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63985U -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63985U
CN217563985U CN202221073929.3U CN202221073929U CN217563985U CN 217563985 U CN217563985 U CN 217563985U CN 202221073929 U CN202221073929 U CN 202221073929U CN 217563985 U CN217563985 U CN 217563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radiator
functional module
heat condu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39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赓
黎香壮
郭会生
尹相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39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63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63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639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散热组件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第一功能模块,第一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板和第一散热器,第一散热器安装于第一功率板上;收容于壳体内的第二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板和第二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安装于第二功率板上;安装于壳体内的支撑件,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分别设置于支撑件的两侧;抵接第一散热器一端的第一导热件,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支撑件;抵接第二散热器一端的第二导热件,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支撑件。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实现提升散热组件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都不是单一产业链的发展,而是多产业、多维度的共同发展,各个环节之间相辅相成。技术较为成熟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作为清洁的发电方式,因为地域或者时间段的制约,会造成电量浪费,或者,发电设备发出的电在用电低峰期通常因为用电人数以及用电量的减少,造成电量浪费。
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储能电源在新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储能电源在充电或者放电作业时通常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储能电源的温度极速提高,因此通常会在储能电源中设置散热器降低散热组件的温度,但是当储能电源具备多个相互间隔的功率板时,设置在每个功率板上的散热器单独对其中一个功率板进行散热,当部分功率板不处于作业状态时,散热组件会出现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能够提高所述储能电源的散热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壳体;
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板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功率板上;
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板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功率板上;
具有热传导功能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
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功率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
所述第二功率板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并且另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一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和/或
所述第二散热器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并且另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一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为鳍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支撑件包括板体、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板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所述板体的一侧组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组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道。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或
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
散热组件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绝缘板将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隔开。
可选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导流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均由导热硅胶制备而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实施例,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上的所述第一功率板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所述第一散热器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部分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件传递至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上的第二散热器,利用所述第二散热器辅助所述第一功率板进行散热,或者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上的所述第二功率板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所述第二散热器吸收,所述第二散热器的部分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件传递至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上的第一散热器,利用所述第一散热器辅助所述第二功率板进行散热,从而使得多个散热器复用,增大散热面积,实现多个散热器的热量均衡,提升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散热组件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散热组件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散热组件实施例的支撑件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散热组件实施例的壳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散热组件1包括壳体10、第一功能模块20、第二功能模块30、支撑件40、第一导热件41和第二导热件42,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和所述支撑件40均收容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分别位于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0的两侧,所述第一导热件41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所述第一导热件41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40,所述第二导热件42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所述第二导热件42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40。
具体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包括第一功率板201和第一散热器202,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包括第二功率板301和第二散热器302。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安装于所述第一功率板201上,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散热器202,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二散热器302安装于所述第二功率板301上,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散热器302,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功率板包括第一基板(图未标示)和第一功率器件(图未标示),所述第一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图未示),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功率板包括第二基板(图未标示)和第二功率器件(图未标示),所述第二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其中,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当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工作时,所述第一功率板201的第一功率器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述第一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第一导热件41传递至所述支撑件40,然后所述支撑件40上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二导热件42传递至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辅助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散热,当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工作时,所述第二功率板301的第二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经由所述第二导热件42传递至所述支撑件40,所述支撑件4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导热件41传递至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辅助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散热。示例性的,在本申请的散热组件1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为逆变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为充电模块,当所述散热组件1向外部设备放电时,逆变模块工作,所述第一功率板201产生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器202进行散热,所述支撑件40还能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202的热量辅助所述第一功率板201散热,另外所述第二散热器302能够吸收所述支撑件40的热量进一步帮助所述第一功率板201进行散热,提升了所述第一功率板201的散热速度。若所述散热组件1处于充电状态,所述第二功率板301产生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器302进行散热,所述支撑件40还能吸收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热量辅助所述第二功率板301散热,另外,所述第一散热器202能够吸收所述支撑件40的热量进一步帮助所述第二功率板301进行散热,提升了所述第二功率板301的散热速度。由此,能够改善所述散热组件1在工作时的散热性能。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和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均为电子元器件,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的种类以及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件41和所述第二导热件42均由导热硅胶制备而成,所述支撑件40由铜、铝或者铁等材料制备而成,由导热硅胶制备而成的所述第一导热件41和所述第二导热件42能够快速的将所述第一散热器202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热量传导致所述支撑件40上,由铜、铝或者铁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备而成的所述支撑件40则能快速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202或者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热量。
