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29709U -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29709U
CN217629709U CN202221550223.1U CN202221550223U CN217629709U CN 217629709 U CN217629709 U CN 217629709U CN 202221550223 U CN202221550223 U CN 202221550223U CN 217629709 U CN217629709 U CN 217629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cage
cage body
river
m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02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意寒
黄邦右
李虎
李峰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oyang Oasi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oyang Oasi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oyang Oasi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oyang Oasis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02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29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29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29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该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坡脚防护结构,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坡面防护结构,所述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第二笼体并列连接而成,若干个所述第二笼体倾斜铺设于所述坡面,且倾斜角度匹配于所述坡面的坡度;其中,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坡面出现坍塌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一般要对坡面进行防护施工。相关技术中,河道坡面的防护大多采用混泥土结构、金属防护网等施工结构,此类施工结构具有诸多缺陷,例如,混泥土结构成本高、工期长;金属防护网整体结构强度差,很容易出现损坏。另外,相关技术的坡面施工结构,在倾斜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难度大,占用河道的面积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或部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
坡脚防护结构,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
坡面防护结构,所述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第二笼体并列连接而成,若干个所述第二笼体倾斜铺设于所述坡面,且倾斜角度匹配于所述坡面的坡度;其中,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由底板网片、第一隔板网片及第二隔板网片限定出;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网片沿着坡面的纵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网片沿着坡面的横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网片的侧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在施工前通过螺旋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网片的侧边,且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与多个所述底板网片连接为组合体,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在施工时组装于所述组合体;或,
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在施工时组装于所述底板网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笼体的多个所述底板网片在坡面的纵向上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在坡面的纵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一隔板网片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底板网片的连接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底板网片和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后组合成可折叠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可折叠结构展开后,形成多个依次相连的 T型结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匹配于所述坡面的坡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笼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笼体,所述第二笼体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笼体顶部的部位,所述第一笼体靠近底部的至少部分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埋入于所述坡脚处挖设的固定槽内;或,
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包括石料或土料,当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为土料时,所述第二笼体的内侧衬设有土工布,且顶部设有植生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坡顶防护结构,所述坡顶防护结构铺设于坡顶处,且与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坡顶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笼体,所述第三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第三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笼体、所述第二笼体及所述第三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顶盖网片;或,
所述第一笼体、所述第二笼体及所述第三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通过网体覆盖。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坡脚防护结构,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坡面防护结构,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第二笼体并列连接而成,若干个第二笼体倾斜铺设于坡面,且倾斜角度匹配于坡面的坡度;其中,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第一笼体和第二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本申请提供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一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底板网片与第一隔板网片的连接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与顶盖网片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中第一笼体、第二笼体积第三笼体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坡脚防护结构;200、坡面防护结构;300、坡顶防护结构;400、坡面;500、坡脚;600、河道;700、螺旋件;800、卡扣;110、第一笼体;210、第二笼体;310、第三笼体;211、底板网片;213、第二隔板网片;212、第一隔板网片;214、顶盖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坡面出现坍塌及水土流失等现象,一般要对坡面进行防护施工。相关技术中,河道坡面的防护大多采用混泥土结构、金属防护网等施工结构,此类施工结构具有诸多缺陷,例如,混泥土结构成本高、工期长;金属防护网整体结构强度差,很容易出现损坏。另外,相关技术的坡面施工结构,在倾斜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难度大,占用河道的面积较多。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包括坡脚防护结构100,坡脚防护结构100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500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110;坡面防护结构200,坡面防护结构200设于河道的坡面400,且与坡脚防护结构100固定相连,坡面防护结构200由若干个第二笼体210 并列连接而成,若干个第二笼体210倾斜铺设于坡面400,且倾斜角度匹配于坡面的坡角R;其中,第一笼体110和第二笼体210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第一笼体110和第二笼体210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填充空间内用于填装填充材料。由于若干个第二笼体210倾斜铺设于坡面 400,且第一笼体110和第二笼体210相连接,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施工更方便,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进行角度较大的坡面施工,节约了河道占地,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
本实施例的坡面防护结构200可以设置于河道600的至少一侧,坡脚防护结构100的第一笼体110沿着河道600的延伸方向(即河道水流方向) 铺设,并且固定安装于坡脚500处.
