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1792U -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1792U
CN217571792U CN202221768401.8U CN202221768401U CN217571792U CN 217571792 U CN217571792 U CN 217571792U CN 202221768401 U CN202221768401 U CN 202221768401U CN 217571792 U CN217571792 U CN 217571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ositioning mechanism
workpiece
clamping arm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8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ding Yis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ding Yis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ding Yis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ding Yishuang Autom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8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1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1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1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通过设计转台上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定位机构本体的结构,每个定位机构本体设计特定结构及位置关系的固定座、移动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结构,可实现工件精确位置地装夹;通过以上结构,使工件只要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部位、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兼顾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复杂的工件,例如化油器泵盖,需要在其表面多个方位进行钻孔、攻丝、车铣和镗孔等加工工序,若对每个加工部位以及每个加工工艺分别通过单独的机床进行加工,并实现自动化,则需要大量的工件转运或定向机构,需要经过多次装夹,存在工作效率低,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设备成本高的缺点。
因此,如何改进工件的定位结构,使工件只要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部位、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兼顾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进工件的定位结构,使工件只要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部位、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兼顾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包括:基座、转台本体和定位机构本体;
所述转台本体可自转地连接于基座,所述转台本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
多个定位机构本体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转台本体,所述定位机构本体包括固定座、驱动件、移动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固定座固定于转台本体,所述固定座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放置工件的定位部,所述移动座位于固定座的下方,所述驱动件连接于固定座和移动座之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移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夹臂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朝向与第一夹臂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条形孔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夹臂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臂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朝向与第二夹臂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条形孔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夹臂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另一侧;
所述固定座设有穿设于第一条形孔的第一限位销,所述固定座设有穿设于第二条形孔的第二限位销。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夹持部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U字形的两端分别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处。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U字形的两端设有用于避让工件钻孔部位的凹陷部。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的中部。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对称分布于移动座的两侧。
进一步,上述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中,所述第一夹臂的枢接轴的轴向与第二夹臂的枢接轴的轴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计转台上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定位机构本体的结构,每个定位机构本体设计特定结构及位置关系的固定座、移动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结构,可实现工件精确位置地装夹,装夹时,由于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仅接触工件上表面的两侧边缘,不会遮挡工件需要加工的部位,可用于工件多个位置,多角度的加工需求;使用时,通过控制移动座向上移动,使第一限位销与第一条形孔的上段限位配合,第二限位销与第二条形孔的上段限位配合,使工件夹紧,通过控制移动座向下移动,使第一限位销与第一条形孔的下段限位配合,第二限位销与第二条形孔的下段限位配合,使工件松开夹持,通过以上结构,使工件只要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部位、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兼顾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的定位机构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基座;2、转台本体;3、定位机构本体;31、固定座;32、驱动件;33、移动座;34、第一夹臂;341、第一条形孔;342、第一夹持部;35、第二夹臂;351、第二条形孔;352、第二夹持部;353、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包括:基座1、转台本体2和定位机构本体3;
所述转台本体2可自转地连接于基座1,所述转台本体2的轴向为竖直方向;
多个定位机构本体3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转台本体2,所述定位机构本体3包括固定座31、驱动件32、移动座33、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
所述固定座31固定于转台本体2,所述固定座31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放置工件的定位部,所述移动座33位于固定座31的下方,所述驱动件32连接于固定座31和移动座33之间,所述驱动件32用于驱动移动座33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臂34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33的一侧,所述第一夹臂34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条形孔341,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的朝向与第一夹臂34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夹臂34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342,所述第一夹持部342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夹臂35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3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臂35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条形孔351,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的朝向与第二夹臂35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夹臂35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352,所述第二夹持部352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另一侧;
所述固定座31设有穿设于第一条形孔341的第一限位销,所述固定座31设有穿设于第二条形孔351的第二限位销。
以上结构中,通过设计转台上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定位机构本体3的结构,对应的,可在转台外侧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加工装置,加工装置的数量以及转台上定位机构本体3的数量可根据工件需要加工的工序多少进行相应设计,例如工件需要加工9道工序,可在转台本体2上设置10个定位机构本体3,对应设置9个加工装置,其中一个定位机构本体3对应进料和排料机构,其他定位机构本体3分别与9个加工装置一一对应,因此,只要控制转台本体2步进转动,可使9个加工装置同时工作,只需要对工件进行一次装夹,即可实现工件多道工序连续自动化流水线加工。
