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39442U -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9442U
CN217539442U CN202221434188.7U CN202221434188U CN217539442U CN 217539442 U CN217539442 U CN 217539442U CN 202221434188 U CN202221434188 U CN 202221434188U CN 217539442 U CN217539442 U CN 217539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ock absorber
hole
joint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4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小刚
李磊
张兵舰
高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vergrande Hengc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4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9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9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9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减振器组件和车辆,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所述减振器组件包括减振器和外置线束,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电磁线束,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杆,所述活塞杆具有安装孔,所述电磁线束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磁线束具有第一接头,所述外置线束具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该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减振器装配效率较低及电磁线束的接头容易被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CDC(Continuous Damping Control,自动调节及不间断减震控制系统)是一种“能自动识别道路状况”的汽车减震系统。CDC减振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减振器、电磁阀和传感器等结构,其中,减振器主要包括内置电磁阀式和外置电磁阀式两种。
实际应用中,针对内置电磁阀的减振器,电磁线束安装在减振器的空心活塞杆中,其中电磁线束的接头外露。然而,当电磁线束的接头外露时,在装配减振器的过程中,需要先安装线束接头保护件,然后再装配空气弹簧、O型密封圈、上支撑件等结构,这将增大装配难度,并且导致装配效率较低;另外,在运输减振器的过程中,为避免接头损坏需要额外设置专门的线束接头保护件,其操作较为复杂,导致装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振器组件和车辆,能够解决目前减振器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震器组件,所述减振器组件包括减振器和外置线束,所述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电磁线束,所述活塞杆为空心杆,所述活塞杆具有安装孔,所述电磁线束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电磁线束具有第一接头,所述外置线束具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接头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减振器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减振器的电磁线束的第一接头设置于安装孔内,以保护第一接头,从而避免使用专门的线束接头保护件,以便于空气弹簧、O型密封圈、上支撑等结构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在运输减振器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设置专门的线束接头保护件,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另外,在装配减振器的过程中,可以将外置线束的第二接头延伸至活塞杆的安装孔内,以使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电连接,从而对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同时进行保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减振器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减振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减振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减振器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减振器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减振器、110-活塞杆、111-安装孔、120-电磁线束、121-第一接头;
200-外置线束、210-第二接头;
300-连接件、310-通孔、320-螺纹连接孔、330-第一连接部、340-第二连接部、341-第二限位部;
400-螺纹连接件;
500-防护件、510-容纳槽、520-主体部、530-防护部、531-第一限位部;
600定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组件和车辆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组件,减振器组件包括减振器100和外置线束200,减振器100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以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从而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外置线束200设置于车身。减振器100包括活塞杆110和电磁线束120,活塞杆110为空心杆,活塞杆110具有安装孔111,电磁线束120设置于安装孔111内,电磁线束120 具有第一接头121,外置线束200具有第二接头210,第二接头210延伸至安装孔111内,以使第二接头210与第一接头121电连接,从而为减振器100的电磁组件供电。可选地,外置线束200包括绝缘层和线束,绝缘层包裹于线束,第二接头与线束电连接,且第二接头凹陷于绝缘层的端面,当第二接头210与第一接头121电连接时,绝缘层套设于第一接头121之外,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本申请将减振器100的电磁线束120的第一接头121设置于安装孔111内,以保护第一接头121,从而避免使用专门的线束接头保护件,以便于空气弹簧、 O型密封圈、上支撑等结构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并且,在运输减振器的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设置专门的线束接头保护件,从而提高装配效率;另外,将外置线束200的第二接头210延伸至活塞杆110的安装孔111内,以使第二接头210与第一接头121电连接,从而对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210同时进行保护。