其中,第一笼体110的高度可以大于第二笼体210,即第一笼体110 的容纳空间的深度大于第二笼体210容纳空间的深度。多个第二笼体210 并列连接于靠近第一笼体110顶部的部位。
第一笼体110靠近底部的至少部分形成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埋入于坡脚处挖设的固定槽内。施工时,可以在河道的坡脚处预先挖设用于放置第一笼体110的安装槽,将第一笼体110的固定部埋入于安装槽内,进而使得第一笼体110在坡脚500处不会轻易产生移动,提升了第一笼体110的安装稳定性,也保证了坡脚500处不会有水土流失。
一些实施例中,坡脚处挖设好安装槽后,可以在安装槽内铺设土工布,再将第一笼体110放置于土工布上方。在安装坡面防护结构200之前,首先对河道的坡面进行整理,例如,使坡面保持平整,利于第二笼体210地稳定铺设。坡面整理完成后,可以在坡面铺设土工布,再将多个第二笼体 210铺设于土工布上方。
本实施例中,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包括石料或土料,当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为土料时,第二笼体210的内侧衬设有土工布,且顶部设有植生层,植生层可以是植生毯。
第二笼体210内的填充材料的粒径可以大于网片的网孔尺寸,也可以小于网孔的尺寸,当填充材料的粒径大于网孔的尺寸时,填充材料例如可以是石料,石料填装完成后,可以在开口处用网体覆盖,网体可以采用卡扣进行固定。当填充材料的粒径小于网孔的尺寸时,可以先在第二笼体210 的内侧衬设土工布,然后再填装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可以土料,土料填装完成后,可以在顶部覆盖植生毯,再用网体覆盖,并将网体通过卡扣固定,可以在网体的上面再覆盖一层土壤层,土壤层例如可以是5公分细土层,喷淋养护后,即可长出稠密的草坪。这样设置后,使得本申请实施例的河道坡面防护结构不仅施工方便、结构稳定性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而且能实现河道坡面的生态绿化。本申请实施例的坡面防护结构200便于在坡度较大(例如坡角大于45度)的坡面进行施工,施工时,可以将第二笼体210沿着倾斜的坡面铺设。多个第二笼体210沿着第一笼体110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且相互连接,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能覆盖于整个坡面 400,进而实现整个坡面的防护。
多个第二笼体210的下端抵接于第一笼体110并固定相连,由于第一笼体110固定于坡脚500处,因此,多个第二笼体210可以倾斜向下地支撑于第一笼体110的侧部,这样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能在坡面上保持稳定,坡脚防护结构100和坡面防护结构200形成整体结构,稳定性更好,能避免在水流的冲刷下出现结构失效或损坏,有效避免了坡面400及坡脚 500的水土流失。
本实施例的网片由沿不同方向延伸的金属网丝焊接而成,不同方向可以是纵横方向,金属网丝可以是镀锌钢丝,镀锌钢丝的上锌量≥40g/m2,网丝的丝径约为3.6±0.1mm,网孔的大小为80×80±5mm,网片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例如抗拉强度可以≥500n/mm。
图3是图1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一笼体110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3,第一笼体110中,多个网片可以组装成矩形的箱体,例如每个箱体可以由底部网片111、侧部网片112级隔板网片113组成。将多个矩形的箱体沿河道的延伸方向相连后,可以形成具有特定长度的第一笼体110,其中,第一笼体110在顶部形成用于填装填充材料的多个开口。
本实施例中,第一笼体110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衬设土工布 114,安装好坡脚的第一笼体110后,然后进行填装操作,其中,若第一笼体110内衬设有土工布114时,可以填装粒径小于网孔的填充物,例如就地取材的泥沙、砾土等;若第一笼体110内没有衬设土工布114时,可以填装粒径大于网孔的填充物,例如卵石、石料等,第一笼体110填装完成后,将填充物夯实,然后可以在第一笼体110的上方开口处安装顶盖网片214,使得填充物不会自第一笼体110内漏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笼体110、第二笼体210的开口处可不限于通过顶盖网片214覆盖,还可以通过聚酯石笼网覆盖。
本实施例中,第二笼体210的每个填充空间由底板网片211、第二隔板网片213及第一隔板网片212限定出;其中,底板网片211平铺于坡面,第二隔板网片213沿着坡面的横向设置,第一隔板网片212沿着坡面的纵向设置,第二隔板网片213和/或第一隔板网片212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于底板网片211的两个侧边,第二隔板网片213与底板网片211之间的连接件可以是螺旋件700,第一隔板网片212于底板网片211之间的连接件可以是卡扣。其中,螺旋件700包括若干依次相连的螺圈,相邻的网片在侧边处的网孔被至少部分数量的螺圈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螺旋件700也称为链接簧,螺旋件700由强度较高且具有预设尺寸丝径的金属丝制成,例如金属丝的丝径可以约为3mm。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隔板网片213在施工前通过螺旋件700连接于所述底板网片211的侧边,且每个第二笼体210的多个第二隔板网片213与多个底板网片211连接为组合体,第一隔板网片212在施工时组装于组合体;或,第一隔板网片212和/或第二隔板网片213在施工时组装于底板网片211。
本实施例中,多个底板网片211在坡面的纵向上(即坡底至坡顶的方向)依次通过螺旋件700连接,多个第二隔板网片213在坡面的纵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第二隔板网片213通过螺旋件700连接于相邻的底板网片 211的连接处,三者通过同一螺旋件700相连接,且能绕螺旋件700的轴心转动。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底板网片与第二隔板网片的连接意图;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和图5,第一笼体110由可折叠结构与第一隔板网片212组装而成,多个底板网片211和多个第二隔板网片213通过螺旋件相连后组合成可折叠结构,该可折叠结构为上述的组合体。可折叠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体积更小,便于包装及运输,施工时,将可折叠结构展开并平铺于坡面,施工更加便捷。