以上结构中,通过设计转台上圆周阵列分布设置多个定位机构本体3的结构,每个定位机构本体3设计特定结构及位置关系的固定座31、移动座33、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结构,可实现工件精确位置地装夹,装夹时,由于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仅接触工件上表面的两侧边缘,不会遮挡工件需要加工的部位,可用于工件多个位置,多角度的加工需求;使用时,通过控制移动座33向上移动,使第一限位销与第一条形孔341的上段限位配合,第二限位销与第二条形孔351的上段限位配合,使工件夹紧,通过控制移动座33向下移动,使第一限位销与第一条形孔341的下段限位配合,第二限位销与第二条形孔351的下段限位配合,使工件松开夹持,通过以上结构,使工件只要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个部位、多道工序的流水线作业,从而兼顾工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夹臂35的第二夹持部352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U字形的两端分别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处。
以上结构中,第二夹臂35的第二夹持部352采用U字形设计,可提高工件夹持的稳定性的同时,为工件的侧边部位加工留出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字形的两端设有用于避让工件钻孔部位的凹陷部353。
以上结构中,凹陷部353的设计进一步为工件侧边部位加工留出足够的空间。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件32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31,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33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对称分布于移动座33的两侧。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夹臂34的枢接轴的轴向与第二夹臂35的枢接轴的轴向平行。
以上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件装夹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包括:基座1、转台本体2和定位机构本体3;所述转台本体2可自转地连接于基座1,所述转台本体2的轴向为竖直方向;多个定位机构本体3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转台本体2,所述定位机构本体3包括固定座31、驱动件32、移动座33、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所述固定座31固定于转台本体2,所述固定座31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放置工件的定位部,所述移动座33位于固定座31的下方,所述驱动件32连接于固定座31和移动座33之间,所述驱动件32用于驱动移动座33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臂34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33的一侧,所述第一夹臂34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条形孔341,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的朝向与第一夹臂34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夹臂34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342,所述第一夹持部342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一侧;所述第二夹臂35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33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臂35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条形孔351,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的朝向与第二夹臂35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夹臂35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352,所述第二夹持部352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另一侧;所述固定座31设有穿设于第一条形孔341的第一限位销,所述固定座31设有穿设于第二条形孔351的第二限位销。所述第二夹臂35的第二夹持部352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U字形的两端分别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处。所述U字形的两端设有用于避让工件钻孔部位的凹陷部353。所述第一条形孔341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第二条形孔351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35度。所述驱动件32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31,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33的中部。所述第一夹臂34和第二夹臂35对称分布于移动座33的两侧。所述第一夹臂34的枢接轴的轴向与第二夹臂35的枢接轴的轴向平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台本体和定位机构本体;
所述转台本体可自转地连接于基座,所述转台本体的轴向为竖直方向;
多个定位机构本体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所述转台本体,所述定位机构本体包括固定座、驱动件、移动座、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
所述固定座固定于转台本体,所述固定座上部设有用于定位放置工件的定位部,所述移动座位于固定座的下方,所述驱动件连接于固定座和移动座之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移动座沿竖直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夹臂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夹臂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朝向与第一夹臂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条形孔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夹臂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一侧;
所述第二夹臂的下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夹臂靠近上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的朝向与第二夹臂的枢接轴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条形孔由上段和下段组成,所述下段向内侧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夹臂的上端设有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的另一侧;
所述固定座设有穿设于第一条形孔的第一限位销,所述固定座设有穿设于第二条形孔的第二限位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臂的第二夹持部的形状为U字形,所述U字形的两端分别用于夹持工件上表面一侧的两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字形的两端设有用于避让工件钻孔部位的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孔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形孔的上段和下段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连接于固定座,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移动座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对称分布于移动座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枢接轴的轴向与第二夹臂的枢接轴的轴向平行。
CN202221768401.8U 2022-07-09 2022-07-09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Active CN217571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401.8U CN217571792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401.8U CN217571792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1792U true CN217571792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3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8401.8U Active CN217571792U (zh) 2022-07-09 2022-07-09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1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0838A (zh) 用于自动化加工机床的工件翻转掉头装置
JPS6218306B2 (zh)
CN109049162B (zh) 一种木制品铣床
CN217571792U (zh) 多工位机床的工件定位机构
CN112570745A (zh) 一种自定心四爪联动卡盘软爪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8961591U (zh) 用于自动化加工机床的工件翻转掉头装置
JP2003205401A (ja) 2主軸対向旋盤におけるシャフトワークの同時加工方法及び両センタ治具
CN210549639U (zh) 一种用于铣削加工的铣床夹具
CN212145649U (zh) 一种全自动加工车床
CN208230860U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20547972U (zh) 工件中转送料机构
CN109049168B (zh) 一种用于木制品铣床的夹持工具
CN218081398U (zh) 一种顶尖的组合加工机床
CN213289541U (zh) 一种数控车床用旋臂式机械手
CN216938715U (zh) 一种锯床专用单边自定心转台
CN211361422U (zh) 一种数控加工cnc夹具
JP4468689B2 (ja) 複合型マシニングセンター
CN220334035U (zh) 工件翻转输送机构
CN108380906A (zh) 一种数控车床
CN217167456U (zh) 铰链式装夹加工中心工装
CN212526097U (zh) 一种用于多通阀门加工的机床卡盘
CN217371425U (zh) 一种多功能夹具工作台
CN213411133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固定架
CN213562395U (zh) 一种用于机械手加工的转台机构
CN215702446U (zh) 加工精度高的中心定位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