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目前减振器100的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可选地,第一接头121与第二接头210可以插接,也可以卡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能够满足第一接头121与第二接头210电连接的方式连接,这里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当外置线束200插接于安装孔111内时,安装孔111的内壁与外置线束200 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装配间隙,灰尘、雨水等容易进入该装配间隙内,以损坏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210。故,可选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300,连接件300与活塞杆110连接,连接件300开设有通孔310,通孔310与安装孔111同轴设置,第二接头210依次穿过通孔310和安装孔111与第一接头121 电连接,外置线束200与连接件300连接。可见,连接件300用于连接活塞杆 110和外置线束200,从而将雨水、灰尘等阻隔到连接件300之外,有利于保护第一接头121和第二接头210。
连接件300可以设置于活塞杆110的端面,可选地,连接件300与活塞杆 110之间可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这里不作具体限制,但活塞杆110的端面面积较小,将增大连接件300的设置难度。故,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00开设有螺纹连接孔320,螺纹连接孔320与通孔310连通,活塞杆110的外周面设有螺纹,螺纹连接孔320与活塞杆110螺纹配合,且连接件300位于活塞杆110的端部。该实施例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可以增大连接面积,从而降低连接件300的设置难度,并且采用此种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减振器100的拆装;与此同时,该连接件300至少部分套接于活塞杆110的端部,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另外,连接件300与活塞杆110之间不需要通过额外的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可以节省成本。
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00为自锁螺母,自锁螺母具有防松、抗振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件300的连接稳定性。可选地,自锁螺母可以为金属螺母,也可以为橡胶螺母,这里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00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螺纹连接孔320开设于第一连接部330,通孔310开设于第二连接部340,外置线束200可以直接插接于通孔310内,通过摩擦力连接,但是此种方式容易损坏外置线束200,且拆装较为不便。基于此,可选地,通孔310 的内壁设有螺纹,减振器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件400,螺纹连接件400套接于外置线束200,且螺纹连接件400位于第二接头210背离第一接头121的一侧,螺纹连接件400与通孔310螺纹配合,从而保护外置线束200,且便于外置线束200的拆装。
可选地,螺纹连接件400与外置线束200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当螺纹连接件400与外置线束200为一体式结构时,便于减振器组件的组装;当螺纹连接件400与外置线束200为分体式结构时,以便于螺纹连接件400磨损后更换。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振器组件还包括防护件500,防护件500套接于外置线束200,螺纹连接件400设置于防护件500与第二接头210之间,防护件500朝向连接件300的一面开设有容纳槽510,螺纹连接件400的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510内,以保护螺纹连接件400,防护件500与第二连接部340可拆卸连接,可选地,防护件500与第二连接部340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这里不作具体限制。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防护件500可以避免螺纹连接件400与外置线束200的连接处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中,从而进一步防止灰尘、雨水等进入安装孔111内,以提高安装孔111的密封性。
防护件500可以套接于第二连接部340,此时防护件500与第二连接部340之间可以通过摩擦力连接,但是在拆装防护件500的过程中,容易对防护件500 和第二连接部340造成磨损。故,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件500包括相连的主体部520和防护部530,防护部530为弹性结构,防护部530包括多个防护分部,各防护分部沿外置线束200的周向间隔分布,各防护分部形成容纳槽,各防护分部的内壁具有第一限位部531,第二连接部340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限位部341,第一限位部531与第二限位部341限位配合,从而保护防护件 500和第二连接部340,并且,此种连接方式便于防护件500的拆装。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振器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连接件 300与防护件500之间,从而将灰尘、雨水等阻隔到防护件500之外,以进一步提高防护件500的防护性能。
在安装连接件300的过程中,为避免活塞杆110转动,可以采用扭矩工装进行定位,但扭矩工装操作复杂。故,可选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定位件600,安装孔11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位于安装孔111靠近连接件300的一端,定位件600在定位工具的作用下,定位件600与定位槽定位配合,以限制活塞杆110绕中心轴转动,当连接件300安装完成后,可以直接将定位工具移开,其操作较为简单,便于操作。可选地,定位工具可以为定位杆,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定位工具,这里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定位件600开设有连接孔,第二接头210穿过连接孔与第一接头121电连接。可选地,定位件600可以为螺母,以便于制作;进一步可选地,定位件600可以为六角螺母,当然也可以为其它类型的螺母,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组件,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以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组件。