可折叠结构展开后,能形成多个依次相连的T型结构。例如,图4中的第一底板网片211a、第二底板网片211b及第二隔板网片213通过螺旋件700相连后组成T型结构。
可折叠结构展开后,可以在可折叠结构的两侧安装第一隔板网片212,以组成具有开口的第二笼体210。本实施例中,底板网片211和第二隔板网片213呈矩形;第一隔板网片212呈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匹配于坡面的坡角R设置。例如,当坡面的坡角R为45度或60度(但不限于于45度或60度)时,可以将第一隔板网片212的平行四边形的其中一个角度也设为45度或60度。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隔板网片212为平行四边形,因此,第一隔板网片212的不同方向的网丝倾斜相交,使得第一隔板网片212的网孔也呈平行四边形。
施工时,可以依次对多个第二笼体210在坡面进行铺设并组装,相邻的第二笼体210之间通过卡扣800、绑丝等连接部件相连,使得多个第二笼体210稳定地连接为一体。第二笼体210的每个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顶盖网片214。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第二笼体与顶盖网片的配合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图5、图6和图7,坡面的多个第二笼体210安装完成后,然后进行填装操作,若第二笼体210内衬设有土工布时,可以填装粒径小于网孔的填充物,例如就地取材的泥沙、砾土等;若第二笼体210内没有衬设土工布时,可以填装粒径大于网孔的填充物,例如卵石、石料等,第二笼体210填装完成后,将填充物夯实,然后可以在第二笼体210的上方安装顶盖网片214,顶盖网片214用卡扣800或捆扎丝固定于第二笼体210 的开口处,能将填充物进行覆盖,使得填充物不会自第二笼体210内漏出。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示出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中第一笼体110、第二笼体210积第三笼体310的配合示意图。
参见图8和图9,一些实施例中,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还包括坡顶防护结构300,坡顶防护结构300铺设于坡顶处,且与坡面防护结构200 的上端固定相连,坡顶防护结构3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笼体310,第三笼体310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第三笼体310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当坡脚防护结构100和坡面防护结构200安装完成后,可以在坡面的顶部安装坡顶施工结构,坡顶施工结构的第三笼体310的上方具有开口,可以将就地取材的填充物自开口填装于填充空间内,填充完成后,可以用连接于开口处的顶盖网片覆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开口处还可以通过一体式的网体覆盖,网体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或聚酯。
本实施例中,坡顶施工结构的第三笼体310可以沿水平铺设,铺设方向与第一笼体110相同,即第三笼体310和第一笼体110相平行,第三笼体310的网片与第二笼体210的网片之间通过螺旋件相连,使得第二笼体 210和第三笼体310能稳定结合。
本实施例中,坡脚防护结构100的第一笼体110、坡面防护结构200 的第二笼体210以及坡顶施工结构的第三笼体310能连接为整体结构,防护能力更强,不易受到损坏,施工更方便快捷,降低了施工成本,能够有效放置河道坡角、坡面及坡顶的水土流失。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Claims (10)

1.一种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脚防护结构,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河道坡脚处的至少一个第一笼体;
坡面防护结构,所述坡面防护结构设于河道的坡面,且与所述坡脚防护结构固定相连,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由若干个第二笼体并列连接而成,若干个所述第二笼体倾斜铺设于所述坡面,且倾斜角度匹配于所述坡面的坡度;其中,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第一笼体和所述第二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由底板网片、第一隔板网片及第二隔板网片限定出;
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网片沿着坡面的纵向设置,所述第二隔板网片沿着坡面的横向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网片的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在施工前通过螺旋件连接于所述底板网片的侧边,且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与多个所述底板网片连接为组合体,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在施工时组装于所述组合体;或,