在一些别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和所述支撑件40均由钣金制备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的散热效率,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和所述第一导热件41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一导热件41的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40,所述第二散热器302和所述第二导热件42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二导热件42的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二散热器302,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40。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器202能够提高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的散热面积,提高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的散热效率,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器302能够提高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的散热面积,提高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的散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散热性能,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02均为鳍状结构。鳍状结构能够尽可能的增加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0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和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散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散热组件1的散热性能,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壳体10设置有第一风口1021和第二风口1031,所述第一风口1021和所述第二风口103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两端。所述支撑件40包括板体401、第一安装板402和第二安装板403,所述第一安装板4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403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板体401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热件41的一端与所述板体401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42的一端与所述板体401的另一侧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402、第二安装板403和所述板体401的一侧组成第一通道404,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位于所述第一通道404,所述板体40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402和所述第二安装板403组成第二通道405,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位于所述第二通道405。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散热器202散发的热量能够顺着所述第一通道404快速的排出所述壳体10,所述第二散热器302散发的热量能够顺这所述第二通道405快速排出所述壳体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体成型设置。具体的,所述板体具有热传导功能,例如,所述板体为散热铝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壳体10包括底板101、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第一顶板104和第二顶板105,所述支撑件40的第一安装板402安装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第一顶板104和所述第二顶板105设置于所述支撑件40的第二安装板403上,所述第一侧板102沿所述第一通道404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01的一端,所述第二侧板103沿所述第一通道404的方向设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风口1021设置于第一侧板102,所述第二风口1031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103。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顶板104和所述第二顶板105可以均是由钣金制备而成的,或者,所述第一顶板104或所述第二顶板105中的一块可以是电路板,另一块为开设有出风口的钣金件,或者所述第一顶板104和所述第二顶板105均为电路板,所述第一顶板104和所述第二顶板105可以根据所述散热组件1的实际需求进行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将所述散热组件1中的热量快速排出所述壳体10,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第一风扇50,所述第一风扇5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1021。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器202的热量部分滞留于所述第一通道404内,多个所述第一散热器202的热量通过所述支撑件40传递至多个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然后滞留于所述第二通道405内,而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1021的所述第一风扇50,能够将滞留于所述第一通道404和所述第二通道405内的热量迅速排出所述壳体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第二风扇60,所述第二风扇6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1031。所述第一风扇50和所述第二风扇60在工作时能够形成对流,从而加快所述第一通道404和所述第二通道405之间的空气流动,进一步提升将所述第一通道404和所述第二通道405内的热量排出所述壳体10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风扇5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1031,所述第二风扇6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1021。
优选的,在另一些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引导所述第一通道404和所述第二通道405内的热气流更从所述第一风口1021或所述第二风口1031中排出所述壳体10,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导流件70,所述导流件7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并且所述导流件7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404和所述第二通道405,所述导流件7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口1021或所述第二风口103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将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与所述壳体10之间进行绝缘隔离,提高所述散热组件1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散热组件1还包括绝缘板80,所述绝缘板80沿所述壳体10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所述绝缘板80将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第二功能模块30和所述壳体10的内壁隔开。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上的所述第一功率板201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所述第一散热器202吸收,所述第一散热器202的部分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件40传递至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上的第二散热器302,利用所述第二散热器302辅助所述第一功率板201进行散热,或者所述第二功能模块30上的所述第二功率板301产生的热量能够被所述第二散热器302吸收,所述第二散热器302的部分热量能够通过所述支撑件40传递至所述第一功能模块20上的第一散热器202,利用所述第一散热器202辅助所述第二功率板301进行散热,从而使得多个散热器复用,增大散热面积,实现多个散热器的热量均衡,提升散热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储能电源实施例,所述储能电源包括如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1,所述散热组件1的结构和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率板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功率板上;
第二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包括第二功率板和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功率板上;
具有热传导功能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件的两侧;
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第二导热件,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率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一电路,所述第一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
所述第二功率板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功率器件,所述第二基板内部设置有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功率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且与所述第二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一导热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功率器件并且另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一所述第一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和/或
所述第二散热器和所述第二导热件的数量均为多个,一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功率器件并且另一端抵接一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一所述第二导热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均为鳍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和所述第二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两端;
所述支撑件包括板体、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分别安装于板体的两端,所述第一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导热件的一端与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抵接,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所述板体的一侧组成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板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组成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口;和/或
还包括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板,所述绝缘板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绝缘板将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隔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所述导流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导流件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风口或所述第二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件均由导热硅胶制备而成。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组件。
CN202221073929.3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Active CN217563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929.3U CN217563985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929.3U CN217563985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63985U true CN217563985U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7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3929.3U Active CN217563985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63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78664U (zh) 适于电子设备液冷散热的液冷板及具有其的散热单元
CN209358435U (zh) 一种紧凑型svg功率单元
CN114630558A (zh) 一种散热系统、供电系统和充电桩
CN211653594U (zh) 一种专用集成电路芯片的服务器
WO2024045981A1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CN217563985U (zh) 一种散热组件以及储能电源
CN111587046A (zh) 散热设备
CN217283820U (zh) 具有风冷和液冷装置的电源
CN113038781A (zh) 一种具有独立风道结构的伺服驱动器
CN212434709U (zh) 散热板、散热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1321892U (zh) 一种新型无线通信网关
CN211857369U (zh) 一种高效散热机箱
CN216852902U (zh) 用于多热源散热的自然对流式散热器
CN218602539U (zh) 散热装置、供电装置及一体式储能设备
CN220383422U (zh) 散热器及电子设备
CN218630660U (zh) 服务器
CN211702815U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散热结构及其ups机柜
CN216775393U (zh) 风冷散热装置及密集型芯片系统
CN210274970U (zh) 电子干扰器
CN217484842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源模块结构
CN220915631U (zh) 电子器件及其模块化结构、通讯电源
CN219068759U (zh) 一种液冷壳体和液冷电源模块
CN215872455U (zh) 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现场监管的智能终端
CN213403932U (zh) 大核终端均衡导热的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20307659U (zh) 一种高效率的dc-dc电源变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9th floor, building 1,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No. 168, Tongsha Road, Xinwe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Delian Minghai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9th floor, building 1, kaidar group center building, 168 Tongsha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oweroak Newene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