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件包括减振器(100)和外置线束(200),所述减振器(100)包括活塞杆(110)和电磁线束(120),所述活塞杆(110)为空心杆,所述活塞杆(110)具有安装孔(111),所述电磁线束(12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111)内,所述电磁线束(120)具有第一接头(121),所述外置线束(200)具有第二接头(210),所述第二接头(210)延伸至所述安装孔(111)内,以使所述第二接头(210)与所述第一接头(121)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300),所述连接件(300)与所述活塞杆(110)连接,所述连接件(300)开设有通孔(310),所述通孔(310)与所述安装孔(11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接头(210)依次穿过所述通孔(310)和所述安装孔(111)与所述第一接头(121)电连接,所述外置线束(200)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开设有螺纹连接孔(320),所述螺纹连接孔(320)与所述通孔(310)连通,所述活塞杆(110)的外周面设有螺纹,所述螺纹连接孔(320)与所述活塞杆(110)螺纹配合,且所述连接件(300)位于所述活塞杆(110)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为自锁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0)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所述螺纹连接孔(320)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30),所述通孔(310)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40),所述通孔(310)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螺纹连接件(400),所述螺纹连接件(400)套接于所述外置线束(200),且所述螺纹连接件(400)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40)背离所述第一接头(121)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件(400)与所述通孔(310)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防护件(500),所述防护件(500)套接于所述外置线束(200),所述螺纹连接件(400)设置于所述防护件(500)与所述第二接头(210)之间,所述防护件(500)朝向所述连接件(300)的一面开设有容纳槽(510),所述螺纹连接件(400)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510)内,所述防护件(50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40)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500)包括相连的主体部(520)和防护部(530),所述防护部(530)为弹性结构,所述防护部(530)包括多个防护分部,各所述防护分部沿所述外置线束(200)的周向间隔分布,各所述防护分部形成所述容纳槽,各所述防护分部的内壁具有第一限位部(531),所述第二连接部(340)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限位部(341),所述第一限位部(53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341)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300)与所述防护件(5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组件还包括定位件(600),所述安装孔(11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安装孔(111)靠近所述连接件(300)的一端,所述定位件(600)在定位工具的作用下与所述定位槽定位配合,以限制所述活塞杆(110)绕中心轴转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组件。
CN202221434188.7U 2022-06-09 2022-06-09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Active CN217539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188.7U CN217539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188.7U CN217539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9442U true CN217539442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4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4188.7U Active CN217539442U (zh) 2022-06-09 2022-06-09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9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39442U (zh) 减振器组件和车辆
CN204082255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
CN20345337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减震器
CN204687794U (zh) 一种用于纯电动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安装总成
CN201159261Y (zh) 带信号盘橡胶减振器组件
CN201792939U (zh) 摩托车发动机护板
CN204821127U (zh) 一种卡车用进气道胶垫及总成
CN221003606U (zh) 汽车减震器用阻尼调节比例控制阀
CN204327337U (zh) 空气滤清器固定结构
CN208730788U (zh) 发动机悬置结构
CN202423418U (zh) 电动汽车用的电池箱
CN217422022U (zh) 用于汽车ecu的减震装置和汽车ecu
CN212046754U (zh) 上悬挂控制臂总成
CN201420598Y (zh) 汽油发电机组的逆变器安装结构
CN206308730U (zh) 一种滑移装载机减振器
CN203995642U (zh) 一种复合支架结构
CN219317087U (zh) 四缸带离心电子模块分电器
CN205592318U (zh) 用于减震器的油缸防护壳
CN216436965U (zh) 一种汽车刮水器电机安装结构
CN210694688U (zh) 一种适用于特殊工况的调节器
CN109268430A (zh) 一种特殊连接的汽车悬架
CN201484481U (zh) 一种转向器防尘套总成
CN2144202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机悬置
CN216241998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20706298U (zh) 一种阻尼器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