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和/或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在施工时组装于所述底板网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笼体的多个所述底板网片在坡面的纵向上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在坡面的纵向上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底板网片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底板网片和多个所述第二隔板网片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后组合成可折叠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可折叠结构展开后,形成多个依次相连的T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板网片呈平行四边形,所述平行四边形的角度匹配于所述坡面的坡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笼体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笼体,所述第二笼体连接于靠近所述第一笼体顶部的部位,所述第一笼体靠近底部的至少部分形成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埋入于所述坡脚处挖设的固定槽内;或,
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包括石料或土料,当所述第二笼体内的填充材料为土料时,所述第二笼体的内侧衬设有土工布,且顶部设有植生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坡顶防护结构,所述坡顶防护结构铺设于坡顶处,且与所述坡面防护结构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坡顶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笼体,所述第三笼体由多个网片组装而成,所述第三笼体内形成有多个相间隔的填充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笼体、所述第二笼体及所述第三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连接有顶盖网片;或
所述第一笼体、所述第二笼体及所述第三笼体的每个所述填充空间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多个所述开口通过一体式的网体覆盖。
CN202221550223.1U 2022-06-21 2022-06-21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Active CN217629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0223.1U CN21762970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0223.1U CN21762970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29709U true CN217629709U (zh) 2022-10-21

Family

ID=83628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0223.1U Active CN21762970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29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97390B1 (en) Fine-grained fill reinfor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156587B2 (en) Reinforcing geotextile mat and embankment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2901959B2 (ja) 積層構造物
EP0889173A1 (en) Reinforcement frame for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building structures utilizing the same reinforcement frame
JPS62248713A (ja) 擁壁構造物の建設方法及び擁壁構造物
KR20180022214A (ko) 경량기포 혼합토와 드레인 벨트를 이용한 도로 구조물 시공 방법
WO2007046142A1 (ja) 擁壁盛土構造体
CN217629709U (zh)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JP2017179963A (ja) ジオグリッド・ハニカム擁壁
JP4871645B2 (ja) ドレーン構造およびドレーン構造の施工方法
KR20100047485A (ko) 분리 가능한 보강틀을 구비한 사면 보강용 보강구조
JP5868352B2 (ja) 法面に道路を敷設する方法
US11585079B2 (en) Method to enhance solids and liquids flow through a stormwater containment volume
CN217480088U (zh) 河道坡面防护施工结构
RU34945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репления откоса грунтов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RU2280124C1 (ru) Водопропускное сооружение в армогрунтовой обойме
WO199601713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vegetative growth on a slope face
JP6923282B2 (ja) 捨石構造物及びその築造方法
JP7051731B2 (ja) 補強盛土体の構築方法及び補強盛土の仮抑え部材
JP2007138564A (ja) ドレーン構造およびドレーン構造の施工方法
JP2006328720A (ja) 補強土擁壁
CN218813862U (zh) 装配式钢波纹板箱体挡土墙
US11555284B1 (en) Integrating articulated concrete blocks with gabion/reno cages
CN212742588U (zh) 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支护结构
JP2000328577A (ja) 土留めかご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急勾配盛土の築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