧支架二(3)以及侧支架三(4),侧支架二(3)位于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中间,横梁(1)在焊接处(5)与侧支架二(3)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正面设置有正面缺口结构(21),侧支架一(2)和侧支架三(4)的侧面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2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二(3)设置有侧面缺口结构(22),没有设置正面缺口结构(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由铝材料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撞横梁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架由铝材料制备而成。
CN202221718614.XU 2022-07-04 2022-07-04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Active CN217672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8614.XU CN217672511U (zh) 2022-07-04 2022-07-04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8614.XU CN217672511U (zh) 2022-07-04 2022-07-04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2511U true CN217672511U (zh) 2022-10-28

Family

ID=8371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8614.XU Active CN217672511U (zh) 2022-07-04 2022-07-04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2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54460A (zh) 车架的车顶前横梁及其形成方法
CN204383588U (zh) 车辆子组件
US9211858B2 (en) Beam with varied bending mo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50115666A1 (en) Header beam of a vehicle fram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CN210416557U (zh) 一种全铝合金司机室结构
CN109664849B (zh) 一种基于剪纸图案设计的碰撞吸能盒
KR101895886B1 (ko) 가변 롤 포밍 방법
CN217672511U (zh) 防撞横梁分体结构
CN201071063Y (zh) 汽车发动机前横梁及汽车
CN101209477A (zh) 一种梁类零件的端头的成型方法
JPH1177149A (ja) バンパー補強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6844866A (zh) 一种差异化车辆产品的平台化设计方法
CN1899757A (zh) 流线型机车司机室曲面加工工艺
CN214493088U (zh) 适用于燃料电池氢能汽车及电动车的全铝型材底盘副车架
CN209988015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安装后横梁总成
CN211809483U (zh) 一种镁合金前碰撞横梁
JP4526071B2 (ja) ハイルーフ仕様キャブのメタル構造
CN209550374U (zh) 车门腰部加强板成形工艺的模具
CN213676894U (zh) 一种车用防护横梁总成
CN204871192U (zh) 一种铝合金车架
CN115803233A (zh) 一种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及车辆
CN201061832Y (zh) 铣刀及其刀片
CN208616039U (zh) 一种汽车底盘后副车架的总成零部件
CN110588792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动车的框架式铝合金型材前端模块结构
CN213228868U (zh) 汽车分体式前悬挂横梁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